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酸菜馆

新闻酸菜馆

够酸够劲爆!公众号:酸菜馆播客,荣获Apple精选播客奖

  1. 5 HR AGO

    671 西贝的锅,罗永浩的锤:一场预制菜的透明战争(彩蛋:老罗砸西门子冰箱经典回顾)

    罗永浩又一次站在了消费者这边。这次他 “锤” 的不是手机,不是家电,而是连锁餐饮巨头西贝 —— 一场由微博差评引发的风波,最终演变成西贝的 “史诗级公关翻车现场”,还顺带让大家重温了 14 年前老罗砸西门子冰箱的维权名场面。 事情的导火索很简单。9月10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好久没吃西贝,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 这条像极了普通食客的差评,原本没掀起太大水花,直到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反应彻底点燃矛盾。 贾国龙怒称自己 “气得半夜喝酒睡不着”,放话要起诉罗永浩,还专门开了记者会:不仅曝光罗永浩的点单记录、会员积分等隐私,甚至推出 “罗永浩套餐” 让顾客 “验证口味”,更斩钉截铁地宣称 “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为了证清白,他还邀媒体直播后厨 —— 可这直播,成了西贝的 “大型自曝现场”。 镜头里,儿童餐的西兰花保质期标着24个月,网友调侃 “比 1 岁孩子年龄还大”;89元一份的烤鱼,是从冰箱拿出来的冷冻海鲈鱼,成本仅十几元;羊腿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是 “2024年9月19日”,直播当天距离它的一周岁生日仅剩6天;就连鸡汤里都没有鸡肉,只有提前包装好的塑料袋,解冻熬 13 分钟就上桌。 更讽刺的是,后厨20 多位工作人员里,仅4-5人有厨师证,厨师长甚至自己都无证,有人还戴着手表、金首饰操作 —— 要知道,餐饮行业明确规定厨师不能戴首饰,网友调侃 “手表是用来盯微波炉计时的”。 其实没人真的反对预制菜。萨莉亚10多块的意面、麦当劳的汉堡,大家都知道是中央厨房配送,价格透明,吃得明白;老乡鸡用红黄绿标签标注 “全预制 / 半预制 / 现做”,还获了罗永浩的表扬。西贝的问题在于 “双标”:一边用 “明厨现切”“门口高压锅冒热气” 营造 “现做假象”,一边把冻了两年的菜卖出高价,拍黄瓜都要 28 元,还主打 “儿童有机餐”—— 家长花着冤枉钱,给孩子吃的却是 “冻龄食材”,这才是最让人生气的。 罗永浩的反击也精准戳中痛点:他连发20多条微博,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用预制菜的证据,直播时拆解成本,直指 “速冻货卖现做价”。这让人想起 14年前他砸西门子冰箱的名场面 ——2011 年,老罗因西门子冰箱门关不上、洗衣机乱跑维权,数百用户呼应,可西门子却嘴硬 “门能关上,看你是不是真心想关”。最终老罗在西门子总部砸了问题冰箱,提前踩点、带保洁清理,用 “温和抗议” 引发全国关注,成了企业公关的反面教材。 如今再看西贝,和当年的西门子何其相似:面对消费者吐槽,不是反思改进,而是傲慢反击、掩盖真相。这场风波从来不是 […]

    1h 37m
  2. 18 AUG

    667 天台山反骨攻略:饿死不吃游客餐!我在道观偷拍修仙秘籍

    来到浙江天台山,才知道在上海生活的有多苦。Day1 行程:早八点上海虹桥站动车,10点半到天台山站。打车直奔“土灶头”餐厅。点了烧黄鱼溪鱼多宝鱼拼盘、手工麻糍、香泡鹅唇,¥127 晚上进山,金庭湖边看日落彩霞,住民宿湖景房¥170/晚带早餐,晚饭阿姨摘自家菜炒两碟,收¥25;老板问我要不要喝啤酒,婉拒。浙江乡村的自建别墅真是好。Day2 行程:早起湖边练功,湖光山色,鱼扑通跳起,这湖里有大货。吃完早饭,逛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拍了些好东西,跟道士聊天;鸣鹤观,忘记去看了,实在可惜。它是“老宫”。桐柏宫,是新宫。 桐柏宫,依山傍水,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甚得我心。能看出来游客有多么稀少吧?上年纪了,就喜欢人少清静的地方。 汝其味之。我结合自身站桩修炼感受,发现墙上张伯端写的这篇序文,句句真言,真是好啊!赶紧拍照保存。国清寺景区边吃的一碗面。 逛天台国清寺景区,喝免费斋茶。国清寺景区很好,就是人味重。逛赭溪老街,吃“7面餐厅”红烧大鲍鱼五只¥50。 市区逛完了孔庙,吃“丰味海鲜”餐厅红烧海兔、葱油梭子蟹共计 ¥132 鲁迅在《小杂感》中提出的“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你认同鲁迅的观点吗?

    1 hr
  3. 4 AUG

    665直播间影帝图鉴:假大师、破产剧本和韭菜的诞生

    你家老人有没有半夜蹲直播间,抢 “大师字画” 当传家宝的? 最近有位听众给叮叮来信说:自己老爸天天守着直播间,抢 “大师画作”:很多直播间说大师现场作画或者书法,然后321上链接拼手气抢。我爸本来就喜欢书法和艺术类的,这类就很上头,买了非常非常多。家里人说他被骗了,他根本听不进去。买回来的字画装裱精美,但是我一看作品都明显很粗糙。我爸都和宝贝一样珍藏起来了,他说某某大师90多岁了,画一幅少一幅,他抢到了以后给家里当传家宝。 其实这套路我熟啊,这就是从景区搬到直播间了。 以前去景点看演出,开场总请个 “仙风道骨” 的大师,现场挥毫写 “马到成功”,主持人喊 “外面卖10万,今天有缘人200块带走!” 台下观众抢得不亦乐乎。结果转天去另一个景区,一模一样的 “马到成功” 又出现了——合着大师是流水线作业啊! 现在直播间更绝:先摆几幅 “4万块纯银装裱” 的画当幌子,再突然甩出 999元的 “福利款”,老人一看 “这么便宜的大师作品,不抢亏了”,疯狂下单。可你细想:真大师的画,能靠 “321 上链接” 抢?批量印刷的画芯+普通装裱,成本可能就几十块。 更离谱的是卖古董的。有人花1万买 “圆明园马首”,还坚信值一个亿,问在哪买的?“直播间啊,说博物馆建好就20%溢价回收,还能放博物馆收租金呢!” 结果呢?所谓 “古董” 是现代工艺品,直播间要么卷钱跑路,要么说 “艺术品不退”。你跟他说这是假的,他还怼你:“专家不懂行!” 说白了,这些直播间就吃准了老人的心思:信 “权威”、怕错过、想给家里留资产。但真要捡漏?想想就好 —— 哪有大师天天蹲直播间,给你当 “福利官” 啊? 直播间的人设都是自己给的,无论是律师还是道士,真实的职业都是演员罢了。 这样的套路节目里说了不少,点开听听吧。

    1h 4m

About

够酸够劲爆!公众号:酸菜馆播客,荣获Apple精选播客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