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afleveringen

養貓女子,資深書評者,中文系教授卻對台灣文學有興趣,常在自己的書房碎碎念,對年輕人的世界好奇並想了解。我相信語言是我們的囚牢,也是我們的疆界,文學是喧囂中的孤獨,這是一個文學說書的節目,歡迎來一起讀新書,了解文學獎訊息或文壇大小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文學的異想世‪界‬ 張瑞芬

    • Kunst

養貓女子,資深書評者,中文系教授卻對台灣文學有興趣,常在自己的書房碎碎念,對年輕人的世界好奇並想了解。我相信語言是我們的囚牢,也是我們的疆界,文學是喧囂中的孤獨,這是一個文學說書的節目,歡迎來一起讀新書,了解文學獎訊息或文壇大小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P135-門外都是妖怪:那些有關租房的事

    EP135-門外都是妖怪:那些有關租房的事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覷」―魯迅〈狂人日記〉
    芒種時節,端午將至,自製芒果奶酪配粽子,看著吃著都美。六月考季也是學生租屋族換約的時候,上週五(5.31)和吳鈞堯、李欣倫同評中興湖文學獎散文組,兩篇文章〈窺視〉〈門外都是妖怪〉都和北漂青年頂加租房有關,精彩到不行。
    租房族當然弱勢,新的租屋法裡,房客不必房東同意就可以租約去申請租屋補助每月二千餘,房東等於被迫浮出水面成為「公益出租人」,可減免一點房屋稅,但出售時「房地合一稅」倍增,故普遍不同意。然而租屋族一肚子苦水,房東也有苦說不出,我自己就是個衰人,遇上租屋蟑螂,損失慘重(三年租金一毛也拿不到,只因為租約沒去公證,法院程序拖了兩年),還因此被他細故告上法院。
    〈門外都是妖怪〉是樓下惡鄰的故事。作者住四、五樓頂加,租屋樓下疑似思覺失調的老太婆用拐杖敲擊牆壁和鐵欄杆,半夜尖叫試圖嚇跑樓上惡鬼,還常看到樓上不明毒煙而報警。告噪音不容易,得找環保局測分貝,要逮捕老太婆強制送醫,房客得猜拳自願被她打傷,不幸誤入的房客一年一約承擔著痛苦,最終作者約滿逃離,「對阿嬤來說,我是妖怪,她已經成功把我解決了」。
    〈窺視〉更是戲劇化,一個疑心生暗鬼的故事。信義區六樓頂加兩間房共用鐵門,一日作者回家發現自家房門微啟,鐵門卻是鎖住的,「我的房門即使鎖上,回家時仍會靈異的自動打開」,疑似被窺視者開始反窺視神秘的鄰居,想像窺視者的心理,甚至佯裝與朋友視訊,冀能抓到現行犯入門瞬間,層層驚悚,陣陣疑雲後,沒想到是個大逆轉,最後爆笑收場。
    社會生存不易,看著已經25歲的孫安佐又上社會新聞,很想點一首怪得好聽的歌給他。英國合成器流行樂雙人組Eurythmics(舞韻)1983年的Sweet Dreams(美夢),有人說此曲彰顯出性別平權與多元美感的價值觀。女主唱 Annie Lennox 的厚實嗓音和 MV 裡一頭橘色短髮中性打扮,與搖滾變色龍David Bowie男女莫辨簡直有拚:「…Everybody's looking for something每個人都在尋找著什麼/Some of them want to use you有些人想利用你/Some of them want to get used by you有些人甘心被你利用/Some of them want to abuse you有些人想傷害你/Some of them want to be abused.有些人願意被傷害…」
    芒果奶酪:1.吉利丁12克(約3-4片)用冰水泡軟備用 2.牛奶鍋加入一飯碗鮮奶(約300克),一飯碗鮮奶油(或煉奶/奶粉水約300克),加上咖啡或紅茶或巧克力(100克),加1-2湯匙糖,香草醬少許,中小火加熱,煮到60度左右。3. 吉利丁從冰水中撈起捏乾放入鍋中攪勻4.過篩倒到玻璃碗中放涼5.放入冰箱冷藏一夜6次日芒果切小丁,另打一碗芒果泥(芒果肉,檸檬汁/百香果汁,不加水)冷藏。7.吃時再組裝:奶酪上加一大匙芒果泥,鋪上滿滿芒果丁即完成。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同時上傳三個平台: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 的更新提醒,記得開啟小鈴鐺!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

    • 1 u. 8 min.
    EP134-科技與狠活:文學與真心

    EP134-科技與狠活:文學與真心

    「一個人不是極端狂妄或幼稚,不會自以為有什麼值得書寫下來供人閱讀,要不是,這人便非常多情,或非常寂寞」。─張讓《時光幾何》
    21屆中台灣文學獎今年在曉明女中,桃園武陵中學2021也開辦全國高中生文學獎,根據「yes123」求職網,2023年新鮮人夢幻職業排行榜,女生夢幻榜首是「作家」,男生是「YouTuber」,作家、YouTuber及網站小編等「文字工作」被年輕人青睞,其實是個浪漫的誤會。它很難「學而致」,多半是先天性格缺陷不得已而為之,尼采《看,這個人》就說過,最好的作家,是那些羞於成為作家的人。
    5.22自由時報副刊「鬥陣寫作俱樂部」陳義芝、吳鈞堯、劉梓潔談散文,我同意陳義芝「非出自己身,也可形成自身經驗」,劉梓潔「散文就是你這個人」(像好的書法即使不落款,都能猜出作者),不同意吳鈞堯「說服力強悍的評審常能影響名次」,至少我自己是幾乎沒成功說服過任何評審。我愛偷偷猜著作者的長相,頒獎時總驚人的圖文不符,這使我理解自己在別人心中是如何破碎支離不成片斷的。
    高中生問評審,總不離為何寫?怎麼寫?我想起周作人〈結緣豆〉說的:「寫文章本來是為自己,但他同時要一個看的對手,這就不能完全與人無關係,寫文章本是不甘寂寞,無論怎樣寫得難懂意識裡也總期待有第二人讀…只是結點緣罷了,我卻覺得很是滿足,此外不能有所希求」。周志文老師近作《記事與隨想》提到英國作家歐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 1946年寫過一本《我為何寫作》(Why I Write?) (在他出版《動物農莊》(Animal Farm,1945)與《一九八四》1949)間,《一九八四》出版幾個月後歐威爾就死了,只活了四十六歲)。 歐威爾說他寫作的理由是想讓自己看起來比別人聰明、讓自己成為話題人物、讓曾經瞧不起你的人好看,他熱衷美的事物,對歷史有使命感,想積極了解被蒙蔽的事情,並盡自己的力量以使真相大白。歐威爾認為世界上沒有一本書可以完全沒有政治傾向,所謂的政治性 (political)目的是試圖改變別人的想法,讓世界朝我認為正確方向發展。我認為周作人所謂近於言志,後者近於載道。
    現實人生中周作人毀譽參半,一地雞毛,與陳獨秀、魯迅分道揚鑣,因親日被視為漢奸,文革被抄家,83歲死得悽慘(自言壽則多辱),可他的文章真是好,《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裡那些烏篷船、故鄉的野菜、北京的茶食令人難忘,都說AI是科技,其實文學才是狠活啊!
    兄弟鬩牆,魯迅周作人之外,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清水合唱團主唱John Fogerty 與他的哥哥Tom Fogerty也是,CCR 1972年為此解散,直到Tom去世二人都未化解心結。1970 CCR〈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你可曾見過那場雨?)歌詞「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 coming down on a sunny day」,睛天裡的滂沱,有人說是越戰, Fogerty則說當時樂團裡與他的哥哥Tom Fogerty因爭吵不斷接近崩潰:「Someone told me long ago 以前有人告訴我/There's a calm before the storm 暴風雨來臨前是一片寧靜/I know 我知道/ It's been coming for some time 因為暴風雨曾經來襲/I want to know 我想知道/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 ? 你真的看過大雨嗎/I want to know 我想知道/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 coming down on a sunny day ? 你真的看過大雨在晴天裡傾盆而至嗎」?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

    • 1 u. 12 min.
    EP133-停止內耗,讓自己變強大

    EP133-停止內耗,讓自己變強大

    中捷發生菜刀傷人事件,宛如十年前鄭捷翻版,與此同時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爆朝野衝突,看著韓國瑜主席台的空轉,想起多年前見識過的黑箱、霸凌與多數暴力,完全失去互信至法庭相向,我太知道什麼是拉長戰線的無止盡內耗了。負面情緒極耗能量與時間,這現象持續愈久拖累愈大,從那時我開始懂得叔本華的話:「一個人熱衷於社交的程度恰與他理智上貧乏和庸俗的程度成正比」。然後息交絕遊,遠離人際關係,直到現在。
    不友善的職場,情緒勒索的家人,壓力過大的處境,困難無往不在,想停止內耗,先從學會狠心做起。有句話說得好,「對自己一毛不拔,歲月就把你拔得一毛不剩」。「你嚷嚷自己懷才不遇,其實你只是沒有才華而已,你怨嘆沒人懂得珍惜你,其實只是因為你條件差而已」。當你把工作做到九成,助力也會隨之而來,順風順水的誰都可順便幫你一把。善良需要鋒芒,委曲求全換不來尊重,當所有人都說你好,很可能證明你沒有底線也沒有原則。
    人際關係是許多現代人痛苦的根源,親子關係,婆媳相處,手足鬩牆,比職場更互相傷害,互相折磨。大陸心理師若杉《停止內耗》與台灣媒體廣告人力口木木《去他的互相傷害-致那些為我好,但一點都不好的人間關係》書中,有幾點值得參考:
    1鈍感力就是幸福力,做事不要帶情緒2討好別人是一種癮,愈早戒掉愈好。3承認自己不完美,對自己降低標準,不要想掌控太多事4財富自由,不如情緒自由,要擁有獨處的能力。5少管閒事,拒絕要乾脆,練出「不焦慮」體質6珍惜你所擁有的,喜歡和適合是兩回事,舒適圈可能就是最適合你的路7向人求助並非示弱,不要羞於啟齒。此外,遠離過敏源,人與人之間互不干涉,是起碼的尊重。戀人分手後不要當朋友,婆媳本就不可能如母女,不要執著孝順,父母有自己的人生。
    為什麼小孩考試父母壓力那麼大?為什麼無法拒絕與長輩同住(侍奉公婆)? 為什麼無法真正斬斷孽緣?不要怕翻臉,狠心拒絕與你不相干的事,把自己的重要性置於他人之上。如果你累了,學會休息,不要放棄。把痛苦加上結界,用專心生活 (好好吃飯、運動、睡覺)隔開困難,偶爾允許自己耍廢放空,停止內耗,才能輕鬆應對自己的人生。
    停止內耗,讓自己變強大,人終歸是要對自己好,才有辦法造福他人的。那個馬尾健身男在千鈞一髮中制伏身形比自己壯碩的持刀嫌犯,證明了把自己變強大是多麼重要的事。 人生何其美好,我們不只討生活,還應該過好日子。1974年ABBA的冠軍曲《Honny Honny》 (甜心,甜心),阿妮亞塔·費特斯科格(Agnetha Fältskog)金髮高挑,明眸善睞,那青春萌動的初心,多麼甜蜜:「Honey honey, how you thrill me, aha, honey honey甜心 甜心 你真的嚇到我了 啊 甜心 /Honey honey, nearly kill me, aha, honey honey甜心 甜心 你差點要了我的命 啊哈 甜心甜心/I'd heard about you before我以前就聽說過你/I wanted to know some more我想要知道得更多/And now I know what they mean現在我終於知道他們的意思/You're a love machine你是個戀愛機器/Oh, you make me dizzy噢 你使我頭暈目眩…」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 1 u. 10 min.
    EP132-好好輸在起跑點:夫子淪亡記

    EP132-好好輸在起跑點:夫子淪亡記

    「理想的教育應該是完全用不著文憑,一看學生的臉孔,便已明白他是某某大學畢業生」。―林語堂〈談理想教育〉,《翦拂集》,1928。
    晨起讀報,見女詩人隱匿〈這是我們在你身上發現的第二種癌〉一文,和她一樣有晴天霹靂之感。沒多久前才讀過她《病從所願―我知道病是怎麼來的》,乳癌開刀,復發化療,她把婚離了書店關了從淡水搬到台南,癌症竟仍以罕見的凶險反撲而來。以為離開壓力過大的生活就可保證健康,沒想到這世界根本不講道理。再度罹癌,她驚訝自己竟晴天霹靂到無法面對。明天不一定會到來,該吃的苦還沒吃完,生命是永遠的問號…。
    想到我自己近日工作上的打擊只是學生蹺課趴睡,就不能再埋怨了,但不甘心的情緒和隱匿一樣盤旋不去。黃庭堅謂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現在的大學生要他們讀點書簡直要他們的命。我想起近百年前林語堂〈談理想教育〉〈學風與教育〉〈論讀書〉那些收錄在《翦拂集》《大荒集》的諤諤之言:「教育應解作一種人與人的關係,而非人與書的關係,一個人學問的人因為與有學問的人天天接觸,耳濡目染,傳染他好學的興味,學習他治學的方法,明白他對事理的見解,這是我所謂的教育」。林語堂二零年代在北京上海多所大學教學演講時,直言大學生看過的書極有限,「現在的大學制度,簡直使自由看書為不可能的事」。他極力提倡的「空氣教育」,就是學風。「空氣不好,無論考試如何嚴格,校際如何整飭,學問是不會好的。因為學問這個東西,屬於無形,必得朝夕的薰染陶養,古人所謂春風化雨,乃得空氣教育之真義」。
    朝夕的薰染陶養,只怕把我一點清靈之氣薰得穢濁不堪。看過一個介紹德國技職雙軌教育影片,德國孩子幼稚園只管玩,五歲前完全不讓他們寫字,小學四年後分流為九年制中學(準備上大學)和技職教育(可直接工作也可去大學技職雙軌教育),選後者六成五。這歷經兩次戰敗與分裂的歐盟第一強國,理性力量,普魯士的勝利早在小學講台就確立了。讀大學的只占三成五,國家砸下230億歐元訓練出超強工業藍領,技術人才薪水甚至比大學畢業還高。
    看那些趴著玩手機的臉孔,唸哪個大學都沒意義。我們的教育,什麼時候能讓孩子好好輸在起跑點?真正選擇自己要飛向的方向。像〈Paloma Blanca〉的歌詞:「When the sun shines on the mountains,And the night is on the run當太陽照耀群山 黑夜正在逃亡/It's a new day, it's a new way,And I fly up to the sun這是嶄新的一天,嶄新的方向,我高高的飛向太陽/I can feel the morning sunlight,I can smell the newborn hay我感覺得到清晨的陽光,我可以聞到剛長出的青草/I can hear God's voices calling,From my golden skylight way我可以聽到上帝召喚的聲音,從我那金色的天光之路」。這是荷蘭樂團George Baker Selection1975的冠軍曲,大鬍子戴密斯·盧索斯Demis Roussos(1946-2015)的翻唱帶點滄桑,也很好聽。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AJhDy2bz1yeq8ntgbptHj?si=fJPklGGURiW4ZwOJN7oEcg
    Sound on :
    https://player.soundon.fm/p/e1844b06-ef5a-40c6-8a3c-2cdd1a6cd730
    ------------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同時上傳三個平台: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

    • 1 u. 10 min.
    EP131-永遠不要去拯救你的父母―腹黑母親節

    EP131-永遠不要去拯救你的父母―腹黑母親節

    「物種的存續原來並不需要老年,也不必有這個階段,生殖的責任結束,緊鄰的就是死亡」。
    ―唐諾〈老人〉《世間的名字》
    母親節前讀《文訊》5月樂齡專題報導百歲仙逝的齊邦媛,同時為90歲老媽申請印尼看護(我已經照顧到快崩潰),沒想到今天(5.8)聯合報民意論壇看見建議以孟母生日4.2訂立中華母親節,「除了表揚模範母親,更該表彰模範孝子」之語,頓時頭皮發麻。
    說到孝子楷模,張輝誠2010任勞任怨的《我的心肝阿母》堪稱玉山登頂,2019母逝後還寫了〈寫給兒子張小嚕的備忘錄〉,頗有訓儉示康(訓孝示嚕)的意味。東方人親子家族關係向來緊密,父子為核心單位(西方則以夫妻為基本核心單位),毫無分際的互相依存,甚至被迫老老照護,衍生不少問題。尤其在老年化、少子化、手足疏離與自我意識強烈的當今,養老養病恐不宜再依附子女,外傭、養生村或許是個解方。看過網路一個對話,小姑對弟媳說:「我每月貼你2萬,你可對我媽好點嗎?」弟媳回答小姑「我每月給妳4萬,妳可把她帶去照顧嗎?」。
    老人幾乎是另一種生物,他沒有同理心,永遠全身痛,他/她依賴你,口口聲聲當年艱苦,「我犧牲自己,都是為了你們」「要不是你們,我早離婚(自殺)了」,西方人不懂的「孝親費」,也是多多益善。這種親情勒索,加上儒家孝道文化,成就了比賽孝順的傳統―「除了表揚模範母親,更該表彰模範孝子」。
    天底下哪來的「模範孝子」?人人都是肉胎凡身。父母常向孩子訴苦要錢、討人情,容易造成子女1愧疚感:潛意識裡覺得自己沒有幸福的權利,對婚姻沒有安全感。2親子共生相殺:看似親密,實則令人窒息,沒有了邊界,沒有獨立或隱私的生活,大家綁一起往下沉(婆媳妯娌關係是此中極致)。3人格複製:複製父母的命運。童年被打的人,打孩子機率大增,委屈成習後,甚且會內化成討好型人格,忽視自己的需求,卻任人予取予求。如何斬斷原生家庭的魔咒?首先要理解兒女沒有能力也沒有義務解決父母的問題。試圖拯救你的父母,你就越位了,這種倒置會令你痛苦,你應該做的是不要涉入父母的命運,應該善待自己,讓自己強大。
    我欣賞齊邦媛的智慧,80歲堅持去住養生村:「我八十了,我有我自己的事要做」。「近近三角目,遠遠殺雞角」。老人不要與子女同住,隔一點距離,才容易記得對方的好。孝親不如顯親,兒女也不必被孝子情結和各種商機綁架,活得好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
    1980年 ABBA《Andante Andante》(慢板練習曲),是一首由Frida( Anni-Frid Lyngstad;安妮·弗萊德.林斯塔德)主唱的抒情曲,夫妻檔阿巴合唱團(ABBA),比約恩、班尼是音樂才子,Frida 與Agnetha和聲溫暖明亮,和諧動聽,四人堪稱絕佳組合。比約恩和艾格妮莎在1979年離婚,班尼和Frida在1981年離婚,1982 ABBA解體。Andante是義大利文,慢板,不疾不徐,暗喻男女情感的似遠猶近,一種微妙的親暱與依存感。親子關係,不也是這樣?「Take it easy with me please 請和我一起放輕鬆/Touch me gently like a summer evening breeze 溫柔的撫觸我,像夏日夜晚微風/Take your time, make it slow 不要急,慢慢來Andante, andante不疾不徐, Just let the feeling grow讓感情滋長…I’m your music我是你的音樂I am your song我是你的你的歌/Play me again 'cause you’re making me strong一次次彈奏我,讓我堅強/Make me sing, make me sound 讓我唱 讓我發出聲音/Andante, andante不疾不徐/Tread lightly on my ground在我的場地輕舞」。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

    • 1 u. 14 min.
    EP130-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EP130-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有錢人不是有錢的人,有錢人是知道什麼是錢的人」。-鄭寅鎬
    近日出於好奇讀了一本《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打造你的「易富」體質,成為掌握財富的5%人!》,沒有改變什麼體質,倒是大開眼界。為什麼社群媒體上沒有真正的有錢人?富人和窮人打包行李有何不同?為何比爾蓋茲說不要輟學?富人為何喜歡跑馬拉松?為何松下幸之助面試員工總問「你覺得你的人生到目前為止算運氣很好嗎?」作者鄭寅鎬是韓國企業管理評論家,訪問了50多名富豪並探詢其成功秘訣,得到以下結論:
    1有錢人不炫富:會帶來忌妒,相對剝奪感。富人多低調,追求實用重於名牌。
    2有錢人不排隊:重視時間資本,專注於專業,只接觸「擁有好的想法和資訊的人」,謹慎建立人際關係,沒時間更新限動,用手機與網路社群的時間是窮人的1/6。。
    3有錢人讀各種艱深的書:知識是複雜社會中唯一獲勝機會,維持現狀會落後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4有錢人覺得成功是自己運氣好:比較感恩,也比較接受失敗。比爾蓋茲早晨必對自己說:「我甚麼都做得到」、「今天似乎會發生很好的事」。
    5有錢人專注於對方的利益:切蛋糕理論,不要專注在對方的「立場」,而是要專注在對方的「利益」,不成交要問對方購買理由,互利才能雙贏。
    6有錢人追求長期目標,不逐短利,習慣風險管控。比爾蓋茲「惡夢筆記」:「最糟是什麼情況?如何把風險降到最低?」,且不盲從權威,相信自己的判斷。
    7有錢人捐很多錢:錢不僅能買到尊嚴和自由,也能做出貢獻。美國金融家戈特斯曼93歲遺孀露絲捐款10億美元給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免了醫學生昂貴的學費,祭出免學費之後,此校全美排名瘋狂攀漲。
    《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認為要成為有錢人先要研究人類心理而非財務管理或投資方法。富人是「擁有好的想法和資訊的人」,真正的富裕是實現了自己,也幫助了別人。史丹佛大學生物學者布魯斯-利普頓博士(Dr. Bruce Lipton )對潛意識(Subconscious Mind)的看法也足以佐證此說。他指出我們絕大部分行為是靠潛意識做決定的,之後是不斷的重複練習。人腦七歲之前處於可下載的催眠模式(潛意識),可以說95%的人生早就被家庭教育和父母觀念程式化了,想成功就要要有正向的富人思考,和內在潛意識對話,「假裝你做得到,直到你真的做到」。
    「The winner takes it all勝者獲得一切/The loser has to fall輸家一敗塗地」。成王敗寇,舉世皆然。與其怨嘆無法翻身,倒不如先了解你的心態和行為模式才是決定命運的關鍵。瑞典「阿巴合唱團(ABBA)」1980《The winner take it all》(贏者全拿),說的是情感的敗北,用在人生也很適切。原唱金髮美女艾格妮莎·佛斯科格(Agnetha Fältskog)嗓音充滿深情力度,多年後比利時歌手Dana Winner(丹娜雲妮,1965-)則柔美細膩,各有擅場:「 The winner takes it all勝者獲得一切/The loser has to fall輸家一敗塗地/It's simple and it's plain (It seems plain)這是理所當然/Why should I complain?我能抱怨什麼?…The winner takes it all勝者獲得一切The loser's standing small輸家顯得渺小/Beside the victory在勝利旁邊That's her destiny那是她的命運…」。

    [文學的異想世界]節目是個Podcast節目,在三個平台都可以聽:Apple podcast、Spotify 、Sound on,以下是他們的連結 ,想要即時收到 podcast最新一集提醒,可以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Apple podcast :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6%96%87%E5%AD%B8%E7%9A%84%E7%95%B0%E6%83%B3%E4%B8%96%E7%95%8C/id1594536509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

    • 1 u. 17 min.

Top-podcasts in Kunst

Etenstijd!
Yvette van Boven en Teun van de Keuken
Ervaring voor Beginners
Comedytrain
Met Groenteman in de kast
de Volkskrant
Man met de microfoon
Chris Bajema
De Groene Amsterdammer Podcast
De Groene Amsterdammer
Smakelijk! De podcast van Petra Possel
Petra Possel

Suggesties voor jou

蔣勳_美的沉思 回來認識自己
蔣勳
閱讀提案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迷誠品
誠品 eslite
Life 不下課
歐陽立中
山羌閱覽室
連俞涵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吳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