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壓力為什麼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JAMA. 2022;327(11):1091-1092.)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心理壓力為什麼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非常榮幸《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今天刊登一篇我的短評,能與頂尖的研究團隊交流探討心身醫學的一個經典問題:「心理壓力為什麼會增加心臟病發作?」

JAMA最近刊登的一篇研究,對兩個穩定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世代追蹤5年,分別給受試者在大眾面前演講的「心理壓力」以及運動或藥物誘發的「傳統壓力」測試,發現心理壓力會誘發心肌缺血,而且比對照組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以及非致命性心肌梗塞風險。在這項研究中,心理壓力似乎比運動與藥物誘發的傳統壓力,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或心衰竭住院的風險。

有個我們會更想知道的問題是:為什麼心理壓力會增加心臟病、死亡的風險?

憂鬱症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JAMA的這篇短評中,我分析這項研究的兩個世代,憂鬱症分數都有偏高的現象:這兩個世代採用貝克憂鬱量表(超過14分就可能是臨床的憂鬱症),而兩個穩定冠心病的世代,憂鬱分數平均是13.7與12.1,如果憂鬱症分數是呈現常態分佈的話,其中一個世代可能有一半的患者,在壓力測試的時候,就有憂鬱症。而憂鬱症本身也是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

JAMA的這篇短評中,我也提到研究團隊在論文的討論中,推測心理壓力造成心臟病的可能原因 —— 發炎反應、自律神經系統失調、血管內皮功能異常的而造成的血管不正常收縮 —— 這些也都是長久以來探討憂鬱症增加心臟病風險的原因。也就是說心理壓力所造成的心臟病發作、死亡,憂鬱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我在短評中建議研究團隊或是臨床醫師,更應該在追蹤心臟病的患者時,定期評估他們的憂鬱症狀。
研究團隊在JAMA的論文中也提出了各種統計方式,其中一項是校正了憂鬱症的分數,而心理壓力對心臟病的風險在校正憂鬱分數後則降低了一些,但依舊具有顯著的意義。非常感謝研究團隊對於我的短評的論點也都表示同意。而研究團隊認為校正基準值的憂鬱症狀,是探討心理壓力對心臟病風險的第一步。但我想定期對心臟病患者評估憂鬱症,仍然是值得向照顧心臟病患的心臟科醫師、家醫科等各科醫療人員推薦的。

參考文獻:
1. 論文原文:
Vaccarino V, Almuwaqqat Z, Kim JH, et al. Association of mental stress–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AMA. 2021;326(18):1818-1828.
2. 我的短評:
Lin YH. Mental Stress–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AMA. 2022;327(11):1091-1092.
3. 團隊回應:
Vaccarino V, Bremner JD, Quyyumi AA. Mental Stress–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Reply JAMA. 2022;327(11):1091-1092.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