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wlhkv70k2a01ujea7nanlc/comments
今天我們要來探索一個古老而迷人的主題:因明。因明是起源於印度的邏輯學和認識論,是一種思考方法,也是探索真理的工具之一。它在佛教、耆那教與印度教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因明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更有效地論證,更理性地判斷。它不僅可以用於哲學、宗教等領域,還可以應用於日常生活。以下是一些可能對因明感興趣的人。
學生: 因明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研究人員: 因明可以幫助研究人員進行更嚴謹的論證和研究。
律師: 因明可以幫助律師在法庭上進行更有效的辯論。
一般大眾: 因明可以幫助一般大眾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
以下是本集逐字稿,請參考。
EP06-揭開因明之謎:印度邏輯之旅
嗨!大家好!我是亞瑟,歡迎再次來到「亞瑟邏輯學堂」。邏輯讓你不再受困於「思維迷宮」中,讓大腦再也不會糊成一團;讓你迎向「全方位縝密思維」,勇敢面對人生中所有困境。
今天我們要來探索一個古老而迷人的主題:因明
依據維基百科:因明,是在古印度發展的佛教邏輯學和認識論,是一種思考方法,也是探索真理的工具之一,為五明之一。佛教、耆那教與印度教都受到它的影響。在古印度,各種宗派便常用因明學互相辯論。玄奘法師在印度那爛陀寺求法時,曾運用因明多次破斥外來論師的言論,名震天竺。稍後戒日王宣揚此事,是中國人在印度取得的極大榮耀。玄奘回國之後,把因明介紹到中國,因明也為後世佛教徒所精研。
在古印度,「因明」為各種宗派,用來互相辯論之共同應遵守的規則。在此,我們不打算詳細介紹因明,我們看重的是因明「辯論」的特性,它比較貼近日常生活工作中,針對不同見解、主張間的爭論。
因明的論證分為「宗、因、喻」三部份,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宗
「宗」是雙方爭議的議題。「宗」由主詞與賓詞組成,主詞又稱「有法、所別、前陳」;賓詞又稱「法、能別、有相、後陳」,往后將以「前陳」、「後陳」,分別指稱「宗」之主詞與賓詞。結合前陳、後陳成立一論式,即「宗」,借因、喻用以證成其所主張之「宗」。舉例說明如下:
「宗」:海馬是魚
「前陳」:海馬
「後陳」:魚
第二:因
主張或提出了一個「宗」,就必須要有一個「正因」來支持「宗」的成立。就像立了一個「海馬是魚」的「宗」以後,難免有人會問,為什麼「海馬是魚?」,這時就必須給與一個對方可接受的「理由」。舉例說明如下:
就「海馬是魚」的宗,所提出的理由為「海馬有鰓」。
第三:喻
因明中的「喻」,為論證基礎之一般原理,須為雙方共同承認之假設條件,相當於西洋三段中之大前提,由喻體及喻依組成。喻體為假設條件,喻依為其實例。喻又分同法喻、異法喻。舉例說明如下:
就「海馬是魚」的宗,所提出的理由為「海馬有鰓」,其「喻」為:
同法喻:如果有鰓,一定是魚 例如:鮭魚
異法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May 22, 2024 at 11:20 PM UTC
- Length15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