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同意,禁止媒體或個人剪接翻拍本段影音內容
在分工細緻的現代社會裡,每個人都依賴著無數的別人才能生活,其中有大多數人互不相識──生活用具都得有人設計製造,沒有這些別人,個人很難生存──每個人都是組成「社會」這個大群體的一部分,一方面將自己的部分技能提供給社會,一方面從社會獲得其他人的付出。
從這個角度來說,理解別人,是在現代社會生活的第一等要緊事。
但要理解別人,同時不是件簡單事。普通人都不見得好理解了,如果是精神狀況與常人不同的對象,那就更難。然後我們不禁會想:這是怎麼回事呢?怎麼樣才算是超過了「常人」的邊緣呢?那自己呢?方方面面都在「常人」的範圍之內嗎?
精神醫學發展百年,變化很大,而且這麼一輪想下來,我們得要承認,要理解別人,其實也就是在學習理解自己。
這回mooTube,兼具精神科與人類學專業的吳易澄醫師,同大家一起聊聊。
讀墨推薦書:
https://readmoo.pse.is/RiveGauche
00:46 精神科醫師吳易澄的臨床發現,以及接受人類學訓練的原因
01:52 從精神醫學老始祖佛洛伊德講起:《夢的解析》與《精神分析引論》
03:00 經過一百多年,現在的精神醫學是什麼樣子?精神分析、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
03:48 《兩種心靈》人類學家探究美國精神醫學發展,在醫院進行田野調查
05:06 近年來台灣對精神醫療因社會事件產生的關注,《兩種心靈》也找得到解答
05:37 從人文學科的角度看精神醫學,《瘋狂簡史》與《瘋癲文明史》的歷史觀點
06:48 《卡塔莉娜》以一名被誤診的弱勢女子如何逐步被整個社會拋棄
07:18 對非專業的讀者而言,該用什麼態度看待坊間批判精神醫學的書籍?不是反對,而是反省
07:55 《精神病大流行》提到因為藥物工業的發展,影響精神醫學
08:33 國內作品,吳易澄首推《不正常的人》,蒐集許多可讀性高的學術文章
09:21 最近的作品,吳易澄很想讀《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心理諮商師也找心理諮商師的經驗
10:05 《成為一個新人》,「報導者」記者張子午的作品,深入探討精神疾病相關的社會事件
我們提到的報導:
佛洛伊德:精神神經症患者不過是表現出心中對父母強烈的愛與恨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7/23/o...
為什麼我們不選擇一些比較溫和的詞彙,而要使用比較刺耳的那個字彙,瘋癲呢?
https://news.readmoo.com/2018/08/21/m...
我漸漸發現,人其實並不喜歡別人告訴自己該做什麼
https://news.readmoo.com/2021/03/05/k...
原諒有時帶給我們壓力,甚至以為自己出了問題才做不到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6/11/m...
一場艱難的對話──一名精障者如何走向殺人之路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13/e...
您還可從以下社群媒體發現Readmoo:
Readmoo閱讀最前線:http://news.readmoo.com
Readmoo Facebook粉絲團:http://facebook.com/readmoo
Readmo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readmoo/
Readmoo Telegram:https://t.me/readmoo
Readmoo Plurk:https://www.plurk.com/readmoo
Readmoo Twitter: http://twitter.com/readmoo
Readmoo Flickr: http://flickr.com/photos/readmo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February 10, 2022 at 9:49 AM UTC
- Length12 min
- Episode39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