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來賓|
黃子堯(苗栗銅鑼四縣)
【客語比例:🌕🌕🌕🌕🌕】
|成就 黃子堯老師 之路|
00:55 ►在講客廣播電臺主持著《詩詩文文客家情》的子堯老師,筆名黃恆秋,這名字從18歲左右陪伴他到現在,取了這筆名也是有巧思的,「秋」發音同「邱」,「恆」有長久之意,意在...雖然從母姓,但他永遠也是邱家人!
註冊費還得要向親友借才有得讀書...從小就知道讀書不容易的子堯老師,更加珍惜能遨遊在知識裡的時光。
靠著半工半讀,讀到大學,一路上都跟文學有關,愛讀書的子堯老師,在高中畢業後在台中加入了《笠詩社》,台中為文化城,子堯老師課餘時間還會去書店、舊書攤站著看書,甚至還會將喜歡的詞句抄下來...
08:03 ►《笠詩社》裡面的前輩是跨越語言的一代,他們會用日文創作俳句、和歌...而客語的部分少有三行詩、俳句等...客家著名的前輩有杜潘芳格、羅浪、詹冰等,在那時候,都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士,對於後輩也是很大方的,這也是子堯老師喜歡待在《笠詩社》的原因之一。
11:25 ►最早發表的詩是刊在國語日報的〈日出〉,被報社選上來刊登,對學生時期的子堯老師還說是一大鼓勵!更別說還有稿費了。
身為客家子弟、在台中多年的子堯老師,有兩個感觸...一、是台中的客家人比例怎麼跟銅鑼是相反的? 二、是台中整體的發展比苗栗快得多!所以大部分苗栗客家人都是北漂居多。
16:21 ►同為北漂的子堯老師,曾於《客家雜誌社》擔任主編、總編等...心繫當時客家人的處境,便於客家雜誌做了兩項改變;一、是在全台各地尋找駐地記者,將在地的聲音即時傳達!二、是設立專欄給鄉親投稿發聲!23歲第一本詩集〈葫蘆的心事〉
23:02 ►以前的寶島客家電台是地下電台,名為寶島新聲客家台,在創立初期受到很多客家鄉親的幫忙與資助,在北部地區的客家人多為遊子,所以在他鄉遇鄉音!是很令他們感動的!
30:30 ►早年鍾肇政創辦了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現為會長的子堯老師分享,這協會性質屬學術性、公共政策,早年也會去立法院辦公聽會,努力為客家爭取權益與福利,也朝鍾老的口號-新的客家人來努力。
他們也會參與政治事務,希望參選人能立白皮書,以2000年的市長選舉為例,他們成立了新客家助選團為陳水扁先生助選,而他也在當選後陸續允諾了電台設立客語節目、學校雙語教學、相關祭典活動等...
協會也會前往全台辦理演講、學術研討會,也曾爭取過大學要設立客家相關科系與研究所,如今有幾所大眾所知的中央、清華、聯合等大學。
36:23 ►2010年成立客家筆會,至今持續有在運作,也有舉辦比賽與聚會,說道詩詞創作,子堯老師第一本客語的詩集為〈擔桿人生〉,這邊也與大家分享兩段同名詩作:
一枝擔竿
不長不短个竹擔竿
毋知㧡起幾多代人个飯碗
秤過幾多代人煞猛个斤兩
燒暖个日仔輒輒用汗水來洗身
細倈人㧡擔半行半走
細妹人㧡擔搖搖擺擺
一莊過一莊
分人越看就越靚
40:26 ►提到詩詞創作,為了讓志同道合的人能夠有一個據點能夠一起探討,子堯老師在苗栗火車站附近規劃了一間「客書房」的藝文空間,裡面約有兩萬多本書籍!
|黃子堯老師 心內話|
42:00 ►如果回到...加入《笠詩社》之前,沒有加入的話! 現在的子堯老師可能會是一位學校教授或老師吧!又或者是辦公室的辦事員,又或是一位文字工作者。不論是如何的發展,都要有一個意志「心懷客家.認同本土.放眼天下」!這是當時在客家雜誌社時所提倡的口號。
|黃子堯老師 座右銘|
45:32 ►苦歸苦,肯做就會有。--黃子堯
不管這條路如何,只要肯走!肯做!就一定會有機會。
47:20 ►子堯老師點播〈挑擔歌〉分享給大家。希望在人生這條路上,不論好與壞,都能走過去!
子堯老師沒有指定歌手,阿郡就為大家推薦王鳳珠老師的歌曲唷!
|工商廣告|
阿郡持續在募集大家的心裡話唷!
『如果回到那一天...我想對你說...』
歡迎踴躍投稿!說不定下一集就能聽到用客語來傳達的心裡話囉!
https://reurl.cc/xvgyx5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Information
- Show
- Channel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July 17, 2025 at 10:15 AM UTC
- Season1
- Episode82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