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Business Next

【數位時代Podcast】專講科技創新與轉型成長,將複雜的數位技術翻譯為新商業機會,讓轉型決策、資源配置有最前端的觀點與策略思考! 為你說數位、訪專家、談實戰。有想聽的主題或合作提案,歡迎來信:podcast@bnext.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數位關鍵字202.如何打造GenAI原生產品?為什麼AI公司需要更多產品設計師? ft. 王禹誠Albert

    1小時前

    數位關鍵字202.如何打造GenAI原生產品?為什麼AI公司需要更多產品設計師? ft. 王禹誠Albert

    隨著Gen AI技術成熟,一個有趣的現象正在發生:AI公司反而比傳統軟體公司招聘更多產品設計師。數位時代創新長黃亮崢James邀請Observe AI產品設計與使用者體驗總監王禹誠Albert,深入探討AI時代產品設計的根本性變革。 Observe AI成立於2017年,為Y Combinator 校友,專精於客服中心AI解決方案。主要投資人包括軟銀願景基金、Menlo Ventures、Nexus Venture Partners等。客戶包含DoorDash、Uber、TripAdvisor等知名品牌。主要產品是利用AI分析100%客服通話內容,提供即時輔助和品質保證工作流程優化。 技術變革帶來的設計流程革命:過去設計師需要經歷繁複的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等階段,現在可以直接透過描述的方式快速建構prototype。現在可以在工程人員完全沒有碰觸的狀態下,做出產品體驗的80%,這種從上到下轉變為下到上的開發方式,讓設計師能夠更快速地驗證概念和迭代產品。例如傳統的rule-based chatbot需要大量人工設定關鍵字和流程,但大語言模型讓AI能夠理解概念,只需要給予基本的SOP描述,就能展現接近真人的對話能力。 Multi-Agent架構與自我進化系統: Observe AI採用了Multi-Agent系統架構,包括三個不同功能的AI機器人:客服機器人負責與用戶對話,評價機器人負責分析對話品質,樣本生成機器人則創造各種測試情境。這套系統透過強化學習實現自我進化:「我可以讓客服機器人和樣本生成機器人自己去對打,產生大量的模擬對話,再用評價機器人分析哪些是好的對話、哪些是壞的,然後自動去改善它的prompt。」 真實案例:AI通過圖靈測試的挑戰 Albert分享了多個令人驚豔的實際案例。在德州阿姨問路的案例中,AI不僅成功協助用戶找到牙科診所,還在導航過程中自然地與用戶閒聊,展現出超越任務本身的人性化互動。在處理客戶財務困難的情境中,AI機器人展現的同理心甚至超越了部分人類客服:「它可以表現出來的同理心,某種程度上比他們其中一些人類的agent還高。」 設計師角色的重新定義 在Gen AI時代,設計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Albert強調,設計師不能再害怕複雜的技術,必須要能深入理解AI的運作機制:「你要能夠把你碰過最複雜的科技解釋給阿嬤聽得懂。」這代表設計師需要具備極強的溝通轉化能力,既要掌握技術深度,又要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面對快速變化的AI技術環境,設計師必須保持學習熱忱,從被動的工具使用者轉變為主動的技術探索者。Albert也分享在面試時特別看重候選人是否已經開始實際使用各種AI工具,以及他們對新技術的興奮程度和學習能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小時 31 分鐘
  2. 2日前

    EP251. 251: 因應川普關稅,光在美國設廠不夠,業者還需做哪三件事? ft. 聯嘉光電總經理黃昉鈺

    關稅和匯率議題,從四月初延燒到八月中,明顯衝擊出口業者的第二季獲利,並在最近陸續公布的財報中體現。 對於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製造業者來說,除了加快到美國設廠,還需進行匯差避險、同步擴大墨西哥生產線攤低成本、和增加當地採購和人才本地化等措施。 以生產LED車燈為主營業務,逾八成訂單來自美國車廠和系統商的聯嘉光電,正在進行以上四件事,總經理黃昉鈺針對以下問題在本集節目分享對應之道。   1.聯嘉的規模、產品、營收結構、客戶和市場,以及LED產業今年情況。 2.關稅對LED和上下游產業的衝擊,主要是什麼?從訂單量、毛利、生產線和出貨安排來看,直接影響是什麼?聯嘉做了哪些事回應? 3.聯嘉在墨西哥和美國都有設廠,因應關稅議題這兩地生產線可如何聯動?在布局上如何規劃? 4.從供應鏈角度看,與上游客戶和下游材料供應商之間,有哪些共同努力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5.從公司策略和管理來看,是否有改變產品組合,比如減少(或加快淘汰低毛利產品)或加快新產品研發,或導入更多生產線自動化以及辦公室AI系統等,或者在人才(人力)結構上調整? 6.借用邱吉爾「不要浪費任何一次危機」名言,如果關稅議題有帶來任何正面意義,會是什麼?比如加快海外布局、設立北美總部?或其他? ☀️來看不一樣的高雄!Meet大南方免費參觀報名 https://pse.is/7yy5bf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6 分鐘
  3. 數位關鍵字201.漲價40%客戶還搶著買?從零打造可複製的國際SaaS銷售團隊

    8月15日

    數位關鍵字201.漲價40%客戶還搶著買?從零打造可複製的國際SaaS銷售團隊

    近15年來雲端技術推展出最知名的商業模式SaaS,讓訂閱制軟體服務成為B2B與B2C市場的主流。但你是否想過,SaaS企業成長的關鍵轉折點往往不是產品技術突破,而是銷售組織的建構?知名軟體商業社群SaaStr統計顯示,高達70%早期階段SaaS銷售副總會遭遇失敗,但成功度過關鍵節點的企業,往往能實現從百萬到億級營收的跨越。數位時代創新長黃亮崢James再次邀請GoFreight銷售副總陳敬軒David,分享他們如何成功培養零SaaS經驗的銷售代表在一年內達到超過1M ARR業績,同時讓客單價提升40%的實戰方法論。 聽完這集你可學到: 1.SaaS銷售組織的五大基本功:掌握建構可規模化銷售團隊的核心要素,包括人才招募策略(優先選擇有行業經驗而非SaaS經驗的人)、跨部門緊密合作機制、產品功能深度理解、降低客戶導入成本,以及混合PLG與SLG的銷售模式設計。 2.垂直SaaS vs 水平SaaS的關鍵差異:垂直領域SaaS「難攻易守」,學習如何透過深入特定行業子領域建立競爭優勢,以及為何垂直SaaS更容易產生網路效應和客戶推薦。 3.漲價的藝術與科學:學會價格與價值正相關的核心原則,了解如何透過Leading Indicator(領先指標)證明ROI,以及為何「便宜」可能降低客戶對產品的尊重度,掌握從新客戶開始漲價而非既有客戶的策略考量。 4.客製化需求的五種分類法:掌握如何區分真正的客製化需求與功能擴展需求,包括跨領域需求、特定公司流程需求、合規報表需求、核心功能擴張需求,以及流程自動化需求的不同處理策略。 5.多管道銷售與個人化溝通的平衡:學習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如何透過多管道(LinkedIn、電話、簡訊、Email、實地拜訪)進行整合性攻擊,同時運用自動化工具收集客戶歷史互動資料,實現大規模個人化溝通。 GoFreight作為垂直SaaS的典型案例,展現了從「什麼都接」到精準ICP定位的進化過程。David將市場輪廓拆解為五個維度:種族(從華人擴展到拉美人和白人)、商業目標(從海運進口到出口和空運)、客戶規模(從5-10人到50-100人)、競爭對手選擇(從無系統到挑戰大型上市公司),以及價值主張(從效率提升到創造成長)。這種精細化的市場分割讓團隊能夠針對不同次領域開發專業能力,實現「難攻易守」的競爭優勢。成長策略包括四個方向:擴大ICP、漲價、開啟更多獲客管道,以及增加產品組合,形成完整的成長引擎。 面對「臺灣公司不敢賺客戶太多錢」的心態,David提出價格與價值永遠正相關的核心理念。他們建立了完整的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不僅追蹤業績成長,更關注客戶的贏率(Win Rate)提升、單人處理能力增加(從100筆到180筆)、錯誤率降低等具體指標。這些量化數據成為漲價的底氣,讓業務團隊越賣越有信心。重要的是,他們選擇從新客戶開始漲價,同時提升競爭對手層級,讓價格調整顯得合理。這種策略不僅提升了營收,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越貴東西越好」的市場認知,提高客戶對產品的尊重度。 在垂直SaaS領域,客戶成功部門扮演的角色遠超傳統認知。透過四個關鍵策略確保客戶黏著度:開發Excel-like功能降低使用門檻、增加基層管理者透明度管理功能、刻意研究競爭對手弱點並在上手(onboarding)時強調、建立與老闆定期檢討績效的機制。這些做法不僅提升了NRR,更創造了強大的網路效應,因為行業圈小,成功客戶會主動推薦新客戶。同時,客戶成功團隊也成為產品開發方向的重要輸入源,幫助銷售團隊縮短銷售週期並提升競爭力。 對於臺灣SaaS企業出海三個核心建議:從第一天就出海、找仍在第一線作戰的leader、促進leader間直接溝通而非透過CEO做決策hub。在人才招募上,他們選擇「有行業經驗但無SaaS經驗」的人才,透過結構化的入門課程快速培養SaaS銷售技能。課程按照子目錄分類,結合橫向SaaS邏輯、成功案例分析,以及AI工具輔助的錄音片段學習。團隊還建立了多渠道攻擊體系,整合LinkedIn、電話、簡訊、Email和實地拜訪,透過自動化工具實現大規模個人化溝通,在有限的潛在客戶名單中最大化轉換效率。 建構SaaS銷售組織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或流程,而是克服內心「極度不舒服、極度沒有成就感」的心理障礙。對臺灣企業來說,從第一天就面對國際市場的種族藩籬、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需要強大的心理韌性。同時,無論AI如何發展,Go-to-Market的核心邏輯不會改變:為客戶創造價值、證明ROI、建立信任關係。AI能夠加速內部運轉效率,但前線的客戶溝通和價值傳遞仍需要人與人的深度連結。最重要的是,要在不同成長階段找到合適的人才,永遠需要能夠捲起袖子親自動手的實幹型領導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小時 44 分鐘

評分與評論

關於

【數位時代Podcast】專講科技創新與轉型成長,將複雜的數位技術翻譯為新商業機會,讓轉型決策、資源配置有最前端的觀點與策略思考! 為你說數位、訪專家、談實戰。有想聽的主題或合作提案,歡迎來信:podcast@bnext.com.tw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數位時代 +的更多作品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