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厅

《十年轮回:从亚洲到全球的金融危机》/《From Asian to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金融危机十年一次?大佬揭秘1997到2008的惊人轮回💥

姐妹们,有没有觉得金融危机好像每隔十年就来一次?🤔 1987拉美、1997亚洲、2007次贷… 感觉像个逃不掉的魔咒!

最近挖到一本宝藏书《十年轮回》,作者是前香港证监会主席沈联涛。他用亲身经历,把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这两场大戏的来龙去脉讲得明明白白,简直是金融界版的《权力的游戏》!

今天就给大家好好盘一盘这本书的精华👇

1️⃣ 亚洲风暴 (1997) 🌪️:不止是“裙带资本主义”那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97年危机是泰国、韩国他们自己玩脱了。但作者告诉我们,真正的“幕后玩家”其实是日本。

  • 源头:日本90年代初泡沫破灭,经济陷入停滞。为了刺激经济,日本央行搞了个“零利率”,导致大量廉价的日元热钱(就是著名的“日元利差交易”)涌入东南亚。
  • 泡沫:泰国、韩国这些国家一下子尝到了“天上掉馅饼”的甜头,用这些便宜钱疯狂投资房地产和股市,吹起了巨大的泡沫。它们的银行系统,就是那个“最薄弱的环节”。
  • 崩盘:当国际资本的风向一变,热钱瞬间逃离,这些国家的货币和资产价格就跟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倒下。那叫一个惨烈!

2️⃣ 亚洲的“备用轮胎” 🚗 & 全球危机的种子

亚洲被割了一波韭菜后,痛定思痛,学到了一个教训:必须要有钱!于是,亚洲国家开始拼命搞出口、赚美元,攒下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作者用了一个超形象的比喻,管这个叫“备用轮胎” (Spare Tire),以防下次再爆胎。

但这颗“轮胎”放在哪里呢?当然是当时最安全的美国市场(比如买美国国债)。于是,海量的亚洲储蓄源源不断地流向了美国。

3️⃣ 全球海啸 (2008) 🌊:老师犯了和学生一样的错

美国拿了亚洲这么多便宜钱,加上自家的低利率,华尔街的金融天才们开始“作妖”了。

  • 金融炼金术:他们把这些钱,通过复杂的“金融工程”(比如次贷、CDO),加上了极高的杠杆,打包成各种看似高大上、实则剧毒的金融产品,卖给了全世界。
  • 熟悉的配方:这和97年亚洲的剧本何其相似!都是过度借贷、资产泡沫、监管缺失。区别是,这次的杠杆更高、产品更复杂,而且风暴的中心是在世界的心脏——美国。
  • 世界买单:当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雷曼兄弟倒下时,这场由华尔街掀起的完美风暴,最终演变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

核心洞见💡:这不是经济危机,是“治理危机”

沈联涛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两次危机的根源,都是治理危机 (Governance Crisis)

👉 是银行家被短期暴利蒙蔽了双眼,忘了风险。
👉 是监管者被“自由市场”的教条催眠,忘了自己的职责。作者引用了一句名言:“央行的职责,就是在派对渐入佳境时,把潘趣酒碗端走。” 可惜,没人这么做。
👉 是政治家缺乏改革的勇气,把难题留给了未来。

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就是用一个“局内人”的亚洲视角,挑战了西方的“华盛顿共识”,把两次看似孤立的危机,串成了一个完整、深刻的故事。

想看懂世界经济格局,理解我们今天所处周期的姐妹,这本绝对不能错过!

完整笔记https://mp.weixin.qq.com/s/ptZCkyXqOyorMKVFthcJ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