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瀏覽
排行榜
搜尋
pabongka
定覺法師
5.0 (1)
佛教
每日更新
最新單集
從佛法獲得快樂
關注
單集
5月8日
俱舍論383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83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覺分三十七 謂四念住等 覺謂盡無生 順此故名分 今日開始講三十七菩提分。覺分即菩提分,覺悟與覺知,一共有三十七種。也稱為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覺支。內容是佛陀教導眾生修證聖果的步驟與方法,合共七事三十七支。菩提分,意即成就佛教四聖諦的智慧,通向涅槃聖果的道路。七事即可分為七科: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一共三十七。 「四念住」,即: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四念處亦稱四念住,與八正道中的「正念」相同,即常念不忘身、受、心、法四者皆「無常、苦、無我」。亦即持續保持「一切法(身、心、境)無常、苦、無我」的正確見解,這是總相觀。 有總相觀就有別相觀,就個別而言,四念處,身是不淨、受是苦、心是無常、法是無我。也就是把念頭安住在無常、苦、無我三者之上。這與五蘊觀在內容上是相同的。 以下二部來說,四念處就是一乘道,而由修行的出發點到達最高的悟境,只要依四念處觀來修行也就足夠了。即可由初修以達到最高的阿羅漢果位。 「四正勤」,即勤斷二惡、勤修二善,所以合共有四。 勤斷二惡是已生的惡要斷除,沒有生的惡不要它生;勤修二善是沒有生的善要生起來,已經生的善要增長。與八正道的正精進相同。 四正勤也譯為四正斷、四正勝、四意斷。將精進努力分為四項目: (1)努力斷除已生起之惡念(斷斷)。 (2)努力使未起之惡念不生(律儀斷)。 (3)努力使未起之善念生起(隨護斷)。 (4)努力增長已生起之善念(修斷)。 這裏所謂的善與惡,善是指達成涅槃理想的增長,惡是指達成涅槃理想的減退。就佛教而言,有助於達成涅槃、聖道的是善,有礙於達成涅槃、聖道的是惡,這並非就倫理的、政治的、經濟的、健康等方面而說的。 如果努力於四正勤,一定能捨惡向善,並一步一步地接近達成涅槃理想。在佛教裏,對惡的努力,不稱為精進,而稱為懈怠。 「四如意足」,欲勤心觀,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四種。又譯為四神足。為了得到神通的優異禪定,依其方法,就四方面言之,即四神足: (1)欲神足,即希望獲得禪定的欲求心。 (2)勤神足,即努力於得到禪定。 (3)心神足,即欲得禪定的守心狀態。 (4)觀(思惟)神足,即為得到禪定而作的思惟觀察。 「五根」,指信、勤(精進)、念、定、慧五個修行項目。「根」即能力。故五根是使眾生達成涅槃理想的五種能力。因有這五種能力,就可由迷的狀態進入悟的狀態。 「信」之所以置於五根之首,是因為佛教的信是以明白而實踐為出發點。由此可知,五根是初學者的修道法。 佛教所謂五根,除以上所提者之外,另有感覺能力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此為眼等五根,以區別信等五根。 「五力」,也是信進念定慧。不同的是,前者是才生起根來,不具力,現在已經發展到一個有力的程度,所以兩者有一個層次上的不同。前面的五根是指(潛在)能力,而此能力實際發揮出來的具體力量,就是力。在內容上,五力與五根相同,都是信、勤、念、定、慧;就修道立場而言,則五力較五根更進一步。不僅限於信,自有漏的凡夫到無漏的聖者,皆有勤(精進)、念、定、慧,但其中仍有種種不同的階段。 「七覺支」,即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行捨。 七覺支也稱七覺分、七菩提分,這裏的覺支是「覺悟」的部分,指到達開悟前的修行項目。在三
53 分鐘
5月7日
《水論》 016
《水論》 016 第十六頌: 「惡劣之主僕,彼此互衰敗,注水於新陶,二者皆失壞。」 當領導者、主管,應該多留意下屬的身心狀態,如果發現異樣,便應想想辦法如何去輔導他,這樣才會令他逐漸進步。若果不是這樣,領導者、主管不照顧底下屬;下屬也不去輔助主管,這樣彼此互相傷害,品性都不好,事情當然不能達成。因為事情不能達成之故,因此不論是領導者或下屬,不但大家都得不到利益,並且會互相衰敗。 後面是 貢唐大師舉的例子,新的陶器,用陶泥捏好後,應當在窰裡用火燒,之後就會變得很堅硬,才能夠成為一個好的器皿,才能夠盛水;如果陶泥才剛剛捏好,還沒有放到窰裡燒,就馬上把水倒進去,陶泥土因為滲水源故,慢慢地溶解而崩壞了,崩掉之後,陶器壞了,水也流失了,當然兩邊都壞掉。 一般世間的工作的情況是:如果兩邊的品性都非常高雅善良,事情就很容易達成。通常的情況都是如此,彼此互相觀察。就算是底下的工作人員,他們都是看主管的行為反應如何,才決定怎樣做;同樣,其實上面的主管,也是看底下的部屬所做的事情如何,而決定他的行為。假設品性不好,當然反應出來的作風也不會太好。所以西藏有句俗話說:「舞蹈跟著鼓。」「跟著鼓」的意思是指跳舞者要聽鼓音,鼓音敲得快,他就跳得很快;鼓音敲得慢,就跳得慢,因為他要聽鼓音來反應。同樣的道理,下屬與主管都會看對方怎麼做,就會有怎樣的反應。 假設一邊品性好,一邊品性不好的話,當然情況還比較理想。但是假設兩邊品性都不好的話,很明顯不可能有進步。就算是一邊品性好,一邊品性不好的話,情況雖然好一點,但事情仍不會進步。就下屬而言,不會進步,主管也不會進步,雙方總是不能進步,所要進行的事情是都很辛苦。 不過,就雙方面的品性好壞對事情的影響而言,應該是主管的責任比較多一些。當然,雙方的品性高雅對事情的進步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不過主要的決定力量應該是主管,他的品性是好或不好,決定的力量很大;而下屬決定的力量比較次要。
5 分鐘
5月6日
《水論》 015
《水論》 015 第十五頌: 「高尚之主民,福樂互增長,海洋與河流,循環成助伴。」 地位權勢愈高,更須要有高雅行為,高雅的行為非常重要,尤其是地位權勢愈高的話,若沒有高尚的行為是不行的。 高尚之主以及人民,「主」是指統治者及官員,「民」是指老百姓。如果統治者及官員品性端正,老百姓也有高雅的行為,如此,老百姓向官員提供良好的意見,讓他在施政上好好的改進。官員本身亦有高尚之心,且對老百姓有愛護之情, 接納老百姓的建議,讓自己的施政更加進步。因此兩方面都會得到很大的幫助,所以「福樂互增長」。 後面是貢唐大師的比喻:「海洋與河流,循環成助伴」。 河流的水不斷的流,最後流到大海裡。因為永遠有水流入大海,大海的水就很多,所以大海的水永遠不會乾掉。河裡的水一直流到大海裡,河裡的水豈不是乾了?不會的,因為不斷地會下大雨,所以河裡的水就很多,可以流到大海裡。下的雨從哪裡來?從雲朵而來。雲朵從哪裡來?太陽曬到大海上,使大海的水蒸發成為水蒸汽,飄到天空變成雲朵,之後降下大雨,幫助河流,因此河流不會乾枯,所以兩邊互相幫助。 假設沒有大海,就沒有雲朵,不會有水汽形成雲朵; 沒有雲朵的話,當然也不會有雨;沒有雨的話,河流就乾掉,也就不會有河流; 沒有河流的話,當然也就沒有海水,所以是彼此循環的。 所以就官員與老百姓來講,官員有愛護之心,去照顧老百姓;老百姓對官員有恭敬、尊敬之心,歡歡喜喜地去配合,這樣兩邊就互相幫助,互相利益。 有時候,自己在不覺知的情況下,使自己的行為導致整個團體的退步、拖延,所以在團體裡面,高雅的行為更加重要。正如剛才講的偈頌提到,有權勢地位後,為了自己的權勢對別人施壓是沒有用處的,而是要互相幫助。了解這部分之後,對身處於團體中的我們有很大的幫助。目前段落還在講世間法,也許進度會快一點;到後面佛法軌則時,再慢慢詳細講解。
4 分鐘
5月6日
俱舍論382 (分別賢聖品第六)
俱舍論382 (分別賢聖品第六) 定覺法師 應知一切道 略說唯有四 謂加行無間 解脫勝進道 廣泛地說,道的差別很多。世出世中,見道修道等。不管出世間的道、世間的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有漏道、無漏道等等,總括下來,一切的道只有四種。那四種呢? 「謂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 即是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這四個道。 正在斷煩惱的那個道,是「無間道」。無間道之前,是「加行道」。而「解脫道」是斷掉煩惱,得到擇滅無為的那個「得」,也就是緊貼著「無間道」之後的一剎那,便是「解脫道」。所以,「解脫道」是把所要斷的煩惱障斷掉,最初生的那個道是「解脫道」。解脫道之後再往前邁進。除前面三個道之外,其餘的道,一個一個往上進的,即解脫道之後,再往上進是勝進道。安立這四個道,可以把一切道都包在裡邊。 道是通達涅槃的路、得。所以,升天,或者去淨土,這些都談不上涅槃的是路、得,亦不是「道」。 涅槃寂靜,沒有貪瞋痴,沒有苦的果。真正通向涅槃的路是「道」。分別是「菩提(覺)、涅槃(淨)」兩個概念,一方面是菩提,另一方面是涅槃。 通行有四種 樂依本靜慮 苦依所餘地 遲速鈍利根 「通行有四種」,依什麼來安立道呢? 「樂依本靜慮,苦依所餘地,遲速鈍利根」 樂通行,根據得不得四個根本定。 苦通行,除四個靜慮以外的那些地,就是三無色、未到、中間定。 遲通行是鈍根。 速通行是利根。 總的說是依據得不得根本定、利根還是鈍根,來安立四通行。所以,通行一共有四種: 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樂遲通行,四、樂速通行。遲是鈍根,速是利根。遲通行、速通行是利根或鈍根的關系。苦樂是根據得不得四根本定來說的,得到四根本定的是樂通行,沒有得到的是苦通行。 得四個根本定的,稱為樂通行。這裡的樂是攝受「十八禪支」。十八禪支: (一)初禪天定五支: (1)覺支(尋),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定,發初禪色界觀諸淨色法,觸欲界身根,心生大驚悟,即生身識,覺此色觸。 (2)觀支(伺),謂行者既證初禪功德,以細心分別此禪定中色法諸妙功德,境界分明,為欲界所未有。 (3)喜支,謂行者初發禪時,乃有喜生,思惟所捨欲界之樂甚少,今得初禪,利益甚多,歡喜無量。 (4)樂支,謂行者發初禪時,喜踊之心既息,則恬然靜慮,受適悅之樂。 (5)一心支(定),謂行者初證禪時,心依覺觀喜樂之法,故有細微之散,若喜樂心止息時,心自然重生與定合一。 (二)二禪天定四支: (1)內淨支(內等淨支),謂行者欲離初禪,呵責覺觀,覺觀既滅,則心內淨。 (2)喜支,謂行者初得內淨時,得免覺觀之患,而獲勝定,內證之喜無量 (3)樂支,謂行者喜踊之情既息,則怡然靜慮,受怡悅之樂。 (4)一心支,謂行者喜樂心息,則心與定一,澄渟不動。 (三)三禪天定五支: (1)捨支,謂行者欲離第二禪時,呵責二禪之喜,喜既滅謝,則發第三禪之樂,若證三禪之樂,則捨二禪之喜,不生悔心。 (2)念支,謂行者既發第三禪之樂,則樂從內起,應須愛念將息,則樂得增長。 (3)慧支,謂行者既發第三禪之樂,此樂微妙,難得增長,若非善巧解慧,則不能方便長養。 (4)樂支,謂行者發第三禪樂已,若能善用捨、念、慧三支,將護此樂,樂則徧身,若離三禪,則餘地更無徧身之樂。 (5)一心支,謂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自與定法為一,澄渟不動。 (四)四禪天定四支: (1)不苦不樂支,謂行者欲離第三
59 分鐘
5月5日
《水論》 014
《水論》 014 第十四頌: 「大船飾海洋,明月飾虛空,智者飾教法,雄鋒飾軍眾。」 「大船飾海洋」,這是大海上來來往往的大船,可以當作海洋的裝飾。海洋廣大無邊,原本海面上什麼都沒有,看起不怎麼美麗。可是在廣大無邊的海洋上面有各式各樣的帆船,因為古時的船都以帆作推動,而帆船上面有很大的旗帆,看起來很漂亮,使海也很漂亮,因此有大旗帆的大船可以當作海洋的裝飾。 「明月飾虛空」,而明月,亦可作以天空的裝飾。抬頭看上天空,看見月亮時,我們都會覺得這月亮非常美麗, 可以當作天空的裝飾,令天空就非常賞心悅目。 同樣地,佛陀的聖教中,以什麼作為裝飾呢?佛教以智者,能夠妥善講解佛陀教法中,善惡取捨之法義,能教導眾生,使令他們明白,這些智者,才可以當作佛陀聖教中的裝飾。由於有他們之故,佛陀的聖教就非常莊嚴莊麗。 「雄鋒飾軍眾」,這是指軍隊中的將軍、將領。在軍隊中,有千軍萬馬,在這麼多士兵中, 一定有一位將軍,這位將軍就是軍隊的裝飾,軍隊看起來就非常有威嚴。假設沒有將軍,雖然軍人很多,恐怕只是烏合之眾;如果有一位將軍帶領的話,軍隊便非常有規矩,非常有威嚴,所以將軍是軍隊的裝飾。 這偈裡面用的都是比喻,可是真正與本論有關的是「大船飾海洋」,因為是用水來作比喻。這裡面講的意思是,對於善惡取捨精通的學者、智者,應當當作我們的莊嚴,頂戴在頭上,對他恭敬、頂禮。
4 分鐘
5月5日
紫金妙相
紫金妙相
1 分鐘
5月5日
仰啟西方
仰啟西方
1 分鐘
5月5日
三振鈴
三振鈴
3 分鐘
查看全部 (1.3K)
關於
從佛法獲得快樂
資料
創作者
定覺法師
活躍年份
2021年 - 2024年
單集
1.3K
分級
兒童適宜
版權
© 定覺法師
節目網站
pabongka
你可能也會喜歡
社會與文化
每日更新
佛教
每星期更新兩次
佛教
每日更新
如要聆聽兒童不宜的單集,請登入。
登入
隨時掌握此節目的最新消息
登入或註冊後即可關注節目、儲存單集和掌握最新消息。
登入
請選擇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顯示全部
Algeria
Angola
Armenia
Azerbaijan
Bahrain
Benin
Botswana
Brunei Darussalam
Burkina Faso
Cameroun
Cape Verde
Chad
Côte d’Ivoire
Congo,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Egypt
Eswatini
Gabon
Gambia
Ghana
Guinea-Bissau
India
Iraq
Israel
Jordan
Kenya
Kuwait
Lebanon
Liberia
Libya
Madagascar
Malawi
Mali
Mauritania
Mauritius
Morocco
Mozambique
Namibia
Niger (English)
Nigeria
Oman
Qatar
Congo, Republic of
Rwanda
Saudi Arabia
Senegal
Seychelles
Sierra Leone
South Africa
Sri Lanka
Tajikistan
Tanzania, United Republic Of
Tunisia
Turkmenistan
United Arab Emirates
Uganda
Yemen
Zambia
Zimbabwe
亞太
顯示全部
Australia
Bhutan
Cambodia
中国大陆
Fiji
香港
Indonesia (English)
日本
Kazakhstan
대한민국
Kyrgyzstan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澳門
Malaysia (English)
Maldives
Micronesia, Federated States of
Mongolia
Myanmar
Nepal
New Zealand
Papua New Guinea
Philippines
Singapore
Solomon Islands
台灣
Thailand
Tonga
Turkmenistan
Uzbekistan
Vanuatu
Vietnam
歐洲
顯示全部
Armenia
Österreich
Belarus
Belgium
Bosnia and Herzegovina
Bulgaria
Croatia
Cyprus
Czechia
Denmark
Estonia
Finland
France (Français)
Georgia
Deutschland
Greece
Hungary
Iceland
Ireland
Italia
Kosovo
Latvia
Lithuania
Luxembourg (English)
Malta
Moldova, Republic Of
Montenegro
Nederland
North Macedonia
Norway
Poland
Portugal (Português)
Romania
Россия
Serbia
Slovakia
Slovenia
España
Sverige
Schweiz
Türkiye (English)
Ukraine
United Kingdom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
顯示全部
Anguilla
Antigua and Barbuda
Argentina (Español)
Bahamas
Barbados
Belize
Bermuda
Bolivia (Español)
Brasil
Virgin Islands, British
Cayman Islands
Chile (Español)
Colombia (Español)
Costa Rica (Español)
Dominica
República Dominicana
Ecuador (Español)
El Salvador (Español)
Grenada
Guatemala (Español)
Guyana
Honduras (Español)
Jamaica
México
Montserrat
Nicaragua (Español)
Panamá
Paraguay (Español)
Perú
St. Kitts and Nevis
Saint Lucia
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Suriname
Trinidad and Tobago
Turks and Caicos
Uruguay (English)
Venezuela (Español)
美國和加拿大
顯示全部
Canada (English)
Canada (Français)
United States
Estados Unidos (Español México)
الولايات المتحدة
США
美国 (简体中文)
États-Unis (Français France)
미국
Estados Unidos (Português Brasil)
Hoa Kỳ
美國 (繁體中文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