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6倒數4日、京案續延押|美對台擬課32%關稅 石破下台政局震盪、颱風重建部長自評滿分、雙颱將近?美台太空港啟動?」-2025年7月21日 Google新聞頭條 律安/正浩報你知
台灣時事新聞摘要
焦點新聞
政治動態與選舉
- 日本政局與台灣的啟示: 日本執政聯盟在參議院選舉中慘敗,首相石破茂表態將繼續執政,並表示無意擴大聯合政府。「石破天驚的日本政局,能教賴清德什麼事?」這引發了對台灣政治的借鑒和討論(聯合報數位版,奇摩新聞,BBC)。
- 罷免案爭議不斷:花蓮罷免傅崐萁: 童子賢表態支持罷免傅崐萁,表示「逆風而行,在所不惜」,引發各界關注(鏡週刊Mirror Media)。黃國昌曾讚揚童子賢「敢講真話」,但童子賢的表態讓情況變得尷尬(奇摩新聞)。花蓮仍被視為藍營天下,綠營則在布局2026年,尋求與反傅派合作(聯合報數位版)。
- 全台大罷免: 7月26日將進行全台24名立委的罷免投票,分析指出投票率、仇恨值以及民眾黨選民的動向將左右勝負(BBC,奇摩新聞)。民眾黨舉行反罷免造勢,陳佩琪宣布將為柯文哲聲請公民投票權(Newtalk新聞)。民進黨方面,柯建銘發文「726去惡瘤」,表達打倒國民黨的決心(ETtoday新聞雲)。然而,關於投票所的設置地點,如台中將投票所設於民宅引發爭議(中央社 CNA)。
- 柯文哲延押: 台北地院裁定柯文哲、應曉薇延押2個月,京華城案持續受到關注(奇摩新聞,MSN)。
- 川普對華政策與關稅: 川普政府對華政策從強硬到試圖拉攏,其最新關稅政策「意在沛公」,可能推動「產業別關稅」,尤其影響半導體產業,並警告台灣可能遭受毀滅性稅率衝擊(天下雜誌,Yahoo股市)。美國對台灣課徵32%關稅的消息,AIT表示仍在談判中,應以官方消息為主(中央社 CNA)。
- 賴清德政府爭議:能源政策: 童子賢質疑「綠能不綠」,呼籲賴政府應為能源政策定錨,但府方對其是否應辭去氣候委員會副召集人一職回應模糊(自由評論網,MSN)。
- 救災表現: 丹娜絲颱風後,台南災區資訊混亂、資源統籌不足,引發批評,被指「防救災只有任性不見韌性」(聯合報數位版,風傳媒)。行政院呼籲地方首長勿混淆視聽,強調救災已盡力(MSN)。
經濟與民生
- 台積電動態:工安意外: 台積電嘉義廠在兩個月內發生多起工安意外,導致全廠停工,引發對安全措施的檢討與改善(自由財經,LINE TODAY)。
- 營收與市值: 台積電AI營收單季飆破百億美元,預期將很快達到占比近半目標,全年挑戰新高。公司市值首次突破一兆美元,創亞洲股票歷史紀錄(自由財經,LINE TODAY)。
- 高層人事變動: 台積電副總李文如閃辭,捨棄價值近4000萬元的限制員工股,傳將接任輝達台灣區總經理(TechNews 科技新報,奇摩新聞)。
- 輝達與中國市場: 輝達H20晶片重返中國市場,黃仁勳讚賞中國供應鏈,表示美國毋須獨力製造所有產品,但蕭美琴強調要確保不會危害台灣安全(Yahoo股市,中央社 CNA)。
- 夏季氣候與災害: 台灣恐有雙颱發展,最新路徑預測與對台影響已出爐(聯合新聞網)。連日降雨,特別是台東大豪雨,多處鄉鎮淹水,南迴鐵路多段無法通行(ETtoday新聞雲,公視新聞網PNN)。
- 所得稅退稅: 首批綜合所得稅退稅將於7月31日入帳,總金額達585億元,創歷史新高(奇摩新聞,中央社 CNA)。
- 缺水警報: 台中、南投、彰化部分地區將於近期停水,最長連續五天,民眾被提醒提早儲水(Newtalk新聞,聯合新聞網)。
- 台電員工電擊: 台電員工在颱風搶修復電時遭電擊命危,家屬選擇器捐遺愛人間(奇摩新聞,台視新聞網)。
社會議題
- 虐童法案: 「剴剴條款」三讀通過,虐殺7歲以下兒童可判死刑,但律師指出仍有「恐怖漏洞」可能提高行為人滅證(奇摩新聞,公視新聞網PNN)。
- 工安意外頻傳:台中發生機械車位夾死1歲男童的悲劇,停車場被揭露無使用許可(風傳媒,奇摩新聞)。
- 彰化工地鋼梁滑落,造成25歲工人身亡(聯合新聞網,中央社 CNA)。
- 名人發言與爭議:徐重仁表態支持罷免案,引發「全聯」掃到颱風尾,趙少康則批評其「以偏概全」(自由財經,Newtalk新聞)。
- 文化界人士聶永真也表態支持罷免,稱「在錢和鄉愿之前,我是台灣人!」(聯合新聞網)。
- 吃飯聊罷免被毆打事件,郝明義感嘆「沒想到台北餐廳需要掛嚴禁毆打顧客」;店家已開除施暴者並致歉(Newtalk新聞,緯來新聞網)。
- 醫生猝逝: 重症醫師高國晉在辦公室昏厥猝逝,享年59歲,衛福部悼念其為防疫英雄(奇摩新聞,公視新聞網PNN)。
- 吳火獅私生女爭產: 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的私生女,經過20年纏訟,成功認親並啟動百億遺產爭奪戰(鏡週刊Mirror Media,Yahoo股市)。
- 昆明汽車衝撞事件: 雲南昆明發生汽車衝撞人群事件,造成2死9傷,引發社會對「無差別攻擊」的擔憂(Newtalk新聞,聯合新聞網)。
- MRI意外: 美國一名男子戴著超大型金屬頸鏈進入MRI機器,被機器吸入後身亡,情節類似電影《絕命終結站》(BBC,奇摩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市)
- 演唱會經濟發威: 台北市今年上半年「演唱會經濟」已創造41億元觀光產值,濱崎步、江蕙等巨星的演唱會將陸續登場,對旅宿業產生顯著效益(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
- 夏季旅展: 台北夏季旅展熱鬧登場,多家業者推出優惠,刺激觀光消費(奇摩新聞,經濟日報)。
- 天氣警報: 台北市持續發布高溫燈號,並曾遭遇8級強風襲擊,提醒民眾慎防熱傷害及注意天氣變化(奇摩新聞,自由時報)。
- 都更改建: 台北市都更拆除量腳步放緩,而新北市首度年拆破千戶,成為「都更拆除量之王」(經濟日報)。
- 交通建設: 中正橋新北市往台北市方向水源快速道路匝道預計於11月通車(奇摩新聞)。
- 文化活動: 2025潮台北「台北非常Live」音樂系列活動將於8月8日起全市開唱,23家音樂空間響應,帶來超過55場演出(臺北旅遊網,rti.org.tw)。
- 台韓新創合作: 台北創業幫在首爾舉辦「Rock’n Taipei」活動,推動台韓新創生態系的合作(gov.taipei)。
所有資料來源GOOGLE新聞以上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AI提供的資訊未必正確,請查證回覆內容。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ca4sqz06ev01w1f1x47qx1/comments
「你現在收聽的是《AI聯播網》——我們用人工智慧重現歷史、觀察社會、打開童話與時事的另一面。在這裡,真相不是單選題,觀點不只一條路,AI陪你聽見更多聲音。」
📘
AI史記:重現真相的演算法
沈律安/韓正浩
重啟歷史的記憶體,由演算法與邏輯拼湊出事件的真相。
🎧
AI場外聯播區
林解析/李真理
我們不只談新聞,也談那些「沒上新聞但應該被談」的事。
🎙️
AI有事嗎?
春仔/曉鈴/阿盤 V1.1
童話、台灣、反思與笑聲,春仔、曉鈴、阿盤與AI共演的荒謬舞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FréquenceDeux fois par semaine
- Publiée22 juillet 2025 à 00:42 UTC
- Durée1 min
- ClassificationTous publ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