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E4 大出海时代:从印尼2000家蜜雪冰城,到泡泡玛特估值2900亿,中国企业如何在关税风暴中杀出一条全球路?

天财之路|助你有爱又有财

在全球秩序剧烈重构的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告别“价格红利”的旧时代,踏上一场关于战略定力与系统跃迁的深海远行。

🎧 |本期内容|

当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再次震动全球贸易体系,当“战略脱钩”从概念演变为现实挑战,中国企业出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棋局。关税战背后是产业链的重新洗牌,还是意识形态的长期分割?在地缘冲突、监管壁垒等多重夹击下,从传统制造到新兴科技,中国企业该如何重构全球化生存逻辑?本期节目,我们将直击当下最焦灼的出海命题:

【穿透迷雾:关税背后的产业链争夺】

• 分析高附加值企业遭遇的精准打击,拆解“长期冲击论”与“结构性脱钩论”的博弈真相。

【新战场地图:风险与机会的全球扫描】

• 欧美市场:合规成本飙升下,哪些企业正在用“本土化2.0”破局?

• 东南亚中东:低价内卷与政策红利并存,如何抓住窗口期?

• 致命陷阱:那些披着“蓝海”外衣的“伪出海”

【血泪避坑指南:从“阵亡案例”中提炼生存法则】

• 属地化≠简单复制:盲从国内经验可能引发哪些的损失

• 合规黑洞:跨境法规、商务条款中可能存在的致命细节

• “速通模式”:在2025年出海是轻量模式还是重量模式

【逆势生长:打造全球化基因的核心能力】

• 从0到1的关键第一步:资源有限时,比“选市场”更重要的事

• 破局者样本:成功企业如何用开展出海的

• 硬指标验证:国际化视野与资本、本地化管理、团队认知、供应链韧性等本期内容融合一线操盘手的实战复盘、趋势预判及赛道扫描。

无论您是筹划出海的新手,还是遭遇瓶颈的老兵,这里都有值得您反复咀嚼的硬核答案。

🎙️|本期主播|

莞迪: 繁星联众CEO,「天财之路」创办人,小红书:莞迪Lydia

杨鹏: 前咨询公司合伙人,跨境电商创始人,「天财之路」主播

👤|本期嘉宾|

李昀

• Atlas Ways 企业全球化发展服务商 大中华区负责人

——Atlas Ways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提供全周期综合服务)

•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校友会 校友理事、出海俱乐部会长

——人大商学院MBA出海俱乐部旨在构建人大商科人的出海平台,为校友企业出海构建全球校友交流互动互助的生态网络)

• 世界自由贸易区联合会企业出海合作联盟 副秘书长

⌚|时间索引|

02:14 嘉宾介绍

Part 1 中国企业出海的时代背景

02:56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主要针对中国产业链的哪些环节:此轮关税政策精准打击了光伏、芯片、通信等高附加值产业,迫使依赖北美市场的企业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出海”。原本倾向东南亚建厂的企业,也因成本上升与关税外溢,开始将目光转向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

07:09 企业需要考虑全面、系统的全球布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企业自身的战略升级,让“生而全球化”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尽管美国精准打击中国高科技产业链,但华为等代表性企业在压力中逆势成长,推动国产芯片技术突破,体现了这场“倒逼式升级”的反向动力。

17:09 中国新能源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部分头部品牌如比亚迪、小米等已经在海外市场展现存在感。尽管中国新能源车尚未大规模进入北美市场,主要受限于美国长期施加的100%高额关税,但企业选择了更具潜力和开放度的市场,如东南亚、中东和南美等地,迅速扩大份额,建立品牌阵地。

19:11 这轮关税对高科技和高附加值领域的中国出口企业意味什么:全球市场选择仍然丰富,国产替代进程加快,虽然顶尖领域仍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但整体产业链的韧性和发展速度使得企业具备足够的应对能力。

20:11 关税战会是短期博弈还是长期博弈:博弈的核心在于遏制中国在高科技、高附加值赛道的崛起。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作为快速、低成本的行政工具,意图绕开传统程序,直接打击中国关键产业。

Part 2 中国企业出海的环境、路径与机会

20:11 中国企业应如何重估出海战略:一是市场多元化,不应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应加强对东盟、欧洲、拉美、非洲等多元市场的布局;二是建立全球话语权,企业在“走出去”时,也要积极输出价值观与品牌态度,争夺国际语境下的认知权。

29:50 出海环境在近年发生哪些变化:前往中东的考察团频繁,反映出企业对新兴市场兴趣上升。随着关税政策的变化,企业也将目光转向北非等新兴区域,尤其在服贸等产业上加快转移。这种灵活调整和全球多点分布的能力,正在成为新一轮中国企业出海战略的核心特征。

31:35 去中东的企业比较专注哪些领域:领域涉猎广泛,但中东市场并非“人傻钱多”,许多国家对“赚了钱就走”的企业极为排斥,强调产业链本地化发展。

34:46 优先出海区域的建议与策略差异:新能源企业可优先考虑印尼,该国借助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镍)正积极构建新能源产业链;基建、工程、赛事相关企业应重点关注中东,沙特正借力国际大型赛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企业出海不能泛泛而谈“出海去东南亚”或“布局中东”,而应以国别为单位做市场调研。

47:50 哪些品类或行业仍存在从零开始赚钱的出海机会:机会仍在,但不属于“无准备者”;AI等技术虽然普及,但信任壁垒、文化理解、渠道资源依然构成竞争优势;企业需“以己为本”选市场,不是哪个市场红,而是你适合哪个市场。

Part 3 从0出海要避开的坑

58:29 出海企业容易踩哪些坑:合规失误、文化水土不服、对海外法律制度的误判等,企业家高估自身经验的适用性,忽视了海外政策、文化和法律的差异,这些坑往往在出发前难以察觉。

01:01:32 出海企业如何避坑:核心在于充分了解属地政策与法律、提升商务履约能力、尊重文化差异。企业若不预留充足工期、预算与法律空间,就可能因延误、罚款或资产处理不当而遭遇重大损失。

01:05:55 如何“属地化”发展:属地化涉及文化理解、管理方式、用户行为、政策法规等多维度的深度融合。企业在进入陌生市场时,不能简单复制国内经验,而要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理解不同国家员工的性格与管理需求,并建立涵盖法务、财税、人事等全面系统的属地化策略。

Part 4 出海的底层能力

01:07:39 “轻量级快速变现”的出海打法是否有效:如今出海策略需更加多元,选择何种出海路径,应根据企业体量、业务性质与资源匹配程度而定,才能真正实现高效出海。

01:13:20 企业出海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明确目标定位并建立基本的市场判断能力。在出海前优先咨询懂属地市场的专业机构,以避免合规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企业自身也需清楚自身能为目标市场提供什么价值,明确定位后再寻找合适的服务商辅助实施出海策略。

01:17:45 出海成功的企业做对了什么:成功出海的企业往往在属地化、本土合作与供应链整合方面做得出色。出海企业应避免强行移植国内做法,应借鉴外资在中国本土化的合资路径,实现双赢发展。

📖|延伸阅读|

GCC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GCC)的六个成员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和阿曼‌。该组织成立于1981年,是中东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联盟,总部位于沙特利雅得。

Big 5展会: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且是最大型的建筑、建材及服务类展览会,始办于1980年,由知名国际展览集团英国DMG集团举办,一年一届。

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是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消费电子展之一,被称为全球科技创新和消费电子行业的“风向标”,被誉为“科技春晚”。

ODI审批:ODI即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境外直接投资),是中国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需要履行的合规审批程序。

37号文:《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4〕37号),它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一项重要政策文件,主要用于规范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进行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的外汇管理。

🚢|关于我们|

「天财之路」是繁星联众旗下出品的深度商业对谈类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