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拉夜话

EP83你被加塞过吗?各种加塞!

本期编辑:@SodaBella @朝与黎

本期主播:@刘不绝

@SodaBella

本期脑图:

本期概述:

今天我们讨论了对日常生活中“加塞”行为的不满,无论是在开车、职场还是社会其他领域,我们都强调了规则遵守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个人经历,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强烈渴望。节目鼓励听众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想法,以促进更广泛的对话和理解。

PS:为了庆祝贝拉夜话粉丝量达到5万,我们将举办抽奖活动。参与者需在评论区分享感悟,活动持续一周,截止至下期节目发布。

加塞现象是一个很普遍又复杂的现象,表面上是个行为问题,但背后牵扯到心理规则,文化,社会机制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加塞是行为习惯问题

        这种现象在交通中很常见,比如开车时的强行加塞插队上公交车,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果简单归结为坏习惯,那似乎显得过于简单

二.加塞心理

一、效率心理

•  时间成本考量

•  在交通场景中,当车辆排队等待时,一些人看到旁边车道的车辆似乎前进得更快,就会产生加塞的冲动。他们认为通过加塞能够节省时间,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例如,在高速公路的收费站附近,车辆排成长队,有些司机会试图从旁边的应急车道或车与车之间的缝隙中挤进去,以减少等待时间。

•  在工作场合,当员工看到其他同事在完成任务时似乎没有按照正常的流程,而是通过一些非正常渠道(如直接找领导插队汇报工作)更快地得到反馈,他们也可能会模仿这种加塞行为,觉得这样能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在绩效考核等方面占据优势。

•  对效率的过度追求

•  一些人对效率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他们认为任何等待都是时间的浪费。比如在餐厅排队点餐时,看到有人在前面犹豫不决,后面的人可能会不耐烦,甚至试图加塞到前面,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时间非常宝贵,不能被浪费在等待别人思考菜单上。

二、侥幸心理

•  对规则惩罚的低估

•  从交通规则来说,虽然加塞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但部分司机认为自己不会被交警发现或者电子眼拍到。例如,在一些交通流量大的路口,交警可能无法顾及到每一个违规加塞的车辆,这就让一些司机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可以逃避处罚。

•  在社会事务中,如排队购票,一些人觉得在人多的时候,工作人员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加塞行为,所以就冒险去加塞。他们认为只要不被当场抓住,就可以获得利益。

•  对他人反应的误判

•  加塞者往往高估了自己行为的合理性,低估了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感程度。他们认为别人可能会让步,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加塞行为只是“小打小闹”,不会引起太大的冲突。比如在排队乘坐公共交通时,加塞者可能觉得前面的人只是偶尔让一下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会破坏公平的排队秩序,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三、从众心理

•  群体行为的跟随

•  当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加塞时,一些人会不自觉地跟风。在交通拥堵的路段,如果大部分车辆都在随意变道加塞,那么原本遵守规则排队的司机可能会动摇,觉得自己如果不加塞就会吃亏。这种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害怕被群体排斥,或者认为群体的行为是合理的。

•  在工作环境中,如果在一个团队中,大家都习惯于通过插队等加塞方式来获取资源(如使用会议室、打印机等),那么新加入的成员或者原本不习惯加塞的人也可能会受到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开始加入加塞的行列。

•  对社会规范的模糊认知

•  有些人可能没有清晰的道德和社会规范认知,他们看到别人加塞而没有受到明显的谴责,就会认为这种行为是被社会所接受的。例如,在一些公共场所的排队场景中,如果长期存在加塞现象而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就会让部分人误以为加塞是正常现象。

四、自我中心心理

•  对自身利益的过度关注

•  加塞者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和权益。他们认为自己的时间、任务或者需求比别人更重要。比如在医院排队挂号时,一些患者可能觉得自己病情紧急,就试图加塞到前面,而没有考虑到其他患者同样有就医的需求。

•  在工作场景中,一些员工可能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重要,必须尽快完成,所以就通过加塞的方式去占用有限的资源,如优先使用办公设备等,而没有顾及到其他同事的工作进度。

•  缺乏同理心

•  缺乏同理心是自我中心心理的重要表现。加塞者很难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加塞行为会打乱正常的秩序,给他人带来不便和困扰。例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加塞者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让其他乘客挤在一起,造成拥挤和不舒适。

如何解决过度考虑他人和自我内耗的心理问题? 

1.意识到边界的重要性:在关系中学会区分哪些是自己的责任,那些是他人应该承担的。

2.提升自我价值感:当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价.值不取决于他人的认可时,他就不会因为过度牺牲而感到痛苦

3.学会说不:直接拒绝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能有效减少内耗

4.培养共情能力:不是单方面的为对方着想,而是通过沟通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避免盲目牺牲

时间节点:

l 04:48 城市交通与职场加塞现象的反思

l 09:13 理性讨论与不当辩解的界限

l 11:22 错误与宽恕:社会对弱势群体行为的复杂态度

l 15:09 法律中的仁慈与正义平衡

l 16:55 装修纠纷引发的理亏感与社会偏见

l 20:19 朋友因社会现象引发的内耗与同理心

l 23:04 过度考虑他人与自我内耗的心理平衡探讨

l 25:54 服务态度与打赏文化及纳税心理的探讨

l 27:19 代际工作观念差异与企业文化的思考

l 42:07 私有化公共厕所:创新与社会服务的思考

l 53:43 教育环境中座位安排与隐性规则的探讨

l 57:31 探讨加塞儿文化与听众互动

BGM:

malva-------ill.fittung

Summer Friend(feat.Khai Dreams)---theough

联系我们抖音同名:

@SodaBella @刘不绝 @朝与黎

HIT: sodabell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