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打开这期「想搞钱但不会敲代码」的AI发电站播客!——【AI搞钱调查局】
旋律套路?AI比你更懂“洗脑”
AI音乐席卷全网,“音乐行业药丸”的言论甚嚣尘上,不少音乐人焦虑到失眠,甚至考虑转行。但真相是——AI正在成为音乐人的“神队友”!“不是音乐没落了,是没用好AI才被淘汰!”——知名音乐人庆庆的硬核发言,点醒无数同行。
节目中盲测AI歌曲,部分旋律连专业音乐人都直呼“悦耳”,但庆庆一针见血:“气口假、音色机械,缺了人情味!”AI虽能模仿流行和弦套路,却难复刻“李宗盛式”的春风一笑。
音乐人终极命题:
“用AI一天量产100首抖音神曲,还是花半年磨一首‘听哭全宇宙’的走心之作?流量和灵魂,你选哪个?”
AI时代的“生存法则”
爆款养梦想:庆庆靠抖音神曲《归来兮》3亿播放量赚版权收益,反哺小众创作:“国风爆款是饭碗,迷幻电子才是灵魂。”
全能才是王道:“未来纯歌手必死!作词、作曲、编曲、制作——卷成六边形战士才能活!”
终极灵魂拷问
“用AI批量生产口水歌,还是坚守‘熬通宵改词’的匠心?算法永远不懂‘为一句歌词哭红眼’的疯狂!”
庆庆的答案:“拥抱AI,但别让工具偷走你的心跳。音乐的本质,永远是人与人的共鸣。”
(文末彩蛋:主持人现场用AI吉他弹唱《鬼迷心窍》,跑调也能秒变“氛围感歌手”——技术让音乐更自由,但经典永不褪色!)
主播金句:
AI 能生成千万首歌,却写不出“春风再美也比不过你的笑”
未来的音乐人得是“六边形战士”:写词、编曲、玩 AI… 但最重要的是 —— 别让工具偷走你的灵魂。
“我们行业里说天时地利、人和神助缺一不可。”
“以前写词写到发际线后移,现在AI帮我‘植发’!”
点击收听:AI 音乐浪潮下,传统音乐人何去何从?
【嘉宾介绍】
【戳时间点,听你想听的】
00:46 从模仿到创作的音乐之路
音乐创作人庆庆分享自己从小模仿歌手、参加比赛,最终成为音乐人的经历。
主播感慨:“原来每个音乐人的成长背后,都有这么多故事。”
03:43 AI音乐的“真香定律”
从最初的AI音乐“味很重”,到如今难以区分AI与人类创作。
主播调侃:“AI的进步速度,可能比我们学吉他还快!”
04:19 用AI写歌的“偷懒”与惊喜
庆庆讲述如何用AI工具优化歌词,甚至让AI帮忙写出“有共鸣”的词。
主播调侃:“看来以后写歌也可以‘外包’给AI了。”
06:00 创作音乐,先旋律还是先歌词?
传统音乐创作与AI创作的流程对比,探讨音乐创作的本质。
主播发问:“AI的快速生成,会不会让创作变得不再那么有灵魂?”
08:03 音乐人的“AI焦虑”
面对AI音乐的冲击,传统音乐人如何应对?
主播感慨:“AI可以模仿旋律,但能模仿出人类的情感吗?”
11:00 真人还是AI?猜猜看!
通过播放几首歌曲,让听众猜测哪些是AI创作的,哪些是人类创作的。
主播调侃:“AI的歌声越来越像人类,但总还是差点‘人味’。”
18:50 神曲与梦想的“生意经”
音乐人如何通过创作“神曲”来获取收益,同时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
主播感慨:“原来音乐人的生存之道,是用一首歌养活整个音乐生涯。”
20:46 音乐创作的“双面夹击”
音乐人在追求艺术风格与商业收益之间的平衡,如何在AI时代生存?
主播发问:“AI让创作更高效,但会不会让音乐失去温度?”
26:47 为歌手量身定制的“秘密”
传统音乐创作中如何根据歌手的个人风格和气质来量身定制歌曲。
主播感慨:“原来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这么多的‘私人订制’。”
49:46 AI音乐的未来:虚拟偶像与数字人
探讨AI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虚拟偶像、数字人演唱等可能性。
主播畅想:“未来我们可能真的要和虚拟歌手同台竞技了。”
【互动话题】
“AI时代,音乐创作者该依赖技术还是深耕情感?”
正如节目中嘉宾所言:“未来音乐人不仅要会创作,更要懂得如何让作品与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当AI能在短时间内生成旋律和歌词时——
你更倾向做“躺平创作派”(专注情感表达,让AI辅助创作)还是“技术极客派”(深入研究AI工具,追求极致效果)?
遇到过AI解决不了的音乐创作难题吗?(比如AI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情感表达)
用一句话证明你的“人类音乐审美优越性”!
【加入听众群:请添加微信】
【你听到的音乐来自】
搞钱 — 汪大东
情報
- 番組
- 頻度アップデート:毎週
- 配信日2025年5月21日 0:00 UTC
- 長さ58分
- 制限指定不適切な内容を含まな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