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犊子了 |原创播客

柳柳柳_柳柳
完犊子了 |原创播客

完犊子了,一档讲述如何与失败和平共处的生活观察类播客节目 我们是蟹和柳,我们是初中、高中、大学同学,两个十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如今一事无成的废柴文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档节目里与你分享一些踩坑经验和失败感悟。 我们会每周与大家分享一本书,和一部电影,也会和你一起交流我们的体验 这里没有同辈压力,也没有心灵鸡汤,我们希望把这里当做一片记录心声的文青自留地,或者一个吐槽世界、抱团取暖的朋友圈;我们的风格漫无目的,天马行空,就和我们的播客名字一样。

  1. 039-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

    FEB 14

    039-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

    本期,蟹和柳聊聊人与动物的关系。虽然我们都养宠物,也会在「是否可以食用猫肉/狗肉」这样的问题上犯难。即使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也会在用开水烫死啃食木质家具的白蚁时,从道德高地连连退却。当人类决定哪种动物应获得更多保育资源,总是和它们的可爱程度息息相关…… 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犹如「身处复杂浩瀚的道德星际」,充满不可思议的矛盾性。那么,为什么要关注动物,为什么要讨论动物的道德意味?——人对待动物的态度是观察人类自身的一面镜子,也是一个思想碰撞的实验场域。 本期我们讨论了一些大开眼界的案例,试图探寻人们如此行事的内在逻辑。例如,丹麦动物园为什么要在公众面前宰杀一头完全健康的幼年长颈鹿?眼睁睁看着亲手养大的小猪被送入屠宰场,是什么感觉?为什么互相厮杀的斗鸡活动,却不比每天食用的肉鸡更加残忍? 00:00:13 养宠人士抛出「引战话题」 00:03:36 动保人士说的cage free不就是溜达鸡吗? 00:06:22 斗胆讨论,吃狗肉在什么条件下是能接受的? 00:08:33 蟹认为阳痿和秃头是不值得动物实验来开发药物的 00:11:52 斗牛和马戏团哪个更残忍?我们的答案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00:17:41 你愿意牺牲一个人去救500只狗吗?50只呢? 00:19:59 �《为什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 00:23:38 吃狗的妖魔化,是来自于欧美的伦理标准吗? 00:28:53 「所有动物生而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别的动物更平等」 00:32:36 宠物权利占据多少城市公共资源,是合理的? 00:34:49 为什么我们反对仅仅把有生命的动物当成财产 00:39:48 保护传统的界限在哪里 00:44:10 丹麦动物园长颈鹿事件:「令人毛骨悚然的硬心肠」 00:48:06 你愿意度过美妙一生后英勇赴死,还是一辈子活在地狱里? 00:53:46 不吃「有脸的肉」也太虚伪了吧! 00:57:33 在世界上还有孩子吃不上饭的时候,谈论动物权益意味着什么? 00:59:33 人对动物保护的重视优先级,是根据动物眼睛的尺寸而定的 01:06:45 不断进行道德思考也是生而为人的一种义务 01:09:55 �《银之匙》 01:11:24 给小猪取名「猪肉饭」,亲手喂大后送去杀掉 01:14:13 「直视残忍」也是自然教育中的重要一课

    1h 17m
  2. 038-命运馈赠的完美皮囊,早已暗中标好价格

    12/05/2024

    038-命运馈赠的完美皮囊,早已暗中标好价格

    一针下去,她血肉迸裂,脊骨打开,后背爬出一个血淋淋的、年轻漂亮版的分身…… 分裂的是肉体,扭曲的是灵魂。「物质」注定上瘾,「完美」必定崩盘。 本期,蟹柳聊一聊戛纳电影节之后大火的身体恐怖片�《某种物质》,以及它的「性转版」灵感来源,奥斯卡·王尔德写于十九世纪末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两个相隔一百多年的故事,相似的叙事内核:两个自恋的人,对于青春美貌的贪婪,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怖后果…… 自恋永远伴随着自恨吗?为什么我们会对自恋上瘾?男性和女性拥有青春美貌之后,为什么是截然不同的故事走向?古老的寓言为何一再重演,在当下又有什么新的启示? 00:02:03 看得很「疼」的身体恐怖片 00:04:25 又老又丑的掌权男性,却嫌弃女明星衰老过气 00:09:26 影片设置的「七天交换律」为何注定崩盘 00:13:27 我们对另一个「我」的嫉妒和盘剥比对他人更甚 00:17:28 当极度自恋转换为极度自毁,噩梦中的怪物登上舞台 00:21:51 男性凝视、传媒帮凶,复仇的血浆平等地喷射在座的所有人 00:24:20 你以命相搏的完美和爱,转天不过是地上一滩脏污 00:26:37 「媚男」美学与恐怖片影史致敬 00:31:03 自恋始于自我厌弃,对完美的「假自体」上瘾 00:33:33 自恋者会陷入无尽的空虚-关注循环 00:35:24 当代生活导向自恋成瘾的第一个面向:社交媒体的凝视 00:39:50 当下流行的减肥药司美格鲁肽,是真实版的「某种物质」? 00:41:23 「你本来就很美」这样的说法,为什么也是有问题的? 00:47:19 「Better version of yourself」的诱惑 00:48:33 为什么女性在故事里总是「空虚」又「虚荣」? 00:51:17 影片本身是否在助长女性被凝视、被剥削的图像传播? 00:57:11 道林格雷的画像,一个19世纪版纳西索斯的故事 01:02:12 当他发现自己长得好看,就从被凝视的客体变成了欲望的主体 01:05:32 要获得原本不属于你的东西,就要付出灵魂作为代价 01:09:53 自恋,让「美」成为枷锁和暴行

    1h 13m
  3. 037-女性觉醒后,两性关系新脚本什么样?《好东西》治愈了我看《再见爱人》气出的结节

    11/21/2024

    037-女性觉醒后,两性关系新脚本什么样?《好东西》治愈了我看《再见爱人》气出的结节

    邵艺辉的《好东西》,在拍一种很新的当代都市喜剧。这部电影轻盈,灵气四溢,又处处和女性的现实遭遇发生激荡和共鸣,让蟹和柳看后惊喜不已。荧幕上女性角色之间互相当「妈」的美好友谊,也成功治愈了我们心中被「爹味男」造成的创伤。 本期播客,在安利影片的同时,我们也拷问自己在「觉醒时代」下的两性价值观:「女权男」是男性理解女性道路上的进步还是倒退?Situationship中,是谁先爱谁就输了吗?遇到「回避型渣男」怎么应对? 蟹说邵艺辉有潜力成为「中国的Greta Gerwig」(《芭比》导演),却锐评本片「有佳句,无佳章」。柳尽管哭了大半部影片,也认为片中女主遇到的困境是个伪命题。请在评论区尽情拍砖:我们从鸡蛋里挑的骨头有道理吗? 00:01:35 好字拆开是「女子」,her story对应history 00:04:40 为什么「结扎」能让部分男性破防啊? 00:06:25 女性之间互相当「妈」、彼此支持的情感 00:14:01 《再见爱人》里的麦琳是失衡的「妈」?「妈」是照护者还是控制者 00:18:22 女性互相当妈,男性互相当爹 00:19:20 当「妈」也是一个彼此筛选的机制,关系中没有哪一方是无责的 00:21:36 你想当登上舞台的人,还是在台下鼓掌的人? 00:25:36 「总要有人对你道歉」:原生家庭的创伤,可以被自己选择的家人治愈吗? 00:28:20 到底是谁在要求女性「既要、又要、还要」? 00:31:22 什么是两性关系新脚本,以及它带来的困惑和摸索 00:33:22 女强男弱,男性如何自处 00:35:52 一起做家务是爱,性同意也是爱 00:37:13 Situationship,一种很当代的恋爱关系 00:41:34 做梦也没想到,会在国产片的大荧幕上看「女权男」雄竞 00:42:56 表面女权内心普信的男人,是理解女性道路上的进步还是倒退? 00:45:45 爱情的推拉游戏里,爱的更多的一方是输家吗?「恋爱脑」有什么错? 00:52:35 遇到胡医生这种「回避型渣男」,足以拿捏年轻时的柳 00:59:02 我们爱邵艺辉,但还是想吐槽…… 01:15:56 觉醒后的女性怎么面对自己?先站上台试试再说 01:17:23 反套路、反成功学的叙事,是chill又温柔的减压 01:18:30 理想消亡之后,依然面向未来

    1h 20m
  4. 036-思想验证区域 | 政治观念截然相反的人,能在一起吗?

    11/07/2024

    036-思想验证区域 | 政治观念截然相反的人,能在一起吗?

    美国大选前夜,蟹和柳聊一聊近日大火的政治主题韩国综艺《思想验证区域》。在一个实验性的微型社会里,持有两极观点的人们如何共同生活?面对社会和政治的敏感问题,面对「不良分子」的威胁,他们会如何反应,又会激发出怎样的火花? 在精妙的游戏规则限制之下,熟知《老大哥》等生存综艺的柳,期待选手们「撕得更响一点」,而蟹却在为看不清选手面具后具体的人而苦恼。随着美国大选结果尘埃落定,这档综艺也成为当下愈加分裂的政治图景的一个乌托邦式的缩影。 无论「左」还是「右」,「女权」还是「平权」,「传统」还是「开放」,持有完全不同政治观点的人,还能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共享的社会吗?小到个体层面,这样的人彼此间能进入亲密关系吗? 00:01:33 豆瓣9.6的综艺神作,12个政治观点极端不同的人生存挑战 00:04:17 韩国已经是男女平权的社会了吗?政治光谱测试的现实指涉 00:06:39 分配、劳动、财税、移民、犯罪……最小化模拟现实政治 00:13:41 「我真有一头牛」:蟹和柳的政治倾向 00:18:04 令人眼前一亮的女性领袖与她所引发的争议;女性要想服众是否会更难? 00:23:04 「君子朋而不党」,女性互助vs政治家的策略 00:29:58 节目中最死硬的几个直男,柳却都不讨厌 00:33:26 利己抑或利他,和一个人的财富水平有关系吗? 00:36:22 韩综的勾心斗角还是过分体面了,没有激发人性之恶 00:41:30 人的行动是依据政治理念上的「道义」,还是结果导向的「利益」? 00:47:28 「知行合一」是可能的吗? 00:53:35 政见不合的人能在一起吗?蟹和柳给出了相反的答案 00:59:02 如果不能和伴侣讨论杨笠,对亲密关系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01:02:25 爱具体的人,还是抽象的理念? 01:07:18 看完节目对人性还有信心吗? 思想验证区域中的倾向测试地址:https://thecommunity.co.kr/home大家可以使用sider等AI扩展工具将题目翻译为中文/英文。

    1h 14m
  5. 035-文身、辞职、「抛夫弃子」:东亚女性叛逆的一生

    10/25/2024

    035-文身、辞职、「抛夫弃子」:东亚女性叛逆的一生

    逐渐觉醒「我是谁」的蟹,和躺平接纳「妈妈的期待」的柳,本期来聊一聊东亚女性的中年叛逆:如此生活三十年,怎么突然就产生了「出走的决心」? 好学生如我们,仍然抽烟、喝酒、文身。从青春期的一身反骨,到二十多岁时辞职、弃学,如今人到中年,我们仍屡屡产生叛逆的冲动。为什么电影《出走的决心》能引起广泛的社会共鸣?东亚女儿和东亚妈妈们,拼尽全力想要反抗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向往的是出走后的自由人生,还是作为形式的叛逆本身? 叛逆的母亲,出走的娜拉。大厦崩塌后,「延宕的梦想」该走向何方? 00:00:41 垮掉的80、90后,长大后纷纷中年叛逆 00:01:52 为什么东亚女性的叛逆往往「抛夫弃子」 00:04:34 人类学视角下的文身企图,柳的文身竟然是融入集体的尝试 00:08:18 你永远不知道一个乖乖女耳机里在听什么歇斯底里的音乐 00:15:51 「无因的反叛」还是「做自己」,东亚乖女的叛逆该怎么理解 00:20:08 生活中那些细微的叛逆,是柳夺回掌控感的努力 00:26:26 自我需求长期被压抑的蟹,通过叛逆来撕裂「假自体」 00:33:32 所谓「融入不了社会」的叛逆,只是无法满足某些预期而已 00:35:37 为了抵抗掀桌的冲动,只能拒绝加入饭局 00:38:12 「出走」其实是女性的「弑父」叙事 00:42:11 《出走的决心》的双线叙事和女主角延宕的梦想 00:45:04 无限奉献的母亲到底「图什么」?为什么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是虚伪的压榨 00:52:21 电影版丈夫改的更「温和」了,蟹柳却觉得这样更好 00:54:14 只会说漂亮话的女婿「错」得很隐蔽 00:57:10 母亲出走后,女儿要继承家庭照护的责任吗?如何斩断创伤性依恋的母女传承 01:08:03 开车是特别能给人带来主体性的一个动作 01:10:31 娜拉出走后的戏码,总是缺乏想象力 01:14:33 出走的导火索,有时小到只是为了辣椒自由、抹茶冰激凌自由 01:17:08 男性出走总是会开启伟大冒险,而女性的出走故事往往空间局促

    1h 22m
  6. 034-像娘们一样去战斗!击破语言背后的父权结构,让「爹味男」闭嘴

    10/10/2024

    034-像娘们一样去战斗!击破语言背后的父权结构,让「爹味男」闭嘴

    为什么中文里,骂人的字几乎都是女字旁?为什么「先生」是女性的尊称?为什么女性领导者的声音会被认为不是太尖利,就是太温柔? 本期蟹和柳来聊聊语言中的厌女症。语言并不是中性的,而是父权制的产物,日常语言中,处处存在着性别偏见,强化着已有的性别刻板印象。与此同时,女性也以一词一句为战场,突破语言背后的父权结构,争夺对语言的主导权。 结合�阿曼达·蒙特尔的《语言恶女:女性如何夺回语言》以及�纪录片《我听起来gay吗?》,我们来探究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如何反映并影响我们的身份认同,以及在语言的战场上,强韧的女性反击力量是如何发生的? 00:01:38 Holy c**t, 太「蒂」了! 00:04:09 语言是父权制的产物,处处存在性别偏见 00:06:00 羞辱女性就称她为荡妇,羞辱男性就称他为女性 00:08:43 bitch和ho怎么成了一种女性之间的亲密称呼 00:12:14 偏见在语言中的表现:默认男性是普世人类 00:16:39 用中性词来消除偏见:they/them和TA 00:20:20 「即兴演奏会」式的女性交谈 00:23:06 教女性说话,是赋能吗? 00:31:53 叫异性同事「亲爱的」,算语言性骚扰吗? 00:35:01 女性声音的双重束缚 00:37:12 骂人能避开母亲的问候吗? 00:42:27 「女导演」这类称呼是赋能还是偏见? 00:46:44 「楠丁格尔」这个案例为何激起公愤 00:52:05 做播客后,听别的播客会在脑海中帮他们剪口癖 00:55:05 「丽」「芙」这类词是专属于女性的译名吗 01:01:35 「让我来教教你」?请您闭嘴 01:04:02 建议取消称呼女性为「先生」 01:09:55 语言的使用加上这么多限制,还能不能说话了? 01:12:03 Do I Sound Gay? 语言如何塑造和改造自我认知 01:19:05 为什么想要听起来成功自信,就要学白直男的腔调 01:23:54 在通讯录的世界,更像女性也会被贬低

    1h 29m
  7. 033-跑龄半年报名「魔鬼赛道」,新手跑者的马拉松攻略

    09/28/2024

    033-跑龄半年报名「魔鬼赛道」,新手跑者的马拉松攻略

    「我报名了半马。」8月的某一天,柳对蟹说。 半年时间,柳突然从一个从来不跑步的人,进化成了一个参加崇礼半程马拉松并成功完赛(而且成绩还不错)的人。转变如此猝不及防,用柳的话说,「每年都要整个活儿,今年就是马拉松。」 真的有这么简单吗?跑步最痛苦的竟然不是累到一边哀嚎一边跑,而是摆脱运动中的好学生心态?Keep奖牌、运动装备和完赛后的朋友圈,竟然是这些支撑柳跑完全程? 半途而废也没什么,抱着这样的心态开始跑步吧! 00:00:36 有「魔鬼赛道」之称的崇礼马拉松 00:02:52 从不爱到坚持,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00:08:12 怎么也没想到,柳开始跑步的契机竟然是…… 00:10:36 长跑是一种日常生活的逃避? 00:12:53 keep花里胡哨的奖牌是真能激励人啊 00:13:56 在北京的「中央公园」跑一跑,尸体暖暖的 00:17:34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你就开始跑步了 00:19:40 自律让柳更自由了……吗? 00:26:27 再跑一公里就能发朋友圈了! 00:30:18 不小心报了「魔鬼赛道」 00:34:06 比赛当天超级冷,柳穿着无袖上衣和短裤参赛 00:38:22 新手跑马,偷感很重 00:41:24 「撞墙」是啥,累得赛道上大声哀嚎 00:45:42 给普通人的跑马经验分享 00:50:08 跑完了,还是要面对生活中的空虚感 00:51:58 好学生的成绩和乐趣几乎是相反的 00:59:41 如果有一天我对成绩有了要求,那是最痛苦的事

    1h 4m

About

完犊子了,一档讲述如何与失败和平共处的生活观察类播客节目 我们是蟹和柳,我们是初中、高中、大学同学,两个十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如今一事无成的废柴文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档节目里与你分享一些踩坑经验和失败感悟。 我们会每周与大家分享一本书,和一部电影,也会和你一起交流我们的体验 这里没有同辈压力,也没有心灵鸡汤,我们希望把这里当做一片记录心声的文青自留地,或者一个吐槽世界、抱团取暖的朋友圈;我们的风格漫无目的,天马行空,就和我们的播客名字一样。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