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闭门宴

8. 原来200年前的牛马就在为“活人感”奋斗——李斯特《爱之梦》还原冲击阶层固化的一生

周雨思Yusi与Nadie在本期节目中,以家喻户晓的李斯特《爱之梦》(第三首)为引,挑战听众(和Nadia自己)对这位“炫技派”作曲家的刻板印象。为何钢琴家布伦德尔说“如果你觉得李斯特肤浅,问题通常出在演奏者”?这首浪漫至极的乐曲,在不同钢琴家——朗朗的“平均脸”与谨小慎微,阿劳的“德奥式克制与肃穆”、卡蒂雅的“奋不顾身与梦幻沉沦”——的演绎下,如何映照出他们迥异的性格与对“爱”的理解?李斯特本人历经初恋失败、时代浪潮的冲击(法国大革命、帕格尼尼的影响),以及与卡罗琳公主毕生未能结合的遗憾,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他音乐中那份独特的忧伤与激情?

Yusi与Nadie邀请你一同深入《爱之梦》的多棱镜面,探讨音乐如何忠实地暴露演奏者的灵魂,以及我们如何在充满预设的时代,勇敢地体验爱、拥抱痛,并完整地雕刻自己的人生。

🎞️Timeline:

  • 00:00:22 上期回顾与听友互动:渡边一期引发的教育观与人生思考
  • 00:02:06 本期主题:挑战刻板印象,深入李斯特《爱之梦》
  • 00:03:14 布伦德尔论李斯特:音乐如何“致命地”映照演奏者性格?
  • 00:06:00  为何李斯特常被误解?“技术门槛”与“大众化”的表象
  • 00:08:00 李斯特生平简介:神童、初恋受挫与时代背景(法国大革命)
  • 00:16:02 帕格尼尼的影响:浪漫主义时代艺术家燃烧生命的激情
  • 00:20:11 深入剖析:李斯特对“爱”的复杂情感与作品中的忧伤底色
  • 00:24:48 【音频片段】朗朗演奏版《爱之梦》
  • 00:28:00 解读朗朗版:“平均脸”下的大众化演绎与个人成长印记
  • 00:32:03 【音频片段】阿劳演奏版《爱之梦》
  • 00:34:06 解读阿劳版:德奥派的克制与疏离,智利钢琴家在欧洲主流语境下的“胆怯”?
  • 00:40:16 【音频片段】卡蒂雅演奏版《爱之梦》(早期)
  • 00:44:28 解读卡蒂雅版(早期):奋不顾身的投入,对爱无丝毫怀疑的纯粹
  • 00:48:06 【音频片段】卡蒂雅演奏李斯特《安慰曲》(近期)
  • 00:49:24 解读卡蒂雅(近期):慢下来的思考,从被动奉献角色转为主体性角色的成熟韵味
  • 00:54:00 Nadia的采访故事:出租车女司机与许晴,不同阶层女性对“爱”的真挚探讨
  • 01:00:25 加更预告:林允灿等更多宝藏版本《爱之梦》探讨
  • 01:01:40 李斯特情感模式:一生重复17岁未竟之恋的“命运魔咒”
  • 01:06:32 《爱之梦》中的忧伤底色:辉煌情史背后对真爱的渴望与失落
  • 01:07:40 打破局限:重新认识李斯特,警惕信息茧房与审美偏见
  • 01:14:06 结语与加更花絮:勇敢体验爱与伤痛,让生命更“结实”

🌊

全新播客节目「音乐闭门宴」上线!Yusi关起门来才会说的音乐真心话......

这是一档说人话,平视各类音乐的清谈疗愈节目。

Yusi携手老搭档Nadie,以李斯特《爱之梦》为镜,映照演奏者的灵魂与我们对爱的渴望、恐惧和勇气。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红书:@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Nadie自救

视频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B站:@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抖音:@周雨思-Yusi音乐审美养成

📮

加听友群:添加Yusi小助播微信(微信号: yinyuequn666)并回复【听友群】即可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