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低海运船只的碳排放,这是6月9日即将在尼斯举行的联合国海洋峰会的目标之一,因为目前全世界各国的远洋运输船只每年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数量已经达到全球总排放量的3 %, 而倘若不立刻采取限制措施,那么,随着世界贸易的增长,到2050年,这个比例预计会达到17 %,该行业如何有可能兑现要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由于2015年签署的巴黎气候协定未能就远洋运输行业的减排制定规章,总部位于伦敦的国际海事组织近几年试图就减低碳排放的措施展开谈判,今年四月中旬,成员国们终于就选择征收碳税还是燃料脱碳的措施达成了一致,达成的协议采取了折中的方法,一方面鼓励运输船使用低污染的燃料,另一方面,在不遵守碳强度标准的前提下必修支付碳税,支付的税额要根据船只的碳强度轨迹来计算,并且随着排碳量的增加而提高税率。当然,上个月达成的临时协议还必须等待今年十月份获得正式通过,通过之后,将从2028年开始实施。
那么,具体而言,如何减低海运货轮的碳排放?除了使用清洁能源之外,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创企业提议将船只排放的二氧化碳直接捕捉起来,转化成固体或者液体,总部位于伦敦的Seabound 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的研创的碳捕捉技术日前还获得了欧洲专利局的青年发明家奖,我们为此电话采访了获奖的Seabound 公司创始人之一,来自中国的学者温柔嘉女士,请她介绍一下她们的技术的运作原理以及使用效率。
法广 : 首先要祝贺您和您的合伙人获得欧洲专利局颁发的年度青年发明奖,欧洲专利局是如何解释为何要将奖项颁发给你们两位?
温柔嘉:谢谢,这个奖项是颁发给年龄在三十岁以下,对完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作出贡献的目标,而我们的发明与环保与减排有关,所以选择了我们,另外,我们两个人的年龄也都在三十岁以下。
法广:三十岁都不到!真是年轻有为!能否简单地介绍一下您自己?
温柔嘉:我出生于福建福州,之后在美国与英国留学,我的专业是物理与计算机,我在剑桥大学获得了理论物理硕士学位,同时也修学流体物理以及其他的科目,之后,在亚马逊从事一些人工智能开发方面的工作。
法广:那如何会从事碳捕捉技术的研究呢?
温柔嘉:这是由于我的合伙人,我们是在大学了认识的。她一开始从事电甲醇的生产,而电甲醇的生产需要二氧化碳与氢气,但是二氧化碳的原料供应不足,所以,这才引发了要捕捉二氧化碳的设想,形成一个海上航运业的良性的碳循环,而且,我们发现航运业的脱碳进展非常艰难,目前市场上的许多技术都存在许多不足,所以我们才觉得有必要展开这方面的开发。
法广: 很有意思,也就是说,你们的技术不仅可以捕捉海运船的碳排放,而且捕捉的二氧化碳还可以被用来生产比较清洁的能源电甲醇,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不过,整个过程的运作过程中是否耗能?能否介绍一下运作原理?
温柔嘉:我们用一种以钙为基础的材料,这些材料里面有许多小孔,尾气通过的时候,就会将二氧化碳留下来,就像是一个水过滤器一样,将尾气倒入我们的装置,装置会将二氧化碳捕捉下来,收集了足够的二氧化碳之后,这些集装箱化的装置就可以在港口被卸下来,我们把捕捉到的二氧化碳进行分解,分解之后,便将它们出售给生产电甲醇的企业。之后,这些设备可以重新到船上继续下一轮运输的碳捕捉。
法广: 你们使用的钙质过滤物质是什么类型的物质?它们本身是否带有污染性?
温柔嘉:我们具体使用的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钙,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常见的物质,并不是什么污染物。
法广:我看了一下你们公司网站的视频介绍,发现你们的设备的价格似乎很高,那能否介绍一下同其他的产品相对比,我们的碳捕捉技术的优势是什么?
温柔嘉:我们目前仅仅是在作试点测试,所以还不是未来规模化之后的价格。我们的产品的优势是碳捕捉的效率很高,2022年,我们进行的一次测试显示捕捉效率可以达到80 %,而今年四月,我们在美国海运码头进行的一次测试显示,捕捉效率更是高达94 %。另外,整个捕捉过程中的耗能非常底,因为这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在船上捕捉的过程基本上不需要耗能,除了电子设备必须消耗的能源之外,当然,捕捉后成固体状的二氧化碳还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够销售给能源工厂,这部分的工作应该在岸上完成。再就是我们的设备都集装箱化,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可以直接从货船上卸下,而不需要其他的装备。
法广:由于你们的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海运船一旦购买碳捕捉设备之后是否会延迟使用清洁能源的计划呢?
温柔嘉:我觉得目前海运行业脱碳进展十分艰难,市场上的各类碳捕捉技术也各有优点与不足,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大家各显神通,共同推动行业的减排。所以,碳捕捉与清洁燃料之间并不是一种竞争的关系,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而且,目前大多数的新燃料并不适用于目前已经在海上航运的船只,这些船只购买时也是耗费了巨资,所以,不可能马上被淘汰?
法广:你们公司在推出碳捕捉技术时一定也做过市场研究,该技术可以被用于世界上多少艘船只?今后,你们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温柔嘉:目前世界上大约有五万艘运输船只在海上运营,估计,在今后的一两年内,国际海事组织会推出许多措施规范船只的排碳,不过,这些政策应该在几年后才能够实施,虽然目前对船东的压力还不是很大,但是,我们也看到,他们已经在做准备了。我们公司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今年年底会进行商业化发展,最近在美国的船运公司合作之后,我们也计划同英国的港口探讨合作,同时也计划进行下一轮的融资。
法广:那你们公司有没有与中国的海运公司联络?中国目前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
温柔嘉:是,我们也在观察中国市场,希望探索一些潜在的合作机会。但目前我们的团队的合作项目以及首批客户也主要在欧洲。
非常感谢伦敦的初创公司Seabound公司的 创始人之一温柔嘉女士接受法广的采访。
Information
- Show
- Channel
- FrequencyMonthly
- Published30 May 2025 at 16:31 UTC
- Length13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