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情感指南

中国女性情感指南

给成年人听的情感节目,有感情问题,下方点击我的圆形头像,直接私信我帮你解决!

  1. 11/14/2024

    结婚后,为什么你的伴侣从来都不会护着你?

    为什么你的伴侣从来都不会护着你? 当你在外面受委屈的时候,你满心希望他能给你一些支持,他却给你很多指责,说你不会做人,说你太高调;当你遭受打击的时候,他非但不会给你支持,还说你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你本来希望他安慰受伤的你,却发现他才是伤害你那个人。 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你了解一下他们的原生家庭,会发现这种喜欢打击伴侣的人,常常在一个控制型家庭长大。他们的父母非常强调自己的尊严,要求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就通过打击孩子来维持自己的权威性。甚至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自尊,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小孩子能力还不够强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屈服,一旦进入青春期,内心的攻击性就开始外显,他们往往会非常叛逆,跟父母关系不好。 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内心隐藏着深深的自卑,因为从小没有被父母认同,他们也不相信自己会得到别人的认同。他们从小被父母就控制,结婚之后就通过给伴侣打差评,贬低对方来获得控制感。他自己曾经吃过的苦,他也会毫无意识地给伴侣吃。好像只有在牢牢掌控的关系里,他才觉得安全。 跟这样的人结婚,你会活得非常累。他永远在用控制和打压去获得安全感,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他表面上看起来满不在乎,内心敏感到极点,自卑到极点。他的脾气一点就着,你都不知道他下一次发火是什么时候。 如果你的伴侣是这样的性格,我给你两个建议。 1 敢于说不。跟这样性格的人在一起,如果你认同了他对你控制和伤害,并不会让他变得更好。他只会把你抓的越来越紧,让你越来越喘不过气。你指望通过温柔去面对他,并不能解决他内心的匮乏。你要直接告诉他:我不接受,如果你继续这样,我会离开你。只有当他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你的自我意识,你的不配合,他感受到你敢于离开他,他才会认真思考你的诉求,开始尊重你。 2 了解他,把你的观察告诉他。一个从来不会护着伴侣,经常发表负面看法的人,内心是极度恐慌的。他一方面控制你,一方面又害怕失去你。他知道自己不会维护关系,但他又特别害怕被你发现自己的弱点。想改变这样的人,你的情绪要非常稳定。看见他内心的恐慌,温柔而坚定地把你的观察告诉他,告诉他你看到了他内心的伤,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不然你们的感情会持续恶化。 当他渐渐发现你有了离开他的底气,也发现你能看懂他,甚至理解他。他从父母这里继承的控制和不安全感,就会慢慢减轻,敢于把自己脆弱、柔软的部分向你展现。你就会收获一段真正有爱的感情,他改变,你们共同成长,他不改变,你也敢于离开他,开启自己的生活。

    4 min
  2. 11/10/2024

    再见爱人4观察:别扭的麦琳,病态的爱

    我觉得麦琳心里,对爱的需求是“病态”的。 大部分人是:我希望被爱,因为那样会很开心。 而她是:为了被爱,不惜一切代价,如果得不到爱, 就是自我的毁灭。#熏鸡事变# 她会把被爱的期望,投射到周围的人身上。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害怕不被认可”。 比如想喝咖啡,她会问自己配有一杯咖啡吗? 在关系里有需求不会直接去说,而是牺牲自己过度付出,占据道德优势,迫使对方,必须满足自己的需求。 看到画师画得不好看,会非常执着地引导别人说出这幅画不好看,不像你,别人没有配合,她就崩溃了。 只要感受到一点风吹草动,觉得别人好像在讨厌自己,她的世界就会崩塌,由此激发很强烈的防御: 一方面是哈哈大笑,掩盖内在的紧张和恐惧。 另一方面是,不停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激发对方的愧疚感,“我都这样了,你还不对我好,你就是坏人”。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把幸福的权利,交给了身边的人。 在病态的需求里,她会积攒大量的恨。 因为害怕自己不被认可,所以不敢反驳其他人的想法,尽量去让所有人都满意,总是在牺牲付出,把所有人都放在第一位,不关心自己的需求。 比如,她不敢直接反驳刘爽对她的画像说,画师画了“四个男人”。 她不敢直接和葛夕提要求,要找其他合理性,说我都和李行亮冷战了,我之前都没给自己买过东西,刘爽也买烟了,那我这次不能买点东西吗? 整个过程里,她其实都很失望,因为感受不到别人回馈自己爱。 可是又害怕失去关系,失去其他人的认可,就算别人对他好,她也不敢接受,所以只能一如既往,继续付出,任劳任怨。 比如她退掉李行亮送他的衣服,拒绝对方的改变,可同时,又嫉妒对方有新衣服,不甘心自己只做一个“付出者”。 她会觉得是李行亮把她变成这样的,但其实,她没有走出病态需求。 越是通过这种方式,去获得别人的爱,她就越不敢改变,不敢停止,可是获得的这些爱,不足以治愈她。 她像是一个特别饥饿的人,不停囤积食物,可是不敢吃。 可是,要把食物放到胃里,一个人才会真正有饱腹感。 在感情里追求被爱是人的本能,但如果没有看见自己在过程中,产生了病态需求,产生了对爱的过度期望,首先伤害的其实是自己,其次才是让他人失望。 只有当一个人意识到,原来自己对爱的追求那么执着,去思考为什么得不到爱就意味着自身的灭亡?你才能慢慢走出困局,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到真正的幸福。

    4 min
  3. 11/07/2024

    再见爱人4,麦琳和李行亮的中年窒息式婚姻

    麦琳和李行亮,是中年窒息式婚姻的典型。 ——他们的相处方式,是“双重束缚”模式,很多夫妻,都可能曾经在伴侣身上体验过。 双重束缚的意思是,你既不能去做这件事,也不能不做这件事。 比如,当李行亮没给麦琳送礼物的时候,她总是会说,别人家的老公都会送。 可当他真的精心制造了生日惊喜,麦琳又会很敷衍地说还行吧,然后把礼物退掉。 麦琳总是希望李行亮去做某些事情:爱她,提供情绪价值,肯定她为家庭的付出,能为她开一场演唱会,有浪漫盛大的表白,无数不问自送的礼物。 但李行亮真的做了,她会很不高兴——因为,她失去了“道德制高点”的位置,李行亮的付出跟她的抵消掉了。 可如果李行亮不做,她也会极度不高兴,因为她无法体验到对方的爱,会觉得自己被对方无视了,对方就是一个很糟糕的人。 于是,还是会抱怨对方,跟他提衣柜里没有自己的位置,家里容不下自己了...... 伴侣想要你的靠近,你靠近他,他会立即推开你,而你学聪明了,不去靠近他,他会指责你。 这就是为什么,李行亮会用“鬼打墙”形容他的感受,他崩溃大哭,无一人理解他的痛苦。 一个会经常对伴侣用“双重束缚”的人,内心其实是非常矛盾的。 麦琳又想当妈,又想当女儿,希望李行亮当儿子,又希望李行亮当霸总。 意识上,麦琳觉得自己应该当一个好妻子。 要自我牺牲,为家庭付出,把自己排在最后,妈味很浓。做了全职妈妈,家庭,丈夫,孩子,就成为她的作品,她也没有其他获取成就感的渠道,会全心全意去塑造家庭关系。 但潜意识里,她不想要被责任束缚。 她没有表面上那么伟大,内心是不自洽的,在付出的过程中,她没有感受到给予爱的快乐,反而越来越匮乏,觉得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很期待对方能把她宠成孩子。 李行亮有这样的能力,他可以当霸总,保护家庭,但麦琳不敢接受。 因为她会被意识束缚,认为自己不可以享受对方的爱,被爱之后,她会恐慌,不安,觉得亏欠伴侣,内心的不配得感特别强。 意识舒服了,潜意识会不爽,潜意识爽了,意识会非常不舒服。 所以,她还是会回到之前的相处模式,过度付出,站在道德制高点,把李行亮培养成儿子,要求伴侣对自己愧疚,她必须持续霸凌伴侣,搞坏对方的自我认知,才能在关系里拥有安全感。 而李行亮的问题在于,他看不到真实问题,出在潜意识层面。 他能很积极地在行为层面上解决问题,但却无法触达麦琳的内心,本质上,麦琳没办法真的爱自己,爱别人才是师出有名,爱自己是极度自私。 她只能通过爱对方,来迫使李行亮“爱她自己”,但李行亮没搞懂游戏规则。 他是那种性格内敛的人,就算做了很多事情,也不懂得和妻子花言巧语,就算内在很痛苦,也会因为责任,因为过去的创伤,不告诉伴侣自己有离开的念头,任由对方去控制、打压自己。 一个焦虑控制的全职妈妈,和一个沉默木头的爸爸,构成了一个鬼打墙一样的家庭。 在双重束缚的关系里,一个人必须要有认可自我感受的能力。 不管是李行亮还是麦琳,都需要在外界找到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用更多不一样的方式,去实现自我的价值,不断确认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敢于认可自己潜意识里的欲望,才有可能让这段关系打破僵局。 如果你在这类关系中,你会发现做到这些会特别难——长期在负向的家庭循环里,你已经失去了相信自我的勇气,没办法放下控制/回避这种自我保护的措施,你也可以找一个心理咨

    5 min

Ratings & Reviews

3.7
out of 5
3 Ratings

About

给成年人听的情感节目,有感情问题,下方点击我的圆形头像,直接私信我帮你解决!

More From 喜马拉雅

You Might Also Like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