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客廣播電臺 I 客座教授!安烈炫

EP86|六君子為什麼能捐出48甲土地?

客家漢人的農業文明觀點下,視文化/自然為二元對立,而辦學更是文明之勝事。

在這樣的意識下,國家動用武力驅趕原住民族這樣的行動視為當然,甚至遺忘。逆寫這個故事應該要把缺席的國家、財團與族群,重新講回來。

節目日誌:

3'50" 故事網站(Story Stuio)的〈學田六君子〉的故事背後有被忽略的史實。

5'40" 呂鷹揚等六位地方人士,捐獻48甲土地給大嵙崁公學校(大溪國小)作為校務發展的資產。

8'00" 六君子捐獻私人土地,又借款投入開墾,成功則公家得到好處,失敗則自己承擔損失,精神令人感佩。而1908年開始的開墾工作十分困難,參與開墾的佃戶辛苦將荒地變成良田。

12'10" 六君子所開墾的土地實際上是三井集團的土地,這一開墾工作及支持辦學係日本官方合作的結果。

20'50" 三井集團經營台灣與日本之間的貿易,並投入台灣近山之山林產業如樟腦、木材及茶葉等事業。

25'00" 這一開發事業係將山地納入國家土地,而這自然面對原住民族的抵抗,於是國家發動戰爭,貫徹國家政策。而這也就是三井能夠取得土地的背後原因。

35'50" 學田六君子所捐獻的學田,其實來自三井,而三井。相同的情況是農林公司及其大溪茶廠在推廣其茶廠。

40'50" 重寫這段歷史的意義不只是消極揭發從前的不正義,但也有可能轉化為積極的行動。

44'40" 這段歷史的書寫顯示了對歷史的遺忘,而這種遺忘是單一的文明開發史觀以及國族觀念所造成。另外大溪地方社會目前對繁華及其沒落最為關心,但也應該加深加長對歷史的理解,不宜層層覆蓋後,簡化了地方史。

48'30" 逆寫歷史包含修改錯誤的書寫文字、喚醒遺忘的記憶以及重塑其中的族群關係。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5/08/25/224057/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