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

一席
一席

人文 科技 白日梦

  1. FA 1 DIA

    老人们不懂气候变化,他们只知道天气越来越热、身体越来越不舒服了|卢辉 一席

    卢辉,广东省肇庆市公立医院副主任医师。 这样的病人,我们把他接回医院抢救,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往往也是人财两空的结局,因为热射病的死亡率实在太高了。所以专家指南建议,应对热射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气候变化意味着什么? 卢辉是广东省肇庆市公立医院的一名医生。因为当地的急诊中心挂靠在医院名下,全年近1/4的时间里卢辉都在出急诊。最近几年出诊过程中,他发现每当天气出现异常时,救护车出车率就会明显增加,中暑、慢性支气管炎、虫蛇叮咬……出现类似问题的患者越来越多。 在接触了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后,卢辉开始意识到,气候变化与这些疾病息息相关。于是,卢辉在肇庆市当地的乡镇地区开展了“老年人群体和残障人士气候适应力提升”项目。在调研过程中,卢辉发现,当地老年人甚至从未听说过“气候变化”“温室效应”这样的概念,这些宏大的话题距离他们太过于遥远。他们能够感受到的只是“天气越来越热”“身体越来越不舒服”,更不会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因此,卢辉在肇庆的养老院和乡镇开始了一场针对老年人及其护理人员的科普和培训,他希望将“战线”提前,在疾病还没到来时,率先改变人们的意识。不过,随着气候变化的脚步逐渐加快,提高气候适应意识正在更大的范围内变成一件必要的事情。 【时间轴】 00:08 一名临床医师的工作日常 03:47 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的紧密联系,夏季高温时急诊接诊量为何会明显增多?热浪天气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13:56 身处气候变化中的老年人群体,老年人在哪些情况下服用药物可能会影响中暑情况? 23:46 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宏大议题时,个人应如何应对以缓解焦虑感? 👇基于中国66个城市的总温度-死亡率响应曲线,显示的是气温和总死亡率的关系,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无论过冷还是过热,死亡率都会上升。 👇《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2023年)》 👇韩国一篇搜集了几十万个病例的文献报告显示,随着高温天气的增加,我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会受到影响,自杀、他杀和暴力事件也会随之增加。 👇自然之友“玲珑计划”的伙伴们去到老年人社群和养老院做气候适应的科普,跟大家讲如何防中暑,因为中暑呕吐后如何翻身拍背,如何吸痰,以及在天气热了之后,如果发生心脏骤停,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自然之友整理的《高温热浪天气下老年人健康防护手册》,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下载 👇可能促进中暑发生的常见药物 👇“作为一个临床医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科普工作?我们临床医师常常处于疾病防治这条河流的下游,不断地打捞生病的病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往往事倍功半。如果我们采取上游策略,在疾病尚未发生或处于早期阶段、萌芽阶段就进行预防,效果会不会更好?”

    27 min
  2. FA 5 DIES

    当「有问题的个人」遇到「有问题的团体」|姜涛 一席

    姜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无论是一个团体,还是一个公司一个单位,人并不是抽象和笼统的存在,是由非常具体的、需要耐心体会的个人构成的。可能是因为今天的社会节奏太快了,这种耐心地一个一个去认识人的能力,在今天是非常缺乏的。十年前,姜涛在《公寓里的塔》中讨论1920年代文学青年的寻路与分化:“五四”烛照之下,已经解放了自我的年轻人该往何处去。这本学术专著如今已溢价数倍,却意外收获了不少专业外读者的讨论和共鸣。 如今,姜涛的关注重点还是年轻人,只不过时间聚焦到了40年代。全面抗战爆发后,因为战争和迁徙,青年人有了更多置身组织化、团体化的境遇,或奔赴延安,或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出队、服务队。 性格迥异的年轻人聚合在救亡图存的旗帜下,活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释放。但团体生活的难题也随之浮现:如何协调内部的关系、既调动集体活力又不伤害个体积极性? 看上去这似乎是20世纪中国长久面对的议题,但这种冲突并不只存在于抽象概念,即使在一个“正确”原则支配下、在“进步团体”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仍值得耐心审视。 直到今天,无论是身在让你想家的工位,还是凑各种搭子的学校,我们或许都感觉到相关问题“并没有因历史的推进而变得陈旧”,甚至在有些时候显得更加急迫。从历史层叠的经验里挤出一道缝隙,给他人和彼此一个机会,打开那些板结甚至扭曲的表面,正是人文知识思想工作的一部分责任和可能性所在。 【时间轴】 00:10 1940年代,战争情境下的团体生活是怎么样的? 02:32 路翎虚构的演剧队:当有问题的团体遇到有问题的个人 06:15 稀释了生活也稀释了困难:问题并没有因为历史推进而变得陈旧 13:01 丁玲现实中的西战团:首先要认识人,一个一个地去认识 21:23 真真天才的光:看到人物独特的光彩和背负的艰难 🚩40年代前线后方大大小小的抗日救亡团体(演剧队、服务团、工作团等)吸纳了非常多的流亡青年,跟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当时年轻人的精神面貌 👇北京学生移动剧团 👇福建一支战地学生服务团 👇1945年,剧宣七队队员 👇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自嘲 👇作家路翎(1923-1994) 👇五四时期工读互助团募款启事,团里的年轻人受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要共同生活、共同求学、共同劳动,甚至有钱一起花,有饭一起吃,有衣服一起穿(但也很快遇到了现实的挑战) 👇电视剧《觉醒年代》截图 👇西北战地服务团演出剧照和剧目单 👇抗战期间的丁玲 👇在当时的青年团体中一种很常见的民主生活形式“生活检讨会”,大家坐在一块儿批评与自我批评 👇诗人田间(1916-1985) 👇电影《黄金时代》剧照,丁玲与萧军、萧红

    26 min
  3. 5 DE NOV.

    我在朋友圈里发无障碍相关的内容经常没人点赞,直到大家的父母也老了|王靖豪 一席

    王靖豪,南方都市报记者,“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牵头人。 我们遇到问题不能一刀切,说一堆的不能、不可以、不让、不允许。如果我们秉持着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信念,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无障碍城市建设是一个备受媒体关注却收效甚微的议题。 2021年5月,王靖豪调查发现,珠海10条主干道上的盲道,没有一条是畅通、安全的。他连续找了城管、住建、交通运输、交警、残联等部门,结果盲道竟然没有完整意义上的主管部门。 盲道只是无障碍环境的一个缩影。为了改变这个现状,2021年6月王靖豪联合残联发起了一次无障碍环境调研,和30名志愿者一起走访了公园、商场等55处公共场所,梳理出了900多个问题,最终形成了《珠海市无障碍环境蓝皮书》。 这本蓝皮书激起了不小的反响。珠海市检察院和文明办要求全市各职能单位,各街道、社区,对报告中提出的问题逐项整改。王靖豪又与残联一起,向珠海市司法局申报了立法计划,最终促成《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在2022年7月正式通过。继深圳之后,珠海成为第二个为无障碍城市建设立法的城市。 有了法律依据,王靖豪和调研团队又跟踪指导了金山公园、金湾区政务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的改造,解决那些细微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比如修建坡道、为卫生间增加扶手杆等等。虽然已经推动了很多进步,但王靖豪总觉得进度还很慢,因为“他们等得已经够久了,不该让他们再等下去了”。 【时间轴】 00:18 为什么盲道被占一直没有解决? 04:39 为无障碍建设立法 11:37 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对无障碍环境有需求的群体是动态且庞大的,我们所有人都是无障碍环境的使用者和受益者 17:08 亲自下场参与改造:没有不愿意出门的残疾人,只有害怕出门的残疾人 21:47 最难做的是无障碍卫生间 25:58 无障碍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冲突 31:47 看山看海的自由:如果有一个完善的无障碍环境,残障人士完全可以像我们一样自由地生活,漫游世界 👇2021年,王靖豪团队走访调研盲道现状 👇新建成的公园门口区域没有盲道 👇“九曲十八弯”的盲道 👇“说干就干,当年6月我们招募了30位志愿者,开展了一场无障碍城市建设的调研。志愿者中有来自内地和澳门高校的同学,也有残障人士。在那个异常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访了55个公共场所的每一个角落,总共梳理出了900个问题,还发放了3000份问卷,最终完成了一部8万字的《无障碍环境蓝皮书》。” 👇不达标场所的常见问题:夺命坡、随处可见的高差、堆满杂物的无障碍卫生间 👇一半以上的政府职能部门,都对无障碍建设负有责任 👇一个新的起点,成立“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课题组,人大代表、残障人士、专家学者、律师、记者……完整调研了200处场所,产出了10000张照片,100万字的调研报告 👇随着政策推动和建设进展,无障碍建设下沉到了每一个角落,但也出现了新的“能看不能用”的问题 👇阻拦了电动车和共享单车,但也阻拦了轮椅和婴儿车的石墩和隔门 👇团队亲自下场参与到一些场所的改造,打造案例,为其他准备改造的主体提供参照 👇最难做的无障碍卫生间 👇建的比较好的无障碍卫生间 👇多功能水枪和即热热水器的用途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设计的双弧相扣的栅栏,轮椅拐个弯就可以进入,自行车则会因车身过长被卡住 👇在深圳举办的无障碍环境促进交流会 👇参与调研的志愿者笔下未来的无障碍城市

    35 min
  4. 3 DE NOV.

    很多疼痛诊断不清、总治不好,或许该考虑是否有心理问题|路桂军 一席

    路桂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 在医学界有这么一句话:“没有人文只有科技是有风险的,只有人文没有科技也是蒙昧的。”那什么是人文?镇痛就是人文。连疼痛都止不住,你怎么体谅患者?怎么换位思考呢? 1996年,还是麻醉医生的路桂军带领科室开始进行疼痛治疗。他曾对一些癌痛患者做过调查,带着痛苦活十年,和没有疼痛,幸福地活一天,要选哪一个?九成以上的病人选择了只活一天。 但在旧有的观念中,疼痛只是疾病的表征,病好了,疼就好了;在东方文化中,忍痛是种美德;很多人对于医学止痛也存在误解,谈到止痛药,便觉得会成瘾依赖。 那些不被重视的疼痛患者在路桂军的诊室中得到缓解。除了有疾可循的疼痛外,还有更多找不到原因的疼痛。面对这类情况,路桂军常会问:“有没有一件不愉快的事发生,现在想起来依然放不下?”那些过往经历所导致的疼痛,医学中称为“心因性疼痛”。 在近30年的问诊过程中,路桂军看见过的不只疼痛,还有疼痛背后的故事和人。他要求自己对病人颔首慈眉,给予最大的关怀,因为“只有不被关注的疼痛,没有治不了的疼痛”。 【时间轴】 00:04 本期精彩片段 01:02 疼痛有时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有时又是单独的疾病 02:20 无痛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忍痛不是我们的信仰,而是一种软暴力” 05:57 疼痛科大夫怎么看病?抽丝剥茧发现疼痛病因 08:25 疼痛科的专科技术“让我幸福地活着,活到最后是人生一件幸事。首先不要让我疼痛。” 10:12 要相信患者是真的疼,“你千万不要怀疑这症状是否真的存在,要想就想自己竟然对这个病一无所知。” 12:45 疼痛与情绪密切相关,很多疾病诊断不明、机制不清、治疗无效,其实多半是心理问题 19:34 暖了17年,终于暖热一个冷板凳 👇图源《机智医生生活》 👇疼痛等级划分图 👇高度表达情绪的几个器官:心肺、膀胱和胃肠 👇路桂军在和病人沟通 👇吗啡泵 👇医学分科的发展

    22 min
  5. 31 D’OCT.

    在八十岁,Get up and Dance|杨圆圆 一席

    杨圆圆,艺术家,纪录片导演。 在拍摄的两年里,Coby总是会不断地提到一个词,“Swan song 天鹅之舞”。在童话故事中,天鹅会在离世前跳最后一支华丽的舞蹈。Coby似乎也把每次登台都当作自己最后的舞蹈,但她又总会充满生命力地站在那个舞台上,再去迎接下一场。 杨圆圆是一名生于北京的艺术家。她18岁出国留学,在唐人街和中餐馆接触到了许多海外华人,他们的故事很少被讲述。她因此对这个群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站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轴上,关注那些被历史遮蔽或遗忘的人与故事。 20世纪上旬,因为排华法案和种族歧视,华人难以离开唐人街。也正因如此,人口密集且充满异域风情的唐人街,成了旧金山最热门的观光景点,唐人街夜总会便诞生在这样的环境下。 2018年,杨圆圆关注到充满“中国风情”的唐人街夜总会,并机缘巧合地认识了一群年事已高的华裔女性,包括夜总会“紫禁城”的最后一任经营者、传奇风情舞者余金巧(Coby Yee),以及在今日依然非常活跃的舞团——都板街舞团。这个舞团最初由四位退休的华人夜总会舞者成立,如今都已经处于70-90岁的高龄。 她们身上强烈的生命力冲击着杨圆圆,她决定拿起摄像机,记录下她们的故事。历经6年耕耘,这部《女人世界》即将于今年11月上映。 👉由于本期图片较多,强烈推荐大家去一席视频号或一席App观看演讲原视频! 【时间轴】 00:08 不被主流关注和叙述的华人移民 02:55 鼎盛的唐人街夜总会:20世纪演艺界离散华人 06:19 都板街舞团舞者Coby的人生故事 15:46 都板街舞团:70-90岁的美国华裔舞者们 18:03 一起冒险的旅途:交错剧场 22:58 生生不息的《女人世界》:生命如歌,纵情舞 👇92岁仍在跳舞的Coby(图源:纪录片《女人世界》) 👇纪录片《女人世界》海报 👇英国和巴西的唐人街餐馆 👇杨圆圆艺术作品 👇美籍华人黄柳霜(Anna May Wong,1905—1961)的“蝴蝶夫人”与“龙女”形象 👇伍锦霞(Esther Eng,1914-1970),当时被称为“好莱坞唯一华裔女导演” 👇繁华一时的旧金山唐人街夜总会 👇唐人街夜总会旅行手册 👇以“中国符号”命名的夜总会:“大观天台”、“成吉思汗” 👇都板街舞团,由四位退休的华人夜总会舞者于2004年成立,如今的成员基本都是70-90岁的高龄。 👇舞团的两位创始人Cynthia和Pat 👇六七岁的小Coby 👇Coby人⽣中第一套舞蹈服装是她和妈妈一起做的。那是一身粤剧戏服的改良三件套:最外一层是中式夹克,第二层是摩洛哥式长袍,最里面是一条桑巴短裙。 👇舞者Coby 👇不同的舞蹈风格和“跳舞娃娃”Coby 👇经营夜总会的Coby 👇Coby自己设计的服装 👇Coby用给客人做服装剩下的边角料给娃娃们做衣服 👇Coby和丈夫Stephen 👇Stephen:“我们两个真的太不同了。在现实中,Coby是不会穿着她的小高跟鞋跟我一起去登山的。然而,我可以用拼贴的方式让她和我共同登上山顶。” 👇都板街舞团的黄氏姐妹在舞台上 👇诗人马文蕙(Clara Hsu),加入舞团后,她的造型与性格都发生了巨大的蜕变。 👇鼎盛时期的古巴唐人街 👇今日的古巴唐人街(杨圆圆摄于2018年) 👇“交错剧场”演出海报 👇美国与古巴两地的演艺界老人们见面 👇“交错剧场”演出的老戏院,现在是一个古巴的武术学校 👇邀请舞团的奶奶们来上海外滩美术馆演出 👇杨圆圆设计的舞台装置,观众会先在半透明的帘幕上看到一个短片《紫禁城夜总会的一夜》,然后帘幕拉开,荧幕

    27 min
  6. 25 D’OCT.

    Vol.04 过度自信:懂的多了还赚的少了?|朱宁「超越非理性:你的行为金融学第一课」

    《超越非理性:你的行为金融学第一课》由一席与华泰证券联合制作,在一席平台和华泰证券平台共同免费播出。课程共6集,总时长约94分钟。 主讲人:朱宁,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 Vol.03 不愿止损:亏了要不要卖?|朱宁「超越非理性:你的行为金融学第一课」 第四课 过度自信:懂的多了还赚的少了? 我赶不上巴菲特,但水平应该差不多,会不会是李菲特、王菲特?交易越频繁的投资者业绩越差?牛市的时候为什么散户反而更容易跑输大盘? 过度自信是投资中的普遍现象,许多投资者在获取大量信息后,反而收益不尽如人意。本集介绍投资者不理性行为之一:过度自信,一起看看是什么阻碍我们作出理性的决策。 【时间轴】 00:21 什么是过度自信? 02:22 行为经济学范畴中的“过度自信” 05:20 过度自信的成因与在投资中的表现 人往往在复杂的任务面前更加容易自信 信息过载时,容易让人强化自信或者产生虚假自信 投资者接触到的信息不一定公正和准确08:21 散户如何不亏钱?通过了解行为金融学,「赚自己该赚的钱,不亏自己不该亏的钱。」 14:04 散户在牛市时更容易跑输大盘? 16:18 如何克服过度自信? 意识到过度自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行为偏差 尽可能多地去了解一些关于金融投资的基本原理 有长期投资和多元化投资的理念👇课程大纲: 👇课程更新时间表:

    18 min

Informació

人文 科技 白日梦

També et pot agradar

Per escoltar episodis amb contingut explícit, inicia la sessió.

Estigues al dia d’aquest programa

Inicia la sessió o registra’t per seguir programes, desar episodis i rebre les novetats.

Selecciona un país o una regió

Àfrica, Orient Mitjà i l’Índia

Àsia-Pacífic

Europa

Llatinoamèrica i el Carib

Estats Units i Canad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