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食堂

EP093 夏天的“荷”尔蒙都在这儿了~据说在荷花市场吃烧烤才是正经事儿~

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盛开的季节似乎过去了,可街头售卖荷花与莲蓬一直是街头一景儿~

什刹海西岸,从清末就有记载的荷花市场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但能守着荷花盛开还有街头售卖的热闹场景~

虽然岁月不能回头,可好日子总该有个盼头儿,这期让我们聊聊跟荷花有关的故事

【本期主播】鲁西西 会飞的能猫(老许)

【欢迎加入听友群】

❤️感谢听友们的一路收听,🚩食堂里天南地北的能人(chī huò)也是来了不少,

愿意分享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就找食堂跑腿儿,

只要对上暗号,就带您进来歇会儿、聊几句。

✅微信:wenwulab  ✅暗号:周二晚九点半

【内容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00:00 冰酥酪与莲子心的夏日美食探索

一份醪糟+三份牛奶 蒸十分钟,放凉静置凉透后,可冰箱放2小时,吃的时候可以放上桂花

03:10 城市中的流动花卉摊与怀旧景象

06:12 城市中的流动小贩与文化记忆

对话回顾了10至15年前城市中流动小贩的多样景象,包括卖花、小金鱼、书籍和画报的三轮车,以及荷花市场售卖莲蓬莲子的场景。

1956年,北京老照片,胡同里卖金鱼的商贩

09:13 北京莲花池与莲花仙子和藕郎的传说

文图来自丨二指禅掌门  “莲花虽多,北京西站旁边莲花池公园的莲花,还是美出了自己的特色”

16:43 莲花池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提示信息:莲花池公园不收门票,坐地铁7号线或9号线到北京西站,出南广场方向,右边就是公园东门。

1993年,北京西客站工程开工,莲花池给予较好的留存,仔细观察西客站主楼东翼楼较长,有26个开间,而西翼楼较短,只有20个开间,这就是保护莲花池改变设计的结果。
莲花池,金代前后是水源地,明清是游览胜地,清乾隆曾下令疏通莲花池,清代震钧所著《天咫偶闻》载:“南河泊,俗呼莲花池,在广宁门外石路南。有王姓者,于此植树,起轩亭。有大池广十亩许,红白莲满之,可以泛舟,长夏游人竞集。”

21:22 金代北京水系与北海历史变迁

"从金代白莲潭的漕运枢纽到元代积水潭的运河终点,北京六海水系历经千年演变,见证着城市水利智慧与繁华变迁。郭守敬曾拓展积水潭为‘南北文化交融窗口’,而明代德胜桥的建造更奠定了什刹三海今日格局。"

▼北海公园 太液池里的荷花

金代将北京升格为金中都的历史背景,以及北海地区从自然水系演变为皇家园林的过程。金代时,北海区域名为太液池,是皇帝的后花园,种植莲花,水质土壤经过专门培育。元代后,北京水系改造,北海与什刹海分离,玉泉山水供皇室使用,而昌平白福泉的水则供百姓使用,反映了古代北京水系管理的变迁。

24:22 荷花市场变迁与文化意义

对话围绕荷花市场的历史变迁展开,提及从古代寺庙与水系结合形成的娱乐场所,到清末民初成为热闹的市场,再到建国后及80年代的恢复,最后讨论了现代荷花市场的现状与文化价值的转变,强调了其从传统庙会文化向现代休闲娱乐转型的过程。

▼1913年,荷花市场上的小摊位。阿尔伯特·卡恩摄

▼荷花市场上,卖豆汁儿的小摊。

▼2024年 夜幕下的北京荷花市场

29:14 北京荷花市场的变迁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游客在荷花市场纳凉,一旁有八宝莲子粥的招幌。林迈可摄

32:09 荷花全身皆宝:从食用到药用的多面价值

▼薏仁莲子红枣银耳羹

35:04 莲子清火功效与食用方法

这莲子煮的时候,一定注意用小火,煮至莲子刚开花而未开花,汤还是清的,就会有酥糯清香的最佳状态。

36:35 夏日荷花与莲子:从鲜吃到干品的体验

-----------------------------------------------

【制作团队】

后期制作 / 会飞的能猫

封面 内容撰写 / 鲁西西

《文武食堂》

是一档关注国货品牌和老字号复兴的美食漫谈类节目。

我们会聊聊那些老品牌的文化脉络,

也会寻觅更多值得推荐的新国货、新品牌,

把那些用心打造的国货之光,用心解读给你听。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QQ音乐 | 网易云音乐

听听FM | 豆瓣 | 喜马拉雅 | Spotify

【合作联系】

微信:wenwulab

邮箱:26812256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