小羊侃财

珊瑚砂上长出绿青菜!广州“智造”助力马尔代夫实现“吃菜自由”

在马尔代夫,想吃到新鲜蔬菜十分不易。近日,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的建设者们在原本寸草不生的珊瑚砂上种出了高产量、绿油油的火白菜,有效化解了新鲜蔬菜供给匮乏的难题。

项目部曾长期面临“吃菜难、吃菜贵”的难题

“这白菜又嫩又甜,太好吃了!”工地食堂里,建设者们吃上了从项目试验田里采摘的新鲜火白菜。记者了解到,由中交广航局参建的马尔代夫AYLA酒店疏浚回填及海岸防护项目位于距离首都马累约100海里的马尔代夫诺努环礁迪古法鲁岛海域。由于该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出于保障工期的需要,不少建设者选择长期驻扎于施工现场。然而,由于该国新鲜蔬菜供给匮乏,这群坚守一线的建设者曾长期陷入“吃菜难、吃菜贵”的困境。

“马尔代夫农业种植条件极其恶劣,全国可耕地面积仅有69平方公里,且土壤盐碱化严重,导致90%的食材依赖进口,这些进口食材经过长途运输后不仅难保新鲜,而且价格居高,蔬菜价格尤其惊人:进口大白菜每公斤折合人民币212元,生菜每公斤113元,香菜每公斤134元,常见叶菜价格甚至是国内的十倍以上。”技术团队负责人李耀华介绍道。

自研火白菜单季试种亩产超700公斤

采购这些长途运输的不新鲜蔬菜不仅存在卫生隐患,而且也大大增加了项目的开销。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以来,李耀华带领着中交广州水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驻马尔代夫项目部技术团队承接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科研任务:尝试在珊瑚砂上培育高产、优质蔬菜。

据了解,技术团队开展了为期数月的技术攻关,在高温、高湿、土壤贫瘠、淡水匮乏的恶劣条件下,创新性地采用厨余垃圾改良珊瑚砂,通过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了土壤pH值,提高了电导率和氮浓度,重塑作物生长环境,成功将寸草不生的珊瑚砂改造成适宜蔬菜生长的“沃土”。试验结果也令人惊喜,主要试种作物火白菜在改良后的珊瑚砂上表现优异、长势喜人。火白菜平均生长周期仅需20天即可成熟采收,单季亩产超700公斤。

“通过开展珊瑚砂土壤改造试验,我们不仅为员工解决了餐桌上的实际困难,更探索出了一条适用于热带岛礁农业发展的新技术路径,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推动绿色种植、实现环保与经济双赢提供了宝贵经验。”李耀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优化种植技术,探索更多基质改良、沼渣改良农作物品种种植方案,让一线建设者们吃上品质更优、种类更多的新鲜蔬菜。

“这次试验为破解马尔代夫的农业资源匮乏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中交广航局马尔代夫项目部经理沈友斌表示,项目团队未来将致力于推广这项种植技术,为马尔代夫等类似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让更多驻外人员和当地民众实现“蔬菜自由”。

文、图|记者 詹淑真 通讯员 敖祖瑞、孙明轩、蓝罗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