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話講易經 第16集 第三卦屯卦第四爻的故事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此為屯卦第四爻。四與初相應,初爻為馬足,四爻在上,故說乘馬。班如,乘馬不前盤旋的樣子。為求婚媾而前往,就吉,沒有不利的。喻人前往追求婚姻之類的吉事,並獲大利,而這往往要以此人明哲為前提。所以,該爻《象傳》說:“求而往,明也。”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秦滅六國,六國的貴族王公一下子變成了平民,他們都從心裡十分痛恨秦國王朝。
韓國有位姬公子,他的祖先幾代當過韓國的宰相。秦滅韓後,他發誓要殺掉秦始皇,為韓國報仇。他用重金收買了一位武士,在秦始皇巡幸到博浪沙時,武士用大鐵錐把一輛副車砸得粉碎。雖然沒殺掉秦始皇,卻震驚全國。
武士被抓住後,自殺身亡。秦始皇下令全國追查幕後的主使人,六國的貴族之後成為主要的追查對象。那位姬公子只好改變姓名,四處逃難,才免去一厄。從此,這位姬公子改名張良,到處尋找報仇的機會,卻怎麼也不能如願。當他流亡到下邳時,意外地見到了世外奇人黃石公。
那天,張良偶然走到一座大橋,一位身穿黃色大褂的老頭坐在橋頭。張良走到他跟前時,老頭的鞋突然掉到橋下,老頭對張良喊道:“小子,去給我把鞋揀上來!”張良下去揀了上來,老頭把腳一仲,又說:“小子,給我穿上”張良乂跪下去,給他穿上鞋。
老頭這才站起身來,拍了拍張良的腦袋,高興地說:“小子可教!小子可教!”張良知老頭是位奇人,馬上下拜說:“晚生在這裡拜謝老師!”老頭約張良天亮時再來見他。
哪知張良接連兩天天亮前就到了橋頭,老頭都已在那裡等他。到第三天,張良半夜時就趕緊跑到橋頭,不一會兒,老頭也慢慢走到了。這次,老頭給張良一部《太公兵法》。回去後,張良苦鑽兵法,終於成為一位王佐之才。劉邦把他尊為老師,十分重用,還被劉邦誇獎為能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奇才,並被封為留侯。
張良自韓往歸漢,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人生啟示:人生在世,難免有所求而往,所往一定要明哲,所求才會有成功。張良歸往劉邦,是明智的選擇,因而,吉無不利。所以,人從事某一追求,尤其是重大事業的追求時,一定要合于《易》理明哲的要求,才會取得成功,大吉大利。而人要能明哲,又非經過實踐學習的磨煉不可。
Information
- Show
- Channel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14 September 2022 at 05:10 UTC
- Season1
- Episode16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