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1. 2 HR AGO

    要暗访?广东力推“穿透式”食品安全监管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全省市场监管系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深入研判分析当前全省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 会议指出,食品安全监管的本质是风险监管,要深刻认识把握食品安全工作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将风险管理、精准管理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实现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 会议强调,要加强穿透式监管。要聚焦防范系统性风险,紧盯食品安全风险问题高发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场所,由表及里、深挖细查,实行有效穿透监管,下大力气解决制约监管成效的食品行业潜规则问题。 会议还指出,要加强精准度监管。重点关注压片糖果、固体饮料、肉制品、油和米、乳制品、湿米粉、特殊食品、校园食品、食品添加剂等9大类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隐患,不放过任何苗头线索,力争全面穿透。要强化源头监管,把好准入关,扎实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推进“一企一档”、“一企一策”,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落实全链条监管的具体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在加强分层级监管方面,特别提到了“暗访”。记者了解到,省市场监管局将结合暗访摸查、抽查、飞行检查等方式,监督推动各项任务落实,通过科学合理、扎实有效发挥各层级市场监管部门作用,协同联动。而市级监管部门要发挥好“兵头将尾”的作用,做到“两交两定两查”,即:“交任务、交方法”“定任务、定目标”“查进度、查实效”,围绕工作重点和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和方法。 文|记者 吴珊 通讯员 粤市监

    2 min
  2. 2 HR AGO

    活动|“国庆献礼·镜头里的美好中国”主题征拍活动开启

    国庆节临近,在这举国欢腾的美好时节,我们怀揣着对祖国的赤诚与热爱,凝望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万千气象。从巍峨雪山到碧波万顷的湖泊,从车水马龙的都市到炊烟袅袅的乡村,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蓬勃生机,每一个场景都诉说着时代的精彩。这些触动人心的画面,正等待着我们用镜头去捕捉、去珍藏。 继今年年初推出“为春运留影”主题征拍活动收到广泛好评后,兴趣岛联合羊城晚报社,再次共同发起 《国庆献礼·镜头里的美好中国》——大美中国摄影作品征集活动。 此刻,我们诚挚邀请每一位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摄影爱好者,用您手中的手机或相机,定格祖国最美的风景与瞬间,捕捉那些承载着中国之美、时代之变、平凡而美好的动人画面。无论是自然生态的壮阔生机,还是城市发展的蓬勃活力;无论是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还是家国生活的幸福笑容,皆可成为您镜头下的美好中国。 本次活动,我们将邀请专业评审团对所有投稿作品进行遴选,优秀作品不仅有机会在羊城派新闻客户端展示,更将入选兴趣岛・广州城市中心线下展览,让您的镜头语言,成为这个金秋最动人的献礼,也让更多人领略中国的繁荣与进步,感受人民的幸福与热爱。 每一张照片,都是对时代的见证;每一个画面,都是对祖国的礼赞。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时刻,让我们用镜头,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饱含热爱与自豪的美好中国画卷。 期待您的积极参与,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见证大美中国的无尽魅力! 作品征集时间: 9月5日 — 10月9日 作品评选时间: 10月10日 —10月16日 活动主题: 国庆献礼·镜头里的美好中国 交稿渠道: 请扫二维码提交作品 文|记者 刘佳宁 图|主办方供图

    2 min
  3. 20 HR AGO

    防范台风“塔巴”!广东电网已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据气象部门预计,台风“塔巴”将于9月8日早晨至中午在江门至阳江一带沿海登陆,粤西地区将有暴雨、大暴雨。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严格落实防风防汛责任,已于9月6日23时30分启动防风防汛Ⅲ级应急响应,紧抓“窗口期”做好防范台风各项准备工作。 受台风“塔巴”影响,十五运会群众赛事篮球比赛临时更换场地。南方电网广东中山沙溪供电分局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对场馆及周边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消除多处隐患。赛场上,球员奋力拼搏,中山沙溪供电分局党员突击队在计分屏、灯光控制器等核心设备旁全程值守,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为了应对台风“塔巴”,广东电网公司坚持“全省一盘棋”,提前在粤西等重点地区部署6000余人的应急抢修队伍和92台发电车、428台发电机等装备,确保能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灾。国家级电力应急特勤队已于7日上午赶赴阳江预置支援。另外,全省2.6万人的应急特勤及抢修队伍和大量装备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9月7日,南方电网广东湛江雷州供电局党员服务队赶在台风来临前在当地开展专项用电安全检查。“前阵子这里有一台专用变压器因为雷击受损,我们重点对新更换的设备进行了状态复查,确保防雷改造达到预期效果。”党员服务队队员陈建达说道,湛江供电局每逢特殊天气,都会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到各民生保障场所上门服务。 广东电网公司温馨提醒广大群众,密切留意天气信息,台风天气尽量减少外出,远离电线杆、配电变压器台架等设施,及时对家里的线路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家中电器泡水、受潮,一定要将电器彻底干燥后再使用。各社会用电主体要做好产权所属设备检查,发现隐患请及时排除。如发现供电线路断落、供电设备浸水,应当远离避免触电,并及时拨打供电24小时抢修服务热线95598。 文、图|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沈甸

    2 min
  4. 22 HR AGO

    视频|“镜”显神通!这项 “广东智造”何以首度全球登顶?

    “出海”狂飙的“广东造”又有新故事了。 2025年被称为“AI眼镜元年”,金秋9月,一组数据备受市场瞩目。 行业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AI/AR眼镜市场销量达26.2万台,同比增长73%,创历史新高。 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来自粤企TCL旗下的雷鸟创新以高达39%的全球市场份额,首次问鼎AR眼镜出货量全球第一。 这也是雷鸟创新在去年消费旺季首次霸榜亚马逊后,再现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消费电子前沿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为何全球智能眼镜看中国,中国智能眼镜看广东?“广东造”智能眼镜火爆全球背后,藏着什么样的大布局和底气信心? 看天时 三年内行业规模有望破千亿 最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而在被称为“AI眼镜元年”,随着AI与AR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眼镜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AI眼镜是集成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具备语音交互、实时翻译、AR导航、拍摄记录等功能。 曾经,该领域由美国科技企业主导,苹果的Vision Pro和Meta的Quest系列占据市场主要份额。 而近年来,“广东造”正在重塑全球智能眼镜产业链格局,已形成从光学设计、硬件制造到软件开发的完整生态。 在政策引领方面,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VR/AR产业发展。2025年8月底,《广东省加快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明确将AI眼镜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今年 3月,《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发布,将智能眼镜列为重点赛道,明确在智能眼镜、AR/VR设备等细分赛道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标杆产品。 作为“智能眼镜制造”大省,广东拥有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我国在业存续的智能眼镜相关企业有5628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位居全国第一,有1762家,占全国总存量的比重达1/3,比位居第二到第四名的江苏、北京、浙江的总和还要多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在广东举行的文博会上,就有数据显示在国内每售出两台AR/AI眼镜,有一台来自广东的雷鸟。 而在9月,“广东造”全球首个全彩眼镜支付正式开启。这意味从点奶茶到超市购物,不需要双手,戴上具有“广东智造”基因的智能眼镜,在境外旅游“看一下”也能支付。 这一便捷体验和首发背后,正是广东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洞察,以及在光学、AI 算法、芯片制造等领域的长期技术积累。 CINNO Research数据预测,2025年智能眼镜全球全年出货量将飙升至90万台,同比暴涨133%,三年内行业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看地利 剑指“全球智能眼镜第一城” 9月1日,国内AR眼镜头部企业Rokid正式签约落户珠海高新区。 成立12年的Rokid曾推出全球首款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消费级AI+AR智能眼镜,眼下,这家杭州公司则计划将珠海作为开拓海外市场的跳板,将在珠海落地区域性营销与交付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珠海通过设立800亿元新质生产力基金群,重点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经济、机器人”四大赛道,在智能眼镜产业链领域投资、引进了莫界科技、华灿光电等公司。 在东莞,作为中国眼镜制造业和眼镜生产出口的主要地区之一,已拥有成熟的眼镜产业链,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眼镜生产基地。 深圳则剑指“全球智能眼镜第一城”。 企查查数据显示,深圳现存1167家智能眼镜相关企业,遥遥领先;广州则现存269家,位居全国第四。此外,深圳龙岗区作为核心集聚区,年产中高端眼镜达1.25亿副,全球每7副高端眼镜就有1副诞生于此。 深圳更提出到2026年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的目标,其中智能眼镜被纳入重点支持范畴。 今年5月,深圳市AI眼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汇聚了荣耀、雷鸟创新等60余家上下游企业,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如果说智能眼镜是广东创新的缩影,“人工智能 +” 则是产业进化的核心引擎。它让 AI 眼镜从 “辅助工具” 升级为 “智能伙伴”,优化交互逻辑、提升功能精度,更打破场景限制,向医疗、教育等领域延伸,形成 “技术 — 场景 — 产业” 的良性循环。 在产业应用方面,广东VR眼镜正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文化旅游领域,广州联通打造的时光门VR项目,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岭南文化;在工业生产中,谷东科技的AR眼镜将飞机放行检查效率提升 200%,安全控制等级从 80% 跃升至近 100%;在日常生活领域,vivo 的 VR 眼镜打造沉浸式娱乐。 尽管智能眼镜仍面临挑战,站在“AI眼镜元年”的新起点,随着 “人工智能 +” 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广东智能眼镜产业已然“湾道超越”并开启“镜”显神通热卖全球的“领跑”之姿。 曾经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看似一个眼镜,其实是AI助理”的未来式场景正成为让消费者愿意掏出真金白银“买买买”的现实。 策划|吴江 统筹|刘佳宁 文字|王丹阳 孙绮曼 视频拍摄、剪辑|潘亮 实习生 曾俊雄 封面设计|黄江霆

    6 min
  5. 23 HR AGO

    宝马董事长:中国是行业技术竞赛决胜场,与中国领军科技企业深度合作

    宝马集团表示,旗下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BMW iX3于9月5日全球首发,将于9月8日亮相慕尼黑车展。中国专属版车型也将在年内现身,2026年在国内投产。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新世代是宝马集团史上最具前瞻性的战略项目,标志着在设计、科技和用户体验上实现巨大飞跃。凭借新世代,我们将智能驾趣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近年来,中国市场在宝马全球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彰显。宝马中国研发团队深度参与了国产新世代车型的开发,将德国工程卓越与中国智能科技融合。目前,宝马已在中国建成四大研发创新基地、三家软件公司及德国以外唯一Skylab人机交互研究中心,专注本土化创新与前沿技术开发。 据悉,新世代在每一个维度上都代表着全新一代产品——人工智能、驾驶动态、动力总成、电池技术、操作理念、数字化和生产。上世纪60年代,宝马推出“新世代”车型,开创了“高档运动型轿车”这一全新细分市场。如今,面对电动化智能化技术飞速发展,宝马再次以“新世代”为名,开启自我革新。 启动新世代战略后,宝马以系统性思维重塑未来可持续豪华出行。现在,新世代首款量产车型BMW iX3现身了,设计在传承中创新,基于全新纯电动专属平台打造,集成多项划时代技术集群,包括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首创BMW全景iDrive、独创BMW驾控超级大脑以及革命性大圆柱电池。 以新世代BMW iX3为起点,宝马将发起前所未有的产品攻势。到2027年,宝马将在全球市场推出40余款新车。而在中国市场,宝马计划于2026年至2027年间推出20余款BMW新车。 新世代BMW iX3中国版从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和功能需求。以续航为例,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助力续航最高突破900公里,彻底缓解纯电里程焦虑。不仅如此,宝马与中国领军科技企业合作,深度集成阿里巴巴、DeepSeek的AI大模型能力,打造更懂中国用户的智能个人助理;融合华为鸿蒙生态,推出BMW数字钥匙、HUAWEI HiCar等数字化服务;还联合Momenta共同开发高度适配中国路况的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文|记者 戚耀琪 图|官网图片

    3 min
  6. 23 HR AGO

    明年奔驰将推全新VAN.EA纯电平台,原型车经过三重能效测试

    为了刚好的融入电动化趋势,抢夺市场份额,基于VAN.EA纯电架构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梅赛德斯-奔驰VLE将在2026年正式问世。日前,原型车已顺利完成研发进程中的又一关键阶段,在三项不同的能效测试均表现卓越。 据介绍,在德国斯图加特的梅赛德斯-奔驰风洞实验室中,梅赛德斯-奔驰VLE经受住了极端强风的严苛考验。其紧促的车顶线条配合车尾设计,成就极低风阻系数。尽管原型车为保护流线型轮廓而覆盖了多重伪装,其测试结果仍展现出很好的空气动力学效率。 在意大利南部的纳多赛道,梅赛德斯-奔驰工程师团队在高速场景和极限动态操控场景下,对梅赛德斯-奔驰VLE进行精密调校,全面提升整车能效表现。测试重点包括:完善电驱系统设定、优化能量回收策略、增强热管理系统,并评估后轮主动转向系统对车辆操控性的影响。 梅赛德斯-奔驰VLE成功完成了从斯图加特到罗马近1100公里的长途挑战,全程仅进行两次各15分钟的快速充电。陡峭的山路、长距离高速路段、繁忙的乡村公路以及狭窄的城市街巷,充分验证了车辆应对复杂路况的日常实用性,后轮主动转向系统提升了车辆在日常驾驶中的灵活性与操控便利性。 2026年起,梅赛德斯-奔驰将推出全新开发的模块化、灵活、可扩展的VAN.EA纯电架构平台,开启豪华MPV的全新时代。VLE将成为基于VAN.EA纯电架构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该平台将私人豪华MPV与商用车型进行清晰划分,未来产品线将包含梅赛德斯-奔驰VLE与梅赛德斯-奔驰VLS两大序列。VLE系列车型将覆盖家庭、休闲与礼宾车等多元化场景需求, VLS则将进一步扩展梅赛德斯-奔驰在高端豪华MPV细分市场的产品布局。 文|记者 戚耀琪 图|官网图片

    2 min

About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More From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