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小陆 小动物 大动物 伯樵 主播|柯紫
本期节目是和友台「边角聊」的串台,我们邀请了「边角聊」的主播伯樵老师,还有「日知录」的老朋友小动物老师、大动物老师,以及研究明清书画鉴藏史的小陆(小兔)老师,再次返场!这期节目里,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历史上最漫长、最有影响力的制度——科举。也许你在电视剧里看到过“金榜题名”的荣耀,幻想过自己高中的场景,但如果真的穿越回去当考生,就会发现这是一条极其艰辛、残酷、漫长的路。
从白丁到秀才、举人再到进士,这条“升学之路”究竟有多难?唐宋元明清的科举之路有什么区别?考上秀才就有工作了吗?为什么文艺作品里常常夸读书人“是秀才”,却很少夸“是举人”?秀才和举人竟然有阶级差异?范进中举后为什么开心到发疯?进士“三甲”究竟是什么意思?殿试真的是皇帝批卷子吗?古代竟然也有“高考移民”?科举“扩招”导致了学历贬值?长的不好看竟然影响考试名次?
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科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每个成功的故事背后都有成倍的心酸。希望听完这期节目的我们能了解更多科举小知识,也能更轻松地看待自己人生中的考题。
|「边角聊」播出的串台节目|
SP 打仗是一种生活方式:你不了解的元朝都在这里 feat. 日知录
|小陆老师的新书|
我们将在小宇宙评论区抽取2位朋友送出《我在古代当考生》!
|本期提到的科举名词|
入门阶段
白丁:在中国古代指“没有功名、没有官职或文盲的平民”
童生:对尚未考取秀才资格的读书人的称呼,不论年龄大小,参加府、州、县学考试(即童试)并合格后就称为童生
基础考试
县试:地方县一级的考试,初步筛选。
府试:在县试之后进行,再次筛选。
院试:由皇帝派出的“学政”在各地主持,三年一考,通过者才真正获得“秀才”资格。
正式进入科举序列
秀才:进入读书人行列,享有一定特权(如免税、免徭役),但不是官职。
省级考试
乡试:在省城贡院举行,通常三年一次,通过者称为“举人”。
举人:跨入士大夫阶层,可任教官或县官,地位已远超普通读书人。没考上的叫“举子”。
京师考试
会试:在京城举行,全国合格举人参加,取中者称“贡士”。
殿试: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决定最终名次。
进士:通过殿试获得排名者,正式登上仕途。
进士体系
一甲:分为状元、榜眼、探花,通常直接入翰林院。
二甲:几十人不等,称“进士及第”。
三甲:人数最多,称“同进士出身”。
丨Song List丨
中了中了真中了 - 奚啸伯
/ 听友群 /
《日知录》听友群现已正式开放!进群方式:加李小日微信「bbpark2016」,并提交100字以内入群申请理由(可以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喜欢《日知录》的理由、自我介绍、和日谈的故事等等,谢绝大段重复文字)审核通过小日就会拉你入群啦,进群后别忘了自我介绍哦~
/ 商务合作 /
欢迎发邮件至 bbpark@ritanbb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