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科技记者陈怡聊一本我近期特别喜欢的书《蒋勋谈莫奈:光的追随者》。有意思的是,陈怡在同济大学读博时的论文主题是梵高。90分钟的对谈里,我们聊了各自心目中的莫奈和梵高给我们的启发。祝愿大家都可以成为短短人生里的闪耀追光者。
一妍向往莫奈的明媚。她希望创作出更多令自己和读者的心灵明媚的作品,呈现出悠闲、自由、轻松的精神。
陈怡从梵高的身上找到“播种者的精神”。梵高在艺术中找到了他的信仰。借由艺术,他的心灵可以关注世界上真正需要被关注的事物。梵高在艺术中寄托了对人生真善美的渴望。陈怡希望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对他人有启发、有积极引导作用的东西。比如我们的播客,在她看来,就是一个播种的过程。
借由莫奈和梵高的成名之路,我们聊到了对个人IP的看法。如果把过多精力放在传播,创作的精力势必会减少。所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把更多精力放在创作上,是我们当下最需要做的事。
本期播客由以下5个问题展开:
- 02:10 1 为什么相比梵高,我会更偏爱莫奈?
- 38:32 2 为什么选择读蒋勋笔下的莫奈?
- 53:43 3 莫奈为什么被称为“充满变革的人”、“一生追随光的人”?谁指引他走上英雄之旅?他的眼睛被谁打开?
- 68:47 4 1879年莫奈39岁,妻子卡米尔去世。他如何度过低谷期,如何度过没有光的日子?
- 76:16 5 1915年莫奈75岁,第二任妻子爱丽丝去世。莫奈花园里一方小小的池塘,是老人独白的空间。患有白内障的独孤老人独自面对庭院,构建自己小小的修行时间,直至86岁死去。那么对我们来说,什么是我们小小的修行世界?
本期播客金句:
- 1 画画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
- 2 如果你要搞艺术。你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有些不一样,也是可以被理解和包容的。
- 3 梵高画画不是为了让当世的人记得他,而是把画作留在绘画历史上,给后世的画家以启示。
- 4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作上。
- 5 写作之前,先创作一种氛围。物质的,精神的,共同构成一个写作的空间。
- 6 在艺术里面,寄托了对人生真善美的渴望。
- 7 人永远可以重新开始,任何年纪都可以。
- 8 在还能看还能写的时候,在心里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一个有美好回忆的人,能够比一个内心的空空的人过得好。
- 9 我们需要锻炼我们的眼力。我们最需要肉眼有很好的机能。
- 10 周末的时间,多到大自然里用眼。
一些本期播客的提及:
- 书籍:《蒋勋谈莫奈:光的追随者》蒋勋【中国台湾】
- 书籍:《蒋勋谈梵高:燃烧的灵魂》蒋勋【中国台湾】
- 书籍:《蒙娜丽莎微笑500年》唐纳德·萨松【英】
- 书籍:《渴望生活》欧文·斯通【美】
- 文章:《白露》公众号“蒋勋”
- 画家:黄宾虹
-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
- 音乐:《vincent》唐·麦克莱恩创作
- 片尾曲:《风来疏竹》周一妍和AI SUNO作曲
☀️你可能还想听
- 56女记者聊天局《实验室女孩》:我不愿把生命任何一段时间,浪费在虚假的事上
- 55女记者聊天局之《五十岁,我辞职了》:任何时候做符合自己心的事,因为心可以给你最准确的答案
- 53女记者聊天局之《丹麦一年》:像丹麦人一样自在地生活,安静又舒适
- 52女记者聊天局之《东京8平米》:不管我们有多大的容身之所,精神都可以在无限的空间翱翔
☀️主播周一妍
- 复旦新闻硕士|前《外滩画报》记者|10年小而美简单生活的实践者、传播者
- 书籍:《日日滋养:365天爱自己的生活良方》
- 公众号:第1整理术YiOrganizer
- 视频号:周一妍Shirley
- 知识星球:生活创作者的密友圈
有意愿进听友群的朋友,欢迎添加主播微信:shirleyzhou2008 (备注“听友进群”)
☀️嘉宾陈怡
博客:科学网 搜索“陈怡”
如果你喜欢本期播客,欢迎留言、转发支持。每期播客节目下方有个“赞赏”按钮。您的善意鼓励,将帮助我更好地创作节目,将善与美传递给更多人。谢谢❤️。
版权申明:《100个日日滋养的人》播客节目版权归属轻书慢笔®️工作室。你可以在小宇宙APP或苹果播客APP找到我们。
情報
- 番組
- 頻度アップデート:毎週
- 配信日2025年9月14日 9:15 UTC
- 長さ1時間30分
- 制限指定不適切な内容を含まな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