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里看到合唱方阵穿着我们的鞋站在天安门广场,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时隔一周多,广东卡宾服饰鞋品部负责人许容金声音仍微微发颤,难掩激动。
那一刻,不仅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庄严庆典,也是一家中国鞋企以科技与匠心递交的国家答卷。
8月初,一个紧急任务突然降临。“20天,3000双鞋,标准极高。”没有细节,只有责任。车间灯火彻夜长明,300名工人开始与时间赛跑。
“时间太紧了,”许容金说,“平常这样一批鞋至少要45天。”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小白鞋”既要具备皮鞋的正式感,又要拥有运动鞋的舒适性,让每个人长时间站立不累、不闷、不滑。
没有犹豫,唯有迎难而上。
工厂迅速进入特殊状态:三班倒、手机禁入、工序隔离。
这是一个高度保密的订单。工人们像“盲人摸象”一般各司其职:开料的不知鞋面何样,做鞋面的不知鞋底何样,贴合成型的不知道这批鞋将去往何方。贴底工老李回忆,“晚上车间人少,不能带手机,又激动又害怕……隐约猜到承担了重要任务,直到阅兵那天在电视上看到,才知道我们做的是阅兵鞋。”
关键突破,来自3D打印技术。
鞋底采用了光敏树脂一体打印,将研发时间从15天缩短到2天,极大压缩了工期;精度高达毫米级,还根据南北方人脚型差异微调宽度与高度;鞋底透气镂空结构,仿生蜂窝设计有效缓震、吸压、防滑;内置可拆洗的运动鞋鞋垫;整鞋通过2万次弯折测试及严苛检验,确保出厂“零瑕疵”。
“终于做出‘正式感的运动鞋’,”设计师覃志铧说,“这双鞋干练、简约,能上广场,也能走进生活。”他透露,团队最初设计了6款,最终这一款脱颖而出。
9月3日,阳光洒满天安门广场。三千学子肃立如松,歌声铿锵。他们脚下,每一双小白鞋静默而坚定地支撑着这场历史性演出。
许容金在电视前屏息注视。“那一刻我感到,中国制鞋不再只是‘加工’,而是科技、艺术和使命的融合。”从紧张忐忑到自豪感动,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智造,这二十天,让许容金终身难忘。“经过这次,再接其他订单都会觉得‘轻松’。”
一双鞋能承载多少?除了身体,还有技术、匠心、国家使命与一个行业的蜕变。阅兵虽已结束,但三千双小白鞋所代表的创新精神与制造底气,正一步步融入中国人的日常。
覃志铧说:“以前,3D打印是国际大牌的专属技术,如今国内企业也已掌握了这项尖端工艺。”未来,中国优秀鞋企所踏出的每一步,都将成为整个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回响。
文、视频 |记者 吴珊