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episodes

《聖依納爵的靈修智語》是從聖依納爵和他的弟兄們
心與心的書信對談中所選錄出來的,
主題包括:
如何與天主、上帝的同在,和對主耶穌基督的愛,
以及他對耶穌會士弟兄在信仰生活的建言。
這些扎根於生活的分享,像調味的鹽或幽谷中的光,
幫助不同生活狀態的人得到啓發、挑戰他們,
或在其中得到勸勉和鼓勵,
使讀者每天在平凡務實中,活出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聖依納爵的靈修智語 Thoughts of St. Ignatius Loyola: For Every Day of the Year 耶穌會中華省JesComCHN

    • Religion & Spirituality

《聖依納爵的靈修智語》是從聖依納爵和他的弟兄們
心與心的書信對談中所選錄出來的,
主題包括:
如何與天主、上帝的同在,和對主耶穌基督的愛,
以及他對耶穌會士弟兄在信仰生活的建言。
這些扎根於生活的分享,像調味的鹽或幽谷中的光,
幫助不同生活狀態的人得到啓發、挑戰他們,
或在其中得到勸勉和鼓勵,
使讀者每天在平凡務實中,活出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五月廿七日┃維持德行之路的初衷

    五月廿七日┃維持德行之路的初衷

    “因耶穌基督的恩賜我懇求你,忘卻背後諸事,
    彷彿第一次開始這趟漫長的旅程,
    以不屈不倦的腳步,熱切地踏上修德之路。”


    在成長過程中您有重新開始的經驗嗎?
    重新開始能夠理解為丟掉舊的東西及思想,開始一段新的生活,
    其中也有後悔從前的行為,改過自新,再一次開始的意思。
    是什麼渴望推動您開始新的旅程?
    您期待達到的目的地和天主渴望給您的是否相同?

    「我在耶穌基督的恩寵內,懇求你,忘卻背後諸事,
    彷彿第一次開始踏上這趟漫長的旅程,
    以不倦的腳步,熱切地走上德行之路。」
    這句話好像聖保祿在書信中給不同地區教友的勸勉,
    是聖依納爵自己在不同階段靈修成長的自我肯定,
    用來勸勉會士弟兄們在靈修操練要保持初衷。

    他在「辨別神類的規則」指出,
    信仰初步皈依的人,還生活在混亂的罪中,
    靈修生活才剛剛入門,尚未明瞭悔改是什麼?
    這時靈魂仍然粗心大意,因為還看不清自己的罪過,
    當沒有看出自己的問題就不會悔改。
    這時惡神的工作就是讓人繼續停留在那個狀態。

    當靈修生活入門後,人已經悔改得到內在的自由,
    這時就不需要一直注意個人的罪,而是專注努力往前走,
    要熱切地走上德行之路。
    惡神此時就會推動人往前走又回頭看,
    陷入自己是否還是罪人的困擾中,
    忘記慈悲的天主已經完全寬恕了我。

    所以當一個人真正悔改,決志拋棄舊有的生活行為走向天主時,
    惡神會用各種似是而非的理由讓他猶豫不決,不能夠一直往前。
    這時要留心意識,讓自己活在當下,以再出發的初心踏上德行之路。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https://link.chtbl.com/CIbalmEu

    + 如果您覺得受益,歡迎分享福音 +

    圖/苦修的露天山洞,現爲一座小聖堂
    Cave where Ignatius prayed(now a chape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3 min
    五月廿六日┃最容易被魔鬼攻擊之處

    五月廿六日┃最容易被魔鬼攻擊之處

    “魔鬼若要攻擊人,必先看他防禦最弱或最亂之處;
    然後集中火力,擊潰那一點。”


    在信仰中說明罪不難,要理解也很簡單,
    因為每次在和好聖事前的良心省察,都會看到自己的軟弱。
    聖依納爵在皈依的生活中也有相同的經驗,
    所以在靈修指引中,說明魔鬼會用個人的弱點來攻擊走向天主的人。
    現代人重視個人形象,不會讓他人看到自己的軟弱,
    相對的就看不見也不容易接受自己的弱點,
    把軟弱壓入潛意識裏,這會成為信仰的障礙,
    造成看不到天主的恩典在哪裡?

    這句智語是出自《神操》辨別神類的規則,
    聖依納爵用戰爭中紮營偵查對方情資的經驗,
    說明仇敵攻擊人的方法。
    當代靈修心理學指出,
    人本能的會隱藏自己的弱點,因為弱點讓人感到不安全,
    這是造成靈修無法真正成長的所在。
    聖依納爵指出惡神會在這裏工作,猛烈攻擊人的軟弱,
    使其無法在靈修成長上前進。
    但是活出信仰者也提醒人,天主也會在這裡工作,
    如同格林多後書中主對保祿說的:
    「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纔全顯出來。」

    所以問題不是在個人的弱點,而在於自我認識,
    我知道自己的弱點而且學會接受。
    這會幫助人明瞭,在自己的軟弱上,不同的推動力來自哪裡?
    能夠分辨出是來自魔鬼引入沈淪,還是來自天主幫助人向上提升?
    在不同的強度上做正確的回應。

    聖依納爵的分辨解說,
    幫助人深入意識並且覺察自己的弱點是什麼?
    以虛榮心為例,
    其實虚榮底下的渴望是被接納和肯定,
    如果人對天主沒有這分認知,祂是無限包容與慈愛的,
    就會在追求虛榮中持續被魔鬼擊潰,
    無法讓天主的恩寵在軟弱中發揮祂的德能。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https://link.chtbl.com/CIbalmEu

    + 如果您覺得受益,歡迎分享福音 +

    圖/茫萊撒依納爵朝聖地
    Sanctuary of the Cave,Manresa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3 min
    五月廿五日┃認識天主和魔鬼工作的所在

    五月廿五日┃認識天主和魔鬼工作的所在

    “魔鬼習慣在外、而非在內室幹牠的勾當。
    天主與其相反,
    天主常在人心中工作,從中感化推動人,而非在外做表面功夫。”


    《神操》的分辨神類規則中,
    聖依納爵用不同的名詞說明人內在有不同的推動力,
    這些推動他用人最容易明白的天主,魔鬼等語言說明,
    幫助我們明白天主和魔鬼在人身上工作的所在,
    魔鬼習慣在外頭而非在屋內幹牠的勾當,
    至於天主則常在人心中工作,推動人向內而非往外做,
    天主和魔鬼工作的地方不同,引導人的動向自然的也不同。

    這種動向如同分析心理學大師榮格所講的,
    你的前景要清楚,唯一的道路是往前看,
    一個人如果要看得清楚他面前的道路,唯有向內看。
    因為往外看的人是做夢,往內看的人才能覺醒。
    往內看就是人有自覺、意識,在自己內認識自己,
    有信仰者在自己內認識、體驗到天主的推動。

    天國是一個前景,要往內看,
    但現實生活人卻是習慣往外看,就是眼睛所看的焦點常常是人,
    怎樣符合人的標準?怎樣得到人的讚賞?怎樣得到人的認同?
    這些就成為我的限制,我需要不斷回應外在人們的期待。
    就如同教會的教育、社會福利等使徒機構,
    為了政府的評鑑要做許多配合。不是說那些不重要,
    而是會忘記原先自己的目的在哪裡?
    如同一座修得很美堂皇的教堂,外面吸引人,但是外殻下的內涵呢?

    天主是在人的內在推動,由你的內部來建立教會,
    天主在你生命的內在工作,不在表面的假我上,
    所以先區別內在的價值和外在的價值,
    我的理解解和認知,我重視什麼?
    那會幫助我認出內在不同推動的來源,並且做出正確的回應。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https://link.chtbl.com/CIbalmEu

    + 如果您覺得受益,歡迎分享福音 +

    圖/依納爵寫下《神操》初稿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3 min
    五月廿四日┃做克苦應因人而異

    五月廿四日┃做克苦應因人而異

    “我們不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天主才是;
    所以克己苦身的標準應因人而異。”


    在生活中您會做克苦,即克己苦身嗎?
    什麼時候會做?您做的理由是什麼?
    當自己以積極的態度或帶著渴望去做時,
    為自己或他人會帶來什麼效果呢?

    今天在靈修上,對於克苦需要重新註解,
    才能在做的時候彰顯意義,和用正確的方法去做方能得到成效。
    克苦有其歷史背景,例如在猶太社會裡有其限定意義。
    事實上在人生命裡不能沒有這個,展現在各種身分中,
    只是個人是否知道並且認清而已。
    例如:半夜嬰兒哭泣,一定要有人起來安撫,
    這不是為人父母很大的克苦嗎?

    從另一個觀點來說,克苦等同於節制。
    為了個人身心的健康,對於食物要有節制的紀律,
    這是大自然的規律,相同於飲食,
    在行為、賺錢等也不能無度,
    生活中沒有一樣不需要分寸,分寸就是克苦。

    生命的成長不能沒有痛苦,
    有些痛苦是無可奈何的,就必須用心思去面對,
    這時才能看到生命的目的是什麼?

    一個職業運動員,必須有教練及管理人員,
    照料管理他的訓練、起居、飲食和其他的各種行為,
    這是為了更高的目標,理所當然的,這時他/她的克苦就是要遵守紀律。

    做克己、苦身在信仰上是表達個人和天主的關係,
    因此何時做?如何做?
    每個人在實行前都需要做分辨,我做的目的是什麼?
    所以做克苦就不是為了規矩而守規矩。
    星期五不吃肉,為喜歡吃海鮮的人反而是享受,
    這些外在的規定反而沒有達到原先要的目的。
    所以聖依納爵說:克己苦身的準則,
    不能以同一的尺度施諸於每一個人。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https://link.chtbl.com/CIbalmEu

    + 如果您覺得受益,歡迎分享福音 +

    圖/依納爵私下在山洞祈禱苦修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3 min
    五月廿三日┃祈禱中的感動或乾枯只是狀態

    五月廿三日┃祈禱中的感動或乾枯只是狀態

    “就祈禱的人而言,
    成功和乾枯的經驗同樣可能會是危險的:
    一則使人心因驕傲而膨脹,一則使人感到無聊。”


    在做完祈禱後您會做祈禱回顧嗎?
    剛剛祈禱時自己有什麼感受?
    我經驗到內在豐富的滿足或是感覺空空沒有什麼收穫?
    祈禱一定要感覺滿足和有收穫才是好的嗎?

    在這句智語中,聖依納爵提醒獻身於祈禱的人,
    祈禱的成功和乾枯具有同等的危險性,
    一方是人內心充滿驕傲,另一方使人感到無聊。

    他說獻身於祈禱的人,就字意來說就是自我給予,
    這是祈禱的出發點和態度。如何做祈禱?是信仰入門的課題,
    在歷史上已經有無數的人就這個主題寫了許多書,
    現在有許多靈修學家也繼續在寫這個主題,
    顯然每一個時代在各種背景下,需要對祈禱做詮釋和教導人如何祈禱。

    如何評估一個好的祈禱是什麼?不再自我感覺良好?
    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慾,卻不會聆聽天主。
    祈禱時感到天主愛我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有危險,
    意思就是在祈禱時只重視成果。

    聖依納爵指出,自己感覺成功或乾枯並不重要,
    因為兩個都有危險,重點在你感受自己當時的狀態,
    無論是成功或乾枯。這些靈性的狀態會幫助你做分辨,
    自己是處於神慰或神枯,引發的動力來源是什麼?

    祈禱時所呈現出心靈的狀態,就是在那個時候我怎麼了?
    所謂的成功和乾枯,
    只是你用人間的標準,來衡量或判斷自己的祈禱如何?
    要明白這只是一個指標,引導人回到自己和天主的關係,
    這才是祈禱的意義和價值,
    而不是思想或感覺的好或壞、成或敗、高或低。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https://link.chtbl.com/CIbalmEu

    + 如果您覺得受益,歡迎分享福音 +

    圖/依納爵苦修的露天山洞附近類似的山洞景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3 min
    五月廿二日┃擁有財富而非被錢所捆綁

    五月廿二日┃擁有財富而非被錢所捆綁

    “讓有錢的人努力去擁有財富,
    而不是被財富所擁有。”


    我思考過自己的金錢觀或財富觀,自己是如何運用嗎?
    我用所擁有的財富決定我要過的生活?
    還是讓金錢的數字決定我能夠過怎樣的生活?

    二者的差別在於,
    擁有財富是你做財富的主人,你會自由的去支配財富。
    另一個則是人被財富所擁有,
    意思是被金錢的數字綁住,讓財富做主人。
    如果您只看到數字,就會只看到自己的限度,
    因財富會掌控人,讓人沒有辦法自由的或大方的去做,
    自己認為應該要做或想要做的事,
    失去內心自由的根本原因在此。

    神操開始的「原則與基礎」,
    幫助人面對及釐清自己所追求的一切目的是什麼?
    這些目標的底下該保持內在自由,
    能夠認出當中什麼是幫助我或妨礙我。
    因此聖依納爵在這裡寫道:
    在不被禁止而能自由選擇的事上,必須保持平心,
    以及不偏不倚的態度:就是在我們這方面,
    不重視財富甚於貧窮⋯⋯其他一切,莫不如此。
    總而言之:
    我們所願意、所選擇的,
    只是那更能引我們達到受造目的之事物。

    耶穌在福音中對於錢財也給予一些訓誨,
    他說:
    「你們要謹慎,躲避一切貪婪,因為一個人縱然富裕,
    他的生命並不在於他的資產。」
    這也反映出個人跟天主的關係,
    有些富有的人非常慷慨,倒過來說有些貧窮的人卻吝嗇得很,
    所以這句智慧語不是討論財富及使用的問題,
    而是人和財富關係的問題,
    在面對你跟財富的關係時,
    你是當它的奴隸或是你當它的主人。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https://link.chtbl.com/CIbalmEu

    + 如果您覺得受益,歡迎分享福音 +

    圖/苦修的露天山洞,現爲一座小聖堂
    Cave where Ignatius prayed(now a chape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3 min

Top Podcasts In Religion & Spirituality

Сэтгэл Зүйч podcast
Badral Otgonbayar
Beautiful days
BD
Vedic Worldview
Thom Knoles
Life Word Mission Mongolia
jbchmongolia
주일설교수요설교 (Voice)
생명의말씀선교회
Timothy Keller Sermons Podcast by Gospel in Life
Tim Keller

You Might Also Like

爵處豐生
耶穌會中華省JesComCHN
ccreadbible 林思川神父 彌撒講道與聖經課程
林思川 神父
只能喝酒的圖書館
Otherwise Library
下一本讀什麼?
閱讀前哨站 瓦基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劉軒 & 軒言文創SoundShine
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曾寶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