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强硬,实则孤立的特朗普外交,是拉拢失败,还是自毁长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场宏大的阅兵仪式拉开序幕,万鸽齐飞、导弹林立。在欢呼声与军靴步伐交织之中,三位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以及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他们的互动亲昵、笑容可掬,仿佛三位老朋友久别重逢。
而这一幕,却在太平洋彼岸引起强烈反应。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在Truth Social上的一则贴文点燃舆论:
“请转达我对弗拉基米尔·普京和金正恩最诚挚的问候,你们正在密谋对抗美国。”
而早在本周一,中国、俄罗斯与印度三国领袖,便已在天津港口城市出席上海合作组织(SCO)年度峰会,释放出更为微妙且令人关注的讯号,世界正见证一场潜在的权力重组。
三位领导人看似“称兄道弟”的场面,也没有被白宫忽视。会晤几小时后,特朗普再次批评印度,称与印度的贸易是一场“一边倒的灾难”,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看到莫迪与习近平和普京勾结,真是太可惜了。我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久前,美国才刚调涨印度关税至50%,谁也不低头。
回顾特朗普任期至今,他曾自诩为“交易大师”,宣称自己能与世界上最强硬的领导人“打交道”。普京、金正恩、习近平、莫迪,皆被他称为“朋友”。但当这些“朋友”在中国聚首,却没有美国的位置,不禁令人质疑,特朗普的外交策略,是拉拢盟友,还是把他们推得更远?
普京与特朗普8月在阿拉斯加会晤,会后并未取得任何实质进展,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势反而升级。对此,特朗普坦言“非常失望于普京”,并含糊地表示“美国将采取一些行动来帮助人们生活”。同时,普京却在北京明言:“如果泽连斯基愿意来莫斯科,我一直不排除会谈的可能性。”这句话,等于直接绕过美国,展现俄中外交的主导权。
而朝鲜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也日益密切。金正恩在北京对普京表示将“竭尽所能支援俄罗斯”,中国则默默为俄罗斯提供经济与外交生命线。美国对此束手无策。
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关系讲师豪尔(Edward Howell)告诉美国NBC新闻,乌克兰战争是“促使这些国家团结起来的关键催化剂”。
“这个专制国家轴心正在加强,”他说, “这不仅仅是来自朝鲜、俄罗斯或中国的个别威胁,而是这三个国家之间的联系。”
更值得关注的是印度。长期以来,美国视印度为抗衡中国的关键棋子。从加入“四方安全对话”(QUAD),到举行联合军演,美印关系曾是美国外交的一大亮点。然而,特朗普对印度的态度却发生急剧变化:在6月的一通“紧张电话”之后,美国突如其来地对印度征收50%进口关税,为历来最高。
对此,印度总理莫迪并未低头。本周在天津,莫迪与习近平、普京相谈甚欢、手牵手合影,其意涵不言而喻。印度透过这场“兄弟聚会”向美国传递了一个讯号:若你要我选边站,我也有别的选项。
周三的中国阅兵名为“胜利日”纪念活动,实为一次精心设计的全球秀肌肉。中国展示了最新的高超音速导弹、水下无人机与机器狼部队,而习近平则在讲话中高调表示:“中国是不可阻挡的”,并呼吁“人类要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做出选择”。这番话,无疑是对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正面挑战。
克里姆林宫对“密谋”指控一笑置之。普京外交助理乌沙科夫(Yuri Ushakov)表示:“没人在密谋,甚至没人有这种想法。”发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则强调:“我们是为了各国人民的利益,而不是针对第三方。”但无论中俄如何澄清,画面与姿态本身就是一种战略信号。
对中国而言,这不只是军事展示,更是国际外交布局的延伸。邀请普京、金正恩、莫迪,以及伊朗总统裴泽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同场,象征中国正努力打造一个“去美国化”的全球合作新格局。
特朗普自夸美国军力“全球最强”,称中俄绝不敢动手。但这种“自信”未能掩盖现实:美国在中俄印“新三角”前的影响力正在削弱。
他曾试图以高压手段管控盟友,对印度施加关税、批评欧洲盟友、怀疑北约、与普京“单打独斗”式会谈,这一切在北京被视为美国外交的“自我削弱”。
中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乘虚而入。北京观察家指出,特朗普的外交“不稳定、交易性、缺乏原则”,反而给了中国强化与他国联系的空间。尤其对印度而言,特朗普不再是一位可信赖的伙伴,而是一个“不定时炸弹”。
对美国而言,印度一度是最值得信赖的亚洲伙伴。但如今的印度却选择“参与但不结盟”,以平衡多方关系来保障自身利益。
在2025年的地缘政治舞台上,最突出的特征不是战争,而是“同盟重组”。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使得欧洲疑美、亚洲警惕、美印关系下滑、美俄谈判停滞。
北京阅兵、天津峰会、中俄印合体,无不在说明,一场新型多边联盟正在成型。它不一定牢不可破,也不必然是军事同盟,但足以对抗特朗普试图打造的“美国单边世界”。
Información
- Programa
- Canal
- FrecuenciaCada semana
- Publicado5 de septiembre de 2025, 9:28 a.m. UTC
- Duración5 min
- ClasificaciónAp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