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33

大慧報告

普門品述記(三十三)
 
經文: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菩薩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由於觀世音菩薩的神通智慧與度生妙行廣大不可思議,因此佛陀勸導大眾供養觀音菩薩,無盡意菩薩率先做楷模,稟告世尊:「謹遵所囑,我現今應當要供養觀世音菩薩!」於是便將脖子上,眾多的寶珠瓔珞金釧項鍊取下供養,價值百千兩金,亦即十萬兩金,也就是說價值連城,亦能毫不猶豫的供養。
 
「仁者」是對人的一種敬稱,表達內心的尊崇,說明其為人具有仁德仁慈。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當然堪稱為仁者。
 
「瓔珞」是以玉編綴而成的裝飾品、佩戴物,通常為頸飾,也有掛在頭上、胸前或手腳等處,就像現在的項鍊、手環、腳環等,亦可用珊瑚、珍珠等七寶串成,可單用一種、或多種價值非凡的寶石,是印度富人的裝飾。又說掛在頭上脖子上的是為瓔,掛在身上的是為珞,印度人亦用花鬘作為瓔珞,作為莊嚴自身的儀容外表。
 
在此比較特別的是,寶珠瓔珞明明是財施,無盡意菩薩為何會說是法施呢?
 
無盡意菩薩是位充滿大智慧、大慈悲、大福德的菩薩,因地修行的過程中,和所有的大菩薩一樣,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積聚福慧資糧,莊嚴自己的法身慧命,雖證法身而不入涅槃,十方化身,普利有情,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因此無盡意菩薩所供養的寶珠瓔珞,更代表著自身廣大無盡的功德,毫不遲疑的將此功德,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故又稱之為法施。
 
眾生布施供養時,大多帶有一顆執著有所求的心,希望能獲得福德,希望他人稱許讚嘆,希望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覺得自己做了很多功德,因此緊抓住不放,雖然布施供養本身就有功德,但卻增長了貪取執著,因此是為有漏功德。
 
《金剛經》云:「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無盡意菩薩視寶珠瓔珞為畢竟空,是以般若智慧供養觀世音菩薩,不執著財物,不執著功德,不執著能施、所施,如《般若心經》云:「以無所得故」,亦即為三輪體空,所以在此說為法施。
 
無盡意菩薩不執著相,更將自身功德供養給觀世音菩薩,這種精神實在是不可思議。常人以為自己誦經拜佛做善事的功德,當然要回向自身以及家人和樂安康,怎麼可能捨得送人,台灣俚語說:「生吃都不夠,還想要曬乾。」這是世俗想,不懂得佛法的微妙之處,如果執著功德相的話,反倒是有漏的、有限的,那就不是功德無量了。
 
菩薩不著福德相,更願意將其供養布施,看似失去,其實得到更多,因為這是無漏的、無止盡的功德。菩薩六度萬行,不居功、不執著功德,認為所做的一切皆為自己份內的工作,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這是最殊勝、最清淨的布施行,如《金剛經》云:「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因此能將財施轉為法施,便是圓滿布施波羅蜜。
 
三輪體空:
施空 即沒有「真實存在」能布施的人-無盡意菩薩,了達空性之理,便不會生起希求福德之心。
受空 即沒有「真實存在」接受布施的人-觀世音菩薩,了達空性之理,便不會對受者生起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