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作的7个问题

7个问题

这是一档为创作者而设立的播客,用7个问题去打捞创作者的灵感与困惑,同时也关注当下的创作生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声音。每两周一更,早上8:00更新,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主持人 阿鱼-武藏野美术大学毕业生 瑞瑞-在职漫画编辑

  1. 1 SEPT

    ep41:姗子 | 她用一格格漫画捕捉生活的失重瞬间

    我想要把它完整地画完,哪怕花很久,我也得给它一个交代。——姗子 ----------------------------------------------------------------------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漫画创作者——姗子老师。 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却从小就认定自己要画漫画。对她来说,画漫画是一件“吃饱了撑着”的事——不是为了生存而创作,而是因为「不画不行」,那个故事必须被讲出来、必须被画出来,才能让她安心。 姗子的漫画里,有戴着兔子头套的兔子先生、有灵魂碎语般的日常记录,也有她对于生活观察者的亲身体验。她笔下的语言不高声喧哗,却处处藏着推敲与拿捏;她说自己还在学习,但读者已经在这些看似轻盈的格子里,看见了“从生活里一点点提炼出表达的力量”。 我们聊了很多——从她怎么边画边搭建一个世界、如何和崩溃的 deadline 和 剧情bug 斗争,到日常生活如何一寸一寸地影响着她的故事构思。也聊到她作为创作者的真实状态:自我怀疑、被理解的瞬间、和想靠创作攒钱买房的“现实又浪漫”的梦想。 如果你也在创作的路上反复踌躇,或曾因生活的琐碎丢失了表达的勇气,希望这期节目能让你感到温柔的陪伴和力量。 ---------------------------------------------------------------------- 微博:姗子zzz小红书:姗子zzzB站:姗子zzz 《灵魂对话》系列——最新更新 《兔子先生和mio》——部分插画 《罗小黑战记》——同人创作 ---------------------------------------------------------------------- 00:01:25|嘉宾登场 本期播客《创作的七个问题》欢迎特邀嘉宾漫画家姗子老师。00:01:51|姗子老师的自我介绍 来自福建福州,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目前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主要从事插画和漫画创作。00:02:17|从雕塑到漫画的转型 从小被漫画打动,立志成为一名漫画家。00:03:08|漫画的魅力所在 认为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一个人就能讲好一个故事,并且创作成本相对较低。00:04:22|创作中的最大挑战 “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和“没有想法”,灵感主要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和经历。00:05:32|群演经历带来的影响 偶然的群演经历非常有趣,并成为了未来漫画创作的素材。00:08:07|漫画系列《灵魂对话》 大学时开始创作的漫画日记,通过记录日常生活中的趣事来积累灵感。00:10:50|关于《灵魂对话》的瓶颈 当生活里没有发生有趣的事情时,创作会陷入瓶颈。00:13:39|喜欢的日常系漫画 平时少看日常系漫画,但很喜欢梨露子老师的《猫兔风》。00:14:32|连载作品《兔子先生和Mio》 由小时候的插画延伸创作而来,希望读者看完后感到轻松愉快。00:17:21|最爱的创作环节:分镜 虽然很多人觉得分镜困难,但她很喜欢,因为它能快速呈现想要表达的内容。00:20:09|高强度连载带来的收获 通过高频连载,在分镜和剧情构思上收获颇多。00:22:58|创作中的困惑 会遇到剧情漏洞和赶稿焦虑,最大的烦恼是故事和人物设定。00:25:40|漫画台词的讲究 需要考虑人物性格和情绪,用简洁直观的方式表达。00:31:00|独立创作的习惯 长时间独自创作让她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认为创作必须对生活保持好奇心。00:32:00|创作风格的变化 风格随着年龄和心态的转变而变化,是一种技术的自然成长。00:34:09|创作的决心和责任感 下定决心要把故事画出来,从“自己开心”转变为认真对待这个IP。00:34:55|如何设计原创角色(OC) 先设定人物的特点或记忆点,然后认真写人物小传。00:37:35|对角色的态度 更像是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去创作,和角色保持距离。00:38:25|新尝试:罗小黑同人插画 因《罗小黑战记》电影而尝试创作同人,但坦言自己不擅长。00:43:40|自由职业最大的挑战 最大的问题是创作能否养活自己,这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00:48:06|创作的意义 面对现实的焦虑,相信未来会变好,希望通过创作养活自己,甚至攒钱买房。00:53:21|关于创作与赚钱 认为创作时过于看重赚钱,反而可能画不出好的作品。00:59:46|未来的梦想作品 心中有一个梦想中的作品方向,但目前还达不到,正在为此努力学习。01:04:04|对读者的感谢 读者的支持和礼物是她继续创作的动力。---------------------------------------------------------------------- “这是一档为创作者而设立的播客,用7个问题去打捞创作者的灵感与困惑,同时也关注当下的创作生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声音”---------------------------------------------------------------------- 主持人   瑞瑞,阿鱼封面      姗子片尾曲《This Life of Time》 Song by Beò 出品      Innno

    1h 7m
  2. 21 JUL

    ep40:暑期动画特辑|两个动画粉的真情锐评现场

    我们想看到的,是讲人的故事,而不是堆文化的壳。 ---------------------------------------------------------------------- 这一期,我们把镜头拉远了一点,想聊聊一个又热闹又复杂的主题——暑期档动画电影。依旧是我们两位主持人隔空连线,从中日两地出发,试着梳理这几年动画电影里那些值得被记下的变化:哪些作品在突破公式,哪些依然在重复老路,在技术之外讲故事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变得更好了。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国产动画电影《聊斋:兰若寺》《罗小黑战记Ⅱ》《浪浪山小妖怪》,也延伸到了正在日本热映的新海诚、宫崎骏,以及众多剧场版 IP 电影的观察。从市场趋势、技术堆叠、审美疲劳,到文化输出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各种尝试,我们一边观影,一边讨论: ✦ 为什么聊斋的《画皮》可以让人共情,而同片其他单元却让人“如坐针毡”✦ 是不是所有传统文化题材都适合搬进动画电影✦ 当技术愈加成熟,故事是不是反而更难讲好了✦ 国产动画的未来,是“神仙打架”,还是“情感打动” 这不只是一次观影回顾,也是一次面对创作困境与观众期待的双向审视。如果你也对动画电影抱有复杂又真挚的感情,欢迎来听我们这一期的聊天。 ----------------------------------------------------------------------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部分电影(点击名字可以直接跳转看电影预告) 《罗小黑战记Ⅱ》 《聊斋:兰若寺》 《浪浪山小妖怪》 《听见涛声》 《荒野机器人》  ——比较喜欢日版的海报 ---------------------------------------------------------------------- 00:01:16|节目介绍 这一期我们从暑期档动画聊起,串联中日动画现状与文化输出00:02:06|聊斋·兰若寺 瑞瑞如鲠在喉地点评,技术出色但故事拼盘感重,最出彩的是《画皮》单元00:03:24|罗小黑战记2 情怀续作+全面升级,依旧围绕人妖共生00:05:35|浪浪山小妖怪预告 从中国奇谭单元衍生,草根版取经团,荒诞幽默打工人设定00:08:07|日本暑期动画现况 基本由 IP 剧场版撑场,《鲁邦三世》《小林家的龙女仆》《咒术回战》等轮番上阵00:11:39|中日动画发展差异 日本成熟工业体系+导演中心制;中国还在“项目驱动”的探索期00:14:22|中国动画发展小史 从万氏兄弟到追光、彩条屋,从低谷期到《大圣归来》的逆袭00:18:56|国产也有“导演中心”可能吗? 借由经典 IP 脱颖而出的导演,是否能走出个人风格?00:20:18|中日取材差异 中国偏传统神话改编,日本多为个人兴趣出发的原创与现实题材00:22:47|中国动画为何偏爱 3D? 技术驱动/参考欧美体系/但“技术大于故事”成常见诟病00:24:51|内容走向更具情感深度? 从神仙打架转向《雄狮少年》《画皮》等真实共鸣00:27:47|观影体验分享:《听见涛声》&《聊斋》 怀旧 VS 新作,不同年代的创作结构与情感表达00:45:06|关于技术与叙事的关系 技术是锦上添花,但故事才是打动人的核心00:46:29|我们希望的文化输出是什么? 不是“你看我多牛”,而是“你会想了解我为什么讲这个故事”00:51:18|经典改编的局限与可能 不是复刻,而是用当代语言讲有内核的故事00:57:02|如何区分‘质量’与‘喜好’? 讨论主观评价与客观审美的边界01:03:05|推荐环节 阿鱼推荐《荒野机器人》,瑞瑞推荐《中国奇谭》第一单元《小妖怪的夏天》01:06:51|结尾金句 “喜欢就一定要去影院支持好作品。”---------------------------------------------------------------------- “这是一档为创作者而设立的播客,用7个问题去打捞创作者的灵感与困惑,同时也关注当下的创作生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声音”---------------------------------------------------------------------- 主持人   瑞瑞,阿鱼封面     阿鱼片尾曲《Just like U》 Song by The Wildcardz 出品      Innnno

    1h 9m
  3. 14 JUL

    ep39:热聊创作 | 从爆火耽改剧《逆爱》聊到女性表达的可能性

    《逆爱》火了,但我们聊的不是谁好看,而是女性在看什么、想说什么。 ---------------------------------------------------------------------- 这一期,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聊天方式,从热点聊聊创作,之后就简称”热聊创作“。 这次没有嘉宾,只有我们两个主持人,围绕着最近大火的耽改剧《逆爱》,聊了聊那些被不断重演、争议、追捧甚至误解的DanMei叙事:它们是怎么构成女性凝视的?在怎样的语境中变得上头、复杂甚至危险?而我们又为什么会在这些关系中,投射自己对亲密、对平等、对爱的想象? 从“女主永远不是自己解困”的大女主套路,到“为什么我们在讲女性情感时还要借用两个男人的壳”;从女性创作者被误解为“厌女”,到女性创作本身如何在父权结构中找缝隙争空间——我们没有给出答案,只是试着把这些沉甸甸的、长久被压着的情绪,一点点拎出来,说一说。 如果你也曾为嗑的CP落泪,为一段拉扯的情感震动,或者你也在想:我们究竟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讲述属于女性自己的故事,那就来听听我们这一期的试探与发问。 ---------------------------------------------------------------------- 00:01:59|本期节目介绍 以《逆爱》为切入口,聊聊女性创作与DanMei文化的关系00:04:29|“为什么大家沉迷DanMei剧?” 探讨观众为何偏好同性 CP,视角与代入的差异00:09:40|女女 CP 为何不受欢迎? 取向悖论、幻想投射、性别观念交错00:14:36|为何 CP 粉情绪容易激烈? 投射、带入过深导致情感排他性00:23:56|耽改剧发展史小讲堂 从《上瘾》到《山河令》,历代耽改剧回顾00:30:10|磕 CP 是女性的情感出口? 在主流叙事之外,构建自己的情感空间00:35:48|为何女性创作者偏好男男设定? 绕开对女性角色的规训,探索更自由的表达00:44:02|DanMei创作中的厌女困境 女性主导创作仍难免复制偏见00:47:23|创作中的反思 保持性别意识,同时保留表达的自由。00:56:35|代偿与沉迷的原因 虚拟关系中寻找现实中未满足的情感期待。01:00:49|推荐环节 《明亮的夜晚》《重启人生》《桥头楼上》《山花烂漫时》《轻音少女》01:05:55|从言情到DanMei,再回归女性叙事 正因为有着一代代女性创作者的托举,才有了现在的我们---------------------------------------------------------------------- “这是一档为创作者而设立的播客,用7个问题去打捞创作者的灵感与困惑,同时也关注当下的创作生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声音”---------------------------------------------------------------------- 主持人   瑞瑞,阿鱼封面     阿鱼片尾曲《Good Times》 Song by Rynn 出品      Innnno

    1h 11m
  4. ep38:魔卡少女君 | 十年做内容,她把推荐别人的事做成了事业

    7 JUL

    ep38:魔卡少女君 | 十年做内容,她把推荐别人的事做成了事业

    任何事情,只要坚持得够久,就会显得有点厉害。——魔卡少女君 ----------------------------------------------------------------------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内容创作者、谷子店店主、二次元“辅助者”——摩卡少女君老师。 从十年前开始写公众号,到如今切换成视频模式继续更新,她用尽可能稳定的频率记录着二次元圈子里的趣事与困境、经验与温度,也用一篇篇稿件、一条条视频,把自己喜欢的作品、喜欢的作者,认真而小心翼翼地推荐给更多人。 魔卡老师说,她从没想过要把爱好做成事业,是一次误打误撞进入公众号运营后,才开始接触到“把喜欢的东西分享出去”这件事。而这一做,就是十年。她在做的事情看似平凡,却构成了很多创作者被看见的第一步:采访、整理、推广,用内容为爱发电,也帮更多二次元创作者“被看见”。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聊了很多:关于“自媒体创作”和“内容辅助”如何协同,又彼此拉扯;关于在流量、平台、算法中寻找一条“不失本心”的生存路径;也聊到她坦言“我没有特别想表达的主张,但很想让大家看到这些好作品”时,那种真挚的分享欲与长期主义的勇气。 她说:“我的个人表达在网上没那么重要,但我想让别人被看见。”她也说:“我只有一双手和一个脑袋,但还是想做更多能帮到别人的事。” 如果你也曾在“兴趣变成工作”后,怀疑过初心是否还能被保留;或者你也想知道,一个内容创作者如何用十年去辅助更多创作者被看见,欢迎收听这一期关于摩卡少女君老师的故事。 ---------------------------------------------------------------------- 微博:魔卡少女君-jun小红书・B站:魔卡少女君 魔卡老师推荐视频 不去漫展都不知道,现在的本子已经next level了!上班族同人女用爱发电,拉300+影迷把观影会变only展!——《雄狮少年》---------------------------------------------------------------------- 00:01:27|嘉宾登场 摩卡少女君上线,大龄二次元、自媒体人、谷子店主00:02:38|工作内容 十年坚持原创内容,从公众号到视频到谷子店,做大家的二次元“带货博主”00:05:11|二次元的起点 小时候看动画片入坑,喜欢小樱,也收藏谷子00:08:11|误打误撞的职业路 从新媒体编辑做到内容创作,原本没想过把爱好变成工作00:10:07|在行业里“祛魅” 待久了会发现厉害的人也是普通人,更平等看待彼此00:11:00|兴趣和工作冲突吗? 不冲突,就是有点累,但依然喜欢这个圈子00:14:22|独立还是团队? 沟通成本太高,一个人做虽然累但自由00:16:37|内容的谨慎 做了十年,依然谨言慎行,怕踩雷也怕被骂00:19:25|多重身份的平衡 自媒体运营+谷子店+主催,“只能看哪个死线近,先做哪个。”00:23:57|会想回去上班吗? 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想去公司上班00:29:10|更喜欢现在的自己 从甜美人设回归中性短发的自己,更舒服也更自在00:31:09|系列内容的诞生 【仙品谷】展示挖到的神仙谷子,【ta为什么画得好看】是因为想找答案00:34:03|止损与取舍 系列做不下去,停下也无可奈何,但喜欢分析作品的内核在往后的内容里也不会丢失00:41:45|不同平台差异 小红书更适合做经验分享,B站更适合漫展科普00:44:02|谷子热潮 谷子越多,竞争越卷,品质要求越来越高00:45:41|为什么选择做辅助 从采访作者到帮忙宣传,推荐别人的好作品就是最大的快乐 00:51:07|为爱发电的满足 谈《雄狮少年》的推荐视频,费尽力气找资料,只是单纯想分享好故事00:59:03|做内容的初心 没想过什么价值观,就是单纯想找到同好,一起分享喜欢的东西01:01:24|今年的工作小目标 虽然想拿到B站十万粉的小银牌,但更优先做自己想做的内容01:05:53|生活小目标 希望身体强壮点,多长肌肉,多做事01:07:04|未来还想出书 想做同人经验的系统手册,让更多人受益01:19:07|维权梦想 想帮原创作者维权,哪怕只是争口气01:23:16|对未来的想象 想尝试更多事,让自己有更多退路---------------------------------------------------------------------- “这是一档为创作者而设立的播客,用7个问题去打捞创作者的灵感与困惑,同时也关注当下的创作生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声音”---------------------------------------------------------------------- 主持人   瑞瑞,阿鱼封面     魔卡少女君片尾曲《Dying Days》 Song by Ben Strawn 出品      Innnno

    1h 28m
  5. 30 JUN

    ep37:南天枭 | 不相信乌托邦的人,也在画着乌托邦

    我最期待的创作环境是自由、包容,所有奇怪的东西都能存在。——南天枭----------------------------------------------------------------------这一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漫画作者、自由创作者——南天枭老师。 如果要用几个词形容她的作品,那大概是:黑色幽默、地狱笑话和轻松的给你讲个哲学故事。她笔下的故事常常看似轻松,却总在转弯处藏着她独自的思考,让人在哈哈大笑之后又情不自禁细细回味。 南天枭老师从小就喜欢漫画,也一直在画漫画。她曾在工作室体系中连载武侠作品,也曾在商业与速度的夹缝里奔跑,最终选择回到自由创作的节奏,用自己的方式,把那些“不画出来就会忘掉的故事”,一个个讲出来。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正在连载的《同担重生成了我的女儿》,关于创作中“先想好结局再动笔”的习惯,关于在同人和原创之间反复探寻自己的表达方式,也聊到了她正在筹备的科幻新作《张三打工记》——一个外星人来地球打工的荒诞故事,用幽默与荒诞撕开日常表面,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类社会那些被习以为常的规则。 她说,创作里最享受的,是“全部画完,看到成品的那一刻”;她也说,“很多故事不是想去教育谁,而是因为自己也想不通,才会画下来。”如果你也在寻找一个能坦然讲述矛盾、能温柔对待复杂、也能笑着谈论痛苦的创作者故事,那么,欢迎收听这一期关于南天枭老师的对谈。 ---------------------------------------------------------------------- 微博:南-木-枭小红书:南天枭 《同担重生成了我的女儿》——正在连载中 《道德法庭》节选——播客中聊到的“鉴小三”的故事 《中彩票的概率》节选——地狱笑话之被陨石砸中的概率 《张三打工记》——详细设定 ---------------------------------------------------------------------- 00:01:27|嘉宾登场 独立漫画家 南天枭代表作《同担重生成了我的女儿》《没有童话的世界》等00:03:03|从工作室到独立 “自由创作让我更深刻感受到,高强度画漫画有多难。”00:04:15|为什么坚持画漫画? 因为一个人、一支笔,就能讲完自己想讲的故事00:05:03|最爱的环节 比起构思,最喜欢画完成品那一刻的成就感00:07:18|创作风格与结局 很多人是为了结局才开始画,结局就是想表达的核心00:10:28|为什么一直坚持画下去? “有些故事太想说了,想让所有人都听见。”00:11:26|作品中的社会议题 没有刻意选题,只是想到什么画什么00:13:17|“灰色地带”的故事 喜欢画暧昧、没有绝对对错的故事00:21:42|关于《同担》的动机 想探讨家庭的另一种可能,思考贫穷与阶级对家庭关系的影响00:26:50|创作过程的绝望 有时想太深会发现问题无解,就会感到绝望00:40:47|新作预告:张三打工记 外星人张三来到地球打工,只觉得人类的行为是“宇宙辐射震动”00:54:57|如何形容自己的作品 黑色幽默、地狱笑话,但能让人笑,也能让人思考01:11:32|理想的创作环境 自由、包容、不被盈利裹挟01:19:12|未来的小目标 画完《同担》、多和读者交流,画得再快一点01:20:51|想做的事情 想穷游,边打工边生活01:22:02|结束感谢 ---------------------------------------------------------------------- “这是一档为创作者而设立的播客,用7个问题去打捞创作者的灵感与困惑,同时也关注当下的创作生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声音”---------------------------------------------------------------------- 主持人   瑞瑞,阿鱼封面      南天枭片尾曲《We’ll Keep Running》 Song by To The Valley 出品      Innnno

    1h 24m
  6. ep36:CP31特别节目 | 魔卡&塔塔聊原创摊主在cp

    23 JUN

    ep36:CP31特别节目 | 魔卡&塔塔聊原创摊主在cp

    这是一期全新的尝试。我们没有聊某位创作者的成长故事,而是邀请两位嘉宾,一起围绕一个共同的“当下”展开对话。 这次,我们请来了内容主理人 @摩卡少女君 老师,以及在第32期登场过的自由漫画创作者 @琉琉塔 老师,一起聊聊刚刚落幕的 CP31 。这是一场关于摊主视角的观察、关于线下交流的体感,也关于“展”作为一种媒介,到底能带来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从“双日参展有多累”,到“展览其实不一定是卖东西才算成功”;从“观众的变化”,到“创作者之间的默契与孤独”如果你也刚参加完展、或正准备迎接下一场,这一期我们就来聊聊创区作者的眼中的CP是什么样的。 ---------------------------------------------------------------------- 00:01:59|嘉宾登场 自由漫画创作者塔塔内容主理人摩卡少女君00:04:12|原创摊位现状 “原创太冷清了,成本高还难卖。”——展馆越大,对原创越不友好00:10:37|杭州 vs 广州 杭州馆多人多,三号馆走到二号馆就像越野00:13:28|升摊小事变大战 申摊太难,能够和朋友一起就是最好的00:18:29|出展准备 原创摊的摊宣永远“沿用上一届”,但也有人用心录视频宣传00:21:04|出摊是为了见朋友 魔卡老师:我已经快把原创制品卖完了,下次打算只做摊娘00:23:06|原创最辉煌的那年 CP29是原创也能被看到的一年00:27:46|为什么参展? 见朋友,抓宣传,比网上更能吸引注意力,创作者们需要CP00:32:37|对 CP 的期待 别开票那么晚了,摊主摊宣很焦虑00:35:52|新手入坑建议 如果想画原创漫画,先把心态放平00:40:01|不赚钱也想继续做自己的制品 你看到别的画师把你的 OC 画得很好,你就想做出来。00:45:59|参加 CP 后的感想 很累,但很开心。就是会上瘾。00:51:21|关于“为啥买到的制品网上有” 只要事先知道是公开过的内容就行,不是所有事都叫‘割韭菜’00:57:01|同人圈的难处 盗版横行,观众不理解,真的腹背受敌。01:00:05|官方和同人究竟怎么相处 只要有清晰的 guideline,相信大家都会遵守01:03:19|节目结尾 ---------------------------------------------------------------------- “这是一档为创作者而设立的播客,用7个问题去打捞创作者的灵感与困惑,同时也关注当下的创作生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声音”---------------------------------------------------------------------- 主持人   瑞瑞,阿鱼封面      阿鱼片尾曲《I Dreamed You Up》 Song by Bixxby 出品      Innnno

    1h 9m
  7. 16 JUN

    ep35:木木罗罗油 | 不画细节的她,是为了容纳更多人的故事

    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活得更开心——木木罗罗油----------------------------------------------------------------------这一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漫画作者、自由创作者——木木罗罗油老师。 她是漫画《怪奇恋爱物语》《我们无法恋爱》的作者,也是正在慢慢摸索下一部作品方向的独立创作者。与我们想象中“日更条漫”“稳定连载”的职业漫画家不同,木木老师的创作节奏,更像是一次次对生活、对自我、对情绪的回应与记录。她不是为了成为漫画家而画画,而是在某些时刻,觉得“这件事不画不行”。 在来日之前她从未就读美术相关专业,从大学到职场一直在夹缝中寻找表达空间。但就是在这些“打工人”与“漫画人”的身份切换之间,她连载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漫画《怪奇恋爱物语》,也积累了独属于她的读者。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很多:关于她正在创作的漫画《我们无法恋爱》,关于平台的节奏与期待、关于慢的人如何画漫画、关于“读者反馈”是奖励还是干扰,也聊到她如何面对负面评价、如何不被数据裹挟、如何照顾好自己和作品的边界。她说:“创作是一件挺花生命的事”,也说“我也想活得轻松一点”。 如果你也正经历着“想表达但不知怎么开始”“热爱创作却常常怀疑自己”,或许这一期,会带你听见另一个温柔、真实又坚定的创作者声音。 ---------------------------------------------------------------------- 微博:木木罗罗油小红书:木木罗罗油mokuroro 《我们无法恋爱》 第三话——节选 ---------------------------------------------------------------------- 00:01:24|嘉宾介绍 自由漫画家 木木罗罗油 登场,京都精华大学毕业《怪奇恋爱物语》《我们无法恋爱》作者00:02:14|从理工科到漫画 高考没考艺术系,但一心想画漫画热血来源于《爆漫王》00:05:54|创作风格转变 从轻松四格到带点痛感的群像剧,尝试用“漫画语言”说点严肃的事00:12:07|被谁影响过? 横山裕一,他的漫画没有故事,只有时间感“让我意识到,漫画可以完全不一样。”00:18:14|焦虑与评价 “当你目标模糊时,外界的评价就会乘虚而入。”——没有流量时的自我对抗00:25:01|不画五官的理由 “我希望这个角色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任何人。”00:34:07|经济现实 连载平台倒闭,转向留学“有钱的时候画漫画,没钱的时候尽力活着。”00:42:25|喜欢怎样的作品? “我想看得出作者经历的东西。即使是幻想,也能看出他是谁。”00:44:28|创作陷阱 “太贪心,把赚钱、表达、成功都放在一个作品上,反而画不动了。”00:46:10|目标设定建议 别七分钟环游美国,先七分钟去散步00:52:40|面对流量问题 “我看到点赞少还是会伤心,但画还是会画完。”00:56:47|最理想的创作状态? “稳定的收入、稳定的时间,就够了。”01:06:53|未来的小目标 画完《我们无法恋爱》,争取出版---------------------------------------------------------------------- “这是一档为创作者而设立的播客,用7个问题去打捞创作者的灵感与困惑,同时也关注当下的创作生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声音”---------------------------------------------------------------------- 主持人   瑞瑞,阿鱼封面      木木罗罗油片尾曲《Burning Up the Night》 Song by LUMINAR 出品      Innnno

    1h 18m
  8. 25 MAY

    ep34:Lucarios | 她把视觉风格做成了一门语言

    你的作品,ta有ta自己的命运,你不要想着控制ta们。——Lucarios ----------------------------------------------------------------------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视觉创作者——Lucarios 老师! 她的作品风格鲜明,用色大胆,构图富有张力,不论是早期的《美人》、动画《小孩》《太阳也是一颗星星》,还是近几年的《阳光普照》,都带着浓厚的视觉实验性和极具个人辨识度的情绪表达。 luca老师说,她的创作就像打水漂,也像冲浪——在平台的浪潮中试着抛出作品,看它落入水中激起几层涟漪,又被怎样的算法浪潮卷走。她坦言,自己曾经痴迷于平台反馈,也曾反复琢磨如何兼顾个人表达与大众偏好之间的张力。“我也试过完全讨好观众,但最后的结果往往不如人意。拍好自己的马屁,也许更重要。”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许多:从视觉语言的形成,到如何从真实生活中提炼出创作素材;从平台算法下的无力与调试,到如何在“自我表达”和“商业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她说,好作品的形态千变万化,很难总结出什么固定的标准,但是无论如何会有个共性——会让在旁边一同奔跑着的同行回过头来感叹一句“这小子真可以”。她说,创作的初衷也不是为了讨好谁(尽管从功利的角度来说,当然也希望能“媚”到一些观众),而是首先为了回应自己真实的生活中的困惑、欲望、和冲击。 如果你也曾在创作中被算法困住、被反馈绑架,或者只是想听一个风格浓烈的创作者讲讲他是如何与“外部世界”对话的——欢迎收听本期内容。 ---------------------------------------------------------------------- 微博:Lucarios小红书:LucariosB站:Lucarios抖音:Lucarios 《阳光普照》系列——2024年 《太阳也是一颗星星》视频作品——2020年 《美人》系列——2018年 《lovelive!》系列——2015年 《记忆中国》系列——2016年 ---------------------------------------------------------------------- 00:01:52|嘉宾介绍 插画/动画/漫画创作者 Lucarios 登场00:02:17|创作风格关键词 视觉浓烈+主题偏文学性,作品偏“系列型表达”00:05:07|平台选择与发布策略 为何深耕微博?如何根据平台机制调整作品形式?00:08:33|平台对创作的限制与适配 在规则中“战斗”:从限制中找到创作张力与策略趣味。00:11:19|创作来源与构思过程 以《美人》《太阳也是一颗星星》《阳光普照》为例,剖析灵感来自真实生活困惑00:16:03|灵感故事:公交车上的洛丽塔女孩 从初中记忆中提炼出的冲突感,构成阳光普照中的一幅图00:21:09|风格形成的节点 从高中时期绘制V家、LoveLive系列到《记忆中国》,建立“系列型表达”风格00:25:13|日常如何保持敏感度 通过观察、记录、模仿,保持创作灵感来源00:27:05|热点与情绪:打水漂 vs. 冲浪 发布作品就像打水漂/职业生涯像冲浪——都是对未知的搏斗00:32:00|冲浪成功与失败案例 《美人》四万转发、《小孩》获奖,但预想中会更好的《太阳也是一颗星星》却反响平平00:35:07|自我表达 or 迎合观众? 创作时如何寻找个人表达与大众审美的交集00:36:36|商稿经验分享 合作更像是“基因杂交”,完全契合极少00:38:22|如何积累创作者的“第一桶金” 初期如何建立流量与被认可度:做出真正被同行认同的作品00:42:10|在算法中维持审美 创作人格与营销人格交替登场,是一种必要策略00:44:20|如果从零开始会怎么做? 认真回顾自己十年前的积累与当下新人成功路径00:47:28|未来愿景与路径不确定性 想做IP、出动画、出版,但会谨慎试水、稳健推进。00:52:59|“滞后性”解释 有里子的东西未必立刻有面子:认知光环与真实价值不同步00:59:24|近期目标 完成短篇漫画《爱的宝典》、尝试动画短作、规律运动01:03:32|健身经验谈 健身不是为了好身材,是为了让身体跟得上脑子---------------------------------------------------------------------- “这是一档为创作者而设立的播客,用7个问题去打捞创作者的灵感与困惑,同时也关注当下的创作生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声音”---------------------------------------------------------------------- 主持人   瑞瑞,阿鱼封面      Lucarios片尾曲《Something New》 Song by PRINS 出品      Innnno

    1h 8m

About

这是一档为创作者而设立的播客,用7个问题去打捞创作者的灵感与困惑,同时也关注当下的创作生态,寻找那些被忽略的声音。每两周一更,早上8:00更新,欢迎大家订阅收听~ 主持人 阿鱼-武藏野美术大学毕业生 瑞瑞-在职漫画编辑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