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世界报

法国 « 世界报 » 精准报道,权威评述,影响遍及法国与欧洲以远。每天一栏 « 世界报摘要 »以飨听友。

  1. VOR 2 TAGEN

    特朗普和普京的故事:两人是朋友?还是对手?

    本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就乌克兰问题会面。欧洲人担心两人会在“受害者”乌克兰缺席的情况下暗中交易。毕竟,特朗普对普京的兴趣由来已久,两人之间既有利益交织,也有情感投射,还有外界难以厘清的传言和怀疑。 法国世界报周五对特朗普与普京的关系进行了梳理。 地产梦与选美舞台 法国世界报指出,特朗普与普京的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1986年,年轻的地产商特朗普在纽约与苏联驻美大使同桌共进晚宴,聊起和苏联政府合作在克里姆林宫的对面建设豪华酒店的设想。第二年,特朗普首次访问苏联,这个计划更埋在了他的心底。 2013年,已经是电视明星和环球小姐赛事东家的特朗普,带着让普京在环球小姐赛事舞台亮相的念头前往莫斯科,同时,特朗普还想推动“特朗普大厦”在俄罗斯的首都落地。虽然普京最终没有出席选美活动,但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半真半假地问:“他会成为我最好的朋友吗?” 金钱纽带 进入21世纪,俄罗斯的私人资本大量流入特朗普的地产版图,这一点连他的儿子在2008年都公开地给予过承认。 2007年,特朗普在媒体上对普京的“重塑俄罗斯形象的能力”给予称赞。这种单向的钦佩一直延续到特朗普入主白宫的前夕。 2015年,他在拉斯维加斯面对一名后来因间谍罪被逮捕的俄罗斯女子说,自己能与普京“相处得非常非常好”。同年9月,特朗普又为普京的“领导力”打了个“A”,普京也回以“聪明又有才”的评价。 互夸卷入政治风暴 特朗普和普京之间的这种互夸,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被卷入政治风暴。 美国情报机构和特别检察官调查确认,俄罗斯确实干预了美国大选,包括黑入民主党系统、泄露对希拉里不利的信息。虽然调查没能下结论证明特朗普团队与克里姆林宫之间有直接的“阴谋”,但“通俄门”的阴影始终笼罩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 2017年,特朗普在解雇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的次日,在白宫接待了俄外长拉夫罗夫和俄国驻美大使基斯利亚克,同时还随口分享了机密反恐情报。美方的记者当时被挡在门外,没有让入内,但被允许入内的俄罗斯记者对此进行了全程记录。 一年后的赫尔辛基峰会,特朗普甚至公开质疑本国情报机构的结论,并偏向普京的立场。只是事后,特朗普才试图“澄清”。 制裁与暧昧并行 尽管如此,在国会的压力下,特朗普政府多次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同时批准向乌克兰提供“标枪”反坦克导弹。不过,这些举动更像是被迫完成的外交作业,而不是他发自内心的强硬姿态。 结束第一任期的特朗普依旧保持着与普京的“跨洋联系”。2022年俄军入侵乌克兰,特朗普称这是“天才之举”,并夸普京“爱国”。根据记者鲍勃·伍德沃德的披露,两人在特朗普政治低谷期至少通过七次话。甚至在新冠疫情期间,特朗普还向俄罗斯提供稀缺的新冠检测设备。到2023年,特朗普推动将美国对乌援助与调查拜登家族“腐败”挂钩,并在自己的政治阵营中,将“通俄门”描绘成民主党的阴谋。 如今,特朗普偶尔会在社交平台上警告普京“停止”攻击乌克兰,但很快又对新一轮制裁表示怀疑,好像自己也不太信自己的警告会有效。 普京的算盘 外界认为,普京依然对特朗普有兴趣:不仅是因为特朗普有可能推动美国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还有可能促成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 至于特朗普是否在俄罗斯投资,或者俄罗斯资本是否继续流向特朗普帝国,无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莫斯科乐于拥有特朗普这样一位“不按牌理出牌”的对话者。

    6 Min.
  2. VOR 3 TAGEN

    特朗普和他的诺贝尔和平奖执念

    在阿拉斯加和普京会晤的前夕,美国总统特朗普内心的目标似乎不只是地缘政治突破,而是那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和平奖。 在特朗普和普京二人峰会召开的前夕,法国世界报周四刊出文章,述说特朗普的诺贝尔和平奖执念。该报写道,在阿拉斯加和普京会晤的前夕,美国总统特朗普内心的目标似乎不只是地缘政治突破,而是那梦寐以求的诺贝尔和平奖。好几个国家已经表示支持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是公开向挪威诺奖委员会提名特朗普,即将于阿拉斯加举行的美俄峰会,被他描绘成结束乌克兰冲突的舞台。 不过,欧洲政界却心怀戒心,担心特朗普会成为21世纪的新“张伯伦”。在1938年慕尼黑会议上,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将捷克斯洛伐克拱手让给了希特勒。 特朗普则梦想成为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特朗普自称自第一任期以来就是“和平缔造者”。他反复强调,自己是自卡特以来唯一一位没有在任内将美军投入海外战争的总统,并坚称如果他当时在任的话,乌克兰战争和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的事件都不会发生。如今,重返白宫的他,直接将第二任期搞成为“和平奖”而战的一个任期。 可是,特朗普在高调宣称自己在斡旋世界和平的同时,却在其第二任期一开始就扬言要吞并格陵兰、控制巴拿马运河,甚至不排除动用武力;特朗普还削减对非洲援助并解散美国国际开发署,比尔·盖茨指责这会“导致世界最贫困儿童的死亡”;特朗普还无视法院的裁决驱逐移民,还在国内削弱法治体系。 6月20日,特朗普在自家社交平台上(Truth Social)宣布促成刚果(金)与卢旺达结束数十年战争,他说,“这是非洲的大日子,也是世界的大日子!”话锋一转,特朗普又列出一长串“被忽视了的(他的)和平壮举”:阻止印巴战争、维持埃及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和平、推动可能让中东统一的《亚伯拉罕协议》。可惜,这一切都没换来奖章。特朗普抱怨说,“不管是俄乌、还是以色列与伊朗,我都不会得奖,但大家知道我值得,这就够了。” 就特朗普上述的这一长串自我表功,法国世界报写道,问题在于,并非所有功劳都能坐实。例如,印度总理莫迪在议会中说:“没有任何外国领导人要求我们停止行动”,这完全否认了特朗普的调停。刚果与卢旺达的停火协议签署五十天后,反叛武装依然活跃;埃塞俄比亚则对特朗普有关尼罗河的评论颇为恼火;至于以色列宣布暂停对伊朗的攻击,更多是出于美国国内选票的考量,而非国际和平的使命。 好几个国家领导人迎合特朗普 尽管如此,还是有好几个国家的领导人在迎合特朗普。 巴基斯坦于6月21日提交提名书,称特朗普是“真正的和平工匠”;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在白宫表态“推动并支持”特朗普获奖;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更建议向诺奖委员会发出联合呼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则在8月7日宣布提名特朗普,理由是他推动柬泰边境冲突停火。美国媒体《今日美国》感叹说:至少有五位国家领导人公开为特朗普背书。 “如果我叫奥巴马,十秒钟就能拿奖。” 法国世界报表示,历史上,美国总统中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多为民主党人或进步派人士,而特朗普对此非常不高兴。2024年10月,他在底特律经济俱乐部吐槽说:“如果我叫奥巴马,十秒钟就能拿奖。”近期,他更转发了里根和老布什时期的演讲撰稿人麦金农的评论:“特朗普配得上和平奖,只是左派永远不会承认”。 确实,对这一系列的围着“诺贝尔和平奖”的动作,左派在保持沉默,也许左派是被震惊到无话可说了。

    6 Min.
  3. VOR 4 TAGEN

    对华政策前后矛盾,特朗普政府真的制定了对华战略?

    法国世界报周二发表社论,强调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前后矛盾。社论表示,美国总统缺乏明确的对华战略,特别是在贸易问题上。这让华盛顿的合作伙伴感到困惑,感到不解,但却正中北京的下怀。 5月2日,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罗伯特·阿姆斯特朗(Robert Armstrong)创造了一个如今广为流传的词--TACO,来形容特朗普总统在关税问题上的反复无常。TACO是个英文短句的缩写,意思是“特朗普总是胆怯”。三个月后,TACO这个词恐怕也适用于美国元首的对华政策。 法国世界报的社论表示,特朗普摇摆不定,一会儿说要对北京实施贸易制裁措施,一会儿又对习近平展现友好姿态。特朗普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不断推迟他自己所设定的最后期限,他所做出的决定与华盛顿各方此前达成共识的坚定立场相矛盾。 前所未有的举措 8月11日星期一发生的两件事就充分体现了特朗普的摇摆不定。美国总统这一天宣布了前所未有的举措,与美国最大的、市值最高的微处理器公司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达成了协议,同意该公司向中国出口H20芯片;作为交换,英伟达将把如此获得的利润的15%上交给美国财政部。这一协议也同样适用于另一家微处理器公司AMD。 对出口中国的芯片征税,这一史无前例的措施,其合宪性、是否符合美国宪法,存在疑问。另外,这一措施也是美国联邦政府对企业活动的直接干预。此外,这一措施也反映了华盛顿在向中国出售半导体这个问题上,立场转变了。 特朗普做出让步 今年4月份,特朗普对全球发起关税进攻,向中国出售先进半导体是事实上被禁止的。为了应对特朗普的关税进攻,北京限制了稀土产品的出口,尤其是磁铁。磁铁是多个行业里的电子元件的必需品,中国拥有实际上的垄断地位。中美这两个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相互对对方施加压力:中国拥有稀土武器,而美国则拥有北京尚未掌握的人工智能芯片技术。 特朗普允许英伟达对中国出口其H2O芯片,这意味着特朗普在中国问题上做出了让步,这引发了华盛顿强硬派们的担忧。华盛顿的强硬派们担心特朗普日后可能会在向中国出口最先的进芯片方面做出让步,从而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 北京着眼长远 法国世界报的社论继续写道,特朗普周一宣布的另一项对中国的让步是将和中国的关税谈判再延长90天。所有这些举动显然都是为了迎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朗普正急于和习近平举行峰会,以达成他梦寐以求的贸易“交易”。 但是,问题是,白宫的对华政策绝对地令人费解。美国在欧洲、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合作伙伴有理由怀疑,特朗普政府是否真的为应对中国制定了战略,或者是,特朗普这位共和党总统是否只是在走到哪算到哪,跟着他的情绪走,跟着他的商业利益走,跟着到过白宫椭圆办公室里的那些总裁们的意愿走。特朗普的这种不确定性非但没有给习近平制造麻烦,反而正中北京的下怀,因为北京着眼于长远发展。特朗普的这种不确定性反而让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和安全利益攸关方摸不着头脑。

    5 Min.
  4. VOR 5 TAGEN

    宁德时代宜春矿停产,让全球锂市场“心慌”

    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一个锂矿已停止运营,这给锂市场带来了冲击,但并未消除生产过剩的风险。 全球最大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8月11日星期一确认,其位于中国东南部宜春的锂矿因采矿许可证到期而暂停运营。 法国世界报周二特别关注了这一事件,因为,这座矿可不是路人甲,单它一家的产量就占全球约6%,是全球锂供应链的“大块头”。消息传出,国际锂价当日收盘飙升8%,多家国际矿业公司的股价也跟着“心跳加速”。事实上,这座矿早已是市场焦点,投资者和业内人士早就在追踪这座矿的命运了,因为此前已有传言说,中国政府可能不给这座矿续发许可证了。 截至2024年,宁德时代掌控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35%到40%的份额,为特斯拉、丰田、宝马以及大多数中国车企供货。锂虽然不是稀土,但是,手机、电脑、电动车电池都离不开它,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它的地位就像是“新石油”。宜春矿带的锂储量庞大,当地各个矿的合计产出占中国锂供应的四分之一、占全球锂供应的12%。近年,大批中国电池企业在宜春扎堆投资200多亿欧元,形成矿山—精炼厂—超级工厂的一条龙布局。 其实,中国的锂储量并非世界第一,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才是锂矿的“矿霸”。但中国在精炼加工方面一家独大,掌握着全球60%的锂精炼产能,把原矿变成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关键材料,牢牢卡住供应链的咽喉。 同时,中国在非洲和拉美积极布局矿权,与美国等国“抢矿”,国内的青海、西藏盐湖也在加速开发,但伴随着环境与社会矛盾。2024年初,四川雅江保护区发现了百万吨级新矿床,这个新矿床几乎和大熊猫是邻居;7月份湖南又发现了大型的锂矿。中国频现新矿,让中国的锂储量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智利,但也加剧了“供大于求”的担忧。 近年来,锂市场的价格犹如“过山车” 也因此,近年来,锂市场的价格犹如“过山车”:2022年价格飙到天花板,2023、2024年却断崖式下跌,不少新矿刚开工就亏损。高价时期,矿企疯狂扩产,买家囤货投机;可全球电动车电池需求自2023年起因通胀、经济疲软、电动车购买补贴削减而降温,供需矛盾立刻反转,价格应声暴跌。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宁德时代宜春矿停产,很可能是北京出手调节行业“内卷”的信号,制止价格战式竞争:大家拼得头破血流,价格战打到筋疲力尽,却没人真正发财,企业赚不到钱,消费者也没有得到太多实惠。习近平多次批评这种无序竞争,呼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但业内也提醒,一座矿的停产不足以消化庞大的过剩产能;如果9月底之后宜春其他锂矿也受到影响,也被波及,锂价才可能持续走高。 国际市场也在观望,毕竟,锂不仅关乎新能源车,还涉及 储能、电网和电子产业。有人担心,宁德时代宜春锂矿的停产事件可能成为中外锂资源博弈的新节点;也有人乐观,认为这是周期调整的自然结果。 换句话说,锂市的这一波行情究竟是“虚惊一场”还是“矿难中的商机”,还得看中国的下一步棋。

    6 Min.
  5. VOR 6 TAGEN

    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淘汰赛已经打响

    法国世界报周一刊出文章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经历产能过剩、竞争惨烈的局面,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淘汰赛已经打响。比亚迪虽然依然是行业龙头,但销量正在下滑,中国国内的价格战让比亚迪的利润大幅缩水。为了消化过剩的产能,比亚迪必须依靠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来渡过难关。 截至8月8日,比亚迪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股价已较5月份的最高点下跌了30.2%,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价同期甚至下跌了49%。2022年以来就没有再生产过纯燃油汽车的比亚迪,自5月份以来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持续放缓。7月份,比亚迪的销量环比6月份下降了10%,而中国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市场的增长势头也在放缓。 虽然比亚迪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上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其地位正在逐渐下降。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已从一年前的35.4%降至27.8%。中国市场的放缓使得比亚迪的2025年销售550万辆车(国内及国际)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比亚迪不得不打价格战。5月份,比亚迪对22款车型短期降价,降幅最高达34%。 降价潮让同行坐不住了。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忍不住开怼,不指名地说某些车企沉迷股价虚胖,甚至暗讽比亚迪会成为“汽车界的恒大”。比亚迪公关负责人李云飞则反击称,“不存在恒大式危机”。 法国世界报指出,地方政府是中国电动车产能过剩的幕后推手之一。过去十多年间,为了招商引资和就业,不少地方政府给车企送地送钱,有的甚至帮忙盖厂子,生产指标也包揽。地方政府的这种“溺爱”造就了产能泛滥,也养出了一些“烧钱”不断的案例。 法国世界报还表示,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淘汰赛已经打响。一些小规模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纷纷出局,曾经的300多家新能源车企如今只剩下一半。专家预计,最终能活下来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也就五到十家。连习近平都在讲话中用上了“内卷”一词,提醒各地别一窝蜂地上新能源项目。北京也收紧了地方政府新建产能的审批权,算是给这场“内卷”踩下了刹车。 比亚迪的优势在于技术领先与垂直整合,但要消化产能,国际化是唯一的出路。它计划到2030年实现海外销量占其总销量的比例达到50%,并要在欧洲建设三家工厂,此外,比亚迪还使用混合动力车型来规避欧盟对电动车征收的关税。 然而,路途是艰难的。7月份,在法国,四家中国品牌合在一起,登记注册的车辆数只有3731辆,市场份额为3.2%。和雷诺、标致等老牌巨头相比,这一数字是微不足道的。在墨西哥,比亚迪还遇到了没有想到的对手:由中国的工厂生产的、贴着雪佛兰商标的车,这些雪佛兰牌的车,价格同样低得刺眼。 曾任墨西哥驻华大使(2007年至2013年)、现为顾问的瓜哈尔多(Jorge Guajardo)评论说,“这些汽车虽然挂着西方的商标,但完全是中国制造的。它们只是中国出口产能过剩的又一个例子。” 全球新能源车赛道,眼下已变成一场充满幽默与火药味的马拉松了。

    6 Min.
  6. 8. AUG.

    陈立武被点名下课:英特尔值得这么大动干戈吗?

    曾在亚洲风光无限的半导体投资大佬陈立武(Lip-Bu Tan),在今年3月被任命为英特尔的CEO,这才没有几个月的时间,陈立武就被美国总统特朗普点名下课。法国世界报周五刊出文章,关注这一事件。 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7日星期四在社交平台上高调喊话,要求他“立即辞职”,特朗普在真相社交平台上写道:“英特尔的CEO身陷严重利益冲突,必须立即辞职”尽管特朗普没有细说具体的理由,但矛头直指陈立武与中国的关系。 在特朗普之前,共和党鹰派代表、阿肯色州参议员汤姆·科顿于8月6日星期三在一封公开信中细数了陈立武的两宗“罪状”:其一,陈立武曾经在其掌舵Cadence公司期间,向一所具有中国军方背景的大学非法出售芯片。其二,陈立武投资了数百家中国半导体企业,其中八家被指与中共有关联。虽然没有证据显示陈立武知情,但在“中美科技对峙”的氛围下,陈立武的中国背景足以让华盛顿政府焦虑。 陈立武出生于马来西亚、成长于新加坡,拥有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核工程硕士学位和旧金山大学的MBA学位。 他创办的投资基金(Walden International)曾在亚洲投资超过500家初创公司,其中超过120家是半导体企业,因此在中国,陈立武有“芯片先生”的称号。如今,这段履历却变成了陈立武的“政治负资产”。 法国世界报表示,挑选陈立武当英特尔的CEO,可能确实存在“人选”问题,但是,英特尔值得美国总统这么大动干戈吗? 法国世界报写道,曾经是全球微处理器霸主的英特尔,如今早就被台积电、三星给远远地甩在身后,连英伟达(Nvidia)都将英特尔的市值踩在脚下。英特尔的市值现在仅有大约900亿美元,不到五年前的四成,远低于市值破4.5万亿美元的英伟达。 法国世界报表示,近年来,英特尔一而再再二三地错失良机。过去十年间,英特尔的战略反复。 英特尔先是放弃芯片的制造,后来又想回头,但结果不仅落人一步,还被拜登政府“烧钱都扶不起来”。计划中的美国俄亥俄州超级工厂一拖再拖,甚至可能2030年都完工无望,英特尔的欧洲建厂计划更是接连告吹。 英特尔还完全错过了人工智能热潮。下一步,英特尔可能会关闭代工厂,让自己变得更加灵活,就像那些只设计芯片的公司比如英伟达、博通或AMD那样。英特尔2024年的营业额是530亿美元,可亏损190亿美元。未来,英特尔甚至有可能被拆分出售。

    5 Min.
  7. 5. AUG.

    德国开庭审理德国选择党与中国关系案

    8月5日星期二,德国萨克森州德累斯顿高级地区法院开庭审理的一宗案件备受瞩目,因为它涉及北京当局到底获得了欧洲议会以及德国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fD)的哪些消息。法国世界报周二就此发表文章指出,此案或将对在德国政坛崛起的德国选择党造成重大冲击。 郭健传递的材料“多为流言”? 被告曾是德国选择党的头面人物马克西米利安·克拉赫(Maximilian Krah)的助理郭建(音),他被指控在2019年至2024年间向中国情报部门传递欧洲议会的敏感文件和德国选择党的内部消息。法国世界报指出,此案或将对在德国政坛崛起的德国选择党造成重大冲击。 郭健曾是马克西米利安·克拉赫的助理,而克拉赫则是现任德国联邦议员、前欧洲议会议员。郭建遭到指控的,不仅是他向中国情报部门提供了欧洲议会的敏感文件,他还向北京汇报了德国选择党的党内斗争、领导层私生活以及资金往来等情况。调查人员透露,郭健详细记录了德国选择党内部的权力斗争情况,尤其是两位共同主席之间的分裂。克拉赫本人则辩称郭健传递的材料“多为流言”,并否认事先知情。 克拉赫长期以亲中立场著称。在欧洲议会担任议员期间,他对北京当局非常宽容,他拒绝谴责新疆问题,称相关报道为“反华宣传”;克拉赫还在网络上为中国吞并西藏辩护,并反对欧盟限制中国影响力的措施。克拉赫将作为证人,在9月3日出庭,但外界怀疑他本人也可能成为被告。因为,德累斯顿检方早在2024年就开始对克拉赫展开两项初步调查,指控克拉赫受贿并要求解除他的议员豁免权。 案卷显示,2019年至2022年间,克拉赫获得了超过5万欧元的资金,来自与郭健关系密切的几家企业。克拉赫则轻描淡写地说,那是他当律师的正常业务收入。不过,检方怀疑,这些资金可能是北京的“赞助”。 此外,克拉赫还因与俄罗斯有关的资金往来受到调查。检方怀疑他收取克里姆林宫相关寡头的秘密款项以传播亲俄言论。他与党内另一名高层彼得·比斯特隆一度因腐败嫌疑被迫暂停2024年欧洲大选的竞选活动。 尽管如此,德国选择党在2024年欧洲大选中仍获15.9%选票,成绩创纪录。克拉赫随后在2025年2月的德国提前大选中,在萨克森州开姆尼茨选区赢得近45%的支持。然而,随着对郭健审判的展开,随着更多案情的披露,克拉赫能否继续稳居党内高层成为疑问。 法国世界报认为,本案不仅可能揭露更多德国选择党的内部隐情,揭露德国选择党和中国的关系,还有可能会动摇该党在德国政坛的地位。

    5 Min.
  8. 4. AUG.

    生活中,宗庆后是双面人;和法国达能合作时,宗庆后也是双面人

    周一的法国世界报关注中国前首富宗庆后的遗产纠纷案。该报表示,三名非婚生子女已正式提出继承遗产的要求,如果鉴定结果属实,三名原告不仅可能分走大笔的资产,还有可能撼动宗馥莉对娃哈哈的掌控权。这场亲子大战不仅关乎血缘,更关乎谁能继续掌控娃哈哈。 该报指出,香港高院8月1日的判决,确认了三名外籍非婚生子女对可能存在的信托有权受益。现在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在杭州上演的诉讼,法院已经要求进行DNA鉴定,以确认三名原告是否真是宗庆后的骨肉。 法国世界报表示,三名非婚生子女已正式提出继承遗产的要求,如果鉴定结果属实,三名原告不仅可能分走大笔的资产,还有可能撼动宗馥莉对娃哈哈的掌控权。这场亲子大战不仅关乎血缘,更关乎谁能继续掌控娃哈哈,因而,也让中国的富豪圈子屏息以待。 “草根逆袭” 法国世界报介绍了“中国饮料之王”宗庆后的传奇人生,也介绍了宗庆后的前首富地位和法国达能集团的渊源。 根据法国世界报,宗庆后的人生就是一出“草根逆袭”的传奇。 1945年,宗庆后生于贫困家庭;少年时因家境不好被迫辍学。后来在盐厂当了15年的工人后,他在80年代的改革浪潮中靠卖冰棍起家。1987年,他与两位退休教师开了个小卖部,专卖孩子们的饮料零食。几年后,他创出了营养口服液,一举打开了市场。1995年宗庆后涉足瓶装水,满足了“自来水不能喝”的现实需求,由此,娃哈哈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与法国达能集团展开世纪较量 不过,真正让宗庆后“封神”的,是与法国食品巨头达能集团的世纪较量。 1996年,哇哈哈与法国食品巨头达能(Danone)合资,进军中国市场。达能持股51%,哇哈哈持股49%。 一开始,这对“中外联姻”进展顺利,哇哈哈一跃成为中国饮料巨头,市场份额大增。可10年后,达能惊讶地发现宗庆后暗中建立了平行工厂和离岸公司,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娃哈哈产品都不是来自双方的合资工厂,而是来自宗庆后建立的平行工厂和分销网络,宗庆后还悄悄地转移利润。尽管如此,达能仍然提出收购这些存在争议的平行实体。宗庆后则谴责达能公司在娃哈哈品牌成功的情况下恶意收购。 达能愤而提告,达能公开指控宗庆后“私设地下工厂”,要求收回控制权或并购这些“影子工厂”。 宗庆后为了赢得广大消费者和员工的支持,就挥舞民族主义大旗,诉诸于中国民族主义。宗庆后在他的新闻发布会上,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抨击法国达能集团是“帝国主义者”和“殖民主义者”。他的员工则在宗庆后的领导下,在公开信中,称达能公司是“洋强盗”和“叛徒”。 最后,达能只能退出合资公司。2009年,双方正式“离婚”。达能损失惨重,据传赔本5000万欧元。宗庆后则彻底收回哇哈哈控制权,在民族英雄的光环下继续稳坐饮料之王的宝座。宗庆后本人也因这场胜利,两度登顶“中国首富”。宗庆后被视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守护者”,甚至在中国商界封神。法国达能集团则输掉了自己的中国梦。法国世界报表示,“娃哈哈与法国食品巨头达能的世纪较量”堪称中国商业史和中外合资史上的经典案例,成为跨国企业研究“中国模式”的“教科书级案例”。

    6 Min.

Info

法国 « 世界报 » 精准报道,权威评述,影响遍及法国与欧洲以远。每天一栏 « 世界报摘要 »以飨听友。

Mehr von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Das gefällt dir vielleicht a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