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在拧紧

Vol.109 两百年后,印象派的先锋含量还在上升

主播|吴琦,单读主编

本期声音|沈奇岚,本次活动学术策划,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文化学者

贺婧,哲学博士,艺术批评家

孙熳,天目里美术馆策展及藏品部主任,策展人、译者

每次莫奈、梵高的原作来国内展出,画前都是里三层外三层。说起西方艺术,一下子想起的仍然是向日葵和睡莲。如此被大众喜爱的印象派,为什么在近两百年后的今天,还被认为是新鲜甚至先锋的?

正值“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国际大展来到上海浦东美术馆,「螺丝在拧紧」联合展览独家品牌合作伙伴兰蔻的「艺谈会客厅」,从我们熟悉的印象派作品中,读出通往现代的道路。主播吴琦对话本系列学术策划沈奇岚、艺术批评家贺婧、天目里美术馆策展人孙熳,走近马奈、莫奈和塞尚这三位“缔造现代目光的先锋者”。

马奈——为什么他画中人物的眼神都那么冷漠?莫奈——他画的是一瞬,还是浓缩的时间?塞尚——他下笔为什么那么难、那么慢?对印象派及其他绘画先锋者有热情也有研究的学者们,带我们从 19 世纪法国的时代变化说起,进入绘画的具体细节。

她们对“绘画已死”深感不然,因为我们现在观看世界的方式,还继续受到印象派先锋精神的启发(新的画法?不,是新的看法)。对谈的最后引用了马奈的一段话:“艺术家不是要让大家来看完美的作品,而是来看诚实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诚实性的效果之一就是,它们看起来可能表明着一种抗议,然而该艺术家只是在传达着自己的印象。”

04:36印象派是先锋的?从奥赛展说起
05:21贺婧:奥赛大展是一份架构完整的“大餐”
16:00沈奇岚:现代艺术的前夕,人有了超越马车的速度
17:47孙熳:深刻感受火车声音的艺术家们,成为了先锋者
19:07学者们 pick 的惊喜之作:
——马奈《埃米尔·左拉》
——劳特累克《朱斯蒂娜·迪厄勒》《亨利·萨马里》
——塞尚《黑城堡上方洞穴附近的岩石》
29:03左拉说,“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性情’,把自然转译出来”
30:52为什么说马奈是现代的发明者?
46:24莫奈是“原教旨主义印象派”?
52:32塞尚为什么画得那么“苦”?
01:02:08贺婧:从塞尚到立体主义,从梵高到表现主义,从高更到非西方中心主义……印象派开启了现代艺术的线索
01:06:35每一次“绘画已死”,正好是绘画的意义非常重要的时候
01:17:57马奈:“艺术家不是要让大家来看完美的作品,而是看诚实的作品”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1863,现代绘画的诞生》,[法] 加埃坦·皮康著
《恶之花》,[法] 夏尔·波德莱尔著
《塞尚的怀疑》,[法] 莫里斯·梅洛-庞蒂
《感觉的逻辑》,[法] 吉尔·德勒兹著
《创造进化论》,[法] 亨利·柏格森

谈话中提到的作品及相关海报请移步微信公众号「单读」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与主播互动。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椋生
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
节目运营: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王泓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