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魅力莫斯科亮相广东旅博会,数字与热情背后的“中国吸引力”

正在广州举办的2025中国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上,国际展区规模再创新高,参展机构覆盖全球五大洲,共有28个国家和地区官方组团亮相。

其中,莫斯科市旅游委员会以“发现俄罗斯”为主题设立展台,向中国游客全面推介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捷的出行服务。

莫斯科市旅游委员会副主席努尔穆哈诺夫-布拉特在现场介绍时透露,2025年上半年,莫斯科共接待中国游客22.34万人次。过去十年间,累计到访莫斯科的中国游客已超过400万人次。

便捷交通与政策加持,莫斯科迎中国游客热潮

中国已成为莫斯科旅游在非独联体国家中的第一大客源市场。

2025 年上半年,莫斯科接待来自中国的游客共有 22.34 万人次。游客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商务及自由行游客比例持续上升。2024年,每四位中国游客中就有一位因商务目的到访莫斯科,占比达24%。

便捷的交通与签证政策是中国游客选择莫斯科的重要因素。目前,莫斯科与中国之间每周共有101个航班,仅广州就有11班。

努尔穆哈诺夫-布拉特表示,2024年,每10位中国游客中就有8人使用了统一电子签证或免签团队旅游等便利措施。数据显示,中国在俄罗斯电子签证发放数量中占比高达46%。2024年全年俄发放电子签证31.2万个,2025上半年则达到15.41万个。此外,今年1至6月,通过免签团队游方式前往莫斯科的中国公民达3.63万人。

为更好地服务中国游客,自2025年6月起,“探索莫斯科”平台正式推出中文版,提供行程规划、景点介绍、实用信息等一站式服务。游客还可通过携程等在线旅游平台获取莫斯科官方出行指南,涵盖签证、机票、酒店及个性化路线推荐。

莫斯科与北京自缔结友好城市至今已30年。

2024年,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与北京市市长殷签署了2024–2026年合作计划,双方将在文化、科技、教育、贸易和旅游等领域深化合作。2024–2025年被定为中俄文化交流年,系列文化活动受到热烈欢迎。

据了解,莫斯科的中国新年庆祝活动已成为年度旅游盛事,2025年预计吸引约150万人次参与。

今年6月举办的“莫斯科文化节北京站”带来超过150场活动,共吸引约285万人次参与。期间,莫斯科与北京的企业及机构签署了七项合作协议,涵盖贸易、酒店、博物馆及教育等多个领域。

文化与体验双核驱动,共筑友好城市合作新篇

莫斯科的吸引力远不止于便利的交通。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城市建筑风貌、现代化的公园与河岸步道,以及全年无休的丰富活动,共同构成了对中国游客的核心魅力。市中心的博物馆、地铁、扎里亚季耶公园和国家经济成就展览中心等都是热门打卡地。

文化合作是串联中俄游客往来的情感纽带。

2024-2025年被定为中俄文化交流年,系列文化活动盛况空前:莫斯科的中国新年庆祝活动已成为年度旅游盛事,2025年预计吸引约150万人次参与;今年6月举办的“莫斯科文化节北京站”举办了超过150场活动,吸引约285万人次参与。

此举有深厚的合作基础。莫斯科与北京缔结友好城市已30年。2024年,两市市长签署了2024-2026年合作计划,并在文化节期间推动双方企业和机构签署了七项协议,旨在加强贸易、酒店、博物馆及教育等领域的合作。

未来,莫斯科致力于打造“四季皆宜”的旅游目的地。其拥有1000多个公园,绿地覆盖率高达50%,90公里河岸步道和600多公里自行车道。

作为世界文化之都,莫斯科拥有超过450家博物馆和2.26万余家餐饮场所。2025年的“莫斯科夏季”项目将持续超100天,举办8.6万余场活动,预计吸引游客5190万人次。

莫斯科方面表示,将继续优化接待能力、拓展数字化服务、深化中俄文旅合作,欢迎更多中国游客前来感受莫斯科的独特魅力。

文 | 记者 刘星彤

图 |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