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E7|做出判決之前,我也有話要說!「法庭之友」能促進溝通和理解嗎 ft. 黃克先教授

司事Law室


不是法律人,也可以在釋憲聲請案中,提供自己的意見嗎?

答案是可以!事實上,近年釋憲聲請案裡的「法庭之友意見書」,吸引不少人目光。

「法庭之友」是《憲法訴訟法》實施後的新制度。當事人以外的人民、機關或團體,如果認為自己和憲法法庭審理的案件有關聯,可以書面聲請憲法法庭許可,在一定期間內提出專業意見或資料,供憲法法庭參考;而憲法法庭也可以透過這個制度,了解社會各界對案件爭議有什麼看法。

這個制度讓社會上不同聲音,有機會在法庭中被聽到;讓重大決定的辯論過程,不再只有法律人參與,而是有來自不同領域的人一起加入討論。

然而,許多人通常會因為不熟悉司法制度,或者因為案件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擔心帶來麻煩,而選擇不表態。

本集邀請到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的黃克先教授和大家分享:當初為什麼會想對釋憲聲請案提出意見?跟以往研究領域有什麼關聯?「闖」進一個陌生的知識領域發表看法,曾經擔心過哪些事情?老師又是如何看待臺灣的法律文化?

當社會學遇上法律,究竟會迸出什麼火花?快來聽黃克先教授娓娓道來!

今日來賓: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黃克先教授

【本集精彩重點】
✓ 我也有機會成為「法庭之友」嗎?
✓ 重大案件眾所矚目,不表態,才安全?!
✓ 見樹又見林:社會學家如何看待社會議題?
✓ 推動改變,有可能就從當下這個判斷開始!

📚本集推薦讀物:王曉丹,《法律有關係:法律是什麼?怎麼變?如何影響我們生活?》

#司法院 #廣告 #釋憲 #憲法訴訟法 #法庭之友 #社會學
司法院FB:https://www.facebook.com/judicial.gov.tw
司法院IG:https://www.instagram.com/judicial.gov.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