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

黃兆徽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教育基金會)

您收到過假訊息嗎? 資訊爆炸的年代,各種真真假假的訊息, 我們怎麼樣才能夠聰明不受騙?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 是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與國立教育電台合作的Podcast節目, 在這裡我們將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 陪伴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 達成「群體免疫」,和假訊息說掰掰!   🏆2024年榮獲第50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2024年雙料入圍第23屆卓越新聞獎 🏆2022年入圍第48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 邀請您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如果要聯絡我們,歡迎寫信到這裡:tfc@tfc-taiwan.org 💌 臉書專頁 www.facebook.com/taiwantfc 💌 IG 帳號 www.instagram.com/taiwan_factcheckcenter/ 💌 Line 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 Twitter twitter.com/taiwantfc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基金會)官網 http://tfc-taiwan.org.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幫小孩開礦泉水卻要賠錢?別再編故事了!|誰是假消息

    18時間前

    幫小孩開礦泉水卻要賠錢?別再編故事了!|誰是假消息

    近期網路盛傳兩類民生治安相關的假訊息。 第一類是假治安提醒:例如傳言「苗栗頭份、新竹湖口市場扒手猖獗」,實際上影片來自越南竊案,與台灣無關;另一則稱「小孩請人打開礦泉水後昏倒,被父母誣陷索賠」,經與警方、兒少團體查證,全無此案,屬虛構故事。這類訊息常以「善意提醒」之名,實則製造恐慌。 第二類則是AI生成的虛構影片:宣稱「台北車站出現碰撞摔手機詐騙」,畫面經檢測為AI生成,警方也未接獲報案;另一段影片描述「2003年五名大學生在雪霸山區失蹤遭殺害」,同樣純屬杜撰,官方紀錄與搜救資料均無此事。 提醒大家,遇到此類驚悚的「治安提醒」或「離奇案件」,務必查證來源,不要被假訊息操弄恐慌,更不要急著轉傳。 🔹謠言1:網傳「這是頭份、湖口菜市場扒手影片,景氣不好、物價飛漲,扒手特別多要注意」? ✔ 事實:影片是越南錢包竊案,與台灣無關 🔹謠言2:網傳「最近有一種新騙局,幾乎100人有99人會上當受騙,有小孩請路人打開礦泉水瓶蓋,接著喝水後昏倒,佯稱小孩的父母突然出現,向路人索賠高額金錢」? ✔ 事實:查無此案 這是假治安提醒 🔹謠言3:網傳影片「台北車站出現碰撞摔手機,要求高額賠償的新騙術」? ✔ 事實:這是大量製造的AI生成影片,北車近期無此事件 🔹謠言4:網傳影片「2003年有5名大學生在雪霸山區失蹤」? ✔ 事實:AI生成的虛構故事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頭份 #湖口 #扒手 #越南 #轉瓶蓋 #摔手機 #北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4分
  2. 2日前

    EP207|災難新聞是怎麼產製出來的?新聞專業為何惡化?記者身心安全誰來確保?專訪張春炎(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00:00📌「同情式理解」是促進社會成長與抵抗負能量的核心力量 03:53📌盤點災難中的假訊息:龜山島「斷頭」、緬甸地震、世界末日 10:32📌921災民投入「災難新聞研究」,張春炎看見哪些問題? 18:19📌大學教的是一回事、媒體主管要求的是另一回事?第一線記者該如何採訪報導? 20:33📌為求吸睛,災難新聞常過度渲染血腥悲慘,傷害當事人、家屬與記者,放大社會恐慌 26:58📌災難新聞現場,誰造就了「明星災區」中的「明星記者」? 30:28📌颱風、地震、海嘯⋯⋯誰在乎第一線記者的身心安全? 39:18📌新聞魂熱血澎湃,但「沒有活著回來的記者,就沒有好新聞」! 42:24📌可怕?可憐?可惡?如何打破移工在新聞中的刻板印象 50:31📌靠戲劇深入移工的內心世界,媒體如何拉近我們與移工的距離? 57:04📌愛問愛答:災難新聞報導,媒體優先注意什麼面向? 921地震、八八風災、311大地震⋯⋯每一次重大災難,新聞記者都要直面最殘酷的現場。他們不僅要在混亂中堅守新聞專業,更可能因採訪而承受深刻的心理創傷。 本集節目邀請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媒體改造學社理事長張春炎,談新書《在重大災難中做新聞》。他從自身經歷與研究出發,探討災難新聞的專業挑戰,記者如何拿捏「報導真相」與「避免傷害」的界線?又該如何兼顧新聞倫理與自我安全? 除了記者的專業困境,「假訊息」也影響了災難報導,從「龜山島「斷頭」的流言,到如今 AI生成的假影像,這些虛假訊息往往比真實消息傳得更快、更廣,也加劇社會的不確定感,同時考驗了新聞從業人員的事實查核能力,更凸顯媒體素養的重要性。 本集節目邀請張春炎,共同探討在災難現場,新聞不只是冷冰冰的報導,而是影響人心的力量。帶你看見記者的專業背後,有多少無聲的掙扎與傷痕,敬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 Bye》! 🎵本周來賓點播:Metodi Hristov - Satisfy My Hunger 來 賓| 張春炎(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 主持人|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想聯絡我們:tfc@tfc-taiwan.org 💌寫信給主持人:chaohwei@tfc-taiwan.org 💌 謠言剋星查小喵: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新聞倫理 #記者 #災難 #地震 #颱風 #海嘯 #天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9分
  3. 你的存款會一夕歸零嗎?拆解金融謠言的殺傷力!|假掰特派員

    6日前

    你的存款會一夕歸零嗎?拆解金融謠言的殺傷力!|假掰特派員

    現在支付工具越來越多元,無論是行動支付、電子錢包還是網銀轉帳,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但也因為這樣,金融謠言更容易引發大眾焦慮。像是近期流傳的「伊朗銀行帳戶歸零」與「街口支付36億蒸發」,雖然都有真實事件作為基礎,卻被放大成駭人的假訊息,製造社會恐慌。 本集「假掰特派員」邀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輯陳偉婷,來談談金融謠言背後的手法與意圖,並解析台灣金融體系在資安與備援上的韌性。面對這些可能影響錢包安全的假訊息,我們又該如何保持冷靜與警覺? 這些假訊息的共同點是什麼?它們如何一步步引導人們懷疑金融體系,甚至被推向加密貨幣等高風險投資?台灣的金融體系在資安與備援上又是否足夠有韌性,能承受駭客攻擊或天災衝擊?本集「假掰特派員」一次說給你聽! 節目團隊︱ 黃兆徽、邱家宜、張育騰、林欣妮 Podcast「新聞真假掰」單元【假掰特派員】 查核報告、時事觀察、謠言風向、國際研究,全都說給您聽!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事實查核學苑上線!全民一起學查核!https://school.tfc-taiwan.org.tw 📮想聯絡我們:tfc@tfc-taiwan.or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9分
  4. 核三公投結束,但能源爭論未完:拆解核能與光電的傳言|誰是假消息

    8月28日

    核三公投結束,但能源爭論未完:拆解核能與光電的傳言|誰是假消息

    在核三重啟公投落幕後,台灣能源議題的爭論並沒有停歇,各種真假難辨的傳言也持續發酵。本週的「誰是假消息」帶你破解熱門能源謠言。 網路盛傳,若核三重啟,就必須拆掉現有的太陽能板,造成巨大浪費。然而實際查證發現,核能與光電計畫原本就能並存,兩者並不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 而「光電板到底能不能回收?」,此流言我們也詢問專家,揭露太陽能板其實能夠拆解回收,其中的鋁框與玻璃都有再利用價值,甚至部分完好的板材還會出口至其他國家再使用。 最後,我們也釐清「核三停機導致台中空污惡化」的謠言。所謂的「火紅天空」圖,其實是誤用國外低解析度的空品預測資料,與真實空氣品質並不相符。 面對能源轉型的激烈辯論,我們必須釐清事實,才能建立正確資訊判讀力。 🔹謠言1:網傳「核三廠已經變成光電場,要重啟,要把太陽能板全數拆除」? ✔ 事實:無此規定,核三現有核能機組與光電板可以並存,不須拆除。 🔹謠言2:網傳「太陽能光電板無法掩埋、無法燃燒,更無法拆解」? ✔ 事實:太陽能光電板可拆解,9成材料可回收再利用;不宜掩埋或燃燒。 🔹謠言3:網傳「核電歸零,台中電廠空中紅色煙霧比PM2.5還可怕」? ✔ 事實:網傳畫面是歐洲預報網站資料,不是台中真實的空氣品質。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核三 #光電 #公投 #核能 #回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4分
  5. 8月26日

    EP206|「鬼滅之刃」、「吉卜力」風格AI生圖,踩線了嗎?生成式AI席捲內容創作,你必須知道的智慧財產法律趨勢。專訪歐陽漢菁(律師/智慧財產法院前法官)

    00:00📌AI生圖「致敬」吉卜力、鬼滅之刃「風格」,違法了嗎? 03:08📌律師告訴你:It depends! 國內外AI著作權判決大解析 08:57📌AI工具「怎麼用」很重要!如何正確理解法律風險、不踩著作權紅線? 12:38📌「AI協作」作品受著作權保護嗎?「人」的貢獻程度才是關鍵! 23:18📌AI模型訓練資料來源,怎樣才算「合理使用」?四大因素判斷是否侵權 35:28📌生成式AI訓練資料侵權與否,法院怎麼說?解析美國兩大最新判決 48:37📌各國競相發展主權AI,台灣如何兼顧智慧財產與AI科技發展? 53:48📌你的「聲音」也可能被盜用!人格權、公開權一次了解,保衛自身權益 57:13📌《人工智慧基本法》管什麼、怎麼管?國際監管趨勢一次看! 01:07:21📌愛問愛答:如何思考AI時代的著作權問題? 吉卜力、鬼滅之刃正夯!你有試過讓ChatGPT幫你畫吉卜力、鬼滅之刃風格的大頭貼嗎?當生成式 AI 技術越來越普及,個人創作與智慧財產權的界線也再度掀起討論。 律師歐陽漢菁指出,著作權保護的是「人類精神創作的成果」,如果只是輸入幾句指令,可能無法構成著作權保護。但若你對結果有實質創意貢獻,並保留創作紀錄,則有機會主張「自己的著作權」。 以近期熱門的吉卜力畫風生成圖為例,「風格」是否受保護?她提醒,若風格與特定創作者高度連結,具辨識度,就可能構成具體表達,依法受到保護。非商業用途風險較低,但若用於廣告、動畫或傳遞與原作價值觀衝突的訊息,恐將觸法。 面對AI創作潮,國際間已有媒體與創作者提告,指控AI公司未經授權使用資料訓練模型。歐陽律師也建議,台灣未來若要推AI基本法,應在創新與監管間取得平衡,特別顧及中小企業的能力與負擔。 AI 浪潮來襲,法律如何跟上?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 Bye Bye! 🎵本周來賓點播:井上あずみ〈となりのトトロ〉 來 賓| 歐陽漢菁(律師/智慧財產法院前法官) 主持人|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 節目團隊︱ 黃兆徽、邱家宜、張育騰、曾富謄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想聯絡我們:tfc@tfc-taiwan.org 💌寫信給主持人:chaohwei@tfc-taiwan.org 💌 謠言剋星查小喵: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AI #吉卜力 #AI吉卜力 #ChatGPT #生成式AI #AI生圖 #著作權法 #著作權 #智慧財產權 #鬼滅之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時間9分
  6. 屈公病不會人傳人,疫調持續進行中|誰是假消息

    8月21日

    屈公病不會人傳人,疫調持續進行中|誰是假消息

    近期網路上出現多則與公共衛生相關的錯誤訊息。首先,中國廣東爆發屈公病疫情,被誤傳為「急性傳染病、無藥可治,還要小心從中國回來的人」。事實上,屈公病是一種蚊媒傳染病,不會人傳人,也不是新興病毒。台灣目前僅有境外移入案例,尚無本土疫情,民眾只要加強防蚊與清除積水即可,無需過度恐慌。 第二則謠言聲稱「屈公病因預算被砍,疾管署不會疫調、不會宣傳」。這是錯誤的說法。屈公病是法定傳染病,依法必須進行疫調,各地方衛生局也都在執行相關作業。雖然疾管署部分防疫與媒體預算確實刪減,但並未影響疫調工作。今年以來,疾管署也持續透過官網新聞稿與例行記者會更新疫情資訊。 最後,彰化一則父女陳屍車內案件,被謠傳為「國有器官在彰化拉開序幕」。此為危言聳聽的虛構故事。法醫解釋,解剖過程若有他殺疑慮,會例行取下咽喉與舌頭檢驗,事後都會放回遺體;而且舌頭與咽喉並非可移植的器官,更不可能作為器捐使用。 當我們面不熟悉的疫情或社會案件,網路謠言常以恐慌性語言放大誤解,唯有慢下來、不要急著轉傳,才能避免被帶風向。 🔹謠言1:網傳「屈公病不會有疫調跟宣傳,因為預算被砍光」? ✔ 事實:屈公病為法定傳染病,地方衛生局會疫調,未受疾管署預算刪減影響 🔹謠言2:網傳「中國爆急性傳染病 無特效藥可治,小心從中國回來的人」? ✔ 事實:屈公病是蚊媒傳染病,不會人傳人,有支持性療法緩和症狀 🔹謠言3:網傳「國有器官已在彰化拉開序幕」? ✔ 事實:利用人倫悲劇虛構故事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屈公病 #蚊子 #病媒蚊 #預算 #國有器官 #器官捐贈 #解剖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4分
  7. 8月19日

    EP205|全台2200萬人使用它!LINE用哪招防堵詐騙?假「驗證」、真轉帳!常見LINE詐騙報你知。專訪林若凡(LINE公共事務部副總經理)

    00:00📌驗證碼「049900」?假驗證、真轉帳! 02:33📌LINE在台滲透率高達93%,使用人口數2千2百萬 07:02📌台灣門號+LINE=詐騙組合包?LINE如何負起社會責任、清除詐騙帳號? 15:50📌廣告實名制、海外門號示警,LINE運用這兩招抓住詐騙源頭! 23:10📌為什麼一打開LINE就被「蓋版」?這是LINE防詐的關鍵警報! 26:18📌「只加LINE就中招?」打工、借錢、網拍,詐騙手法全解析 35:19📌 LINE提醒:若帳號出現「再次登入」一定要按,避免帳號被偷走 47:14📌通訊隱私與防詐之間的拉鋸:我們如何在LINE上舉報假訊息? 53:29📌記住這三種情境,LINE「驗證碼」99.9%都是詐騙 1:01:15📌愛問愛答:哪些方式可以防止詐騙擴大? 在台灣,LINE不只是通訊工具,更是詐騙集團鎖定的主戰場。LINE公共事務部副總經理林若凡分享,從「假買家」到「投資名人廣告」,詐騙手法不斷翻新,甚至利用人情味包裝成寵物投票、才藝比賽等連結,誘導用戶輸入驗證碼。 為了阻斷詐騙,LINE不只能從廣告端把關,還建立「公私協力、產業聯防」機制,與電商、金融、遊戲、電信業者合作,快速封鎖可疑帳號;推出海外門號示警、陌生邀請警告、蓋板訊息、以及「再次登入」功能,讓用戶能在帳號遭盜用時即刻搶回。 同時,LINE持續優化檢舉系統,並與事實查核組織及政府單位合作,建立跨平台的信任節點。面對詐騙與假訊息,科技與人性缺一不可,唯有持續更新防護機制,才能讓溝通環境更安全。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 🎵本周來賓點播:Fujii Kaze - Michi Teyu Ku (Overflowing) 來 賓| 林若凡(LINE公共事務部副總經理) 主持人|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 節目團隊︱ 邱家宜、黃兆徽、張育騰、蔡東棧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想聯絡我們:tfc@tfc-taiwan.org 💌寫信給主持人:chaohwei@tfc-taiwan.org 💌謠言剋星查小喵: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時間4分

番組について

您收到過假訊息嗎? 資訊爆炸的年代,各種真真假假的訊息, 我們怎麼樣才能夠聰明不受騙? 【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Bye!】 是由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與國立教育電台合作的Podcast節目, 在這裡我們將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暢談媒體議題, 陪伴聽眾提升媒體素養、增強對假訊息的抵抗力, 達成「群體免疫」,和假訊息說掰掰!   🏆2024年榮獲第50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2024年雙料入圍第23屆卓越新聞獎 🏆2022年入圍第48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 邀請您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如果要聯絡我們,歡迎寫信到這裡:tfc@tfc-taiwan.org 💌 臉書專頁 www.facebook.com/taiwantfc 💌 IG 帳號 www.instagram.com/taiwan_factcheckcenter/ 💌 Line 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 Twitter twitter.com/taiwantfc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基金會)官網 http://tfc-taiwan.org.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その他のおすす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