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s://openai.com/index/how-people-are-using-chatgpt/
🔗本期节目 NoteBookLM 资料库: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6588d93a-6d9b-4f8c-baed-e2af30b75673
这是一场围绕OpenAI、杜克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权威研究报告展开的深度解读,旨在揭示在海量真实数据下,人们究竟如何使用ChatGPT
第一部分:宏观洞见——生活压倒工作 (00:03:17 - 00:07:54)
- 引言与研究背景 (00:00:00 - 00:03:17):对话以两份权威材料为基础,强调本次分析是基于截至2025年年中的、涵盖7亿周活用户的海量真实匿名数据,旨在为社会“拍下一张X光片”,看清AI在早期应用阶段的真实状况 。
- 核心发现一:生活用途占主导并持续扩大 。
- 数据:非工作相关的对话比例从研究初期的53%增长至后期的超过70% 。
- 意义:这一发现颠覆了“AI首先是生产力工具”的主流叙事,表明它可能首先是一个“生活工具” 。
- “生存外包” (Existence Outsourcing):对话引入了一个深刻的概念,指出我们正在将许多构成日常生活的微小决策和情感劳动(如回复信息、规划行程、安慰朋友)外包给AI 。
- 经济价值:这种非工作用途创造了巨大的、未被计入GDP的“消费者剩余”,仅2024年在美国就估计高达970亿美元 。报告推测,AI对“家庭生产”的变革可能比对办公室工作的影响更深远 。
第二部分:三大核心用途与“超级编辑”模式 (00:07:54 - 00:13:28)
- 三大核心用途:报告发现近80%的对话可归为三大类 。
- 寻求信息 (Seeking Information):占比24%且仍在增长,显示出其作为“增强版搜索引擎”的角色 。
- 寻求实践指导 (Practical Guidance):占比稳定在最高的29%,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是应用最广泛的类别 。
- 写作 (Writing):占比24%(从36%下降),但在工作相关对话中仍是占比40%的绝对主力 。
- “超级编辑”洞察:这是一个关键的、反直觉的发现。在所有“写作”任务中,有三分之二的情况,用户是先提供初稿或想法,再让ChatGPT进行修改、润色或重组,而非让其从零创造 。
- 解读:这表明AI在写作中的核心价值更像一个“文本抛光机”、“思路梳理器”或“超级编辑”,而非完全的“代笔作家” 。人类依然在主导创作过程,AI则扮演着强大的辅助和优化角色 。
第三部分:深层意图——“提问”超越“做事” (00:13:28 - 00:21:26)
- “提问 vs. 做事”框架:报告提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意图分类。
- 提问 (Asking):占比最高,达49%,意在获取信息、寻求建议以辅助人类决策 。
- 做事 (Doing):占比40%,意在让AI直接执行任务并生成明确输出 。
- 表达 (Expressing):占比11%,主要是情感、娱乐或角色扮演等非功利性互动 。
- “副驾驶”价值凸显:报告最关键的发现之一是,“提问”类的使用占比、增长速度和用户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做事”类 。
- 解读:这强有力地证明,在现阶段,AI最核心的价值是作为“人类决策的副驾驶(Co-pilot)”,而非完全替代任务的“自动驾驶(Autopilot)” 。
- 证据:与美国劳工部ONET数据库对比发现,AI在工作中支持最多的活动是“获取、记录和解释信息”以及“做出决策、提供建议和创造性思考”,这正是知识工作的核心,且这一模式贯穿几乎所有白领职业 。
第四部分:用户画像与“冷门领域” (00:21:26 - 00:34:25)
- 用户画像与趋势:
- 性别:早期的性别鸿沟已基本消失,女性用户增长迅速 。
- 年龄:18-25岁的年轻人是绝对主力(贡献近一半消息量),“AI原住民”正在形成 。
- 地域: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用户增长更快,显示出技术民主化的潜力 。
- 职业:工作场景的应用高度集中在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专业人士中,这可能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分化 。
- 应用的“冷门领域”:
- 计算机编程:使用比例仅为4.2%,低于普遍预期 。可能原因包括专业用户占比较小、提示词工程门槛较高,以及专业编程工具(如Copilot)的分流 。
- 自我表达与情感交互:讨论人际关系、个人反思、玩游戏等用途合计仅占2.3% 。这表明绝大多数用户仍将其定位为功能性工具,而非情感伙伴 。
- “镜子”比喻:对话总结道,ChatGPT这面镜子,主要映照出的是我们日常琐碎的现实需求,而非崇高宏大的理想追求 。
结论 (00:34:25 - 00:38:57)
- 核心洞见总结:对话系统性地回顾了五大核心发现,描绘了一幅基于数据的、关于当下人机关系的真实图景 。
- 最终的启发性问题:既然用户最看重AI作为“超级编辑”和“副驾驶”来优化和增强自己的思考,那么未来我们最重要的技能,或许不仅是向AI提问,更是学会如何与这个强大的“思维放大器”共舞,从而提升我们自身的思考质量和表达效能 。
【关于本播客】
在这个AI技术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我们不禁自问:作为“人”的独特价值究竟是什么?本播客借助经典哲学与社会学著作,与AI深度对谈,共同探寻在智能时代里安身立命的路径。
🎧 在其他平台收听: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CTkCuYSc14WdVboln1UJaBPy5hI62Xq
* 小宇宙: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811f40a6b45dee62db6b477
* Apple Podcasts: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id1811972474
*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4ExTP0ADTkLE74xDfXr4EQ
👋 联系与互动:
kexinxie630@gmail.com
https://x.com/kexinxie630
#NotebookLM的自我思考 #AI #哲学
מידע
- תכנית
- תדירותעדכון שבועי
- פורסם16 בספטמבר 2025 בשעה 09:56 UTC
- אורך39 דק׳
- סיווגתוכן הול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