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录

芒人

年轻人的出海全球指南 聚焦于走出内卷、抓住海外机遇。 探索海外职业机会与跨国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Episodes

  1. #006 创业失败后的材料博士:一个理工生的破圈人生

    19 FEB

    #006 创业失败后的材料博士:一个理工生的破圈人生

    这期节目我邀请到了阔别十年的高中同学——正在慕尼黑攻读核聚变材料博士的子晋。他的经历充满跨界色彩:从亚琛工业大学的涡轮叶片研究,到回国尝试低空经济创业,再到重返德国投身新能源科研,他始终在技术与产业的交叉点上探索可能性。 子晋并不把“德国制造”奉为神话。他坦言自己对德国的幻想在抵达法兰克福的第一刻就开始逐渐回归现实,并以一个工科生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德国在工业4.0、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面临的困境。同时,作为一位跨界者,他对知识的本质有着独特的思考:当你深入研究,会发现所有学科都在朝着同一个焦点汇聚。 无论你是关注产业升级的技术派,还是思考职业规划的年轻人,这期充满“毒鸡汤”的对话都将刷新你对德国、工业革命与人生选择的认知——毕竟,在这个风起云涌,深刻变革的时代,我们或许都该重新定义“稳定”。 --- 嘉宾|子晋,核聚变材料博士,现居德国慕尼黑 主播|芒人,创业者、品牌营销人,现居迪拜 --- 00:00 上次对话已是10年前,播客又让我们聚在了一起 02:10 破除谣言1——首先德国人是不守时的 03:35 亚琛 & 慕尼黑的城市气质 05:11 破除谣言2——很难说德国是严谨而整洁的 06:24 德国的教育体系有什么不一样? 08:06 每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或许只是真理的投影 10:37 人的认知起点是范畴分类,但终点或许是各种杂糅 12:45 子晋博士做教研时一段暖心的经历 15:11 不同阶段个人的改变  16:37 短暂创业的内容是? 18:27 德国工业4.0的转型之痛 22:50 无包袱的迪拜 vs 大船难调的德国 28:22 德国线上购物的发展现状 31:13 失效的人生模板:当90后走在无人区里 35:20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对于认知层次的调整 38:05 结果不是在假定的理想条件下规划出来的 41:50 德国福利待遇好的残酷真相 43:34 个体出海时代来临,谁在挣全世界的钱? 51:53 德国的基本物价水平:穷学生更适合亚琛 --- 制作:juju 剪辑:社君听雨 Logo设计:WuDesign Studio ---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mangren233

    54 min
  2. #005 从早稻田学霸到东芝社畜:无感日本却被困东京的五年

    7 FEB

    #005 从早稻田学霸到东芝社畜:无感日本却被困东京的五年

    小潘来日本的契机充满戏剧性——一段异地恋,一次被嘲笑不懂日语的经历,激发了他学习日语的决心。五年后的今天,他已在东芝这样的日企站稳脚跟。然而,与很多怀着对日本文化热爱而来的年轻人不同,小潘坦言自己对动漫、日剧并无特别兴趣。 在这期节目里,他分享了在日本从语言学校、早稻田大学到传统日企的求学与职业经历,也直言不讳地谈到了对日本职场文化的观察与思考,更深入探讨了在i人占主导的日本职场中,作为一个外向开朗的e人如何自处。从最初的文化冲突到逐渐找到平衡,小潘的经历为正在考虑去日本发展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或许适应一个国家,比热爱一个国家更重要。 --- 嘉宾|小潘,东芝芯片工程师,现居日本东京 主播|芒人,创业者、品牌营销人,现居迪拜 --- 00:00 小潘的日本职业路径简介 01:31 东芝的发展&日本半导体行业现状 03:29 零行业经验求职者反而受偏爱 05:38 去日本的契机 06:59 日本职场环境 11:00 小潘的未来规划 12:49 日本工签获取途径 15:33 父母来日本旅游的各种不适应 17:24 作为对日本文化不热衷的小潘,在日五年对日本的观感 21:12 身为e人,怎么在i人浓度很高的日本自处? 24:19 日本最吸引小潘的地方是? 27:14 日本职场缺人是杀猪盘吗? 29:09 东京&大阪:城市文化差异观察 31:42 目前的可支配收入可观吗? 32:34 对准备留日的朋友有什么建议? 36:22 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很不一样 40:01 日本算是这波“出海热”的目的地之一吗? --- 制作:juju 剪辑:Moi. Logo设计:WuDesign Studio ---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mangren233

    43 min
  3. #004 字节打工人到TikTok服务商:他如何找到中国品牌的出海密码?

    18 JAN

    #004 字节打工人到TikTok服务商:他如何找到中国品牌的出海密码?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在纽约创立TikTok服务商业务的Jamie。他的经历非常独特:从意大利制造业起步,到网易游戏转型互联网,再到土耳其负责海外直播业务,最后在字节跳动负责欧洲市场。现在,他正带领团队在纽约和广州两地运营,为中国品牌提供海外本土化内容营销服务。 我特别欣赏Jamie对行业的冷静思考。在当下"不出海就出局"的喧嚣中,他始终强调:重要的不是跟风,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无论是服务商的价值定位,还是对品牌出海的建议,他都给出了很多实操性的洞察。 这期内容干货满满。我们聊到了中美创业环境的差异,探讨了服务商的商业模式,也谈及了各大平台的差异化竞争。相信无论你是想出海创业,还是对跨文化管理感兴趣,都能从这期节目中获得启发。 --- 嘉宾|Jamie,TikTok服务商,现居广州&纽约 主播|芒人,创业者、品牌营销人,现居迪拜 --- 01:37 大厂背景对创业的加成 04:12 抱着“夏天能在伊斯坦布尔度过”的信念,去到了海外的公司 06:10 美国东西海岸的创业风格差异 08:53 国外多数人的职业精神薄弱 09:08 如何调整SOP以更好地适应海外演员的工作习惯? 12:32 怎么看待“不出海就出局”? 15:06 TikTok服务商的入局门槛 18:06 服务商的价值定位 23:13 产品验证的成本构成 30:38 TikTok对比国内平台,内容营销的差异 34:24 美国视频平台的内容风格偏好 37:15 TikTok爆款产品 40:56 美国TikTok直播生态 45:22 营销数据分析 47:24 美国电商发展趋势 50:41 品牌出海的现实思考 53:04 DTC与传统渠道的选择 58:30 TikTok与其他内容平台的横向对比:独特的电商基因无可取代 01:01:48 幸福感来源 --- 制作:juju 剪辑:Moi. Logo设计:WuDesign Studio ---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mangren233

    1h 5m
  4. #003 身体崩溃后的职业觉醒:新西兰工科女的澳洲重启

    7 JAN

    #003 身体崩溃后的职业觉醒:新西兰工科女的澳洲重启

    我和小N打小就认识,看着她高三就远赴新西兰求学,一路走来已是十年。从奥克兰到悉尼,从电气工程到数据分析,小N始终追随内心,敢于推倒重来。跨国跨界的契机始于一场大病,使她重新审视工作与生活的意义。在这期节目里,小N分享了在新西兰和澳洲的求学与职业经历,也聊到了两地的生活成本、工作文化,以及对职业发展的思考。小N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不必太早规划得太远,因为人的认知总是随着经验而革新。她究竟是如何在身体崩溃的低谷中重振旗鼓?听听这期节目,或许你会有新的思考,尽管人生并没有标准答案。 --- 嘉宾|小N,数据分析师,现居悉尼 主播|芒人,创业者、品牌营销人,现居迪拜 --- 时间线: 02:19 初到国外的语言障碍和文化冲击 03:44 连公共交通也要适应 04:35 在新西兰怀念家乡的酸水果,一到夏天就更馋 06:35 新西兰的整体印象如何? 07:43 怎么评价悉尼呢? 08:39 近年来新西兰的人口流出率&犯罪率都在上升 11:09 小N在新西兰工程咨询行业的高压工作经历 14:22 新西兰“卷王”如何热爱工作 15:17 工作三年后为什么选择转行? 17:29 转专业读master的挑战 18:41 放弃工作去读master值吗? 20:25 读完master后找工作困难吗? 21:22 IT行业vs传统行业的特点 22:42 第一份工作生了一场大病,形成了新的价值观 25:50 新西兰澳洲学习体验 29:35 工作经验小tips分享 32:03 LinkedIn使用技巧 34:34 澳洲高薪职业 37:00 澳洲&新西兰物价 42:02 融入本地人圈子了吗? 43:34 在移民城市的归属感 44:16 短期规划的重要性 --- Logo设计:WuDesign Studio 后期制作:juju ---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mangren233

    48 min
  5. #002 从毕业焦虑到职业自信:她如何在新加坡找到答案?

    5 JAN

    #002 从毕业焦虑到职业自信:她如何在新加坡找到答案?

    我和Susan相识于一段在毕马威的实习经历。拥有专业财经背景的她,却选择了一份与专业并不完全相关的实习,这也为她未来的职业转型埋下了伏笔。从学生时代的选择到如今的新加坡职场生活,Susan在这期节目中分享了她的求学与职业经历,聊到新加坡的组屋制度、电商蓝海,以及生活成本与幸福感的微妙关系。Susan在井然有序的狮城中,逐渐撕下标签、摆脱焦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与宁静。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将在这期对话中找到答案。 --- 嘉宾|Susan,互联网从业者,现居新加坡 主播|芒人,创业者、品牌营销人,现居迪拜 --- 时间线: 00:46 邀请Susan录制播客的契机,始于少数群体纪录片 01:50 在毕马威做人事相关实习,“在既定的轨道上小小地偏离” 03:58 毕马威的正式offer vs. 英国master,不后悔的决定 05:21 辗转多地工作,偶然有机会来新加坡 07:39 拿新加坡的工签,有一些小tips可以借鉴 11:19 转行新加坡互联网,面试官不担心Susan没经验,但希望能拥抱变化 13:37 产品经理必备技能:凡事多沟通 14:42 Susan的岗位变化:更多是问题视角的转变 17:30 新加坡电商环境,“确实是一片蓝海” 20:14 在70%华人占比的新加坡,不会感觉自己是少数群体 21:21 新加坡日常开销一览:房租大概是上海的3-4倍 24:01 独特的组屋制度——虔诚地向国家讨一间房 26:27 井然有序的新加坡,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 28:59 到一个充满秩序感的环境中,切断对负面信息的无限关注 32:16 当前在新加坡生活,最大的幸福感来源是什么? 33:32 愿意尝试改变,是未来的规划之一 34:36 新加坡的WLB是怎么样的? 36:27 脱下标签和压力,看见更多可能性 40:21 每个人的声音都值得被听到,播客在于自我表达 42:26 现在看当年的烦恼,完全不值得一提 --- Logo设计:WuDesign Studio 后期制作:juju ---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mangren233

    44 min
  6. #001 从失败的小镇做题家到爱丁堡大学博士,Joy这一路是怎么走来的?

    5 JAN

    #001 从失败的小镇做题家到爱丁堡大学博士,Joy这一路是怎么走来的?

    一年前,我通过我的高中同学认识了Joy,相约录制一期播客,但当时我们在迪拜创业刚起步,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一拖就是一年。终于在一年后正式启动了播客,Joy也毫不意外的成为了第一期嘉宾,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竟然连播客提纲都写得极其有诗意。Joy现在在爱丁堡大学读博士,平时也会写诗、策展、在欧洲旅行,可她却调侃她是个失败的小镇做题家,我非常好奇她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 嘉宾|Joy,爱丁堡大学博士 主播|芒人,创业者、品牌营销人,现居迪拜 --- 时间线: 00:58 拖了1年的播客录制,录制前就被Joy具有诗意的提纲打动 03:24 出身小县城的Joy,称自己为失败的小镇做题家 05:12 从小喜欢诗歌,“玩弄文字就像Rapper做wordplay” 06:48 麻木的大学时期,似乎一切都很友好但无比缺氧 09:12 寻求一切出路改变:靠写诗拿到实习机会 10:29 来英国读“水硕”,英国留学一年就是一辈子英伦情 12:51 同样在英国,从伦敦到爱丁堡,感觉到了另一个国家 16:04 爱丁堡物价有多高,感受下Joy的一日花销 17:56 像爱丁堡这么小的城市,你会呆腻吗? 19:11 怎么和当地人建立连接的,有方法吗? 19:59 担心英语不好,害怕社交怎么办? 21:11 芒人在阿联酋的第一次英语商务洽谈 22:05 聊聊一路走来的那些“不得不” 23:20 目前最大的幸福感来源于什么,之后打算一直呆在爱丁堡吗? 25:25 赚外快经历,Joy也尝试过靠自媒体挣钱 26:09 聊聊Joy的专业,但她好怕被喷 28:28 物质重要吗,如果没有经济支持,一切会不一样吗 31:12 认知是出国才形成的吗?不出国怎么办 32:32 这个城市有哪些赚钱的机会,一家优衣库盘活整条商业街? 34:17 对于想来念书和工作的朋友有什么建议? 36:11 除了语言,还需要掌握哪些技能?small talk经验传授 39:01 没想到Joy的焦虑那么伤感 --- Logo设计:WuDesign Studio 后期制作:juju ---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mangren233

    41 min

About

年轻人的出海全球指南 聚焦于走出内卷、抓住海外机遇。 探索海外职业机会与跨国生活方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