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悦音|博采众文 · 悦达心音

博文悦音工作室
博文悦音|博采众文 · 悦达心音

已入不惑,水晶婚成,家有一女,椿萱并茂,从教十五载,非密友三两个;醒时身是客,梦中月旦评;写我所思,读我所想;四十而已,四十而已……

Episodes

  1. 09/21/2020

    乐评|为什么蔻小姐仍然与我们相关

    为什么蔻小姐仍然与我们相关 原创 醒客君 醒THINKER客 收录于话题#乐评 #爵士 #DIANA KRALL 01过气 蔻小姐( DIANA KRALL )已经过气了!这些年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甚至没过多想过,觉得这不是很平淡的事实吗? 但几天前无意间看到网络上的视频,蔻小姐上其夫ELVIS COSTELLO制作的节目。说实话啊,我对她的这个丈夫没什么偏见,只是早些年在看到他客串AUSTIN POWERS的电影后,找来他的歌听了听,没有发现一首好听的歌,不对路而已。在这个节目上蔻小姐接受SIR ELTON JOHN的采访,一番互相吹捧秀友情后,两人还合作了一曲《Sorry seems to be the hardest word》,听来仍然是那么顺畅,虽然两人都不在最佳状态。忽然意识到,蔻小姐并没有淡出我们的视野,甚至细想之下,可能她这些年一直也是较活跃的吧,只是我们的关注点飘移了。总有新人出现,新乐风吹向各方,保持对一个歌手的关注其实挺难的。但每次新人出现,乐评人还都提醒“蔻要小心了”,事实也许是她一直没什么不开心的,或许并不在意会有那么多追赶者。 总有新人出现,新乐风吹向各方,保持对一个歌手的关注其实挺难的。但每次新人出现,乐评人还都提醒“蔻要小心了”,事实也许是她一直没什么不开心的,或许并不在意会有那么多追赶者。 02 出道 蔻小姐90年代初出道时,带给我们那么多惊艳。那时候的她年轻、野性,除了天赋才华,那还是天赋才华。爵士圈起先不太认同她是爵士歌手(现在也未必认同),即使后来签了爵士大厂VERVE;她也不屑在流行圈混,虽然翻唱了很多流行老歌。但那时恰恰观众听音乐的口味发生了改变,已经有了这类风格女歌手的生存土壤。蔻的飞升恰逢其时。后来Norah Jones等一众爵士女歌手后辈,可说都是从她挤开的缝隙中脱颖而出的。 从音乐表现力上讲,很多评论都非常中肯地认为她演绎别人的作品往往是最出色的,言下之意是经常比原唱更有味道——不妨让我在此替他们把话说明白吧。她的音乐感几乎可以肯定是天生的,现下无人能及。首先是近乎完美(在这里可以放心说完美好了)的速度控制,总是那么恰如其分,让她有实力放心大胆的尝试各种技巧,不必有失误的担心。再就是对发声的把控力,喉音、鼻音、唇齿音运用自如,让人觉得似乎可以在述说和演唱之间跳跃式转换,完全不存在生理的障碍。声线特色和演绎能力似乎没有必要再分析了,可以说演旧如新,演新如旧。 要说不足呢,大家观点几乎一致。人们不情愿在音乐上将她和Ella、Shirley等前辈相提并论 —— “这形象完全不是爵士歌手的外形嘛!”关于这个话题的种种可能已如老唱片般让人听厌烦了。但后来一些年,蔻小姐越发大意了,无论照片还是唱片封面的形象,风格越来越让人不能直视,有种强买强卖的感觉,相信很多爵士乐迷本能抵触而敬而远之。偏偏蔻小姐不知是有意对抗古董乐迷还是真的喜欢这种风格,似乎满不在意,我行我素。也许是唱片公司过于追求商业效果吧,或是歌手本人试图改变,突破自我。蔻小姐音乐风格确实变了,迷上了华丽的管弦乐配器和大制作翻唱经典。更中意低吟浅唱的守旧派们对她逐渐淡了,觉得PATRICIA BARBER这样的中性风格更合他们的口味。 03 追忆 一个人的音乐口味往往决定于某一时刻的亲身感受。回忆起那

    9 min
  2. 09/13/2020

    影评|圣托里尼和她的《夏日情人》

    “从评价负面的 '烂片'中挖掘宝藏绝对是小森之流的癖好,也是我们一众观影者的期待,毕竟对于我们芸芸大众,无人指望人生能活出精彩大片,成为有趣烂片的不烂演员已属不易。”                                                                                                                    —— 醒客君 圣托里尼和她的《夏日情人》 「小森」 很多年前,曾一个人在欧洲北部的某个国家工作过一段时间。这里的冬季漫长黑暗,阴云飘卷,雨雪绵绵。无所事事的夜晚,常喜欢开着电视做背景,靠在沙发里看书,偶尔望一下黑漆漆的窗外,雪片在橙黄的路灯下飞舞,比电视上的评论节目更加无趣。电视是那个年代的主要娱乐,但免费频道只有三四个国家台,放完无聊的政论节目后,也放些纪录风光片和各国文艺老片,选片口味独特而执拗。我时常想,电视台负责选片的可能一直是某君吧,假定他的名字是约翰森,干脆简称小森(或小松,这个地区几个国家语言的区别不大于我们方言间的差别,所以怎么翻译都行)。总觉得小森应该是典型的该国中年男,外表严肃,头顶微秃,架着厚重的眼镜,语速平稳,深思熟虑。小森为电视观众们选的尽是些口碑并不突出的小众文艺片(?),早前文艺片与商业片本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些文艺片节奏缓慢如这里的冬天,而且同一部片子隔段时间小森就会翻出来给大家播一遍,即使再漫不经心的观众时间长了对全剧也会了解个大概:咦,又是这个片子!第几次播了?这也可能是小森的得意设计,用自己的品味统治着这个国家冬天夜晚的电视银幕,用拼图似的重复制造记忆错乱,消化掉我们这些观众的脑中故事情节,只留下鲜明的画面和场景。所以我记忆中的老片经常搞不清楚片名,例如Dirty Rotten Scoundrels. 直到若干年后的DVD时代才明白是这么个名字,也才得以静下来完整看完全片。  「小桑和小娜」 同样存在记忆档案馆并印象深刻的还有这部《夏日情人》,也是后来网络电影资料空前丰富的时代才探案推理般地搞清楚片名。我在小森的安排下看这部片子时,算来已距《夏日情人》1982年公映过去了近15年,算是当时一部不算太老的片子了。《夏日情人》是典型的小森口味,商业上不算成功,情节也有些牵强,细节讲究优雅。故事很简单,青年情侣小桑和小娜(这里的名字既不是剧中人物也不是演员本名,只是方便称谓的代号)如同现下热衷旅行的青年男女一样,朝圣般地来到了圣托里尼。小桑神似年轻时的球王桑普拉斯,虽没有球王战神似的身材,倒也纤长优美,目光晶莹。饰演小娜的是正值青春的DARYL HANNAH,同样挺拔秀丽,健康而略带几分傻气,若干年后,她在《KILL BILL》里奉献出一段张力远超第一主角的火爆演出,这是题外话。小桑和小娜的旅行计划随性而飘忽,似乎打定主意要逃避毕业后必须面对的生活抉择,希望沐浴在远方神话之岛的灵气之中,能让他们做出困难的人生选择,又似乎情愿就此驻足,幻想永远享受这里的阳光海水,永远告别北美的阴冷风雨。 「小黛」 这时神秘的小黛出现了,之所以叫她小黛,看过原片之后就不难明白。小黛拥有电影里神秘第三者应该有的全部要素,导演赋予她的身份是在圣岛进行古代遗址发掘的法国考古学家。姑且认为小黛的神秘气质是考古专业自带的,虽然现实经验让人无法将她和考古这个职业联系在一起。小桑按照电影逻辑自然会被小黛的气质吸引,通过几个无

    13 min

About

已入不惑,水晶婚成,家有一女,椿萱并茂,从教十五载,非密友三两个;醒时身是客,梦中月旦评;写我所思,读我所想;四十而已,四十而已……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