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

四哥品书
Podcast: 每天10分钟 | 轻松学会道德经

共81讲,逐句讲解,内容详实,通俗易懂。 关注四哥品书,轻轻松松学国学,轻轻松松读经典。

  1. 04/06/2021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圣人之道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我们来看第一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实的语言往往不动听,动听的语言往往不真实。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想听真话,而我们说,往往真话,说出来都不怎么好听,而你听起来好听的话一般都不是什么真话。 就比如,你看到一个人,长的挺胖,你开口就说,你长得不瘦啊?这是真话,但是就是让人听起来哪里不舒服,换句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会聊天了。这就是信言不美。 而美言不信,就是说有些话听起来很漂亮但是对于做事,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用,就像拍马屁一样,都知道是拍马屁,但是对于拍马屁,却没有几个领导是讨厌的。就像乾隆一样,乾隆身边为什么会留一个和珅,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和珅说话听起来舒服,听起来受用,同样可以帮你做事,当然要用一个说话还好听的人了。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本章的内容,还是沿袭老子一贯的思想,就是辩证的思想,一个事情正反两面来看,其实没有完全的对与错,只有你作为听者的取与舍。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友善的人不愿与人争辩,喜欢与人争辩的人不友善。 就是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功过是非,是不进行争辩的。在这里,老子就是强调了不要言过其实,不要总是辩解,不要讲太多的话。 我们说,老子一直研究的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放到现在,就有些像现在的科学家,但是我们涉及内容是宏观和哲学方面的内容。正因为比,老子更注重的是行动和结果,所以,他对言语的态度一直保持就是,要少说,甚至不说。所以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以及行不言之教,大辩若讷,等等,都是在表达这一个意思。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真正有知识的人,不会显示自己知识广博;喜欢显示自己知识广博的人,并不是真正具有真知灼见。 前面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有一句和这句话非常相近的一句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还有前面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三句话,其实都在阐释老子谦卑内敛的思想。你能你行,你厉害,但是你没必要拿出来显摆。 明朝第一大才子解缙,才高八斗,却恃才傲物,最终遭人忌惮下狱,最后埋进冬雪,被活活冻死。还有,杨修之死,杨修在曹操面前屡次卖弄学识,最终,曹操忍无可忍,将杨修斩首示众。所以,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有学识的人,是不会炫耀自己的,而你整天在炫耀自己的学识,那么我们就会怀疑,你是真的博学吗?你是真的具备各方面的学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积:积藏,保留。 既:连词。 连起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就是说,有道的人不保留什么财富,他都用来帮助他人,结果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都用来赠送他人,结果自己反而财富更多。 越帮别人,自己越有钱,越给予别人,自己得到的越多。这个逻辑也非常容易理解,就是说,你如果能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足够多的价值,那么,你自己得到的也越来越多。道理非常简单,但是,能做到的人却非常少,最直观的例子,为什么世界上百分之二十的人,却掌握了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是一样的道理。你一个流浪汉,不创造任何价值,所以,你勉强不被饿死;你作为一个公司的职员,为企业创造了部分价值,所以你得到了相应薪水;

    10 min
  2. 03/06/2021

    《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我们来看第一句。 小国寡民。 最理想的社会是国家小、人口少的社会。 老子认为,小小的国家,挺好。其实老子在这里并不是强调一定要小,而是强调了一种状态,就是小国之后的安定祥和,小国之后的不尚武,不纷争的状态。 所以本章老子的基调,就是讲述了他眼中的理想社会的样子。小国寡民,是说国家的职能越来越少,而民众的品德越来越纯良。这样以来,治理大国,就像治理小国是一样的,所以老子前面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每个小的国家治理好了,那么到最后,邻国和睦,天下就太平了,百姓就安定了。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什伯:什,十。伯,百。什伯,泛指很多,多种多样。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就是说,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但是他们却不怎么使用。 就是说,在这样的社会,由于人们内心极度富足,所以,人们不会贪求器物的大,不会贪求器物的奇。因为人们注重精神世界的富足,而不是物质世界的挥霍和享受。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百姓看重生命而不向很远的地方迁徙。 就是说人们都知足常乐,无忧无虑,重视生命,重视内心的精进和修炼,因此对于身外之物,对于外界的追逐,就非常淡泊了,所以也就不会“远徙”了,不会随便搬到很远的地方去居住。 所以,老子接着说: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舆:车辆。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就是说,虽然有船、有车,却无人乘坐它去远行他乡。 即使你的交通十分方便,人们也不会舍弃家乡去远途跋涉。为什么呢?人们衣食丰足,并且可享天伦之乐,何必要在外漂泊而忙碌奔波呢?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陈:读zhèn,同“阵”,布阵。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就是说,虽然有铠甲、有兵器,却有人使用它去布阵打仗。 因为天下太平,国家和睦,这些东西现在根本用不上。很少有战争的发生,当然也就用不着这些兵器和作战的工具了。 讲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前面这几句,老子使用了非常有意思的句式,“使有……而不……”,“虽有……无所……”,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不是贫穷的什么都没有,不是科技就很落后,而是,即使有这些,但是我们的首要选择是,不用。言外之意,就是迫不得已,我们还是要使用的。这个意思老子在前面的章节断断续续都有透漏,比如兵者,不得已而用之,比如,取天下常以无事,等等,放到现在,这个就像我们关于核武器的态度是一样的,我们不主张动用核武器,但是,前提是,你得有核武器,否则,你就是没有实力的狂妄和自大,就没有任何威慑和说服力了。所以,如果你没有,那么你的结果,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就是现在的利比亚的下场,而反之,就会像现在的朝鲜一样,虽然是小国,弹丸之地,但是没有哪个国家现在敢轻易动武。就是因为他已经拥有了核武器。 所以,站在执政者的角度,老子一方面表明了自己对于外交,对于战争,对于用兵的主张,而另一方面,就不是对外的,就是对内治国,对于民生,对于百姓的生活,对于百姓的精神状态的美好期许。 所以,老子接着说: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使人们的思想恢复到结绳记事时代的淳朴状态。 所以,并不是说老子想让时代倒退,而是老子对于人们精神状态的

    11 min
  3. 01/06/2021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和大怨,必有余怨。 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我们来看第一句。 和大怨,必有余怨。 与别人的重大怨恨即使和解了,也必定还会有遗存的怨恨存在。 那么具体什么叫和大怨?事实上有很多的理解,但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的角度,一种是个人的角度。 我们先说个人的角度,站在个人的角度,和大怨,必有余怨,就是说,对于个人人际关系的处理,不要采取过激的处理方式,不要让彼此之间的积怨产生太久,隔阂产生太深,否则,即使你后期采取了补救和缓和的措施,但是终究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和受伤的痕迹。所以,说话不要说的太满,做事不要做的太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国家的角度,和大怨,必有余怨,就是说执政者对于已经造成的严重的冲突或者矛盾,如果只采取表面的敷衍政策,愚民政策的话,将一定会带来百姓内心的抵触和失望,从而给国家的管理带来了潜藏的隐患和危机。就像清政府的末期,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大厦即将倒塌,虽然慈禧太后实行了新政,并推行了洋务运动,想极力修补破损的大厦,但是无奈在封建社会的体制和思想的束缚下,慈禧的所作所为,注定只是临时抱佛脚的做法,也就是老子说的,“和大怨”的做法。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累计了几千年的积怨,终究还是要将束缚它的枷锁打破,去寻找更民主,更公正,更具有生命力的体制和组织。 所以,老子接着发问:   安可以为善﹖ 善:好的,妥善的。我们说道德经中的善不单单指善良的意思。 所以,安可以为善,就是说,怎么做才是最妥善的呢? 老子给出了下面的方法: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左契:契,契券,古时用来借贷的凭据。古时的契约用竹片做成,分成两半,左边的这一片,叫左契,由债权人拿着,也就是出借方拿着。右边的这一片叫右契,由负债人拿着,也就是借方拿着。所以,左契,我们就可以理解成现在的借据。 所以,连起来,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就是说,因此,圣人拿着借据,却不向人讨债。 就是说,圣人广施恩德,很少与人结怨结仇,这个德行的表现,就像你虽然拿着借据,但是却不总去讨债一样。 所以老子紧接着总结: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彻:税收,赋税。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就是说,有德的人就好像上面拿着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无德的人就如同有些主管收取赋税的人那样苛刻。 就是说,对待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选择包容,选择不用刚强的方式解决,你也可以选择铁拳铁腕,选择严苛压迫。 这个就像前面我们说的关于曹操的故事是一样,曹操打败袁绍之后,曹操缴获了,大量曹军部将写给袁绍的投降信,这个的时候,曹操选择了一把火烧了这些信件,而不是论罪严查,而不是刑罚诛杀。所以,这正是老子说的“有德司契”,我有你把柄,但是我不与追究,就是为了树立自己宽大德行和威望。 所以,在看老子看来,你能够按照规章按照制度办事,你只算是“有智”的人,但是你能够不只是遵守所谓的规章制度,而能够通过不责罚,通过不强惩,就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甚至能达到出奇的效果,那么你就是“有德”的人了。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有亲疏之别,却永远伴随在有德行的人身边。 就是说,天道没有亲疏,但是却常常和善人在一起。这句话乍一看,好像是矛盾的,你既然都无亲无疏了,那你为啥还伴随在善人

    8 min
  4. 27/05/2021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柔之胜刚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 正言若反。   我们来看第一句。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下没有什么事物比水更柔弱的,然而在攻克这些坚硬强壮事物方面,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胜过它。 为什么呢?因为:   以其无以易之。 因为对于水来说,是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 什么意思?其实老子在这里,就是说明了水和大道一样,它的不可替代性。为啥老子会认为水就是不可替代的呢?其实是这里是指的水的柔弱但是可以战胜刚强的特性。那么,为么是水,而不是空气,或者是土呢?这里一方面是这些东西胜刚强的特性不明显,最重要的,就是在老子那个时代,五行学说是大家默认的,也就是说宇宙都是有这水火金木土这五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符合有柔克刚的属性的,也就只有水了,所以老子说这个水,它在这方面,有它的不可替代性。 结合个时代和文化背景,我们就能理解老子思想的出处和内容了。而事实上,老子对水的评价是相当的高,道德经全书多处出提到水,并且水的特性的思想可谓一直延伸到全书的内容。最典型的就是水的柔弱的思想,而这个柔字,在道德经全书就出现十一处之多。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弱的能够胜过强的,柔的能够胜过刚的。 而关于本句话的理解,站在太极的角度,可能好理解一下,就是最最刚强的东西,是需要柔弱的东西来克制的,就像太极图,阳的尽头是阴,阴的尽头就是阳。所以,刚强的尽头,就像阳的尽头,就变成阴,那么刚强的尽头变成柔弱了。所以,以强制强,以暴制暴,老子迫不得已是不主张的,因为老子认为,有些时候,表现出弱的,表现出柔的,它的结果,反而是胜过强的,胜过刚的。 举个例子,刘邦夺得天下之后,来了个,狡兔死走狗烹,被他分封的七个异姓王中,包括韩信在内,除了两个病死的,剩下的五个,全都被刘邦诛杀了。 而和韩信不同,萧何最终得以保全自己,为什么?萧何知道弱之胜强的道理。而刘邦不是不提防萧何,尽管平时萧何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刘邦仍不放心,所以,萧何在后期,就开始装聋作哑了,开始故意毁掉自己的名誉,开始做一些贪污受贿,侵吞民田的事情。这样以来,刘邦才打消了对萧何的怀疑,萧何才得以保全自己。所以,结合当时的形势,结合当时刘邦的性格变化,也许,萧何的做法,才是他最明智的选择。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这个道理天下没有人不了解,但是却没有多少人去实践。 就是说,这个道理,听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就很难了。什么道理呢?就是老子上面说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也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所以,基于此,老子针对执政者,给出了下面的结论: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承受,承担。后面的受和这个是一个意思。 垢:污垢,引申为耻辱的意思。 连起来,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就是说,因此,圣人说:能够为了国家利益而承受屈辱的人,才可以配称国家的君主。 这个就像蔺相如一样,我们说蔺相如由于出色的外交能力而声名大噪,作为打仗出身的名将廉颇就不服气了,认为蔺相如动动嘴皮子就做了上卿,所以要找机会羞辱蔺相如。而蔺相如选择一直忍让回避,因为他知道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他俩闹不

    10 min
  5. 24/05/2021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不欲见贤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功成而不处, 其不欲见贤。   我们来看第一句。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天的道,大概就和张弓是一样的道理吧? 天道的展现,就像张弓,就像射箭一样。我们说,古时候,列子是射箭的高人,孔子也是箭道老师。那么,射箭与天道有什么关系?老子紧接着解释: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箭向内向下降低,弓向外向上抬高。 什么意思?就是说,对于射箭,要想射得准,在高处的箭柄一定要压低,而在低处的弓身则要向上抬高。这样结合,才能瞄准目标,才能射中目标。 还有什么要求呢?老子接着说: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弓身变弯,弓梢距离变小了,但是弓弦拉开弓的宽度却增加了。 就是说,你长长的这个弓身,在起作用的时候,你就要变短一些了,而你这个松弛的弓弦,在起作用的时候,你就要拉紧一些了。所以,弓弦紧绷从而产生强大的弹性力量,它的代价,就是弓身的纵身变短而得到的。 所以,老子总结出天道的道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的道是:减少有余的而补充不足的。 其实就是总结前面,就是说,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来补给不足的。 这个就像一个水坑,如果里面的水太多了,水就会溢出来,就流走了;那么这些流走的水去哪了呢?它就流到旁边,这个还不满的水坑里面了。 举个物理学的现象就很好理解了。扩散运动,物理学中的扩散运动,就是说,物质总是从高浓度地方流向低浓度的地方,直到最后浓度均匀分布。 所以,高浓度他多出来的浓度,最终一定是要被稀释掉,来补给浓度低的,从而最后大家平均了。所以,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其实,它正是老子关于天道的公平公正,天道的无亲无疏观点的部分解释和说明。 所以,老子的思想,许多内容和我们现代科学的许多发现都是一致的,甚至,老子有些思想,在现在看来,都是超前的。   好,说了天之道,下面老子笔锋一转,开始讲人之道: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人的道却不是这样,它是剥夺穷人的财富或劳动成果,来供养富裕的人。 这个是老子对当时现实社会的描述,我们说,当时贵族阶级越来越富,下层百姓却是越来越穷,贫富差距就像贵族和贫民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社会现象呢?这个其实和我们现代西方提出的马太效应如出一辙。马太效应,简单来说,就是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所以,富人变得越来越富,而穷人变得越来越穷。 而这个效应放到地区的发展上,同样如此,所以,落后地区的人才会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资源会流向发达地区,长此以往,落后的地区越来越落后,而发发达的地区越来越发达。 这就是人流的惯性,人的惯性,也就是人的属性,换句话说,这也就就是老子说的,人之道。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谁能把多余的财富拿来供养天下财富不足的人?只有得道的人才能做到。 言外之意,老子对人之道是不赞成的,老子更崇尚的,当然是天之道。 讲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对比人之道和天之道,不难发现,人之道就是个人的、自私的表现,而天之道,就是公众的、无私的表现了。 那么又有谁可以做到天之道的事情呢?老子给出的答案是,

    10 min
  6. 18/05/2021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我们来看第一句。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人出生的时候,肢体都是柔弱的;人离世的时候,肢体就由柔软变得僵硬了。 我们说,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今天我们站在健康的角度来说,就是说,柔弱,有韧性是具备生命力,活力的特点,是人体免疫力强的状态。而强的,硬的,僵的,麻木的,等等,都是身体病态的状态。有句话叫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说的就是一个人的筋要有韧性,所以我们一般做锻炼,都要拉拉筋,包括瑜伽,很多都是锻炼柔韧性的。筋的柔韧性越好,某种程度上来说,你的身体越好。而你的身体一旦开始僵硬了,就是不健康的表现了,一旦硬了,就是僵化的了,就是血液不通了,血液不通就会冰冷,就会麻木,也就是生病了。 所以,婴儿一出生,浑身柔软的不得了,但是当我们最后老死,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变成冰冷的僵硬的尸体了。所以,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草木萌芽生长的时候,其枝叶是柔脆的;草木凋谢死亡的时候,其枝叶就由柔软变得干枯而僵硬了。 草木和人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就是,有生命的万物都是一样的。都是由柔而至,而由僵而亡。 所以,结合上面的内容,老子给出结论: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徒:同类。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就是说,所以,僵硬的事物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事物属于生存的一类。 老子曾对弟子说,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意思是,牙齿很硬但它存在的时间不长;舌头很软,但它却能长久存在。所以,有些时候,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强大的东西,不一定真的强大;而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弱小的东西,其实也许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和险阻。 因为有了这个智慧,我们说,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才得以延续。我们说,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现存的,就只有中国的文明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懂得示弱,懂得柔弱生之徒的道理,所以,才没有被灭族,所以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而中国人强大的一点在哪里,就是你可以征服我的国家,但是你征服不了我的文明,就像曾经的 蒙古征服了中原,但却很难改变中国的文明一样。 所以,中国人,虽然表面上,有时候表现出对入侵者的柔弱,但是骨子里,却有一种对自己文化和文明的,执着的坚持和倔强。 是以,兵强则不胜 就是说,因此,如果用兵逞强于天下,就必然会被正义的力量打败。 所以,老子认为,用兵之道,不能倚恃强暴,不能穷兵黩武。因为一旦贪杀逞强,就会丧失民心,也就是我们说的失道寡助,终究会败落消亡。 所以,可以看老子对待刚强的态度,是反对刚强,是要戒刚强的。关于用兵本身,老子就是不主张的,你还用兵刚强,那么就更不对了,所以,这里也是老子的反战思想的一个补充说明。 木强则折 如果树木太强壮高大了,迟早会被砍伐或者折断。 太壮的树木,就是家具好的材料,当然就被砍伐了,而太老木头虽然不能做家具了,但是一碰就折了,也就是我们说的,成了朽木了。 树木和人是一样的,我们说老人最害怕摔跤,就是因为人一老,骨头就脆了,特别容易骨折,就像老的木头一样,腐朽了,就特别容易断开了。 所以,木壮则伐,木老则朽,老子在这里其实是再一次阐述前面,

    8 min
  7. 14/05/2021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民之难治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我们来看第一句。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百姓遭受饥饿,这是由于统治者榨取税赋太多,因此百姓遭受饥饿。 我们说,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所有的田地都种满了庄稼,都获得了大丰收,按理应该丰衣足食了吧?结果却仍是“农夫犹饿死”。你辛辛苦苦种出来粮食,却不一定有饭吃。这讲的是什么?就是朝廷的征敛重税,从而农民饱受剥削的不平等现象。而我们说,民以食为天,吃饱饭是刚需,当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那么就是一个社会动荡的边缘了。 所以,朱元璋就采取了广积粮的政策。我们说朱元璋也是个流氓皇帝,但是这个人极度聪明,他就采取了广积粮的政策,通过广积粮,减轻了农民沉重的纳粮的负担,同时还解决了自己军队的粮草问题。所以,百姓,更加支持和信赖朱元璋,所谓民心归顺,这就为以后朱元璋夺得天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根本的依靠。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有为:繁苛的政治,统治者的妄为。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就是说,人民难以治理,这是由于统治者恣意妄为,因此人民难以治理。 我们说,朝廷执政为己,杂税沉重,政令繁苛,百姓不堪其负,再加上朝令夕改,出尔反尔,那么百姓就对执政者失去了信心,民心涣散,自然就不服政令,难以管理了。而这所有,都是执政者的有为的结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言外之意,就是他一直强调的,要无为而治。我们说,华为从2013年开始,任正非就是甩手掌柜的了,并自称自己就是个傀儡。那么,他做些什么无为的工作呢?就是通过他的讲话,通过他下发的文件,来输出华为公司的文化,来输出华为的影响。在限定好框架和规则之后,让员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所以,做老板的,一定不要过度的有为,因为,过度的有为,某种程度上,就是管理的不自信,就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求生之厚:奉养过于丰厚奢侈。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就是说,人民不怕死而反抗统治者,这是由于统治者追求生活过分享受,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因此人民不怕死而反抗统治者。 这句话就是前面的民之饥导致的,因为我们说,一旦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连衣都穿不暖,天下就大乱了,因为,饥寒起盗心。没有了基本温暖的保证,抢劫偷盗就产生了,作乱就产生了。如此以来,执政者如果仍然变本加厉,不知悔改,那么老百姓没有活路了,就像上一章讲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百姓就只能赌上性命了。这就是最可怕的后果了。   讲到这里,我们换个角度,这个情况,放到企业管理里面,同样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就是说,如果一个员工他都想离职了,那么,他是不害怕你的所谓的处罚的。我都不想干了,啥都无所谓了,就是最可怕的了。到了这个地步,管理基本就已经失败了,所以,我们在管理中一定要避开的情况和局面的发生。管理的底线就是,不要让员工的心死了,不要让管理者成为可悲的空壳。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贵生:和前面的厚生是一个意思,厚养生命。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就是说,只有不把生活享受看得太重的人,才会比那些贪图欲望的人更胜一筹。 什么意思?统

    8 min
  8. 12/05/2021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 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我们来看第一句。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如果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害怕死亡的话,那么统治者再用死罪来威胁百姓,还有什么用呢? 就是说,如果统治者对待老百姓异常残暴,人们觉得死活都一样了,那么还怕什么死啊!所以,如果到最后,造反是唯一可以求生的方式的话,那么就非常可怕了。所以,如果到达了这种地步,那么上面的人,就应该反省反应了。所以,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你爱护别人,别人却不亲近你,那么你就应该反省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管理别人却管不好,你就应该反省反省,自己的才智是不是不够。所以,不要到了百姓连死都不怕的时候,才想起来去治理,因为,真正到了那个时候,就为时已晚了。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奇:邪的,乱的。 本句话,连起来,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就是说,如果你想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害怕死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对于那些故意造反或为非作歹的人,依据法律拘捕而惩罚他。如果这样,谁还敢故意造反或为非作歹呢? 什么意思?就是要杀一儆百,就是要杀鸡给猴看。这个意思,我们在这里并不想多讲,因为,反过来看,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我们更愿意强调前面的“使民常畏死”这句话,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使民常畏死呢?我们说,聪明的领导者,是会让跟随他的人,追随他的人,能够有无尽希望和无尽的前途的。这样的领导,下属是不愿意轻易离开他的,甚至,有时他是至死不渝的。因为大家都害怕因为违反制度而被开除,也都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或者工作,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大家才开始害怕触犯法律或者规章制度,才开始所谓的常畏死。   其实,讲到这里,我们来看老子本章的逻辑,还是非常缜密的,第一,不能弑杀成性,否则,民就不畏死了,严刑酷法,反而有可能激起民众的造反之心,进而孤注一掷,玉石俱焚。第二,也不能完全没有约束,而是只杀奇者,以儆效尤。而这个逻辑,和老子道德经全经的内容并不矛盾,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但是并不是没有一点点的有为,而是以无为而治为主,以此为前提,才出现了,迫不得已而战,迫不得已而杀,迫不得已而罚,如此而已。   常有司杀者杀 司杀者:专门管理杀伐的人。 常有司杀者杀,表面意思就是说,你犯了死罪就会有专门的人来行刑。 延伸开来,这就是一个比喻,这个司杀者,比喻天道,天道可以司杀,天道在人世间主宰人的性命。所谓天道好还,天命难违,就像上一章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在大道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人情面子可讲,众生一律平等。 而天道的司杀刑罚,也都是自然无为,毫无痕迹,就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样,它是依自然节度而行,虽然毫无造作,但却毫无偏差。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 斫:读zhuó,砍,削。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就是说,代替天道去主宰人的性命,这就如同不会木工的人去代替技艺高超的木匠砍木头一样。 就是说,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君臣要各有其位,要各执其事。如果统治者自己去做执杀等有为之事,就是越俎代庖,乱了朝序了。所以,统治者应该处无为之位,做无为之事,不可乱序,不可

    7 min

Descrizione

共81讲,逐句讲解,内容详实,通俗易懂。 关注四哥品书,轻轻松松学国学,轻轻松松读经典。

Potrebbero piacerti anche…

Per le puntate esplicite, devi effettuare l’accesso.

Rimani al passo con questo podcast

Accedi o registrati per seguire i podcast, salvare le puntate e ricevere gli ultimi aggiornamenti.

Seleziona un paese o una regione

Africa, Medio Oriente e India

Asia Pacifico

Europa

America Latina e Caraibi

Stati Uniti e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