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本论

知本论

「知本论」是由中信书院打造的首档商业财经知识播客。 当认知世界的旧脚本失效,我们用知识重构新大陆的坐标。​​​​ 在这里,我们会和财经商业领域的国内外大咖、有趣有料的嘉宾、能带来启发的专业人士、行业创新者等,一起聊聊财富流向、产业浪潮、商业趋势、企业兴衰,也分享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 我们也会时不时进行一些新尝试,如视频播客、线下“亲友会”等。节目每周更新,希望与你一道,用经济学的眼光,过更富足的人生。

  1. HACE 5 DÍAS

    vol.122 三甲离职,放弃科室主任,离开体制创业12年经历了什么?|对话张强

    公立医院的“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在46岁事业巅峰期离开体制,12年后,他后悔了吗? 本期人物访谈专栏「时代与我」,我们邀请中国首家医生集团——张强医生集团的创始人张强,以及《财经》杂志资深医疗记者辛颖(近期热点文章《揭开中国医生薪酬真相》作者),一起聊聊中国医生薪酬的复杂真相,探讨体制内外医生的生存状态与职业选择。 12 年前,已经是学科带头人的张强公开宣布离开体制内,创立中国第一家医生集团。有些人知道他是因为他离开体制创业;也有人熟悉他,是因为他曾在疫情期间骑行 40 多公里,给员工发工资。如今距离张强创办医生集团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国内医生集团的业态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他的创业公司在大浪淘沙中生存了下来,而且正在走出国门、走向海外。但作为一名医生,当医院体制不再“束缚”他,真正要创立些什么,并不那么容易。成为一名自由执业的医生,到建立一个真正的医生集团,或许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这不仅是一期关于医疗行业与医生群体的节目,更是一个关于勇气、选择与价值实现的人生样本。无论你是否身在医疗行业,都能从张强医生的故事中获得关于职业与人生的启发。 下拉至文末,可扫码加入知本论听友群,获取更多一手资讯。 【本期嘉宾】 张强 中国医生自由执业代表人物/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 前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辛颖 《财经》杂志资深医疗记者 深度报道《揭开中国医生薪酬真相》作者 【本期主播】 孙冰洁 中信书院主播 【你将听到】 ​05:45-15:30 46岁走出体制,张强的中年冒险​ 为何在学科带头人高位选择离开? 触动决策的两个关键人生事件:父亲的去世与儿子的出生。 “万事俱备,只欠行动”的自信从何而来? ​“走出医院那个门的时候,背后的医院变小了,世界变大了。”​​​15:30-27:00 体制内与体制外:光环、落差与价值重建​ 没有了学科带头人的称谓、离开“前呼后拥”的查房队伍,心理会有落差吗? 如何摆脱对“职称”、“行政头衔”的依赖,重建自我价值体系? ​“你要知道所谓的名誉、地位,那是表面给你的光环,而不是你真实的本事。当你失去了这些,你还有什么?”​​​27:00-38:00 出走的原因:医生创业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钱吗?​​ 做真正想干的事,张强曾经倒贴钱工作 为什么“利益驱动”的医生大多后悔,而“愿景驱动”的才能坚持? ​“医生创业最好的驱动力,就是患者。”​​​38:00-58:00 聚焦医生薪酬:真相、困境与改革​ 辛颖分享报道初衷:为何临床医学高考录取分数线在下降? 中国医生薪酬体系的复杂性与不透明性。 年轻医生与资深专家的不同困境。 备受关注的“三明医改”模式利弊。​58:00-01:05:00 聊聊医疗行业:医患之间的“信息差”​ 中美医生培养体系、薪酬结构的差异。 给年轻医生的建议:在困境中,如何专注于提升自身价值? ​“人生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技术好、对患者好的医生,不太需要考虑生存问题。”​​​01:05:00-01:12:19 人生是不断攀登的过程​ 张强的下一步,将医生集团做到海外,做最顶尖的专科团队 关于天赋、选择与终身学习的人生体悟。【延伸阅读】 电子书请移步中信书院APP,加入中信睿读会员。获得八大核心权益、全年阅读服务。 【制作团队 】 出品人:朱虹 本期策划:孙冰洁 岳嘉 后期制作:筝源华夏 视觉设计:赵妍 运营推广: 余芬 【在这里找到我们】 欢迎在小宇宙、中信书院app以及其他播客平台收听「知本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下载中信书院app 关注视频号“中信书院”参与互动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信书院”私信或留言。 附:知本论听友群二维码 ✨【商务合作/嘉宾推荐】 请发邮件至sunbj0410@163.com 【声明】 本节目由中信书院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大家独立思考,谨慎决策。对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主播及节目嘉宾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或部分转载、发表及引用本播客任何内容。

    1 h y 12 min
  2. 4 SEP

    vol.121 朱啸虎退出、大厂们「疯投」:和祥峰夏志进聊人形机器人的泡沫与现实

    本期未来商业课专栏,我们聊聊当下最热门的投资赛道——机器人板块。 这也是我们与祥峰投资旗下播客峰向标的一次串台。 当前具身智能赛道无疑正陷入“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在产业热钱涌动、政策大力扶持、二级市场估值持续走高的多重利好下,机器人板块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投资赛道。上市公司与未上市公司都在运用各类资本工具与渠道争相布局机器人产业。 一边是风口之下,资本蜂拥而至。 华为、字节、比亚迪、京东、美的、vivo等大厂们争相入局 近日,宇树科技披露称已确定IPO申报时间为今年四季度,目标或为上市科创板。 …… 另一边,一片火热中,也有人向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出“灵魂拷问”。 在估值繁荣背后,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仍面临核心技术待突破、商业化落地难等多重挑战。中报显示,机器人板块的营业收入、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的中位数值均低于全A股水平。 机器人产业如何将资本市场的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竞争力,正在考验着每个参与者的智慧。 今天和我们对话的是一位硬科技领域的知名投资人、祥峰投资的管理合伙人夏志进。背靠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的祥峰投资成立于1988年,是亚洲地区成立时间最早的创业投资公司之一。夏志进本硕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进入投资领域后,专注投向硬科技的早期项目: 2016 年投资了中国自动驾驶第一股地平线机器人,如今市值超过 800 亿。2020年,祥峰就投资了宇树科技,见证了它从初创团队成长为如今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 此外,夏志进还主导投资了包括极智嘉、松灵机器人等多个 AI 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项目。我们将与夏总聊聊他对新 AI 周期的理解,他的一线投资洞察,也聊聊他的投资经历、中国创业者在技术产品与商业化的探索,以及他对科技趋势、硬科技投资的看法。 下拉至文末,可扫码加入知本论听友群,获取更多一手资讯。 【本期嘉宾】 夏志进 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长期聚焦硬科技赛道投资 代表案例:地平线、极智嘉、松灵机器人 【本期主播】 孙冰洁 中信书院主播 【你将听到】 00:00:08​ 早行业十年发现机会?如何做一个硬科技投资前瞻者 ​00:04:22​ 一线投资人的产业观察:当前国内人形机器人,走到哪一步了? ​00:06:18​ 2025年,机器人产业发生的最大变化与新机会 ​00:08:37​ “大家高估了机器人行业的短期价值,低估了长期价值” ​00:13:26​  短期内,机器人行业的困境 ​00:15:45​ 行业的确存在泡沫,但泡沫下也有不少啤酒 ​00:17:49​ 投资极智嘉:如何逆周期投出“全球仓储移动机器人第一股”? ​00:19:11​ 发掘宇树科技真相:2020年投资只因“团队真心喜欢机器狗”? ​00:21:05​ 早期项目投资观点:技术产品化能力>商业化路径 ​00:23:15​ VC投资的范式转移:互联网砸钱扩规模vs硬科技尊重研发周期 ​00:28:07​ “地平线”机器人:亏损之下,资本还有多少耐心? ​00:30:42​ 硬科技投资需要耐心:平均8-9年陪伴vs互联网3年上市 ​00:32:55​ 硬科技投资,怎么区别真伪需求? ​00:37:12​ 中美人形机器人竞争:美国强算法,中国胜在供应链 ​00:44:07​ 对比互联网时代,新一代创业者具有哪些特质?聊聊王兴兴 ​00:46:15​ 谁能成为下一个硬科技独角兽? ​00:48:29​ 坚守中国逻辑:10年后竞争力更强 ​00:50:18​ 全球唯一选项:硅谷外最强科技创业生态 ​00:52:47​ 十年投资复盘,夏志进如何看待失败? ​00:57:42​ 未来押注:AI重构搜索引擎? ​01:00:11​ 怎么筛选“明星企业”? ​01:02:39​ 未来更看好机器人赛道哪些产业? 【延伸阅读】 《创新者的窘境》 电子书请移步中信书院APP,加入中信睿读会员。获得八大核心权益、全年阅读服务。 【制作团队 】 出品人:朱虹 本期策划:孙冰洁 岳嘉 后期制作:筝源华夏 视觉设计:赵妍 运营推广: 余芬 【在这里找到我们】 欢迎在小宇宙、中信书院app以及其他播客平台收听「知本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下载中信书院app 关注视频号“中信书院”参与互动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信书院”私信或留言。 附:知本论听友群二维码 ✨【商务合作/嘉宾推荐】 请发邮件至sunbj0410@163.com 【声明】 本节目由中信书院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大家独立思考,谨慎决策。对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主播及节目嘉宾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或部分转载、发表及引用本播客任何内容。

    1 h y 15 min
  3. 28 AGO

    vol.120 牛市来了不敢下手?ETF能成为“赚钱利器”吗?

    本期「财富风向标」专栏,我们聊聊近期火热的资本市场。 最近 A股创下了 10 年新高,市场热议牛市。 8月 25 号, A 股全天震荡走高,超过 3300 只个股上涨,截至收盘,沪指逼近 3,900 点。 在投资的江湖中,牛市总让无数的投资者热血沸腾。然而很多人都有一个困惑,在牛市中忙活了一通,忙忙碌碌地选股,却发现自己最后还是跑不赢大盘,甚至亏损。 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牛市中一个曾经被低估,如今在不断走红的投资工具ETF。截至8月25日,国内ETF总规模正式突破5万亿元大关,1263只产品规模达到5.07万亿元。值得关注的是,ETF规模从突破4万亿元到此次站上5万亿元,只用了短短四个月。 作为一种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ETF 结合了股票和指数基金的优点,既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像股票一样买卖,又可以像指数基金一样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我们邀请华夏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王波,和他聊聊当前市场的行情、投资者的牛市迷思、并结合 ETF 的特点,深挖穿越熊牛的投资逻辑,帮助听友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赚钱利器”。 王波在华夏基金负责宽基、科技赛道指数分析及指数策略组合体系,具有丰富的二级市场及公募基金研究经验。 下拉至文末,可扫码加入知本论听友群,获取更多一手资讯。 【本期嘉宾】 王波 华夏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 【本期主播】 孙冰洁 中信书院主播 【你将听到】 ​04:32 从业者的牛市观察​:陆家嘴金融圈都在聊什么? ​06:09 当前市场走到哪一步了? ​09:15 王波:"牛市不是最重要的,把握机会赚钱才是核心" 11:23散户在牛市为何更容易亏钱? ​14:18 在股市忙活一通,为什么跑不赢指数?​​ ​20:41 国内ETF总规模正式突破5万亿元大关,释放了什么信号? ​27:05 谁适合ETF投资?​​"深度研究者外,绝大多数人应首选ETF"? ​30:49 实战组合策略​ 核心卫星配置法(宽基打底+行业增强) 跨市场资产穿透(A股/港股/美股/黄金/国债) 再平衡技巧:月度调仓或单资产偏离15%阈值 ​39:26 牛市的隐性雷区​ 行业ETF炒作风险(通信/创新药估值陷阱) + 流动性幻觉 ​48:55 穿越牛熊的投资框架​ 两步走:周期应对​+资产守则 ​52:54 如果我有一个基金经理朋友,他会教我怎么操作? ​59:44 投资哲学的进化​ 霍华德·马克斯启示:"识别风险比追逐收益更重要" ​01:02:43 "拥抱权益,但必须科学理性——这是资产增值的唯一路径" 【延伸阅读】 《这样做,买对ETF》 电子书请移步中信书院APP,加入中信睿读会员。获得八大核心权益、全年阅读服务。 【制作团队 】 出品人:朱虹 本期策划:孙冰洁 岳嘉 后期制作:筝源华夏 视觉设计:赵妍 运营推广: 余芬 【在这里找到我们】 欢迎在小宇宙、中信书院app以及其他播客平台收听「知本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下载中信书院app 关注视频号“中信书院”参与互动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信书院”私信或留言。 附:知本论听友群二维码 ✨【商务合作/嘉宾推荐】 请发邮件至sunbj0410@163.com 【声明】 本节目由中信书院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大家独立思考,谨慎决策。对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主播及节目嘉宾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或部分转载、发表及引用本播客任何内容。

    1 h y 3 min
  4. 21 AGO

    vol.119 张笑宇对话万维钢:当世界换了算法,我们要换个什么活法?

    “有事没事,问问AI。遇事不决,AI先学。” 过去,对于普通人来说,考试几乎是实现阶层跃升的最主流途径。万物皆可AI的今天,当AI 能用一元钱的成本,完成一个人类博士的工作时,曾经代表「自我价值」的学历、职位、履历..... 正开始失效。 面对冲击,这几年关于AI的讨论很多。关于 AI 的讨论多集中在「怎么办」——工作被取代了怎么办、该学什么新技能、隐私要怎么保护等等。而在我们本期嘉宾张笑宇看来,重要的不是「怎么办」,而是「怎么看」。 张笑宇是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后,他没有选择进入学术界,回国后做过 VR 创业,拍过网络电影,又给出海企业做过咨询。后来,他开始写书,研究技术史,尤其关注技术如何影响人类社会。 最近他刚出版新书《AI 文明史·前史》,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视角:尝试放弃「人类中心主义」,去理解正在发生的时代巨变。里面也有不少颠覆性的观点,比如,「1% 的人怎么对待 99% 的人,AI 未来就会怎么对待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鸿沟会拉大到「物种级」」、「我的孩子可能一生要和五六个 AI 谈恋爱」。 这一次,我们和他以及前物理学者、现科学作家万维钢一起进行了一场对话。从技术史视角,重新理解AI浪潮的利与弊、看清社会走向、理解自身的处境。 下拉至文末,可扫码加入知本论听友群,获取更多一手资讯。 【本期嘉宾】 张笑宇 亚洲图书奖得主、新锐科技史学者 《AI文明史·前史》作者 万维钢 前物理学者、现科学作家 “文津图书奖”得主 【本期主播】 孙冰洁 中信书院主播 【你将听到】 ​02:15-04:13 从“文明史”的角度看AI,能得出什么结论? AI革命与前三次技术革命最大的不同:它量产智能,将重塑社会结构。 ​04:13-07:19 本轮AI革命本质:三个颠覆性事实​ ​涌现 :AI智能与人类同源。 ​人类当量:1块钱成本完成博士工作,效率/质量碾压99%人类。 ​价值哥白尼革命 ​​:当智能被廉价量产,传统“智力优越=尊严”的价值观崩塌 ​15:37-16:05 人性反思:我们早被“性价比”绑架​ 张笑宇:​社会早用金钱量化人性,AI只是放大镜。 ​16:34-17:34 万维钢:AI能理解化学分子式等非直觉领域,开启“广义智能”空间。 ​18:44-22:30 历史镜鉴:技术进步的“暗面”​​ ​大坍缩:本轮AI革命类似第三次工业革命(自动化),本质是缩短产业链→驱赶劳动力至低附加值服务业。 ​23:04-26:56 未来图景:“算法管理社会”逼近​ 2亿灵活就业者已被滴滴/美团/字节算法管理——未来“被算法管理”已是幸运? UBI(全民基本收入)不切实际,​UBJ(全民基本工作)​​ 更可能。 ​28:30-30:01 生存策略:谁能在未来幸存?​​ 两条路径:​1%赢家​:洞察人性需求+与AI协作+掌控算力资源​(新硬通货); ​​“新西兰模式”​​ :退出数字竞赛,回归实体生存(粮食/蔬菜暂难被AI取代)。 ​37:47-41:26 教育革命:​东亚教育面临审判 家长必修课:​教会孩子感受爱​,否则孩子将被AI+原生家庭双重碾压; 培养主体性​:在热爱的领域找到“爽感”,才能驾驭AI。 ​44:49-48:41 情感冲击:AI是下一代“灵魂伴侣”?​​ 张笑宇预测:子女将与多个AI恋爱——父母需接受代际价值观鸿沟(如我们当年玩QQ)。 ​情感生意:AI提供极致包容与理解(如老人回忆录服务),可能取代大量人类情感经济。 ​51:33-54:31 超级智能是敌是友?​​​当AI自我意识涌现我们如何与之共存? ​01:02:24-01:03:42 行动建议:把AI当“导师”​​? 【延伸阅读】 《AI 文明史·前史》张笑宇【著】 电子书请移步中信书院APP,加入中信睿读会员。获得八大核心权益、全年阅读服务。 【制作团队 】 出品人:朱虹 本期策划:孙冰洁 岳嘉 后期制作:筝源华夏 视觉设计:赵妍 运营推广: 余芬 【在这里找到我们】 欢迎在小宇宙、中信书院app以及其他播客平台收听「知本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下载中信书院app 关注视频号“中信书院”参与互动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信书院”私信或留言。 附:知本论听友群二维码 ✨【商务合作/嘉宾推荐】 请发邮件至sunbj0410@163.com 【声明】 本节目由中信书院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大家独立思考,谨慎决策。对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主播及节目嘉宾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或部分转载、发表及引用本播客任何内容。

    1 h y 4 min
  5. 14 AGO

    vol.118 如果生活的恶意不可避免,怎样拿到足额理赔款?|和保险理赔员聊行业真相

    这期节目,我们聊聊保险。从保险的缝隙里,看见时代褶皱。 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保险,它和我们的财产、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但是很多时候大家可能跟我有一样的感受,我们对保险并不了解。不过,这期我们聊的内容或许不会让你一次性读懂所有保险,它也不是一个保险配置攻略,更像是以保险为窗口,从中看到人生百态和现实人间。 你会听到这样的故事: 为什么买保险时容易,理赔却这么难? 保险黄牛说会帮我争取到高额赔偿,要不要信? 外卖小哥送餐途中遭遇事故撒掉的外卖能赔吗? 一个买了女性健康险的高知女性,为什么会拼命生男孩? 以及熊孩子险、神奇动物保险这些听起来有些奇葩的险种,当然你也会听到怎么争取到更高赔付金额的行业内幕。 这期节目的嘉宾身份比较特殊,他叫阿剑。是一名前保险从业者,如今是一名专职写作的素人。最近他出了本书叫《事已至此,走保险吧》,从一个保险理赔员的角度,讲述他在保险行业里接触的人、经历的事。如今,他已离开保险业辞职,成为一名专职写作者。一个保险人选择了一个不那么保险的工作,我们也想聊聊他的故事和思考。 下拉至文末,可扫码加入知本论听友群,获取更多一手资讯。 【本期嘉宾】 阿剑 前保险理赔员,现全职写作 《事已至此,走保险吧》作者 【本期主播】 孙冰洁 中信书院主播 【你将听到】 ​03:27-05:44找不到工作就去卖保险?”最初我觉得保险就跟传销差不多“ 05:44-06:12 理赔员日常:去现场勘察,特别像侦探破案 06:12-08:25 行业人员构成:保险行业主要由什么人构成? ​08:58-10:35从案发到理赔需要怎样的流程?谁决定陪多陪少? 10:23-14:11 理赔员的KPI是啥?不同人经手会影响赔付金额吗? ​15:25-19:32保险黄牛黑幕​:利用底层民众困境牟利,怂恿伤者索要高额赔偿 20:54​-​24:09外卖员撞车只因遇到前女友?​ 24:09-​25:10 高知女性的生育困境​:子宫病变为何仍冒险生儿子? ​28:44-34:42 为什么理赔难?​​如何争取到足额的理赔款? ​38:10-40:45 行业黑幕:二手车翻新产业链 ​39:37-44:01 为何离开保险业,选择冒险全职写作? ​45:14-47:59 对保险业的反思:在天灾人祸中,我看到了太多“四处漏风”的人生 【延伸阅读】 《事已至此,走保险吧》阿剑【著】 电子书请移步中信书院APP,加入中信睿读会员。获得八大核心权益、全年阅读服务。 【制作团队 】 出品人:朱虹 本期策划:孙冰洁 岳嘉 后期制作:筝源华夏 视觉设计:赵妍 运营推广: 余芬 【在这里找到我们】 欢迎在小宇宙、中信书院app以及其他播客平台收听「知本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下载中信书院app 关注视频号“中信书院”参与互动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信书院”私信或留言。 附:知本论听友群二维码 ✨【商务合作/嘉宾推荐】 请发邮件至sunbj0410@163.com 【声明】 本节目由中信书院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大家独立思考,谨慎决策。对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主播及节目嘉宾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或部分转载、发表及引用本播客任何内容。

    48 min
  6. 7 AGO

    vol.117 都2025了,买什么房子还能稳赚不亏?|内行人24年经验公开

    当下的行情,买房不易卖房更难;未来什么房子,才能稳赚不赔? 本期节目,知本论对话资深房产人、曾担任过金地集团首席营销官蔡照明。 我国的房价从1998年(房改启动、商品房入市)的每平方米1857元,涨到了2021年的10300元,涨了近10倍。不过普通人靠楼市致富已是历史。从2022年1月算起,70个大中城市几乎都经历了连续41个月下降。 蔡照明在从事房产行业的24年间,策划操盘了50多个重大地产项目。历经房地产行业甲方、乙方到丙方等不同角色转换,洞悉各方视角下的行为逻辑与决策内幕。 最近,蔡照明把在地产行业20多年的观察、踩过的坑、摸透的规律,浓缩成了一本 “能直接上手” 的指南,叫《买到好房子》—— 大到房价涨跌的核心逻辑,小到砍价时如何戳破中介套路,这一次他既从宏观经济、产业的发展的角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的演变逻辑,让大家看懂趋势,踩对节点;还从方法论的层面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买到好房子,提出了很多刷新认知的观点。 买房是人生大事,却总有人在 “区域”“地段”“配套”“价格” 的迷宫里打转。对于纠结是否要买房的听友,可以作为决策参考;对于有买房需求的这些朋友们来说,它提供了与卖家斗智斗勇的技巧。 眼下还有哪里的房子能买? 手里这套半新不旧的房子还要留吗? 买房考虑租金,还是升值潜力? 置换是先买还是先卖? 学区房还值得入手吗? …… 想买房上车,看懂房价和市场运行规律?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下拉至文末,可扫码加入知本论听友群,获取更多一手资讯。 【本期嘉宾】 蔡照明 知名房地产研究专家、《买个好房子》作者、“亲戚买房”创始人 曾任金地集团首席营销官,策划操盘50多个重大地产项目 【本期主播】 孙冰洁 中信书院主播 【你将听到】 ​02:19 – 2025房地产现状:变局中的三大变量​​03:04 – 谁是真刚需?2025年买房的唯一理由是?​​05:44 – 蔡照明当年是如何预测到恒大爆雷的?​​09:00 – 市场底判断框架​:开发商、市场、金融的探底信号​​11:05 – 未来买房黄金法则:租金抵月供就是底?​​12:00 – 城市分化观察:​ 一线坚挺背后,北京成交量反弹的假象​​14:23 – 国家救市真相:救开发商,非救买房人​​15:25 – 2024控盘权易主,买家更有议价权了吗?​17:52 – 信心与经济基本面​:如何观测预期温度?​​​19:12 – 房地产的新逻辑​,“我们并不特殊”​​27:07 – 中国高房价的根源:18亿亩耕地红线如何推高房价?​​人为制造的稀缺​32:44 – 房价无锚点理论​ 房价无锚?热气球模型的浮沉逻辑​​35:38 – 城市选择方法论 ​ 城市漂移论:省会虹吸、地级市“沦陷”?​​40:00 – 新城开发风险​ 通州警示:中国最后一个新城的乏力​​42:21 – 人口与房价关系​ 人口流动≠房价涨:深圳2015房价为何乌龙上涨?​​46:57 – 怎么防范烂尾楼?​​52:47 – 学区房还要不要买?​55:34 – 上海黄浦江豪宅为何被疯抢?稀缺时代​的“孤岛繁荣”​​01:01:05 – 旅游房产买不买?个人“踩坑”经验与忠告​​​01:02:36 – 回归本质:2025买房心法三原则​【延伸阅读】 《买个好房子》蔡照明【著】 【制作团队 】 出品人:朱虹 本期策划:孙冰洁 岳嘉 后期制作:筝源华夏 视觉设计:赵妍 运营推广: 余芬 【在这里找到我们】 欢迎在小宇宙、中信书院app以及其他播客平台收听「知本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下载中信书院app 关注视频号“中信书院”参与互动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信书院”私信或留言。 附:知本论听友群二维码 ✨【商务合作/嘉宾推荐】 请发邮件至sunbj0410@163.com 【声明】 本节目由中信书院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大家独立思考,谨慎决策。对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主播及节目嘉宾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或部分转载、发表及引用本播客任何内容。

    1 h y 2 min
  7. 31 JUL

    vol.116 对话姜诚:在A股做个价值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本期【大咖说】访谈专栏,知本论对话中泰资管副总经理姜诚。 在资本市场中,有征服市场的人;有追逐风口的人;也有笃定坚守的人。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后者足够小众,也足够难得。 姜诚,就是其中一位。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入行19年,始终坚守价值投资。所管产品曾经获得过金牛奖,投资风格以稳健著称。他不挤独木桥,不预测市场,不追逐热门,走出了一条“小众”却能持续捕获超额收益的路。 作为公募基金行业的基金经理,姜诚之所以被大家熟悉,有赖于其出色的业绩表现: Wind显示,截至2025年2季度末,姜诚的管理规模超过120亿,所有产品成立以来都是正收益。 赚钱不易,股市磨人,甚至有打趣者说要相信光,才能相信大A基金。 面对波动剧烈的市场,本期节目我们对话姜诚,以一个资深基金经理与坚定价值投资者的眼光与实践,聊聊投资中的化繁为简以及如何“以不变应万变”。 下拉至文末,可扫码加入知本论听友群,获取更多一手资讯。 【本期嘉宾】 姜诚 中泰证券资管副总经理 清华大学金融学学士/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 【本期主播】 孙冰洁 中信书院主播 【你将听到】 ​01:30 19年职业生涯的自省​,给过去一年的表现打“60分” ​04:07 冷门而小众的投资风格:非刻意选择,而是价值审美​ ​09:43 在A股做价值投资者,还是能赚到钱的 ​13:33 投资需要断舍离:“断”高预期、“舍”热门诱惑、“离”即时快乐 ​16:28 投资最难的是“知行合一”:需训练“不欺骗自己”的能力,过程充满自我较劲。 ​18:56 股价下跌如何应对?越跌越买的前提​ ​21:49 为何成为价值投资的笃信者? ​22:17 价值投资在A股,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但胜率更高 ​26:05 投资确实越来越难,但始终对宏观乐观 ​30:08 对AI、创新药看法:宏大叙事不能直接指导微观投资 ​35:26 基金经理如何应对波动与质疑?做熊市中的“陪伴者”​​ ​38:15 从3500点看A股走强逻辑:多重利好支撑下的市场新动向 ​41:41 给投资者的锦囊:行动前问自己三个问题 ​52:35 投资的真相:姜诚坦言赚钱的过程并不快乐 ​58:06 在过誉与过贬之间摇摆,是基金经理的宿命 ​01:06:41 保持敬畏,保持终身学习:如何做到年读百本书? ​01:10:31 赚钱这件事,没有捷径,投资是难而值得的长跑​ 【制作团队 】 出品人:朱虹 本期策划:孙冰洁 岳嘉 后期制作:筝源华夏 视觉设计:赵妍 运营推广: 余芬 【在这里找到我们】 欢迎在小宇宙、中信书院app以及其他播客平台收听「知本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下载中信书院app 关注视频号“中信书院”参与互动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信书院”私信或留言。 附:知本论听友群二维码 【商务合作/嘉宾推荐】 请发邮件至sunbj0410@163.com 【声明】 本节目由中信书院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大家独立思考,谨慎决策。对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主播及节目嘉宾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或部分转载、发表及引用本播客任何内容。

    1 h y 14 min
  8. 24 JUL

    vol.115 一杯50元,平价变轻奢,奶茶出海卷赢星巴克?

    最近外卖大战,你“囤奶茶”了吗?本周节目,我们以奶茶为窗口,聊聊新茶饮出海。 最近,瑞幸的出海版图,从东南亚一键跳到了北美,在纽约曼哈顿的两家门店开业。 7月9日,新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宣布,正式以电商形式进军北美市场。 随着国内茶饮进入存量搏杀时代,越来越多的品牌相继在海外开疆辟土,寻找下一个蓝海。 蜜雪冰城把门店开到了悉尼最繁华的地段, 开在洛杉矶的“一点点”要排队两三个小时, 在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利雅得,十几辆豪车排队等候在中式奶茶店门口, 截至2024年底,喜茶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海外多个国家的核心商圈接连开设了当地首店,伦敦SOHO店开业后,单店单日最高销量达到2000杯; 在美国,一杯奶茶售价高过星巴克,仍让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 在国内被视为平价饮品的奶茶,为何在美国贵过星巴克? 随着零卡路里和健康化趋势正成为全球茶饮消费的新潮流,奶茶出海,有哪些新玩法? 他们创造了哪些消费热潮?又面临哪些挑战?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深耕北美市场的消费品分析师张璇,一起聊聊奶茶出海的故事。 下拉至文末,可扫码加入知本论听友群,获取更多一手资讯。 【本期嘉宾】 张璇 消费品行业分析师,现就职于美国知名糖果连锁品牌 《奶茶出海》作者 【本期主播】 孙冰洁 中信书院主播 【你将听到】​ 02:58 嘉宾分享个人经历:喝了500杯奶茶后,从策展师转行奶茶分析师​ 05:09 小门店,大故事:奶茶承载的移民梦想​,小小奶茶店成为海外家庭阶级流动的载体 ​10:25 2015年,为什么会成为新茶饮的转折点​?回顾喜茶与奈雪在深圳的首次交锋 ​13:19 国内格局:区域品牌如何逆袭?~下沉市场和“省茶化”趋势:茶颜悦色与阿嫲手作在广西 ​24:31 奶茶在海外:东南亚和北美存在需求缺口。台资品牌完成初步教育,新中式茶饮填补高品质空缺。 ​27:39 霸王茶姬的东南亚样本:如何跻身TOP3? ​32:28 在嗜甜的东南亚掀起一场口味战:坚持中式风味如何让本土消费者买单?​​ ​36:14 新茶饮闯北美:线上试水到线下攻坚​ ​41:50 奶茶在美国贵过星巴克,成为中产身份的象征?​​ ​57:52 奶茶VS咖啡:饮品背后的全球新叙事之争​ ​01:03:10 文化输出:政治冲突不影响民间味觉共鸣,奶茶成为“缓冲剂”?​​ ​01:10:11 出海的趋势与痛点:文化冲突与经营雷区 【延伸阅读】 《奶茶出海》 【制作团队 】 出品人:朱虹 本期策划:孙冰洁 岳嘉 后期制作:筝源华夏 视觉设计:赵妍 运营推广: 余芬 【在这里找到我们】 欢迎在小宇宙、中信书院app以及其他播客平台收听「知本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下载中信书院app 关注视频号“中信书院”参与互动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信书院”私信或留言                                                                附:知本论听友群二维码                                               ✨【商务合作/嘉宾推荐】 请发邮件至sunbj0410@163.com 【声明】 本节目由中信书院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大家独立思考,谨慎决策。对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主播及节目嘉宾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或部分转载、发表及引用本播客任何内容。

    1 h y 11 min

Acerca de

「知本论」是由中信书院打造的首档商业财经知识播客。 当认知世界的旧脚本失效,我们用知识重构新大陆的坐标。​​​​ 在这里,我们会和财经商业领域的国内外大咖、有趣有料的嘉宾、能带来启发的专业人士、行业创新者等,一起聊聊财富流向、产业浪潮、商业趋势、企业兴衰,也分享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 我们也会时不时进行一些新尝试,如视频播客、线下“亲友会”等。节目每周更新,希望与你一道,用经济学的眼光,过更富足的人生。

También te podría inter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