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如山

vol.65 上百万字的《证券分析》背后,竟有巴菲特的四刷故事?

这是一档关注金融从业者和已退休从业者的栏目,主理人是王大力。

前阵子,湛庐说想给我寄一套最近刚出的全新升级版《证券分析》,让力哥提高一下在投资上的专业素养。证券分析啊!格雷厄姆啊!我当年读大学时就听说过的巨著和巨佬啊,所以欣然接受了他们的好意。

卧槽,但等书真拿到了以后,我才发现这套书分上下两册,总计有111.7万字!我是很爱读书啊,但没说爱啃书啊,索性先请了两位懂投资又读过《证券分析》的好友:点拾投资的创始人朱昂,国联安基金的价值投资组负责人、基金经理杨岳斌,一起教教我这套100多万字的书到底值不值得读?

力哥不爱藏私,自然不白让他俩只教我,顺手还把他俩教我的过程录成了这期播客,拿出来跟兄弟姐妹们一起分享:

这本被巴菲特翻烂的“投资圣经”,杨总也已经啃了三遍原版,为我揭秘了惊掉下巴的真相:价值投资根本不是“长期持有”或“低买高卖”。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早就戳破华尔街幻觉:买股票=买生意本质,安全边际才是保命符。至于为啥90%的人读不下去这本书?除了篇幅巨大之外,还有过时案例+商业变迁+语言体系的三重暴击......

但为什么巴菲特会反复研读四遍?因为它揭穿了金融市场的三大幻觉:

第一,投资不是猜谜游戏。格雷厄姆早在1934年就戳破华尔街的泡沫——买股票就是买生意,而不是追涨杀跌的筹码。书里那些老掉牙的铁路公司案例,恰恰是照出当下“估值故事会”的照妖镜。

第二,安全边际不是数学题。朱昂提到了一个绝妙比喻:载重1万吨的桥,你敢开9800吨的卡车吗?真正的安全边际是留出犯错空间,就像杨岳斌分享的,格雷厄姆会按“破产清算价”给库存打折,这种保守才是生存之道。

第三,别被伪“长坡厚雪”忽悠了。国内满屏都在聊滚雪球理论,但没多少人知道巴菲特原话是要求“坡长、雪厚、现金真”:可口可乐全球通吃是真坡长,喜诗糖果出不了加州就是伪命题。

聊到最后我才知道——华尔街的希腊字母模型、PE估值,在格雷厄姆眼里全是“鸭兔幻象”,更扎心的还有杨总那句:

“巴菲特都读了四遍,你敢说水平是他一半,那也得读八遍!”

所以,听完这期播客就去翻开这本蒙灰的经典吧,别等到潮水退去时还不知道哪里写有价值投资的答案。

-时间轴-

02:44 这本大部头,凭啥能让巴菲特读4遍?

“巴菲特起初亦曾盲目涉足股票市场,尝试各种技术指标,包括MACD和移动平均线。然而,当他某日在图书馆阅读到一本书之后······”

“价值投资不仅关乎智慧或聪明,更强调应从购买一个生意或进行一笔生意的角度来审视投资。这就是intelligent的含义。理解了这句话后,你能明白······”

“巴菲特写了封很搞笑的信:格雷厄姆先生,我读了您写的那本书,非常好,没想到您还活着······”

06:48 投资界圣经:从入门能读到入土

“我今天敢说这句话,绝大部分做金融的人是没有看过这本书的。它有三大障碍:第一,1934年的英语,能跟2025年的英语是一个味道吗?第二......”

“商业环境和社会发展阶段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深远。例如在1920年代修建了胡佛水坝的那位,当时他宣称美国的经济将因此而繁荣,但结果却是一片混乱。同时,费雪先生的理论资本支出认为美国股票表现不佳,但最终······”

“格雷厄姆是个天才。他是犹太人,在大学学的是数学和哲学,会说西班牙语、拉丁语、英语等好几种语言。这哥们还写过......”

11:34 真理往前是谬误,股票和债券到底谁是投机?

“格雷厄姆先生就是说资本市场经常会出现很多似是而非的理论。什么叫似是而非的理论?假设真的有时光穿梭机,带我们回到1923年或1928年。对于当时的美国股市······”

“但是,真理往前一步就是谬误。正因为有这个理论的基础,尽管理论是错的,有人就在此基础上推演出了一个new era theory,就是新时代理论······”

“费雪先生曾言,股票市场具有一种欺骗的气质。但这一做法的前提必须是基于内在价值,这是投资的三大定律之一。这个定律永远不会改变,也不会出错,会······”

18:09 书单推荐:想读懂巴菲特,哪本都不够

“巴菲特股东信你肯定是看过,但其他的真不一定看过。其中有本书国内还没有出版,叫conservative investors sleep well,保守的投资者夜夜安眠······”

“巴菲特说自己是85%是格雷厄姆,15%是费雪。巴菲特还说过自己是百分之百的格雷厄姆,百分之百的费雪。这位令人抓狂的哥们,到底在说什么······”

“我们经常讨论DCF这种思维,它到底从何而来?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思想并非源自格雷厄姆。我们读完书后发现,它也似乎与费雪无关。费雪重视好生意,但从未明确表示资产价值一定等于现金流的贴现。费雪只是对······”

22:47 四刷起步,旧约的地位与阅读挑战!

“初次阅读时感觉颇为混乱,许多内容似乎无关紧要,让人只想跳过它们,直奔股票相关内容。然而,随着深入阅读,例如在阅读关于巴菲特的章节时,甚至能将培根先生的形象清晰地勾勒出来······”

“巴菲特不仅仅自己读了四遍,在成立伯克希尔公司以后,据说他每一年还是两年,就组织一个学习班,把大家叫到一起,找个地方开个会讨论······”

“市场是为我们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权威。如果市场出现混乱,比如有人操纵股价,那么我们就需要保持警惕。早在1934年,格雷厄姆先生就已经观察到,驱动股票价格的诸多现象背后······”

28:21 simple but not easy?一点也不simple

“巴菲特曾言,他的投资理论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大多数人无法实现财富的稳定增长。他的价值投资逻辑是“simple but not easy”。后来我又加了一段话,我觉得价值投资的理论其实一点不simple,越来越不simple了。按照我们“四个过滤器”的说法······”

“如果你不投这个产品,不做这个项目,别人做了就会把你赶出去,你就彻底完蛋。这种生意很多,大部分······”

“巴菲特先生每次都是举重若轻,可以把非常复杂的东西用很简单的话讲给你听,这是他老人家的高明之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但是我每次听的时候都是滴着汗······”

31:02 投资届流行语录:“我就是跑赢指数的那4%!”

“虽然大家都知道只有最后那4%,但是一定有96%的人告诉我,我就是那4%。你有没有能力甄别?因为很多时候......”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发认识到价值投资的困难所在。尽管价值投资值得学习,但伯克希尔的独特性意味着它绝无仅有,无法被复制·····”

“价值投资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阶段性的不利局面,大家能不能hold得住?以1999-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为例,如果公募基金的投资者没有坚持······”

39:06 一款查重率100%的微信名:“长坡厚雪”

“国内价值投资的特点和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做价值投资的人是很少的。在任何国家永远都是一个极少数的人群......”

“你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巴菲特先生说了一句话,有一本书叫做snowball,滚雪球。这句话害了不少人......”

“真正的一个好生意是什么呢?玻璃破了换块玻璃,车轱辘破了换辆车,我要保持公司的正常盈利,这些钱是要......”

44:11 关于价值投资,基本全是误解

“PEG是什么?比如说某个股票是20倍的估值PE。30%的增长增速G......”

“这句话的危险之处在于,增长是没有现金流的。它的增长可能都是一对应收账款。如果没有考虑到护城河的保护,大量新来的竞争者,会惨痛地在卷......”

“不仅仅说是某一个行业,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人,都要想清楚你的护城河在哪里,要进行差异化的竞争。如果说你的东西跟别人都是一样......”

48:49 华尔街上的理论大多都是错的

“我不是在说中国,我是在说全世界。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华尔街的理论是被巴菲特反复批评的......”

“有点像学术派和实务派的区别吗?做投资或者说对企业了解,真的要去分析甚至尽调,要跟企业去交流。而不是只看背后的财报、数字,或者说......”

“只有对风险收益保持最本质的理解,才能看清楚生意的本质。你才知道你是冒险还是保守,你做得对还是不对。当价值投资看清楚的时候......”

01:02:23 终极叩问:谁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反过来想,如果做价值投资,手里却没有这种长期的保险资金,他还说自己是个价值投资者,那我能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