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话体坛

羊城晚报资深体育记者赵亮晨和您聊聊体坛的大事件和冷知识;解读体坛热点,讲述赛场轶闻;有趣有理有料,辣评体坛焦点。

  1. 13. JULI

    要求孙颖莎对手“懂点事”,郭焱的话犯了哪些错?

    13日孙颖莎对阵陈熠的WTT美国大满贯的1/8决赛时,担任解说嘉宾的前世界冠军郭焱接连发出要求陈熠“懂点事儿”“差不多得了”的言论,认为小将陈熠应该让经验更丰富的孙颖莎晋级,以便在面对日本劲敌时让国乒获得更多的夺冠机会。这番争议性话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网友普遍认为,此言论有违体育精神,也是对运动员的不尊重。郭焱在当天公开道歉,称自己看到主力队员接连失利,“情急之下主观臆断”,承认言语不当并向运动员及球迷道歉。郭焱的这番言论,折射出多个层面的问题。一方面,此番言论有违体育精神。如果让“懂事”替代实力成为决定赛场晋级的底层逻辑,竞技场就必然会滑向人情世故的灰色地带。这不但是对双方运动员的不尊重,更是对公认的体育“公平竞赛”基石的挑战。陈熠的晋级是一步步拼出来的,她击败孙颖莎之后又连续击败日本头号选手早田希娜和队友蒯曼,不但首度晋级决赛,而且本站赛事四度赢下决胜局,对早田希娜的比赛,更是一场“让三追四”的超级逆转。更何况,即便陈熠并没有后续的这些惊艳表现,这也不妨碍她是凭实力击败孙颖莎的事实判定。另一方面,即便郭焱真是出于“团队利益”的考量,这番言论同样站不住脚。新生代佼佼者正需要高强度大赛淬炼锋芒,如果仅仅因为“经验不足”便要求其主动退让,是对新生力量的打压,这其实恰恰和团队利益背道而驰。回顾国乒的历史,正是一代代“不懂事”的球员“长江后浪推前浪”写就的。为了“稳妥”牺牲新锐的成长机遇,反将弱化队伍整体的新陈代谢与长久竞争力。年轻人的进步,“不走流程”才是“正规流程”。除此之外,郭焱的争议言论出自公共解说席。 解说员的话语权具有广泛影响力,尤其当郭焱这样的世界冠军发声,其观点极易被解读为“潜规则”,这不仅可能干扰运动员临场心态,更向观众传递了错误的体育价值观,而不只是郭焱自陈的“情急之下主观臆断”的问题。竞技体育的本质,是不断突破人类极限,挑战不可能。这份纯粹的光芒,只可能来自于每一位选手在公平规则下倾尽全力的赤诚之心。在赛场上,何为主力?实力就是主力。公平竞争不但是体育魅力的根基,同样是球队利益和球员个体利益的共同核心,更应该成为解说员心中不变的标尺。文字、主播 | 赵亮晨编辑 | 惠天骄

    4 Min.
  2. 3. JULI

    幸福过后竟是永别!若塔永远不会独行

    效力于利物浦的葡萄牙前锋若塔在西班牙遭遇车祸去世,年仅28岁。今天下午得知这一消息,我懵了。那种感觉,犹如回到了科比空难的那一天。这不仅仅是利物浦球迷和葡萄牙球迷的伤心日,也是全世界球迷的伤心日。在97号大街路旁的草坪上,球迷们摆放着鲜花和围巾悼念,其中有些来自利物浦死敌曼联和埃弗顿的球迷。一条曼联围巾上写着“你永远不会独行”的缩写“YNWA”,这一刻,悲伤没有边界。就像当年曼联遭遇慕尼黑空难时,利物浦官方和球迷集体致哀。若塔的人生是在他最快乐的阶段戛然而止的,这是最令人扼腕的地方。最近两个月,他先是在5月25日随利物浦夺得英超冠军,这也是个人首座英超冠军——上赛季若塔虽然受到伤病困扰,但他在英超的进球都相当关键,在多场比赛都打入全场唯一进球,帮助利物浦拿下了多个重要积分;不到一个月前的6月8日,他随葡萄牙国家队夺得欧国联冠军,这也是他个人的第二座。欧国联决赛他在加时赛上替补上场,C罗给了他一个拥抱鼓励,没想到这一抱竟已是永别;6月22日,他和青梅竹马的多年伴侣完成婚礼,他们育有三个子女,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事故发生前不到24小时,他刚刚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自己的婚礼微电影……这样一个年轻的豪门现役球员,你每天都能在社交媒体上刷到新闻的大活人,突然就没了。当这种残酷毫无预兆地扑面而来,当幸福和悲剧的近在咫尺瞬间倒转,当它发生在人们熟知的具体真实的人身上时,悲伤的确会变得特别真切,也更容易发生共振。我会忍不住设想,如果本届世俱杯采用的不是“大洲两队配额+四年周期”的双轨制,而是改用过去四年的欧冠积分排行,利物浦是不是就可以和曼城、切尔西一起到美国参加世俱杯了?随队赴美的若塔的人生,会不会就有另一种走向?但谁都知道,真实的世界,容不下任何假设。和利物浦俱乐部有关的最著名的两句话,可以用来为若塔送行。利物浦历史上最伟大的教练比尔·香克利说过,“足球不是生死,足球高于生死”,若塔在足球场上的精彩表现,让他会永远留在很多球迷的记忆中。一个人的死亡,让他以另一种方式永生。而当人们通过比赛录像和集锦一遍又一遍欣赏他在球场上的风采时,相信若塔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听到那些赞叹的回响,也有人们记忆的相伴——就像《寻梦环游记》中说的:死亡并非终点,遗忘才是真正的消逝。所以,若塔,你永远不会独行。主播 | 赵亮晨

    3 Min.
  3. 22. MAI

    围棋天才少年输棋疑被父亲殴打致轻生,“教育”不是放过家庭暴力的理由

    20日晚,一则传闻在社交媒体不断发酵,有自媒体称,杭州棋院一名9岁围棋少年意外离世,有多个微信的不同疑似知情者均透露,当事人是一位9岁的业余6段棋童,其长期在输棋或表现不佳时被父亲殴打,终于近日选择轻生。这一消息目前已得到了杭州市妇联的确认,记者也从多位相关从业者处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而杭州公安相关人士则透露,公安机关正在配合有关部门展开进一步调查。目前,一切还需要有关部门的调查结论证实,但是,如果一切确如传闻所述——至少从目前已有的各方信息来看,可信度颇高——这起悲剧,和这位父亲恐怕脱不了干系。有多名家长反映,曾见过他曾在比赛中当众殴打孩子,并和前来劝阻的其他家长发生冲突。而在他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孩子照片中,孩子身上有多处受伤的痕迹。甚至,在其社交账号上,几年前他还曾发布孩子的一张照片并配以文字:以后要是不乖,我就揍你。而就在同一天,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发布通报称,当地一名9岁男孩被其父亲殴打,送医抢救无效身亡。几天前的5月15日,浙江温州瓯海区郭溪街道办事处发布通告称,街道辖区一名女性居民在管教其9岁女儿时进行训斥打骂,致其受伤抢救无效身亡。短短几天之内,三位同为9岁的花季儿童不幸殒命,且都和家长的“不当管教”高度相关。在后两起案件中,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殴打直接造成了孩子身亡的严重后果,因此已经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相信他们不会逃脱罪责。而在“围棋少年轻生事件”中,其父亲日常是否存在暴力管教、以及暴力在多大程度上和孩子的去世直接或间接相关,还需要有关部门更深入的调查,不能仅仅因为孩子是自杀身亡,就让监护人免于追究法律责任。在“围棋少年轻生事件”中,暴露的不只是一些家长打着“管教”“望X成X”的旗号对孩童施以各种形式的暴力的共性,还体现出在体育、才艺等特长领域,表现出色的孩子普遍遭遇的生存困境。这次遭遇不幸的朱同学,九岁就已是业余六段,非常不易。据一位从事围棋教育的人士透露,业余五段和业余六段的差别,“就像普通硕士和哈佛博士的区别”,业余五段及以下的头衔,可以在区县级的比赛获得,业余六段则需要在省市乃至全国的比赛中获得相当靠前的名次,甚至需要冠亚军;而且6段赛也较少分低年龄组,这意味着年幼的孩子要和学棋时间比他们长得多的棋手一起竞争,难度可想而知。一般学棋的儿童,业余5段已经被视为“毕业”,从此可以专心学业的象征,而一旦来到业余6段,往往就意味着向成为职业棋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了这一步,孩子付出的时间,要数倍于成为业余6段之前的总和。”这位人士说。朱同学在各种比赛中多次夺得优秀名次,在福建省围棋协会的一篇文章中,还将朱同学作为优秀小棋手的代表特别提及。但在耀眼的成绩之下,是累累的伤痕:除了来自父亲的各种形式的暴力,还有相关机构早就知情却没有进行实质干预,即便孩子曾经被公开施暴,见证者众多,也没有人真正伸出援手,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这一切的背后,体现的不只是冷漠,恐怕还是一种错误的“教育共识”。试想,如果孩子继续忍受下去,他在棋盘上的出色成绩,会让他父亲对他施予的暴力在外界眼中被不断地合理化正当化,变成“棍棒底下出天才”和这位父亲“成功教育”的“有力证明”。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就在一个月前,在辽宁还发生了一起16岁信息奥林匹克银牌得主坠楼身亡的悲剧,悲剧背后的原因也许各有不同,但在竞赛赛道的优绩主义、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乃至暴力、以及外界对他们遭遇各种形式的漠视,对这些孩子造成的伤害是相似的。但愿,这起“围棋少年轻生事件”,不会止于“这是一场悲剧”的感叹,而是进行彻底的调查,让应该负责任的人付出代价,同时也应该对监护资格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对家暴举报渠道进行更多宣传和疏通,为孩子构建起更立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和托底机制。主播 | 记者 赵亮晨

    7 Min.
  4. 26. MÄRZ

    亮话体坛 | 在“最火热主场”,国足留下教训也留住希望

    创下中国足球主场上座纪录的70588名观众,没能见证国足战胜澳大利亚,而是见证了一场完败。在0比2输掉本场比赛之后,国足失去了理论上获得小组前两名直通世界杯的机会,而且依然排名垫底的他们连通过获得小组前四名参加附加赛也变得岌岌可危。 这是国足18强赛开赛以来第一个没有进球的主场,也是国足参加世预赛历史上首次面对前三名的强队主客场全败。这的确体现了国足和现在的主流亚洲强队之间的差距,是和这届国足的水平相吻合的。 但是,承认差距,不代表现在就要放弃。 18强赛第二阶段,国足和第一阶段一样再次遭遇了三连败。不同的是,国足第一阶段输沙特和澳大利亚都是被逆转,场面上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第二阶段,面对同样的两个对手,国足得到的却是连续两场完败。 问题出在哪里?国足输球,固然有“技不如人”这个可以长期成立的主要因素,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复盘、吸取教训之处。 最近两场比赛,国足依然延续了积极拼抢的风格,但无论是抢断还是传球的准确度上却明显不足,连续两场都在上半时早早地出现了引发停赛的黄牌和因伤被动换人的情景。与其说这是拼搏精神够不够有关,不如说这更像是球员的身体状况有点跟不上趟。 这两场和第一阶段的两场相比,一个重要的差别在于,第一阶段正处于中超联赛期间,球队备战期只有一周,看似匆忙、舟车劳顿,但球员却保持住了比赛的状态;而如今的第二阶段,国足却刚刚结束漫长的联赛休赛期,17天的集训期虽然挺长,但和正常的“以赛代练”相比,却更难调动起球员的状态。伊万连续两场比赛的单后腰战术饱受诟病,其实缺陷不在中场薄弱,而在于国足此前的全场逼抢战术强度下降,加上多位后防大将缺阵,让单后腰的孱弱暴露得更为明显。但是,就算改为平行站位,人还是那些人,下降的拼抢强度导致的防守覆盖面减小,问题仍未解决。 第一阶段三连败后,伊万科维奇的名言犹在耳边,“下一场对印尼才是开始。”没想到一圈过后,这句话依然有效。又一个三连败不可怕,不过是“回到”起点。国足依然重新拾起当初“侥幸”拿到18强赛资格时拟定的目标——争取小组前四。最后两场客场对印尼和主场对巴林,才是真正的“生死战”。 技战术的提升,当然不是急得来的,但国足还是有可以在短期内改进的地方。 例如,根据中国足协的安排,国足6月的下一轮比赛之前,联赛将会让路,为国足留出接近20天的备战期。虽然相比起本次备战期,球员起码之前还可以通过联赛保持状态,但20天的集训是帮助球员免于伤病、调整体能获得的收益更多,还是球员实战状态可能出现的下降带来的影响更大,值得考量。 又例如,即便最终还是选择长集训,国足应该如何通过战术配合更好地发挥新援塞尔吉尼奥的优势?他本场仅仅替补出场45分钟就获得了队内并列最高分,不但贡献了国足全场唯一一次射正,14脚传球还全部成功, 他在中前场的串联能力,值得教练为他配置战术。18岁4个月成为首位代表中国成年国家队出场的“05后”球员王钰栋,是15年来最年轻的登场国脚,替补上场的他同样表现可圈可点。 25日晚在杭州,虽然比赛结果不尽如人意,但看台上创纪录的70588名球迷贯穿始终的支持,即便央视没有转播依然可以登顶热搜的关注度,还有比赛第10分钟全场点亮手机纪念因病离世的中国10岁足球男孩林子金的画面,都证明着中国足球依然可以凝聚人心。 当国足惊险获得18强赛资格时,人们说:“18强赛,就是我们的世界杯”。“我们的世界杯”,还在继续。 文 | 记者 赵亮晨 图 | 记者 钟振彬 责编 | 陈旭泽 校对 | 苏敏 编审 | 惠天骄 实习编辑 | 梁楚瑜

    6 Min.
  5. 5. MÄRZ

    “苏马”多位选手在学校门前便溺引众怒,这泡尿就这么难憋吗?

    3日,2025苏州马拉松组委会就多名参赛跑者随地小便的不文明行为发布情况通报,对这一行为表达强烈谴责,将启动调查程序并对相关选手进行处理。 社交媒体曝光的照片显示,有不少跑者在绿化带随地小便,更为过分的是,甚至还有近十位跑者来到赛道边的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的门牌前小便,而一排移动厕所就在距离事发处20米的地方。 选手在马拉松赛上类似的不文明行为,由来已久。但早些年在北京马拉松赛上的类似行为,固然有选手文明意识不足的原因,但也有当时办赛经验不足、未安放足够的移动厕所的因素。近年来,各地马拉松的办赛软硬件水平都日趋完善,然而不文明现象依然屡禁不绝。2023年北京马拉松、2024年南京马拉松都出现了多位选手做出类似的不文明行为。 这次苏州马拉松赛的闹剧,可以说是刷新了下限,在学校的校名门牌下面集体便溺,他们是特意规避了围栏花圃和绿化带,无视近在咫尺的大量移动厕所。与其说是真的“憋不住”,不如说这是故意“亵渎”,是一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作秀,大概率是有意为之。 更为讽刺的是,该校门牌的校名字体是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书写的,这次遭受的“无妄之灾”,也成了一次变相的“人类观察”。 如何应对屡禁不绝的不文明行为?苏州马拉松赛事组委会在声明中称:分别给予违规选手取消2025苏州马拉松比赛成绩、禁赛1-5年或终身禁赛等处罚,并报请中国田径协会追加处罚。而2023年北马的违规选手则仅仅被罚款200元。 这些处罚对于违规者来说,违规成本还是太低了。单项比赛的禁赛,对于他们来说是隔靴搔痒,因为马拉松赛事早就在全国遍地开花,他们有的是其他选择。在我看来,也许中国田协有必要推出黑名单制度,联动全国大小的马拉松赛事,实现“一次违规、全国禁赛”,在一段时间甚至更大的范围内让违规路跑者“无路可跑”。 与此同时,赛事组委会也有必要根据违规者行为的恶劣程序增加处罚的梯度,像本次苏州马拉松上出现的情形,有必要在保障基本隐私的情况下对这些行为进行更多的曝光和批评,以警示大众,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像在学校门牌校名下便溺的行为,甚至涉嫌违反社会管理处罚条例,需要有关部门介入处理。 马拉松赛规模大、影响面广,相应地一旦出现负面事件,也会更容易伤害赛事品牌和社会效应,处理不当甚至还会引发模仿。对于明知故犯的害群之马,主办方光是谴责远远不够,还需要“升级”处罚方法、加大处罚力度,加大“剂量”势在必行。 文|记者 赵亮晨 图|视觉中国 责编 | 郝浩宇 校对 | 苏敏 编审 | 惠天骄 实习编辑 | 徐珮芸

    4 Min.
  6. 03.12.2024

    “6岁女孩跑完全程马拉松”冲上热搜,监护人和主办方各有哪些严重失职?

    马拉松赛上的奇葩事,又一次冲上了热搜。在近日举行的江西上饶婺源马拉松赛事中,一位参赛者让6岁的女儿“蹭跑”全程,甚至当自己体力不支放弃比赛后,还将自己的号码布贴到女儿身上,孩子直到接近42公里终点时才由裁判将她拦下。孩子的父亲,可谓错得离谱。全马对于选手的年龄要求通常在20岁及以上,儿童骨密度低,膝关节和心肺系统发育不完全,跑完42公里的全马,无论以怎样的速度,都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这是常识,相信这位能参加马拉松的父亲不会不知道,但他还是选择了让女儿跑完全马,甚至在工作人员几度劝她离场的情况下依然固执己见。而孩子能跑完全程,也未必是因为她的身体素质更好,更可能是因为未成年人身体缺乏抑制功能,对疲劳的反馈更迟缓。带孩子进行适量的城市运动,既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亲子关系,但是过犹不及,一些家长突破了尺度,就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去年的崇礼50公里组越野赛,就有一位母亲带着不到10岁的儿子完赛,用时近9个小时,爬升2200米。和江西马拉松的这位父亲一样,孩子同样没有参赛资格,属于“蹭跑”。今年8月河北保定的悲剧也还历历在目:一个父亲长期带孩子在双向公路上高速骑行,孩子撞到车队其他成员的后轮摔倒到对面车道,被疾驰而过的小汽车碾压身亡——事发前不久的视频中,孩子的骑行时速达到了惊人的37公里,他喊着“慢一点”,前面的父亲和一众大人却置若罔闻。需要警惕的,不只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锻炼,还有潜在的利益驱动。带孩子进行一些出格的、明显不符合孩子年龄的运动,可以在网络上轻易获得流量,帮助家长迅速成为“网红”。在利益的驱动下,类似的铤而走险的案例在各视频平台并不鲜见。除了家长没有履行好监护责任之外,赛事的主办方同样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一方面,没有参赛资格的孩子是如何通过严格的赛事检录的?另一方面,他们虽然几度劝阻孩子继续比赛,但都半途而废,任由没有参赛资格、违规参赛的孩子继续比赛,这既是对孩子身心健康的不负责任,同样也是对其他参赛选手的渎职——违规参赛者不但侵占了正常参赛者的赛道,影响了公平竞争,而且还可能侵占赛事有限的医疗资源,比如在这项赛事的后半段,医疗车就一直跟在女孩身后,应对突发情况时的机动性大为降低。此外,赛事方仅对参赛者处以取消成绩并禁赛三年,这显然是不够的。如果选手伪造了号码布以通过检录,完全可以交由公安机关严肃处理。马拉松赛事正在全国成为一项热门运动,成为展现城市形象、促进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但是,赛事的数量和规模的提升,让参赛者和主办方成为短板。就在上个月,杭州马拉松赛还出现过工作人员指引失误导致跑在第一位的选手痛失冠军的事件,去年的大连马拉松赛上,甚至还出现了中国选手尹顺金在冲刺阶段被一辆突然拐弯的引导车挡住去路,从而丢掉了到手的冠军的荒诞一幕。马拉松运动需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挑战自身的“极限”,而不是挑战他人(尤其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赛事规则公平的“极限”。6岁女孩跑完全程,这位父亲和赛事的主办方应该做的不是庆幸,而是该严罚的严罚,该反思的反思,否则,下一次,可能就是无可挽回的悲剧。主播 | 记者 赵亮晨责编 | 郑宗敏

    5 Min.
  7. 19.11.2024

    不敌日本队但亮点不少,国足正在把“我们的世界杯”变回“我们的世预赛”

    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第二循环的第一场,国足在厦门主场以1比3输给了日本队,但就像现场球迷贯穿全场的加油声一样,国足这一场的表现,完全配得上人们的支持,也值得人们对国足在本届世预赛的未来走向注入更多信心。本场比赛国足最大的亮点,无疑是攻破了日本队的球门。这不是妄自菲薄,日本队世界排名高居第15位(国足则是第92位),此前五战,他们进19球丢1球,唯一失球还是来自对澳大利亚时日本队自己球员的乌龙球。今天(19日)林良铭的这个进球,是日本队在本届世预赛上被对方球员攻入的第一球。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足自2019年12月至今近5年、6次和日本队交锋以来打入的第一个球。“破冰”意义显而易见。国足不但进了球,而且这个进球本身的质量亦是可圈可点。在反击中无论是韦世豪的妙传,谢文能前点巧妙的漏球,还是林良铭冷静的推射,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说美轮美奂毫不夸张,尤其是他们面对的还是一条世界级的防线。难能可贵的是,这已经是国足连续第三场比赛出现高质量的在运动战中的连续传递配合得分了,这在近几年的国足比赛中是相当少见的。无论是对印尼时高准翼的中场外脚背传球,还是张玉宁对巴林最后时刻的绝杀,都是可以进集锦的好球。这既是国足坚定贯彻防守战术、思路清晰后技术能力得以释放的表现,也得益于他们的斗志和信心的日益增强。回过头看失球,国足虽然还是被日本队打入了三球,但仍算是中规中矩。和第一轮的0比7当然没有太多可比性,但国足能让以运动战见长的日本队只能通过两个定位球打开局面,某种意义而言已经算是成功了。不过,从日本队身上国足还是需要检视自身的差距,尤其是定位球防守一再丢球,盯人防守还需要长足的进步;而且日本队的定位球进攻明显是演练过的,以日本球员的身高却能打进三个头球,可见战术创意和执行可圈可点,值得国足在未来加以借鉴。回看18强国足此前6战,除了第一场0比7的惨败之外,其他比赛即便是被沙特和澳大利亚逆转的两场,都不乏亮点,最近三场更是呈现出了延续性,球队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有了自身可以稳定发挥的技术特点,主场对印尼、客场绝杀巴林、主场防守反击日本,对球队的心理都构成不同的挑战,国足也都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一份合格甚至可以说令人有些惊喜的答卷。眼下的国足在技战术、球员心理、舆论氛围方面都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上升的轨道,这是国足近10年历史上较为罕见的。下一场比赛是明年3月20日客场对刚刚不敌印尼的沙特,国足现在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间保持好竞技状态,补上短板,这支沙特完全应该进入国足的“3分列表”。此前人们自嘲说:“18强赛,就是我们自己的世界杯了”。现在看来,国足完全有机会把它重新变成“我们的世预赛”!出线,我们有机会,而且还不少。国足无须回望此前比赛的遗憾,只要自己走上正轨,之后的机会还有大把。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主播 | 记者 赵亮晨责编 | 郑宗敏

    4 Min.
  8. 15.11.2024

    国足绝杀是“天助自助者”,18强赛下半程“含金量”还将上升

    18强赛客场对巴林的比赛,几乎就是国足在整个18强赛第一循环的写照。从终场前丢球眼看被绝杀,到对手进球无效,再到90分钟绝杀,绝望和希望转瞬交替,一如18强赛第一场0比7惨败于日本、前三场全败垫底,丢球数位列18强第一,却旋即凭借最近两轮客场连胜印尼和巴林,重新争取到出线主动权。 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第一个循环战罢,国足2胜3负积6分,仅落后于榜首的日本,和澳大利亚、沙特同分,仅以净胜球差距位列第四。在世预赛亚洲区的最后阶段连续赢球,还要追溯到7年前,当时里皮率队主场1比0击败乌兹别克斯坦、客场2比1逆转卡塔尔,最后距离出线仅1分之遥;从40强赛到18强赛,国足客场连续击败了泰国和巴林,上一次和实力相近对手的客场两连胜,甚至还要追溯到2001年,那一年,中国男足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杀进了世界杯决赛圈…… 上一场击败印尼,还有不少人认为“含金量不足”,到了巴林这场,已经没有了类似的质疑。虽然是终场前的“逆转”绝杀,虽然有幸运女神的眷顾成分,但是国足队员的拼搏精神,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李磊和李源一都因为拼抢受伤下场,全场比赛补时超过15分钟,一大半是因为国足队员倒地。对印尼的比赛,多名球员拼到抽筋,门将王大雷打着封闭带伤上场,五次扑救拿下全场MVP,同样令人信服。 很多人开始设想,“如果对沙特、对澳大利亚两场被逆转的比赛,能有一场拿下,那现在国足岂不是可以独占积分榜第二的位置?”但是,在我看来,能在开局三连败的情况下奋起直追,18强赛首循环先抑后扬的曲线,更是国足反省精神和抗压能力进步的证明,它蕴含的价值比起一个临时的小组第二名,只高不低。 国足首战0比7惨败给日本队是一种重挫,但在之后一周不到的时间里,国足面对沙特就已经从精神面貌到战术执行都有了明显的改观。而且,后一场比赛和首个积分甚至首场胜利擦肩而过,本应是另一种重挫,连同此后被澳大利亚逆转,他们依然没有被击垮,这才有了最近两场的逆袭。 天助自助者,国足的努力,在后续的第二循环,也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一方面,从赛程来看,潜在的一大风险降低了不少:沙特和巴林之战被安排到倒数第二轮,此前人们普遍担心,如果沙特能像上届世预赛那样早早锁定出线名额,这场比赛就可能沦为沙特给同为西亚球队的巴林拱手送上三分的“友谊赛”,但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沙特自身难保,势必将和澳大利亚为了小组第二名展开缠斗,对巴林的“友谊赛”提前泡汤,将是大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从目前小组的积分形势和除了日本队之外各队相对接近的实力表现来看,国足基本不可能提前进入“垃圾时间”,而会保持出线可能性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对于球市还是对于这些国际A级赛事的锻炼价值,这都是利好。 此外,通过这两场比赛,国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球迷的印象,双方的互动正在形成良性循环。哪怕之后表现很可能还会出现起伏,至少球迷也会对这支国足抱有更多的宽容和耐心。 以国足的实力,18强赛已是我们自己的“世界杯决赛圈”了。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不妨就让我们保持谨慎的乐观,继续见证国足“世界杯”之旅的含金量继续提升。 文、音频 | 赵亮晨 责编 | 郑宗敏

    5 Min.

Info

羊城晚报资深体育记者赵亮晨和您聊聊体坛的大事件和冷知识;解读体坛热点,讲述赛场轶闻;有趣有理有料,辣评体坛焦点。

Mehr von 羊城晚报

Das gefällt dir vielleicht a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