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巴黎气候协定》签署十周年, 巴黎市政府6月23日举办世界城市峰会,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重大城市的市长,来自非洲,美洲,欧洲,以及亚洲的数十位市长出席了此次峰会。台北市长蒋万安是唯一出席此次峰会的亚洲城市的市长,他在会上介绍了台北市政府在垃圾处理以及交通减排方面所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引发与会者的关注。蒋万安在会场接受了 法广的采访:
法广:非常感谢蒋先生接受法广的采访,首先请您谈谈出席此次会议的感受。
蒋万安: 这次巴黎市政府特别举办巴黎气候协定十周年的城市峰会,台北市政府很荣幸应邀而且是唯一出席峰会的亚洲城市,非常高兴借此机会分享台北市在环境永续治理方面的经验,台北市按照巴黎协定的宗旨制定了清楚的规范,我们是台湾第一个制定静零排放管理条例的城市,我们也尽量在全力向这个目标努力. 另外,我们在会上分享了这几年台北在垃圾分类以及废品回收方面的成果, 自从垃圾不落地,随袋征收的政策出台之后,垃圾的回收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政策推出之前,我们的垃圾回收率仅有2%, 而现在已经高达66%, 我们的整体的垃圾处理量也大幅下降了65%, 所有这些都让别的城市感兴趣,他们纷纷在会后来询问台湾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借出席此次会议来了解其他城市在减排方面的措施,比如说,巴黎市长在减少城市车辆运营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说,我们昨天到第三区去实地去看了一下周日如何实施禁止车辆通行的政策,警察在外围一辆辆的检查车辆是否有特别的通行证可以通行,否则就必须改道,我们看到行人可以自由自在的在街头行走。台北其实也开始推行一个绿运输系统,我们除了捷运之外,还推行了链接“最后一里路”的政策,鼓励民众使用自行车,推出了前30分钟免费的政策,执行之后,已经有25% 的人从汽车与摩托车转而选择自行车。
法广: 您在会上谈到台北将在2029年举办国际智慧运输大会,那台北市在车辆电动化方面有什么计划?
蒋万安:是的,我在会上也谈到,台北市在气候行动方面作出了大量的投资,在交通方面,我们希望在2030年前将公共交通全部的电气化,此外,我们还在修建六条捷运路线,希望它们成为市民朋友搭乘的主要的交通工具,从而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率。
法广: 您说到台北是第一个提出要在2050年之前达到碳中目标的台湾城市,能否介绍一下,除了车辆电动化之外,还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减低碳排放?
蒋万安:台北市的整个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住房,碳排放比例占75 %, 交通排放为15 %, 所以,台北市修改了建房法规,未来的建筑必须使用环保的建材,而且在设计规划上必须符合绿建筑的标准,这些的都是我们达到静零排放的措施。
法广:那就已经存在的居民住房呢?是否也有一些住房改造提高节能效率的一些政策呢?比如说,对居民进行补贴促使他们使用更加清洁的能源以及提高住房的隔温功能?这方面有没有一些预算?
蒋万安:我们至少今年在执行气候治理方面的预算超过六亿美元,当然,这其中交通,住房以及垃圾处理等都囊括在内,当然,我们期待这笔预算的金额能够逐年的增加。
法广: 另外,在塑料回收方面,台湾与中国大论都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食品外卖行业非常发达,如何处理堆积成山的食品包装?台北市政府有何良策?
蒋万安:台北市的小吃,夜市非常丰富,饮食文化非常发达,过去我们也曾经禁止过一次性塑料餐具,今年我们预定在所有的旅馆饭店都不再提供一次性的牙刷,牙膏,等用具,这些措施在实施方面遇到一些阻力,不仅仅是市民,国际观光客也有一些反对。不过,我们认为对的事情,我们就会去坚持。所以,我们应该很快就落实这一措施。
法广:我们再回头来关注您刚才提到的台北市举办2029年国际智慧运输大会的计划,您是如何设想的?规模又将如何?是否会邀请全世界各地的城市,也包括中国大陆的城市?
蒋万安:这个国际智慧运输大会我们在过去一直在争取,这次很荣幸获得了举办权,这是一个完全聚焦在智慧交通,运输网络部件以及彼此交流最新技术的平台,所以我们非常欢迎世界个大城市都能够派团来台北参加,我们目前计划举办200场座谈,预计将会有两万多位国际友人来台北,这是一个衔接智慧城市以及国际半导体产业的一个很重要的世界运输大会,我们当然期待来自各地的朋友能够共同分享智慧运输上最新的技术,以及如何通过智慧运输来减低碳排放等等。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够减低排放,许多城市都有了共享单车,使市民能够更加方便更加安全的使用公共交通,再就是如何提升运输的效率,包括如何构建一个城市,比如说15分钟城市的概念,市民朋友通过智慧运输到所有的目的地都在15分钟以内,到医院,到学校,到工作单位都只需要15分钟的时间。
法广:今天巴黎城市峰会的主题是巴黎气候协定十周年,能否介绍一下,十年前签署巴黎气候协定的时候您自己在哪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当时对气候议题有多少了解?
蒋万安:2015年我在台湾从事律师工作,当时正准备参选立法委员,从律师转换成立法者的角色。所以,这十年我从立法者,当时也在立法委十分重视气候问题,推动相关的法案,今天又作为市长从行政上全力推动 各项减排的措施与政策,所以,十年来一直在协助如何面对气候变迁这样重要的课题。
法广:十年来您个人对气候变迁议题的感知是否有所演变?
蒋万安:我想十年来全世界对气候议题的重视越来越高,都有更加深刻的感受。比如说,今天在巴黎确实感到气温很高,许多法国以及欧洲朋友也都确认这几年欧洲的气温升高了,这是气候变迁带来的效应,不止是欧洲,台湾以及世界各地都明确地感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当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样的冲击,也就会更加努力地去执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
非常感谢台北市长蒋万安先生接受法广的采访。
绿色和平组织台湾办公室就蒋市长的上述言论评论说: “氣候行動不能只有願景,更需要落地的政策與全民參與的路徑。若台北市要成為淨零轉型的領頭羊,就必須放寬限制、提高預算、並重新扮演「政策整合者」的角色,而不是只做「氣候宣示者」”。
绿色和平组织在接受法广书面采访时表示:“根據台電112年統計年報,台北市在六都中的電力自給率排名墊底,僅1.4%,絕大部分電力仰賴外縣市供應,然而在電力需求日益增加時仍積極招商,比方說若要打造北士科淨零示範區、引入半導體等高耗能產業的同時,並未搭配能源因應策略,例如增設儲能、強化電網、擴大綠電建置等,這對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而言,是個極大缺口,急需有力政策補足,而非一邊增加用電排碳,一邊喊淨零第一。“
Information
- Show
- Channel
- FrequencyMonthly
- Published27 June 2025 at 14:39 UTC
- Length12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