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白切鸡蘸酱的修正,一次跨国厨艺的切磋,一场跨越代际的传承,在珠江之畔勾勒出粤菜文化的全球图景。
“我在社交媒体上自学的白切鸡蘸酱做法完全是错的,今天终于学会了正确做法。”法国选手Romain Arnaud Desavis笑着说。他对记者坦言,参加“白天鹅杯”2025世界青年粤厨大赛,首要目标就是要挑战自己,并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厨师学习。
9月16日,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特邀支持,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白天鹅杯”2025世界青年粤厨大赛决赛在广州白天鹅宾馆圆满落幕。
大赛汇聚了来自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的40支青年厨师队伍,包括法国、瑞典、韩国、中国港澳地区等地的厨艺人才,通过“精品粤菜”和“粤式面点”两大项目的角逐,深度呈现粤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国际厨艺对话:粤菜文化展示全球吸引力
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菜系之一,粤菜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全球厨艺界的目光。本届“白天鹅杯”粤厨大赛,汇聚多种肤色,成为一场真正的国际厨艺交流盛会!
法国选手Romain分享了他的参赛体验:“决定参加比赛,这对我来说是个巨大挑战。广州的菜系非常强悍,饮食文化也极其深厚,是中国最顶尖的菜系之一!”
瑞典选手Mattias Lundahl则表示,参赛是为了获得学习新事物的新体验,他对白天鹅宾馆的环境、员工服务、游泳池和健身房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韩国选手卢炳国已有二十多年的韩国料理制作经验,他参赛的初衷却是为了打破常规。“每天听着同样的声音、做着同样的菜,越干越‘烦’。出来比个赛,说不定能学到点新东西!”比赛结束后,他的心情轻松了许多,表示“以后要多研究中国菜,再多喜欢它一点”。
台上台下,国际选手的参与和反馈,展现了粤菜作为中国文化使者的独特魅力——不只是一种烹饪技艺,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传承与创新:为十五运会铺就“文化迎宾毯”
师徒传承的模式在粤菜发展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次粤厨大赛,不仅是一场厨艺的比拼,更是传承与创新的展示。来自中国香港的领队黎耀楷已经退休,却依然决定带领年轻后辈参赛。
“这次比赛是‘青年杯’,所以我更想借机带一带后辈,让他们多些实战经验,多看看外面的世界。”黎耀楷告诉记者,当得到大赛举办的消息,他马上联系了曾经的徒弟、有志向的年轻人,带上他们一同来参赛。
香港选手林思聪常到各地比赛,足迹曾遍及港澳以及内地多个城市,甚至远至东南亚。他对这次比赛的评价很高:“通过这样的粤厨大赛,可以把粤菜饮食文化推广到海内外。”
对于青年厨师而言,比赛更是宝贵的学习机会。来自广东酥境天鹅坊队的陈小艺曾在白天鹅点心部工作过,此次参赛让她有“回家”的感觉。她认为大赛充分体现了赛事的专业性,为同行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创新精神被看作粤菜生生不息发展的动力。林思聪透露:“每一次比赛我都会尝试做些不同的菜式。这次做了几道新研发的菜品。大会指定了桂鱼,我就试着用桂鱼做出不一样的出品。”
羊城晚报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紧扣“食在广州 品味全运”主题,本次粤厨大赛与即将举行的十五运会形成了紧密联动。大赛通过“以赛引才、以赛育才、以赛聚才”的方式,搭建起青年厨者展示创意、交流粤菜文化的国际平台。
赛事期间,白天鹅宾馆一楼同步举行了开放式美食文化展,将“厨艺竞技”延伸为“文化传播”。公众可在宾馆故乡水的每秒声音中,沉浸式体验粤菜文化的历史传承、技艺精髓及创新成果。浓浓的广府美食文化氛围,成为十五运会举办前广州热情迎宾的绝佳铺垫。
本次大赛总裁判长、白天鹅宾馆总经理林镇海表示,此次大赛实现了“四个一”的价值突破:搭建了一个全球粤菜文化互鉴的高端平台,探索了一条“以赛引才、以赛育才”的人才培养路径,打造了一扇展示“食在广州·品味全运”的城市形象窗口,构建了一个“文旅体融合”的创新生态模式。
从“云端聚首”的资格赛到“巅峰对决”的总决赛,这场国际青年厨艺大赛已然超越比赛本身,成为粤菜文化通向世界的又一扇窗口,并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铺就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文化迎宾毯”。
附:“白天鹅杯”2025世界青年粤厨大赛至尊金奖TOP10
文 | 记者 刘星彤 实习生 李岑
视频 | 记者 刘星彤 实习生 王申昊
图 |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