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丘

自由之丘Freedom
自由之丘

自由之丘是一档泛文化类播客节目,我们会在这里分享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书籍电影到美食旅行、从婚恋情感到职场成长,我们想和更多有趣的灵魂一起,以微观生活记录时代流动,我们希望这里可以成为一部自由而真实的私人生活史,欢迎关注。

  1. 01/12/2024

    【105】爹味、妈味、班味,步步紧逼味儿好冲啊

    爹味、妈味、班味……好一个气质独特的味道氛围,好冲啊!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气质,形成自己的味道。一类人的「味道」,则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标签化体现、一种行为模式的集中体现。这期我们不撕掉标签,而是在讨论过程中发现,每位主播对标签的理解和感受都各不相同。我们抗拒爹味儿,而有的人让大爹小爹不敢近身;有的人感受不到「妈味儿」,却厌恶「大妈感」;你说班味儿是疲惫感OK,但那也可能只是我们的保护色。这些词裹挟着边界感、权威、权利、疲惫感,有人用来防身,有人用来证明。每个人对此的敏感性和处理方法也完全不同,你是怎么定义的呢?本期可能涉及到的问题:1.如何定义和区分这些味道?2.这些味道的显著特点是什么?3.你怎么调整、去除、看待自己身上的味道?4.如何处理别人对你的建议,又如何建立自己的护城河?(这期其实味道特别自由!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主播:小雷、小黄、魏丹、张丛 自由之丘是一档泛文化类播客节目,我们会在这里分享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书籍电影到美食旅行、从婚恋情感到职场成长,我们想和更多有趣的灵魂一起,以微观生活记录时代流动,我们希望这里可以成为一部自由而真实的私人生活史,欢迎关注。

    48 分鐘
  2. 05/11/2024

    【104】去巴塞罗那散步,偶遇总比计划有意思

    主播魏女士十一假期的旅游记录终于来了!都玩回来一个月了,还没收心呢,每每打开相册还都在回味无穷。这应该就是旅行对于日常生活的意义。 去西班牙不是早有计划,是临时起意。据说西班牙是欧洲消费比较低的,魏女士本来就打算暑假去欧洲参加奥运会的,但是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倒霉原因没去成,去欧洲之心不死,是这样选择了西班牙。 先说结论,西班牙好玩,下次还去~ 请大家欣赏一些美丽的照片,为你们明年的假期种种草。 万万没想到,最未达预期的竟然是饮食,西班牙的白人饭不应该是白人饭里的佼佼者吗?谁能想到不管是海鲜烤饭还是海鲜泡饭,不仅咸的要死,还夹生� 虽然饭不好恰,但是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水果真是风味十足,随便买都好吃!咖啡也很好喝,多喝! 高迪老师的作品散落在巴塞罗那的城市里,无论是那一个作品都远超预期,比照片震撼一百倍! 圣家堂令我们瞠目结舌,大开眼界打开眼界。 去了最最厉害的普拉多博物馆(据说是几大厉害的美术馆)、毕加索美术馆、米罗基金会,米罗也在犹太山上,离蒙锥克体育场不远,站在院子里,可以看见整座城市和大海。 最幸福的时刻之一,在蒙锥克体育场看到了一场巴萨的欧冠� 我们最爱逛的二手市集,马德里的比巴萨的好逛一百倍! 那些山、海、和无尽的地中海阳光。

    1 小時 2 分鐘
  3. 10/10/2024

    【103】结束了15年的打工生涯,「不上班,只工作」的生活开始了!

    2020年3月,大太太和我录过一期播客叫《工作到底是不是抵抗空虚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当时的shownote里写“拥有一技之长的她为什么没有选择彻底离开职场,全职写作呢。?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聊一聊故事的另一面了,2024年5月她终于告别职场,从北京搬回老家,开始了全职写作的生活。关于她做这个决定的一些背后的故事1.为什么在24年这个结点选择辞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人生大事2.为什么要换城市生活?3.18年新世相发起的逃离北上广活动,后来很多从大城市返乡的人又回到了大城市,我们看到了小城市熟人关系带来的闭塞的一面,你怎么看?离职前担心的问题:1.自由职业之后会经历的无意义感,没有上下班的强制约束,人会不会变废?2.离开北京之后,丰富的社会文化交流活动的缺失,思维会变平庸?3.没有稳定收入之后,经济上的焦虑。我们想通过这将是探讨的话题:1.失业潮可能是我们解构“上班”这种主流生存方式的一次尝试机会。2.雇佣制的解体趋势。人人都是外包。3.人一辈子挣的钱可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去重新思考,定义,人生在有限的物质条件和时间里真正需要拥有的是什么。4.思维的改变,之前我必须得想明白一件事的逻辑闭环,才会决定去做这件事。但是现在我要先做,再在过程中去寻找解题思路和逻辑支撑。我的体会是,很多路径是“踏出第一步”之前完全看不到,也想不到的。5.网上流行的靠利息和税后收入来实现的FIRE生活方式不太符合国情,存够多少钱我就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永远都是一种幻觉。想要过的生活马上就要去过。出现问题再来想解决办法。6.我发现老家年轻人的焦虑感的确没那么重,是我们羡慕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方式,有钱仗义疏财,没钱足不出户。我表妹几乎就没上过班,之前是不可能理解她的生存状态(生存哲学)。这次回来聊了之后,对我也很有启发。离开是一种主动的改变,改变需要莫大的勇气。既然如此,何不顺水推舟,让我们发自内心的放弃束缚我们的那些「向上」和「向下」的价值判断,在真实的生活里,用心去感受这一次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我们真正会走向哪里。 主播:魏丹、DTT 自由之丘是一档泛文化类播客节目,我们会在这里分享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书籍电影到美食旅行、从婚恋情感到职场成长,我们想和更多有趣的灵魂一起,以微观生活记录时代流动,我们希望这里可以成为一部自由而真实的私人生活史,欢迎关注。

    1 小時 23 分鐘
  4. 10/09/2024

    【101】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童年也没有复制模版

    本期我们从《他乡的童年》聊起,看到一些人的拘谨、焦虑和惧怕失败,也看到一些国家的松弛和自由,探索不同环境下的自己,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教育也没有,同样,童年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我们希望过什么样的童年?它也许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总说要拥抱自己内心的小孩,那如果有机会重新养育一遍它,你会怎样选择呢?教育是一件贯穿一生的事情,不仅仅是在童年。成长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事件来确定自己,确定自己的心之所向、确定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愿我们都可以成为更接近自己理想的人。00:50敢于打破常规自由表达,是更自信也更真诚,也是被环境包容。03:44东亚社会很规则的拘谨,如何在规则之下释放天性?眼泪引导师的存在。07:05顺应天性的新西兰,安全意识也可以松弛,此处禁止扯皮。11:14拘谨的人类和功利的心态是何因果?教育的目的到底是培养人还是培养公民?17:19不同童年的人看《他乡的童年》是什么体验?把自己当主体、客体都有。29:05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割裂,如何影响我们?谁在座位后面嗑瓜子吃凉皮?35:11高中发起全年级签名活动,罢免了我的地理老师。权威、平等、权力,没在怕的。41:11叛逆期的「逆」源自于不允许和不平等。44:23「讨厌你又成为你」,童年的哪些影响和特质延续至今?如果我有一个小孩,我会如何养育?

    57 分鐘
  5. 08/06/2024

    【99】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当我做了半年心理咨询后

    “我初中三年级那年,就让我妈给我找个心理咨询师了。”当我真正开始做心理咨询的2024年,往回一数已经过去20多年了。心理咨询行业也已经蓬(乱)勃(象)发(从)展(生)到,有很多骗人考证收人钱财的阶段了。过去的这几年,对心理咨询这件事的认知藩篱也早已经被打破,但我们可能还是会犹豫,“我这点小事真的值得去做咨询吗?”“咨询师真的对我有帮助吗?”“我不会找错人,花了很多冤枉钱和时间精力吗?”魏女士在这一期节目里,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你:没关系的,只要你想找个人聊聊,就可以去的。或许过程不如你想象,或许时间会很长,或许还伴随着一些不愿意面对的创伤。但这半年下来,魏女士想说:“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让自己很舒服、很坦然的过程。”关于咨询师的获取渠道其实有很多,比较知名的那几家其实都是比较靠谱的。我们也鼓励大家积极尝试,积极反馈,不适合的也可以及时调整。希望大家放轻松去看待这件事,或许,你很快就能找到那个人,让你敞开心扉去聊聊。聊天过程中提到的书籍和播客也列给大家,方便大家做一些心理自助。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接纳自己,才好更爱一点自己。|推荐播客| 迫切提问 |推荐阅读|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美】洛莉·戈特利布 《人的自我寻求》【美】罗洛·梅 《自我关怀的力量》【美】克里斯廷·内夫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美】大卫·伯恩斯 自由之丘是一档泛文化类播客节目,我们会在这里分享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书籍电影到美食旅行、从婚恋情感到职场成长,我们想和更多有趣的灵魂一起,以微观生活记录时代流动,我们希望这里可以成为一部自由而真实的私人生活史,欢迎关注。

    57 分鐘

關於

自由之丘是一档泛文化类播客节目,我们会在这里分享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书籍电影到美食旅行、从婚恋情感到职场成长,我们想和更多有趣的灵魂一起,以微观生活记录时代流动,我们希望这里可以成为一部自由而真实的私人生活史,欢迎关注。

你可能也會喜歡

如要聆聽兒童不宜的單集,請登入。

隨時掌握此節目的最新消息

登入或註冊後即可關注節目、儲存單集和掌握最新消息。

請選擇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

美國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