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钱瞻X 钱钱品牌局:在 Z 世代主导的消费市场中,“搭子” 已从年轻人的社交用语升级为品牌营销的核心战略。不同于传统异业合作的生硬绑定,品牌搭子文化以 “轻社交、强情绪、高灵活” 为内核,通过情感连接穿透功能壁垒,成为品牌破圈与增长的关键路径。
本期《钱钱品牌局》,基于行业实践案例与深度研讨,从核心逻辑、实践模式、行动准则三大维度,拆解品牌搭子文化的底层规律。
共谈嘉宾:
钱峻 — 营销科学艺术家 MSAI 联合主播/MSAI M360 创+平台创始人
杨志华 — 品牌实战派专家/钱钱品牌局 联合主播
莫胜晖-MSAI 营销科学家
Angela M360智库顾问
Kant M360智库副总
SHOWNOTES
1:59 搭子文化:品牌营销的新趋势与年轻人生活方式的融合
4:22 搭子对消费者来说,需要的是更轻松,更没有负担一些。
7:44 品牌搭子:从可口可乐与麦当劳的长久合作看品牌联姻的深层意义
11:12 搭子的本质是一种非深度的但高频的这种情感上的连接。
17:25 品牌搭子营销策略:情感连接与青年文化融合
18:56 搭子还不仅仅是IP,而是用户能够共同去完成好的目标。
21:23 搭子营销它是用情感连接替代一些功能上的推销。
25:21 搭子活动内容来可以一起创造社交货币,低成本的测试市场。
29:22 本地生活品牌与城市文化的创新融合
30:25 麦当劳和可口可乐的搭子,搭子就是要么有利生意,要么旗鼓相当。
33:49 品牌合作的挑战与机遇:从短期搭子到长期相守
36:32 搭子一定要想明白再去做,要有深度的思考。
38:57 轻社交下的搭子文化:共同目标、合作与情感价值。
41:13 品牌合作之道:精准定位与多面性共筑长期搭子关系。
43:35 搭子对于品牌来说,卖的不是产品,而是生活场景里的情绪补丁。
46:58 搭子可以从其他角度,展示你都没有想到的想象力、创造力。
一、核心逻辑:从 “功能合作” 到 “情绪补丁”,品牌搭子的本质跃迁
传统品牌合作多聚焦 “资源互换”,以冗长的战略协议、固定的合作周期为特征,最终常因 “目标脱节、流程笨重” 陷入形式主义。而品牌搭子文化的核心,是完成从 “功能互补” 到 “情绪共振” 的底层转变 ——品牌卖的不是产品,而是生活场景里的情绪补丁。
这一转变的根源,在于年轻人消费需求的迭代。快节奏生活下,深度社交成为奢侈,年轻人更需要 “无负担、高适配、有目标” 的轻社交关系:旅游搭子解决 “独自出行的孤独”,运动搭子解决 “坚持不下去的惰性”,品牌搭子则解决 “消费场景的情绪缺口”。例如:
- 王老吉以 “火锅搭子” 定位,将 “解辣降火” 的功能属性,转化为 “吃辣时怕上火” 的情绪解决方案;
- 乌龙茶以 “解腻搭子” 身份,关联 “吃油炸食品怕油腻” 的场景焦虑,让品牌从 “饮品” 升级为 “生活陪伴者”。
搭子的本质是 “非深度但高频的情感连接”。这种连接不依赖长期绑定,而靠 “场景适配 + 情绪精准”:瑞幸与茅台联名的 “酱香拿铁”,正是抓住年轻人 “想体验微醺却不愿陷入深度酒局” 的情绪,将咖啡的 “轻社交属性” 与白酒的 “仪式感属性” 结合,既让茅台触达年轻群体,也让瑞幸收获话题热度,实现 “情绪价值双向奔赴”。
二、实践模式:两大路径并行,短期破圈与长期共生的辩证选择
品牌搭子并非单一形态,而是根据合作目标、周期、资源适配度,形成 “短期破圈型” 与 “长期共生型” 两大核心模式。二者虽路径不同,但均需遵循 “用户共享、目标一致” 的底层原则。
(一)短期破圈型:轻量灵活,靠 “反差与创意” 制造爆点
短期搭子以 “快速响应市场、收割社交流量” 为目标,特点是 “周期短、成本低、创意强”,核心在于通过 “反差萌” 或 “场景植入”,激发用户自发传播。这类模式无需复杂协议,却需精准踩中 “情绪锚点” 与 “青年文化”。
典型案例集中在 “跨界联动 + IP 借势”:
- 品牌 × 品牌:反常识组合瑞幸与多邻国的 “结婚搭子” 联动,打破传统联名逻辑 —— 既不绑定产品功能,也不强调优惠力度,而是以 “绿色 IP 形象” 为视觉关联,编造 “品牌结婚” 的狗血短剧剧情。这种 “反传统婚姻” 的设定,精准契合年轻人对 “轻关系、反束缚” 的调侃心理,配合 “领证、发喜糖” 的低门槛互动,让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实现 “流量与好感度双丰收”。
- 品牌 ×IP:场景深度绑定《浪浪山小妖怪》IP 走红后,30 余万个品牌借势 “搭子营销”:阿维塔汽车将自身定位为 “逃离浪浪山的代步搭子”,贴合剧情中 “打工人想挣脱困境” 的情绪;全家便利店以 “早八人补给站” 身份,成为 “浪浪山打工搭子”;瑞幸、伊利则关联 “职场治愈”,将产品转化为 “缓解打工压力的情绪搭子”。这些合作均未涉及长期绑定,却通过 “IP 情绪 + 场景需求” 的精准匹配,快速抢占用户心智。
(二)长期共生型:旗鼓相当,以 “共赢与磨合” 筑牢增长根基
长期搭子以 “共同做大市场、深化用户认知” 为目标,特点是 “周期长、绑定深、协同强”,核心在于 “有利生意、旗鼓相当”—— 品牌需在用户池、资源能力、战略目标上高度契合,通过数十年磨合实现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可口可乐与麦当劳的合作堪称 “长期搭子天花板”,其成功源于三大关键:
- 用户与场景强绑定:麦当劳门店仅售可口可乐饮品,形成 “快餐 + 碳酸饮料” 的固定消费认知,让消费者想到麦当劳就关联可口可乐,反之亦然;
- 营销协同无壁垒:在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赛事中,二者共享广告预算、联合策划 campaign,甚至推出 “荧屏夏令营”—— 消费者参观可口可乐装瓶厂后,可到麦当劳用餐,形成 “品牌体验闭环”;
- 价值观与视觉共鸣:二者均以 “红色” 为品牌主色,视觉上形成统一认知,且初创阶段便以 “老兄合作” 的轻信任模式起步,而非依赖复杂合同,最终实现 “数十年共生共赢”。
三、行动准则:品牌搭子的 “Do & Don’t”,避开误区才能走得远
并非所有品牌搭子都能成功,盲目跟风、缺乏规划只会导致 “搭错车”—— 既浪费资源,又损害品牌形象。结合行业实践,品牌需严格遵循 “三大禁忌” 与 “四大关键”,确保搭子合作落地有效。
DO(要做)
- 做“场景-情绪-门槛”三位一体的创意设计。
- 做低门槛参与机制:三步内完成;可重复;可留资。
- 做用户共创:预置模板,激励UGC,优秀内容反哺官号。
- 做“合投降本”预算模型:共享制作、共享投放、共享达人池。
- 做中长期路线:短搭验证—中搭系列化—长搭会员/权益打通。
- 做风控与法务前置:授权范围、品控、售后、数据隐私与使用权。
- 做“互补型”搭子:渠道换内容、IP换供应链、会员换权益。
DON’TS(别做)
- 别盲目追热:没有人群重叠与场景解释力的“强扯”=无效噪音。
- 别把门槛做复杂:报名—上传—审核—兑奖四连跳,用户会撤退。
- 别只堆“功能对功能”:搭子是“情绪增量”,不是参数对比赛。
- 别只博一次曝光:没有沉淀与承接的爆款,等同“1+1<2”。
- 别忽视后链路:库存、客服、履约、会员承接没铺好,前端越火越翻车。
- 别忽略品牌边界:越界合作会稀释心智,甚至误伤价格与身份。
四、品牌搭子,不止是营销,更是生活方式的共鸣
从 “麻将搭子” 到 “品牌搭子”,“搭子文化” 的流行,本质是消费者对 “轻松陪伴、精准共鸣” 的追求。对于品牌而言,搭子营销不是短期的 “联名噱头”,而是长期的 “用户经营思维”—— 通过情感连接,让品牌从 “卖产品” 变成 “陪生活”;通过灵活合作,让品牌从 “单品牌发声” 变成 “多品牌共舞”。
未来,品牌搭子文化将更加多元:既有可口可乐与麦当劳式的 “长期共生”,也会有瑞幸与多邻国式的 “短期破圈”;既有全国性品牌的 “IP 联动”,也会有本地品牌的 “文化融合”。但无论何种模式,唯有找准 “用户情绪点、品牌互补点、合作共赢点”,才能让品牌搭子从 “一时热度” 变成 “长久增长”,真
資料
- 節目
- 頻率每日更新
- 發佈日期2025年9月1日 上午1:05 [UTC]
- 長度51 分鐘
- 分級兒童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