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人:鍾惠欣(四縣腔)
音樂總監:朱皮
文|汪倩妤 攝影|陳安嘉
每逢週四夜晚,你或許能在新竹看到一群人兩兩成對,隨著愉快的音樂,自在地舞動著。這是「大風搖擺」固定舉辦的搖擺舞(Swing Dance)活動,「這個活動我們叫做social,跳舞的social,不是上課。大家可以來聽音樂,或跟朋友跳舞聊天,是一個非常自由的活動。這是搖擺舞很特別的地方。」「大風搖擺」創辦人陳瑋玲如此介紹。
搖擺舞是一種源自1920年代美國黑人社區的社交舞,人們用跳舞來交流,舞伴並不固定,每換一首歌,就能換一次舞伴。節奏歡快又充滿變化的舞步,搭配同樣隨興的爵士樂,令人著迷。陳瑋玲自2013年學舞至今,搖擺舞最吸引她的地方,是連結感與文化感,「搖擺舞是雙人舞,感情上的連結會比較厚,互動的感覺更高。而且,搖擺舞復刻了那個時代的精神,一開始學舞時我並不知道這些,但越是了解越會發現,它的文化和歷史意義都有被保存下來。」
原本住台北的陳瑋玲,因緣際會來到新竹,創辦「大風搖擺」,是為新竹在地目前唯一的搖擺舞教室,每週會開設常態課程,也舉辦相關活動。其實搖擺舞入門不難,陳瑋玲說,新手通常可以在兩個月左右學完基本舞步。然而初學者要如何即興跳舞?陳瑋玲點出:「和爵士樂一樣,搖擺舞的即興,其實是建立在一定的熟悉度上,包含你能不能認知到身體的技巧,以及你跟舞伴之間的溝通是否順暢,能順暢就可以自由自在做任何事情。」此外,搖擺舞會一直交換舞伴,如何愉快且適當與對方互動?「搖擺舞,或任何的舞蹈,都是建立在對舞伴的尊重。」陳瑋玲強調,在邀舞時,必須確認對方的意願,還有,你是不是能接受別人拒絕。「我們會去教導,當我們跳到一半,有任何的不舒服,或是你覺得不想跳了,可以隨時停止。」搖擺舞所提倡的自由,也包含適當表達己見的自主權。
在新竹成立搖擺舞教室多年以來,遇到最大的困難,陳瑋玲笑說是新竹人很愛加班,因此上課時間比較晚,通常需要約在晚上八點。不過她也觀察到很有趣的現象,新竹學員多為科技業或工程師,上課時大多有些靦腆安靜;但她發現很多人都是希望在下班之後再學習新的興趣而主動來到這裡,很令人驚喜。雖然大風搖擺目前仍是新竹唯一的搖擺舞教室,資源相較於北部稀少,但陳瑋玲希望能繼續經營下去,讓這陣搖擺舞的大風,也能持續舞動在這片土地上。
靛花 tien faˊ部落格:https://tienfa.tw/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Information
- Show
- Channel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14 August 2025 at 1:35 am UTC
- Season1
- Episode149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