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打造“一带一路”光影标杆,佛山照明点亮柬埔寨德崇国际机场

9月9日,柬埔寨德崇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作为该项目灯光解决方案提供商,佛山照明深度参与整体灯光设计与实施,通过1.1万套定制化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布局,将吴哥窟“五塔造型”的建筑美学转化为现代光影语言,在航站楼36米高的拱形天篷下,打造出兼具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光影艺术空间,以东方照明智慧诠释高棉文明的深厚底蕴。

作为中柬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和柬埔寨政府“四角”战略的核心项目,该机场由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机场总投资15亿美元,项目占地2600公顷,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将成为东南亚重要的4F级国际航空枢纽和澜湄合作的关键支点。

以光为笔

匠心定制高标准光环境

德崇国际机场是柬埔寨面向世界的新国门,其设计既要融入高棉文化、佛教元素等本土特色,又要彰显现代科技与国际风范。福斯特建筑事务所以严苛的标准与创新理念,将光定义为这座航空枢纽的核心设计语言。这一前瞻性构想不仅铸就了机场的美学基底,也为灯光实现带来了高难度的技术挑战。

面对高标准的灯光设计蓝图,佛山照明以专业与匠心破局。团队深入现场精密测量评估,制作高精度照度模拟方案,确保设计精准落地。整体照明设计以“温暖与欢迎”为理念,依据不同功能区规划照度及防眩要求。以候机室为例,采用3000K暖光、200lx照度,通过科学配置灯具和安装位置,巧妙利用光的亮度与色温引导人流,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提升用户乘机体验。

航站楼室内灯具均搭载DALI-2智能照明系统,实现1%-100%无极调光。此外,佛山照明精心调试,为航站楼量身定制了多种动态照明模式,能根据自然光线变化自动切换模式。如白天光线充足时,自动调低照度以实现高效节能,降低能耗;深夜航班稀疏时,大厅主灯调节为柔和微光,既确保安全又营造静谧氛围。通过分区精准调控,在保障主功能区照度与均匀度的同时,运用辅助性重点照明勾勒空间层次,塑造多样场景氛围。该智能光环境解决方案在提升体验的同时,可实现40%-60%的节能效果,年减碳量约1000吨,相当于种植4.85万棵树,单位面积碳排放仅2.72kg/㎡*a,满足LEED绿色建筑金级认证和BCA绿标认证要求。

攻坚克难

实现毫米级安装与灯具定制

德崇国际机场航站楼的中央区域结构复杂,两侧翼形结构与36米高的拱形天篷由“结构树”支撑,这一独特设计为灯光布局带来挑战。尤其在钢结构穹顶区域,原灯光方案易产生阴影,佛山照明通过精准增补射灯照射关键节点,有效弱化阴影,提升视觉层次,使建筑结构更显丰富与完整。机场内部独特的异形结构、弧形格栅及仅有18x18毫米的菱形安装孔,也导致初期单灯安装耗时2-3小时。面对严苛挑战,佛山照明派出专业团队现场指导与培训,通过紧密协作,将单灯安装时间稳定压缩至1小时以内,成功将“毫米级”安装难题转化为高效可控的流程。

项目共采用超过1.1万套灯具,其中80%为全定制产品。针对高大空间设计的定制大功率筒射灯,不仅亮度充足、照度均匀、眩光控制优异,还采用航空级散热结构,确保在东南亚湿热气候下的长期稳定运行和领先的光衰控制水平。为达到“见光不见灯”的极致深防眩效果,佛山照明对灯具进行超过8次的工艺升级,最终应用特殊超吸光涂料,最大限度吸收散射光,将UGR控制在13以下,为旅客提供极致舒适的光环境。

佛山照明将国际领先的光环境规划理念贯穿项目全过程,从大厅到休息区的定制大功率筒射灯,从花园路灯到地埋灯带等,超80%的照明灯具由团队量身打造,深度融合建筑美学、功能需求与节能技术,最终呈现出兼具高棉文化底蕴与现代航空枢纽实用需求的光影艺术解决方案。

中国智造

照亮“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

德崇国际机场项目,是佛山照明把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凝聚匠心、科技与展现担当的重要成果。它不仅体现了佛山照明承接国际高端照明项目的综合能力,更是中国智造走向世界,与全球顶尖团队深度合作的生动范本。从助力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国家重大工程,到点亮柬埔寨德崇国际机场这一战略性国际项目,佛山照明始终以专业技术、极致匠心与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现中国企业在高端照明领域的技术深度和品牌影响力。

柬华理事总会会长、加华银行创始人兼董事长方侨生大公爵在接受CGTN采访时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机场设计将自然光、人造光与大量绿植深度融合,不仅在视觉上营造宜人环境,还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符合当前的主流设计趋势。他强调,柬埔寨的发展离不开中方的持续支持,德崇国际机场的建设和设计充分体现了中柬合作的实际成果。

未来,佛山照明将持续践行FAITH经营理念,秉持“用光谱写美好生活”的品牌主张,以建设一流照明领军企业为目标,积极参与世界各地地标性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致力成为光价值创造者、美好光生活服务者,向世界讲述中国智造的新故事。

文、图 | 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