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加加有得听

镇加加

拍照片的、剪视频的、讲故事的。

  1. 3 DAYS AGO

    EP31伪高能量、分离焦虑一边去:我只接受夸奖

    哈喽!这期我们请来了一位行走中的“能量棒”——朵拉老师!她不仅是位超酷的年轻数学教师,更有一套独门秘籍,教你如何在每天的柴米油盐里,活出元气满满的“高能量”状态!从她的教学日常,到跟朋友插科打诨的“续命”友情,再到怎么吃才吃出好心情,我们会把她那些“闪光小细节”都挖出来! 想知道如何时刻保持精神抖擞,快乐值满格?听完这期,保证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高能公式”!戴上耳机,我们开聊! 00:03:22 比起成绩好,这种学生更招老师喜欢 00:06:08 一条漂亮的裙子4个人都穿! 00:16:31 速速承接快乐小狗排山倒海的快乐 00:17:12 让人羡慕的气血充足 00:22:03 高能量居然来源于从小一个人玩? 00:29:10下头相亲男、居然帮我完成了“人生大事” 00:39:02 勇敢迁徙、到能真正滋养身心的地方去! 00:42:17 尽情去搞砸一件事情 00:43:58 电量告急:回家在地板上真·躺平 00:46:14 警惕❗️不要被当作血包 00:48:43 建立偏爱:人生的数学题不如多画几条辅助线 00:50:40 无效聚餐=一次加班 00:52:41 面对自我否定:向外界撒娇、索要正面反馈 00:55:22 群体友谊与1V1友情 00:59:29 幸福者退让:我是友情中妥协的那一方 01:04:00 假性高能量、分离焦虑:我只接受夸奖 01:06:15 长期主义:相信大数定律、拉长时间线,你的人生一定会去到本该稳定、美好的区间 祝各行各业敬爱而伟大的老师们: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

    1h 15m
  2. 20 AUG

    EP30重生之我在职场和学术间反复横跳

    一、咱们俩这读研的路子,刚好能凑一桌热闹聊 00:04:28 如果能和一种动物交换一天人生,我要当狗 00:06:40 用一篇课文形容你目前的生活 二、我当班主任,顺便读个研 00:07:57 每天要管班级、备语文课,已经够忙,当初是哪股劲儿让你决定读在职研? 00:10:39 选在职而不是辞职读全日制,是怕丢了工作,还是觉得这样更划算? 00:12:20 挑学校和专业时,是看课程对教学有用,还是看学校名气大? 00:14:15 学生知道你在读书吗?他们有没有说过什么可爱的话? 三、职场老油条回炉,主打一个“班味学术” 00:15:34 学费:范围?院校、专业差距?一次性缴清or分期?学校相关的补贴/报销政策? 00:18:29 从湖北到广西:上课时间、时长、分配?假期集中学习? 00:22:33 边上班边学习,既是老师又当学生,如何平衡工作和学习? 00:25:00 那些踩过的大大小小的坑 00:30:05 在职研的课vs当年读本科相比?形式/模式/效果 00:30:53 当你的同学全都是职场大牛时…… 四、垫高了讲台、垫起了人生:这张证书的厚度,考过的人懂 00:37:57 有了这个学位,现在教书或者管班级,感觉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评职称/加薪是不是更有优势? 00:38:47 读完之后,看教育问题的眼光是不是不一样?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吗? 00:41:01 未来打算往教研方向转,还是教更高年级?这个学位对你的规划有影响吗? 00:43:47 给想读在职研的同行或其他人,说句最实在的建议? 00:45:20 你觉得读研除了拿个文凭,还有哪些看不见的收获? 00:47:57 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你觉得值吗? 五、那些支撑我们坚持下来的力量,值得好好说道 00:49:48 不管是在职还是全日制,支撑你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是什么?用一句话说说。 00:50:40 今天聊得真过瘾,下次咱们再聊点什么好?

    54 min
  3. 29 JUN

    特辑|与青年诗人聊文学创作:(一)入门篇

    在这一期播客中,我们讨论了诗歌的魅力与现代诗的理解以及诗歌如何穿越时空,与读者有“若合一契”的共鸣;对于大家在读现代诗时的碰到困惑,西瓜认为“每首诗都有它的诗眼”,如果读不懂那就勇敢放弃,换一首读读呗,毕竟读诗的重要的是情感上体验,而不是应试教育中的阅读理解,也不存标准答案;对于初学者,如何写出自己的第一首诗歌,我们以佳佳的处女作《虾线》为例,为大家解读这为什么是一首好诗;如果我们要开始读现代诗,应该先读谁的诗歌呢?这里我们也不推荐任何诗人与作品,给大家介绍一个方法,走进图书馆找到诗歌的那排书架,随手拿起一本诗集开始读,如果不喜欢就再换一本,嗯,就是这么简单。 00:02:09诗歌的魅力:穿越时空的共鸣00:04:39只要黄鹤楼的诗还在,黄鹤楼就在00:09:21从义务教育的诗歌启蒙到个人的探索00:11:03读不下去的诗那就就换一首呗00:12:59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余秀华这样表达我爱你00:16:05千川映月:那一刻月光照在了我们身上00:18:43浅谈日本俳句:松尾芭蕉VS小林一茶?00:23:26在读现代诗的时候,更应该侧重哪方面?00:28:06读现代诗的技巧与感悟:触动心灵的力量00:32:48读张枣的《镜中》,同为德国异乡人00:37:29诗歌初学者:从生活细节到情感体验的重要性探索00:42:10私人记录如何走向诗歌创作:写诗是否需要高级感?00:46:51佳佳写的诗:《虾线》为何是一首好诗00:51:33天色将晚:重温春天聊天室中朗诵的诗歌

    57 min
  4. 20 JUN

    EP29如何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孩子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在本期播客中,我邀请了哲学博士又明小友,分享他从对外汉语转向哲学的求学之路。我们聊到了哲学、教育与生活。 人生那么多的困惑啊,说到底竟是无解? 👔🎩 00:04:33: 所谓“正式场合穿衣”要领——有领子、不露腿 ⚖️🏺 00:07:31: 人生重点排序:节制是古希腊四大美德之一 🌪️🌀 00:08:43: 黔鄂沪、本硕博:一直在流动、始终在学术边缘、都没弄明白 🏄‍♂️💤 00:16:08: 博士上课也划水——“去上课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 00:18:27: 高考难还是考研难?狗屁学位拿不到就拿不到吧 🌈⏳ 00:21:21: 德国联合培养项目:在这里的一年是我人生最幸福的8760个小时 🌪️📊 00:29:01: 分数至上——卷绩点之风还是吹到了欧洲 🧭🔬 00:31:41: “失败容忍度” & “社会单向度” 🏆🌍 00:36:26: 拿德意志奖学金、绩点1,0的学霸同学竟都来自亚洲? 🕳️🔍 00:38:18: 重复和记忆的学习方法是在“钻空子” 🚀📚 00:43:24: 为什么读书?“向上流动”or“寒门难出贵子” 💡🕯️ 00:48:35: 哲学界唯一完美无瑕的灵魂——斯宾诺莎(除了太穷) 🌱🔬 00:52:50: 教育让人更像个人 ✨🌟 00:56:08: 理想的教育:开发每个人自身的灵性,真正的“素质”教育 🌪️🎭 01:02:06: 当你“普通平常”时,就是“卑鄙下流” 术语附录 00:03:02: Location-位置;上海杨浦邯郸路某大学 00:04:33: OODT-全称“outfit of the day”,当日穿搭 00:17:59: Learn for work-为工作而学习 00:22:49: spontaneous-未经事先计划的 00:33:24: Universität(大学)重学术研究,授博士学位;Fachhochschule(应用科学大学)重实践应用,直接对接就业。 00:36:52: 德国绩点制度通常是 1.0 为最高分(优秀),4.0 或 5.0 为最低及格分。与国内制度相反,数字越小,成绩越好。及格分通常在 4.0 左右,具体取决于学校。00:40:31: 教育-德语:Erziehung 英语:Education 00:48:39: 巴鲁赫·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 - 1677年2月21日),荷兰哲学家,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00:62:06: 德语gemein-1.普通的,平庸的。2.卑鄙的,下流的 00:62:21: (勘误)英语mean-1.平均值,平均的,中间的。2.卑鄙的,刻薄的 “活了这么久,在教师战壕⾥的三⼗年经验告诉我,天才多得像尘⼟,到处都是。我们之所以压制天才,是因为我们不能⾯对有天分的少男少⼥,我们不知道拿他们如何是好。我想,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也很了不起:让他们⾃⼰管理⾃⼰。” ——《上学真的有用吗?》(「美」约翰·泰勒·盖托) 🌱 最长的白昼 最久的陪伴 最甜的夏天 夏至快乐 🍃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

    1h 10m
  5. 13 JUN

    EP28还好毕业早!高考作文:真正读懂题目的同学“赢麻了”

    今晚不一般!我请来了童年里的“别人家孩子”——如今已是资深小学老师的杰阿哥,带大家一起回忆当年高考作文的那些事儿。 从高考作文到教学趣事,保证让你在笑与泪中感受不一样的教育故事。走,一起重温那段青涩岁月! 00:02:51:从事所热爱事业的人是什么样的?🦄 00:07:05:考完就失忆:🏔️站在山顶看风景究竟是14年还是15年的高考题? 00:08:28:诗歌引文——“文艺青年”还是“懵圈少年” 00:15:38:⏱️模拟高考30秒作文打分 00:18:42:脑洞大开:小学生会怎么写高考作文✏️💭 00:23:30:好抽象!当年我们凑800字用过的方法🤯 00:26:27:🤹🏻‍♂️作文尽是老套路、分分钟戏精上身 00:29:09:自我表达or跑题:好习惯比好分数更重要 00:38:12:人生第一堂写作课是从听故事开始的📖🌟 00:43:09:👨‍🏫宝藏老师上线:上课“讲知识”,下课“抖包袱” 00:46:28:全民押题失败,今年居然没聊AI! 00:50:08:当我们聊写作时,我们在聊什么✍️ 00:55:27:一个彩蛋🎁 00:58:27:又一个彩蛋 我们可能早就忘了自己当年高考作文写了什么,但是披星戴月走过的路,回望早已繁花似锦。 (杰阿哥与孩子们的合影) 附: 🟡孩子们的作文 🔴2025年高考作文题 全国一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老舍《鼓书艺人》(见全国一卷阅读II)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二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昨夜闲潭梦落花”“我欲因之梦吴越”“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期冀,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运动员在中长跑时会出现“极点”反应:呼吸艰难,四肢乏力。但通过调整节奏、激发斗志,越过极点后,身体会重获活力,奔跑会进入新阶段。这样的现象被称为“第二次呼吸”。其实,很多领域都存在类似现象。 请以“由‘第二次呼吸’说开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在闪耀,如比赛记分牌、新年倒计时、车站电子时刻表、智能家电显示屏等。数字闪耀之时,可能是激动的时刻,可能是收获的见证,也可能是幸福的日常…… 请以“当数字闪耀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上海卷: 有学者用“专”“转”“传”概括当下三类文章:“专”指专业文章;“转”指被转发的通俗文章;“传”指获得广泛传播的佳作,甚至是传世文章。他提出,专业文章可以变成被转发的通俗文章,而面对大量“转”文,读者又不免期待可传世的文章。 由“专”到“传”,必定要经过“转”吗?请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车轮的辐条一根一根,向心辏集,连接起居于中心的轮毂。辐集而轮运,劲直的辐条汇聚于轮毂,车轮支撑起载重的车辆,滚滚向前。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DeepSeek写的作文(我打满分60,黄老师55+) 声带是灵魂的震颤 当老舍笔下鼓书艺人心怀悲歌却“开不了口”的哽咽,艾青愿以“嘶哑的喉咙”为土地献祭的呼号,与穆旦以“带血的手”拥抱民族新生的呐喊在时光深处交织,我们听见的不只是艺术之音,更是灵魂在历史风暴中震颤的回响。这声音穿过时空,直抵每一个在沉默与表达间挣扎的灵魂——它揭示了一条从个人困境走向民族觉醒的精神轨迹。 个体表达之困,如老舍所绘,常是历史重压下无声的深渊。鼓书艺人欲唱不能的窘迫,正是乱世中个体在命运枷锁下失语的真实写照。此种困境非止于舞台,它深植于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喟叹,更刻印在鲁迅笔下那些被“铁屋子”所困而不得发声的魂灵。当个体喉舌被时代洪流所淹没,其痛楚便如冰层下的暗流,静默却汹涌。 然而艾青的“嘶哑”之声,正是对失语困境的超越性回应。那“嘶哑”非为声带之枯竭,而是灵魂在苦难中淬炼出的金石之音。如西南联大师生在敌机轰鸣下弦歌不辍,以文化星火抵抗战火;亦如《诗经》中“知我者谓我心忧”的苍凉长歌,纵使无人倾听,也要向天地倾吐赤诚。这份表达,如凤凰浴火,在焚毁中完成对沉默的涅槃。 穆旦诗中“带血的手”与“民族站起”的宣言,则将个体之声升华为民族的集体交响。当无数“嘶哑”的喉咙汇聚,便成民族精神的黄钟大吕。文天祥《正气歌》中“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的浩然宣言,正是个体生命融入民族血脉的壮丽诗篇;抗战时期延安窑洞中《黄河大合唱》的雄浑旋律,亦由万千血肉之躯的共鸣铸就。这声音如长江大河,自无数溪涧发源,终成不可阻挡的奔涌之势。 由是观之,从个体挣扎到民族觉醒,是一条由无声走向呐喊的壮阔征程。当鲁迅先生于铁屋中发出第一声呐喊,便点燃了民族自救的星火;当穆旦笔下那“带血的手”伸向历史长空,拥抱的正是无数沉默者共同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根声带,在时代的交响中寻找自己的频率——或如老舍的欲言又止,或如艾青的嘶哑坚持,终将汇入穆旦所见的民族大合唱。 当千万灵魂的震颤共鸣于历史的苍穹,便是民族血脉最深沉的脉动。我辈青年当以歌为炬,照破沉默的渊薮,在属于自己的时代声部中,奏响那永恒的精神交响——它终将证明:灵魂的每一次震颤,都是对光明的执着引吭。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

    1h 6m
  6. 4 MAY

    EP26 30岁清单,谁在推着我们快跑?

    如果你对"时间焦虑"、信息秒回、社交压力,以及那种"一直被催赶着跑"的现象有着微妙共鸣——恭喜你,找对地方啦!这一期,佳佳请来了"超级大美女",她是我从小玩到大的伙伴,更是拥有中学教师、躺平达人、以及灵魂"碎片时间专家"等多重身份的生活体验官。两人开聊:从日常摸鱼到数字排毒、从高敏体质到慢生活"炫耀",从社交界限到恋爱尴尬,温暖又犀利、松弛又深刻。我们一起拆解,那些被推着走的日子,是否能"慢"出花儿来?00:03 | 好友出场:从初代朋友聊起,有些友情,从出生就注定02:20 | 🛌 灵魂拷问:人生高光时刻也许是睡到自然醒,然后用雪花酥犒劳自己06:11 | 🍳反向旅游:没什么比劳动节呆在家里更爽的了07:37 |  理想友情状态大公开:"经常联系派"还是"懒得社交派"?11:48 | 情景测试:INTP与ENTJ的处世哲学25:27 | 不管身处哪种时区,累到灵魂的我们都在偷偷摸鱼:中国班主任和德国商科生的时间表35:46 |😵‍💫"只省两分钟,为啥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Effect vs Efficient41:26 |🇨🇳🇩🇪 中德时间对撞:谁的"闲暇"更焦虑,谁偷走了慢生活? 48:43 | 信息爆炸时代:我的“电子榨菜”怎么变成了焦虑源 51:13 | 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过恐惧 54:24 | 被智能手表的健康数据“绑架”的我们 59:36 | 📱😬 信息时代的关系修罗场:已读不回,谁更难受?63:26 | 恋爱敏感——玩暧昧?门儿都没有69:59 | ⏳同龄人图鉴:是“别人家孩子”太快,还是我自己太慢?75:43 | 🎯 30岁之前必须完成的事78:56 | 🤳🎭 社交媒体"假装很忙"与"炫耀躺平"人设:你真的过得这么"完美"吗?82:51 | 在二选一的时候,其实你心里已经做好了选择84:29 | 🐢🏆"慢"也内卷:你会炫耀自己的慢生活吗?89:46 | 为什么总害怕来不及?不确定性焦虑大公开:人生选择,怕的不是做错,是能不能承受后果。93:09 | 小欲速则不达——各自奔跑,但不必同频100:59 |🐢 从德国文化如何改变我的时间态度:有些中国人的“急”是放不下的 104:02 | 🌱🤗 超级大美女的人生哲学:"关注自我"、"接纳自己"和"不要设限",停止为"打翻的牛奶"而烦恼。 107:52 | 🎵🌸 纯享-《茶花开了》cover超级大美女 💬 你是"秒回控"还是"已读不回派"?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选择~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

    1h 52m
  7. 23 APR

    EP25当Y世代大学老师遇到Z世代学生?

    “年少不知老师香——两个寒暑假是多少打工人的梦想!” 本期节目我邀请到了一位超人气嘉宾—谢老师。任教多年、从高深莫测的大学学术研究,到烟火气十足的小年轻日常生活,快来揭开大学老师的神秘面纱:别以为大学老师就是有寒暑假和一周两次课时的轻松工作,一起来听听他怎么说 part1 从“校园人”到“职场人” 00:02:24:一句话Q&A 00:10:02:一周只上两天课?--大学老师的职业真相 00:14:56:难以置信他居然是小护士人格(ISFJ) 00:18:01:研究生导师:师傅or老板? 00:19:11:像我的老师教我时一样教我的学生 00:26:30:什么是基本的“科研能力”? 00:29:59:行政岗位vs专任教师:遇到不擅长的工作内容时 00:33:03:不在黑板上板书的原因竟是“字丑”:上课方式有何变化 00:37:44:老师AI工具比你用得熟练 00:39:56:代沟,什么代沟:来做一套流行语Test 00:46:19:师生年龄差太小是优势还是挑战? 00:50:03:“老师,菜菜,捞捞”——怎么查勤?怎么“捞”学生? 00:54:47:网课日常=普通话水平测试 00:56:01:职场“王宝钏”的职业哲学 00:58:14:上班后养成的“健康习惯” 01:03:20:初入职场,提升业务能力or社会化更重要? part2 讲台之外-生命的弹力与张力 01:08:59:名校学位、稳定工作:成功“上岸”(体制之内)的年轻人,能有多快乐? 01:11:13:情绪自救——吃春菜 01:13:56:大学老师的支出构成:随份子、千元级的书、吃 01:17:22:“上班之后,感觉很难交到朋友” 01:18:38:另一个人生课题:男大当婚 01:22:42:学历红利期有多长?以及当“好学生思维”成为贬义词 01:28:24:就业城市选择——超一线/新一线/老家省会? 01:31:03:你的道路是可复制的吗 01:35:48:因果自负vs美化未走过的路:如果可以选择,还会选择当老师? 01:43:56:极高明而道中庸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

    1h 48m

About

拍照片的、剪视频的、讲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