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1. HACE 50 MIN

    40万级大型SUV竞争让人目眩,比亚迪的智能防晕车系统能否起效?|车界观察

    9月17日,比亚迪旗下一款重磅的插混SUV上市,加入到40万级的战团中,直指华为系。 腾势负责人说,腾势N9这一次是解锁极致豪华新体验,原因不只是全系标配易三方、云辇-A、天神之眼 B、插混专用2.0T高效发动机等科技配置,还搭载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等功能。 然而,比亚迪的差异化优势是否真实有效,并未搭载以上特色科技的同级别对手车型,是不是就要面对巨大压力,并出让份额呢? 当前,在大型SUV市场上根据懂车排行榜,8月问界M8排行第一,达到21537台,然后就是新网红乐道L90,和问界M9一起都达到了月销万辆。腾势N9 DM却仅有2000台左右,差距非常明显。同样是下重本研发的新车,销量岂能容忍长期低迷如? 为了赶上对手,比亚迪在腾势上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比如,对用户来说,高速避让是极度危险且很难的。但是腾势N9三破高速避让世界纪录,再次把鱼钩测试驶入速度提升至210km/h,带来高速避让不侧翻的守护。同时,腾势N9能做到高速爆胎不失稳、暴风侧吹不跑偏在雨雪湿滑路况,腾势N9独有的“雨雪内八字模式”,湿滑路面不打滑,重新定义安全新高度。 腾势N9 38.98万元的起售价,展现了低姿态和较强的产品力。但它面临的挑战也十分明显。当前40万以上高端市场中,增程式车型如理想L9、问界M9更受青睐,其2025Q1渗透率达31%。增程技术被许多消费者认为更接近纯电体验,更平顺安静,且结构简单,成本可更多投向“冰箱彩电大沙发”等舒适配置。插混技术在高速更省油、性能更强,N9零百加速3.9秒,但其相对复杂的结构和发动机介入时的体验,可能在高价位市场成为推广阻力。 腾势采用的是插混专用2.0T高效发动机, CLTC纯电续航230km,综合续航1330km。3款车型官方指导价38.98万元-44.98万元。其搭载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并已通过严苛认证,该系统以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为核心,通过联动底盘、动力、座舱三大系统,实现对运动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干预,让用户告别晕车。 创新和安全上都下了工夫,连代言人都请了高圆圆。腾势负责人说,2026款腾势N9能重新定义大型旗舰SUV标杆。究竟最终能否再市场上夺得领先地位,这就需要用户严苛考验了。 腾势N9需直面理想L9、问界M9/M8等已建立市场口碑和用户基础的车型。尽管问界根本没有什么防眩晕系统,但是问界M8纯电版本售价也比N9低且已获大量订单,其华为鸿蒙生态和智驾ADS系统是强大卖点。理想则深谙家庭用户需求,舒适性配置和营销话术突出。这些都对腾势带来挑战。 作为迟了大概两年的中大型高端SUV市场的“后来者”,腾势N9需要时间证明其可靠性和价值。其技术导向的标签,能否精准触达,并吸引那些更看重体验而非单纯参数的高端用户?这些另类的科技配置是不是好用、耐用、实用?这也是其能否破局的关键。 文、图|记者 戚耀琪

    4 min
  2. HACE 13 H

    第九届中国环博会广州展启幕,全球绿色科技齐聚羊城

    2025年9月17日上午,第九届中国环博会广州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正式开幕。本届展会由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贸慕尼黑展览有限公司及慕尼黑博览集团共同主办,汇聚来自全球近10个国家的近300家环保企业,集中展示水处理、固废资源化、大气治理、环境监测等全产业链绿色创新技术,成为华南地区环保产业领域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的行业盛会。 本届展会聚焦“绿色新质生产力”与“智慧环保”,覆盖水与污水处理、泵阀管道、固废处理、大气治理、环境监测与节能低碳等多个细分领域,吸引了德国、美国、日本、波兰、意大利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企业参与。 展会现场,多家企业带来创新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美尚生化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代表陈敏芳表示,公司此次聚焦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与脱氮除磷,通过智能系统实现溶解氧自动控制与药剂精准投加,为存量市场提标改造提供新路径。 湖南鑫宏源高科有限公司总监曹芬岚介绍了其专利产品——高速离心风机。该设备转速可达6800转/分,体积比传统产品缩小38%,采用铝合金材质和永磁电机,兼具高效与环保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洗扫车领域,助力环保装备升级。 北京昆仑海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龚敏表示,公司此次展示了涵盖传感器、4G数据传输和平台控制的闭环监测系统,致力于在水处理、农污和镇污等领域做精做专,进一步拓展华南市场。 同日,由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主办的“2025广东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同步召开,聚焦AI+智慧环境、环保产业数智化转型等议题,推动行业创新交流与合作。 文、图|记者 孙绮曼 实习生 杨雅淇

    2 min
  3. HACE 13 H

    广州首创不动产跨形态多业务“合并办理”模式

    “资金链只剩最后三天!”近日,某生物医药企业负责人周总盯着在建厂房心急如焚。传统模式下,他需先解除土地抵押,再申请在建工程抵押,银行重新评估流程至少耗时两周。但当他走进广州不动产登记中心,48小时后3000万救命资金就注入账户。这是怎么办到的? 记者了解到,面对企业融资链条中的“断点”“堵点”,广州首创不动产跨形态多业务“合并办理”模式,打破产权流动的物理疆界,让沉睡资产焕发新生,重构土地、在建工程、房屋产权的关系图谱。 该模式核心亮点包括:跨形态联办,土地抵押转在建工程抵押、在建工程抵押转现房抵押等关联业务合并申请,免除“先解押再设押”的过桥资金压力;价值零损耗,在建工程评估值即时转化,保障企业融资额度不缩水。某科技园区借助该服务,建设期融资效率提升70%,投产时间提前5个月。 在合并办理的同时,广州打破“还清贷款才能交易”的陈规,分三个阶段推行“带押过户”:从二手房到一手房再到土地。2022年全面开展二手房带押过户,“转移登记+抵押权变更”同步办理,买方贷款直接清偿卖方债务,交易周期从1个月起压缩至3天,全市已惠及数万家庭。2023年全国首创一手房带押过户,允许抵押状态新房直接网签过户,购房款自动划转至银行还款专户,破解开发商融资与销售矛盾,开发商回款速度迅速提升。2024年开展土地带押变更,实现产权分割与融资的同步。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优化了营商环境,也为企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提供了坚实支撑,为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文、图|记者 董鹏程 实习生 黄逸晨

    2 min
  4. HACE 13 H

    9月29日!广州第二座K11就要来了

    广州第二座K11要来了! 9月17日,记者获悉,广州第二座K11——汉溪K11购物艺术中心将于9月29日开启试营业,当日将同步迎来《什么是现代艺术啊:你好啊,大艺术家》华南首展的开放,带来由艺术家“大橘子”运用二次创作的可爱造型演绎的经典西方艺术大师作品,在1000多平米米的商场艺术空间内为参观者带来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什么是现代艺术啊:你好啊,大艺术家》华南首展将以14组巨型艺术雕塑为主,配合画作和介绍,以艺术史时间为轴,梳理现代艺术的脉络,让普通观众也可在一个展览中轻松了解艺术史和艺术家的故事。展品包括《弗里达的花园》、《蒙娜丽莎与达·芬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达利与时光》等世界名画都将以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到访观众带来别开生面且充满治愈力的现代艺术体验。 结合本次展览,广州汉溪K11还将在一楼中庭设置风靡北京、上海及深圳的“大美术馆”,展示并售卖展览衍生品,顾客得以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可在此购买到展览相关周边,带走一份属于自己的艺术记忆。展览揭幕当日,艺术家也将亲临现场召开限时签售会。同时,场内还将设置达利及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造型的大型气膜装置,吸引顾客在游逛商场时惊喜打卡。 “汉溪K11以‘未来生活+’为项目定位,致力打造松弛感生活方式,与本次展览所传递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的多样形式,在喧嚣日常中带来精神的治愈,让我们更爱这个世界”,广州汉溪K11购物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除了《你好啊,大艺术家》展览,汉溪K11将在试营业期间用独特且多样的展览及创意工作坊等形式,让顾客在游逛的同时也能领略不同的艺术体验,打造艺术文化活动新空间。 试营业期间,同期揭幕的《故事之城大型VR空间Fairy Tales》华南首站通过沉浸式技术,将童话场景变为可触摸的奇幻世界,观众将在约30分钟的精彩历程里,穿越经典故事之中,体验飞龙,小矮人,美人鱼等魔幻的场景,获得沉浸式交互体验。同时特邀青年艺术家宋亮亮,在项目匠心打造的全国首个HERITAGE by K11岭南文化区呈现“宋亮亮全国非遗竹艺全系列”首展,以现代竹艺装置演绎非遗文化,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随着项目的启幕,将持续探索艺术与商业融合之道,借助艺术语言的表达,为消费者和市民持续带来艺术的饕餮盛宴,打造汉溪K11为文化艺术商业标杆。” 广州汉溪K11购物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记者 孙绮曼 图|受访者提供

    3 min
  5. HACE 14 H

    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落户河套

    9月17日,国际咖啡巨头星巴克在其“咖啡重镇”深圳落下关键一子——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正式迁入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新址,同时集中发布其成立两年来的核心数字化成果。此举被视为星巴克加码中国市场、以数字化驱动行业创新的又一重大战略落地。 选择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SITC的新家,星巴克的意图明显。该合作区是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平台,享有深港协同、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领域,与SITC的使命高度契合。 事实上,星巴克重仓大湾区早有伏笔。2023年8月,星巴克宣布在深圳创立SITC,并计划首笔投资约15亿元人民币。不到两年时间,该中心便从蓝图变为驱动星巴克中国数字化创新的核心引擎。 前星巴克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静瑛此前曾表示:“深圳是中国数字化创新的热土,更是大湾区发展的先行示范区。”落户河套,正是看中了这里汇聚的科技人才、创新氛围及政策红利,旨在“通过科技解锁人文联结的无限可能”。 在9月17日的发布仪式上,星巴克中国副总裁、首席技术官罗金鹏阐述了过去两年的成果。他表示,未来,星巴克将在AI科技的赋能下,在更多场景开辟“科技融合人文”的创新机遇。 举例来说,SITC在星巴克全国门店投资建造电子菜单板,除极少部分受条件限制的门店外,绝大多数门店目前已完成升级改造。以近期在深圳测试的早餐项目为例,SITC通过大数据洞察本地消费者习惯,推出了优化咖啡产品及食品组合,并调整定价策略,形成了“洞察-研发-测试-推广-反馈”的快速创新闭环。 SITC还通过技术为门店伙伴减负增效。自动化库存管理“彩虹系统2.0”将需求预测覆盖至上游供应商;AI排班与多店协同系统简化了人员管理;基于IoT的智能物联网系统已覆盖全国超7500家门店,全年节省能耗费用超过5000万元。 星巴克选择深圳,绝非偶然。这座“最年轻、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咖啡市场之一。资料显示,仅福田区就有超过1300家咖啡店,每万人拥有约8家咖啡店,浓厚的咖啡文化与创新创业精神在此交织。 然而,中国咖啡市场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除了瑞幸、库迪等本土品牌快速扩张并掀起价格战,还有众多本土连锁品牌在深圳强势崛起。在此背景下,星巴克的应对是推动SITC的落地:通过深耕数字化,在质量、文化、供应链和技术结构上建立长期优势。这一定位与深圳这座城市创新、高效的特质高度融合。 文、图|记者 孙绮曼

    3 min
  6. HACE 14 H

    定了!“食在广州”第三批榜单10月发布

    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也即将拉开帷幕。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全球闻名“美食之都”,广州将迎来大量海内外游客。9月17日,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庆国庆、迎全运”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市管一级调研员蒲暾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 守住安全底线 蒲暾表示,市场监管部门重点盯牢节假日交通站点、购物商圈、景区及周边、游乐场所等人流量大、人多聚集的区域,全面加强食品生产、销售和餐饮单位的检查,全程紧盯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缆车等特种设备,及时排查风险隐患。今年以来,完成食品抽检8.2万批次、食用农产品快检114.1万批次,发现问题立即处置。全市43家大型游乐设施运营单位,全部做到了设备登记、定期检验和人员持证上岗“三个百分之百”。 优化维权服务 蒲暾介绍,目前,广州已有6878家“放心消费承诺单位”,覆盖了零售、餐饮、维修等多个行业,还设立了1233个消费维权服务站,基本覆盖了全市重点区域和商圈,尽全力保障每一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维权更容易、让结果更满意,真正实现“放心消费在广州”。 第三批“食在广州”星级榜单即将发布 蒲暾特别提到,以“食在广州”城市名片赋能全运盛会,迎接八方来客,广州定于10 月13日在海心沙公园发布第三批“食在广州”榜单。市市场监管局诚挚邀请海内外朋友走进广州,品味特色美食,畅享全运激情。 2023 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商务、文旅部门共同打造“食在广州”品牌,已成功举办2届品牌发布会,公布52家“食在广州”星级餐厅、28款品牌食品及5家品牌名店,解决了游客“来穗不知去哪吃、吃什么、带什么”的难题,助力广州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记者 吴珊 通讯员 穗市监

    2 min
  7. HACE 14 H

    划定36个工业集聚区!广州工业用地空间迎新格局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官网公布了《广州市工业集聚区划定及工业产业区块优化方案》,并公开征询意见。《方案》优化全市产业空间布局,提出建立“工业集聚区-工业产业区块-工业用地”三级管理体系。以工业集聚区引导产业布局,以工业产业区块加强用地管控,以工业用地夯实产业空间底线,实现产业空间高效治理。 优化工业产业区块626.7平方公里 《方案》指出,“工业集聚区”是经市政府审核确定的工业产业区块连片集聚、主导产业方向明确的区域范围。“工业产业区块”是为保障广州市工业用地总规模,以工业为主导功能的区块范围。其中,“一级工业产业区块”是保障广州市工业长远发展的工业用地管理底线,是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二级工业产业区块”是为稳定广州市一定时期工业用地总规模、未来可以根据城市发展需要适当调整使用性质的工业用地管理过渡线。 在规划领域,“工业产业区块”是工业用地的“管控线”,通过优化工业产业区块空间布局,可以提高工业产业区块内工业用地比例,严格工业产业区块管理,实现工业用地应保尽保。 此次《方案》基于梳理的全市工业用地底图,按照各区纳入工业产业区块的工业用地面积占全区工业用地面积比例不少于80%、单个工业产业区块工业用地占比不低于65%的原则,对现行工业产业区块方案进行布局优化,总体呈现出以下亮点: 总量更大。工业产业区块总规模增加至626.7平方公里,较现工业产业区块规模增加5.7平方公里。其中一级工业产业区块471.1平方公里,二级工业产业区块155.6平方公里。 纯度更高。全市约90%以上应保障工业用地划入工业产业区块,单个工业产业区块内的工业用地占比从55%提升至65%。 布局更优。单个工业产业区块平均规模由0.97平方公里提高至1.23平方公里,按连片工业用地保障比例,区块内工业用地集中连片度提升约20%。 划定工业集聚区36个 “工业集聚区”则是产业集群的“引导线”。此次《方案》推动落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促进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6个未来产业落地,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同时,《方案》基于工业产业区块优化情况,衔接各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资源等要素,统筹划定36个工业集聚区。经统计,广州超70%的工业产业区块纳入工业集聚区,单个工业集聚区规模平均约26平方公里。 具体而言,《方案》落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等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等6个未来产业落地,针对单个工业集聚区提出3-5个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加强工业集聚区政策资源投放,引导建设用地规模、用地指标、产业专项政策、产业扶持资金等向工业集聚区倾斜,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集中布局,引导关联企业、要素资源向集聚区有序集中。 此外,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聚焦产业发展过程中对规划资源要素精准保障的需求,在《方案》中针对强化规划引领、加强规划支撑,支持多元供地、优化筹建服务四个方面,提出系列针对性和前瞻性举措。 据统计,今年以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陆续推出《加强规划资源要素保障支撑广州“制造业立市”的指导意见》、七批惠企利民措施,支持产业发展,从土地供应,审批服务给予全面保障,着力营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企业家友好型营商环境。 文、图|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穗规资宣

    5 min

Acerca de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Más de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